第222章,說動李伯

第二天晚上,胡努帶着禮物,秘密的來到了李當的府邸。

“李統領,別來無恙啊!”胡努笑道。

“不行了,老骨頭了。”李伯擺擺手。

“李統領這話太謙虛了,年近六十,身體還能和您這樣硬朗的,怕是找不到幾個人了。”胡努奉承道。

“不說這個,胡大人登門拜訪,是有什麼事麼?”李伯問道。

“沒什麼,只是來看看您。您跟隨陛下有二十年了吧?”胡努問道。

“記不得了,記不得了,太久了。”李伯搖搖頭。

“陛下對李統領是真給面子,您老見着陛下不用下跪,又統領幾十萬禁軍,還可以站在陛下身邊,正是羨煞我等啊!”胡努說道。

這些都不是李伯的待遇,全部都是文婆婆的待遇。

文婆婆現在已經七十多了,應仲良每天都會去她住的地方看她,給她問好。

至於幾十萬禁軍,李伯名義上是禁軍統領,實際上只控制核心的那一部分,也就是拱衛皇宮的禁軍,不過區區數萬人。

胡努這麼說,其實就是在噁心李伯,讓他覺得心裡不平衡。

“你是故意來說笑的麼?”李伯臉色難看。

“李統領,您跟隨陛下幾十年,卻連個爵位都沒有,不覺得陛下不重視您麼?”胡努直接說道。

“胡說!陛下讓我掌管禁軍,就是信任我。你在這裡挑撥是非,有何用意?”李伯拍案而起。

“那爲何唐單都封了公爵,而您,卻連個子爵都沒有?唐單成爲輔政大臣,而你呢?”胡努笑而不語。

“我功績不夠,不封很正常。”李伯如此安慰自己。

“還記得鄭平之麼?十六歲,只因爲是皇后的堂弟,便去前線撈功績,得了個侯爵。”胡努刺激李伯。

“確實有功,我比不上。”李伯壓制自己內心的波動。

“趙符當時可是罪臣之後,私自跑去投靠萬弘,也混了個公爵。”胡努說道。

“他,北伐有功!”李伯說道。

“呵呵,李統領,不要自欺欺人了。就說您這個禁軍統領,管多少兵,就不用我明說吧?”胡努笑道。

“說,你到底有什麼目的?”李伯問道。

“吾欲立皇長子爲皇帝,需要您的支持。我承諾:皇長子繼位後,李統領就是我大燧的天柱王!掌控全部禁軍。”胡努說道。

“謀朝篡逆!這種事你還敢和我說?忘了我是幹什麼的麼?”李伯陰着臉。

禁軍有保衛帝丘,剷除奸佞的職責。像胡家這般造反,謀朝篡位的事,也是屬於李伯這個保安隊長乾的。

“你跟着應仲良,一輩子只能當這個禁軍統領。你要是願意和我們一起,擁立大皇子,你就是功臣。你自己想想吧!”胡努說道。

李伯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胡努說的沒錯,按照現在的軌跡,他真的只能一輩子當個禁軍統領,沒有機會封王。

他最早跟着應仲良,是因爲先帝。後來應仲良當了皇帝,他也認爲自己能當王,再不濟,封侯總應該的。然而應仲良除了封他做禁軍統領,似乎就忘記了他。幾年來,李伯的職位一直沒動過,更別說封爵了。

“你能保證我封王?”李伯問道。

他心動了!

“天柱王!封地江都,掌握禁軍。只需要你幫助大皇子登上皇位罷了!”胡努趁熱打鐵說道。

反正這些都不是他們胡家的,應出去就應出去了。

“我還要襄陵,另外還要五百萬兩白銀!”李伯提了很多條件。

“可以,都可以。只要閣下助大皇子登基,這一切都是李統領你的。”胡努說道。

“不對,好處都給我了,你們胡家能得到什麼?”李伯問道。

“只要李統領支持真妃娘娘成爲太后,垂簾聽政就可以了。到時候,真妃娘娘會封李統領爲王,擔任輔政大臣。您想想,整個朝堂,只有您手握兵權,又身居顯赫,還是兩朝元老。到那時,您打個噴嚏,這天下也要抖三抖啊!”胡努繼續忽悠李伯。

“好,好的很!可是,你也知道,我這個禁軍統領,手裡並沒有多少部隊;而且,皇宮的護衛工作早已經移交給了視聽衛,我可沒法進入皇宮。”李伯說道。

“這個事,李統領大可放心,真妃娘娘已經在宮內準備,您要做的,就是抓了其他幾個輔政大臣,讓他們同意大皇子繼位即可。畢竟,我們需要名正言順!”胡努說道。

“抓輔政大臣?怕是會打草驚蛇啊?”李伯說道。

“我們發動之時,會告訴李統領您,到時候,您出發將輔政大臣全部抓到皇宮,看着大皇子奉詔繼位即可。皇宮裡的事,我們胡家會處理好。”胡努說道。

“既然你這麼說了,那就等你的消息。”李伯笑道。

“那麼,下官先在這裡祝賀天柱王了!”胡努奉承道。

“好,好,你很有前途!”李伯已經做起了執掌朝政的美夢。

“那麼王爺,還請你先去軍營做好準備,隨時等我們的消息。小的先行告退。”胡努拜了拜。

在胡努離開後,李伯按照胡努說的,回到軍營,開始點好人馬,將那些忠於應仲良的人,全部找藉口放假,只帶着他自己的親信,在軍營裡等待消息。

而胡努回到胡家,將已經勸說李伯的事告訴了胡入徽。

“如此,算是走了第一步!爲了避免發生意外,要派人去看着李當,不要讓他走漏了消息。”胡入徽說道。

“我已經派了人去軍營守着,密切監視李當以及他的那羣手下,絕不會出現意外。”胡努信心滿滿。

“做得好,現在就去通知心雨,讓她做好準備,我們明日下朝之後就發動宮變,讓應仲良自己退位!”胡入徽說道。

“是,族長!”胡努興奮的離開了胡家,去通知胡心雨。

第226章,宮變(一)第124章,代國入質第47章,匯合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99章,趕赴離山第189章,慶功宴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35章,黃選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81章,突襲陽晉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206章,指揮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150章,請人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1章,伐樑第141章,一路走好第251章,鄭穎做飯第32章,代國立第206章,指揮第133章,不來一發?第59章,盛安丟失第59章,盛安丟失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22章,宴會(二)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91章,撤離統萬第19章,武興失守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190章,樑國事第29章,神無子第51章,登基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123章,貪便宜第172章,澹臺節的身世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34章,士族的釘子第76章,改革(一)第229章,處理第248章,林中休息第125章,處罰萬弘第97章,交換第173章,普光兵變第183章,正統之爭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170章,大戰過後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211章,萬弘之死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79章,鄭穎立威第23章,婚禮第103章,打劫第87章,江都淪陷第5章,回帝丘第84章,睡覺安神第23章,婚禮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82章,聊天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87章,江都淪陷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72章,澹臺節的身世第43章,救應天第50章,逼宮第204章,出逃前刻第47章,匯合第70章,新年慶典第176章,滅周的機會第236章,改元第174章,陽晉之戰(一)第191章,樑代盟第27章,樑燧和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260章,雪原屠殺第190章,樑國事第248章,林中休息第12章,腐儒誤事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55章,誓師大會第148章,應不語第171章,關門打狗計劃第251章,鄭穎做飯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68章,烏雲關之戰(二)第245章,下藥?第70章,新年慶典第217章,提稅議第103章,打劫第217章,提稅議第142章,北伐準備第156章,周樑反應第58章,兄弟相聚第125章,處罰萬弘
第226章,宮變(一)第124章,代國入質第47章,匯合第95章,應仲良的選擇第199章,趕赴離山第189章,慶功宴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35章,黃選第110章,石州刺史應仲良(一)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81章,突襲陽晉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206章,指揮第210章,灞河之戰(二)第150章,請人第186章,功高蓋主第11章,伐樑第141章,一路走好第251章,鄭穎做飯第32章,代國立第206章,指揮第133章,不來一發?第59章,盛安丟失第59章,盛安丟失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22章,宴會(二)第126章,月夜戲鄭穎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46章,大膽的計劃第91章,撤離統萬第19章,武興失守第26章,武興反擊戰(二)第190章,樑國事第29章,神無子第51章,登基第223章,應仲良的反應第123章,貪便宜第172章,澹臺節的身世第188章,周國滅亡第134章,士族的釘子第76章,改革(一)第229章,處理第248章,林中休息第125章,處罰萬弘第97章,交換第173章,普光兵變第183章,正統之爭第165章,攻城器具第160章,古繼淵至帝丘第170章,大戰過後第193章,難啃的統萬第211章,萬弘之死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179章,鄭穎立威第23章,婚禮第103章,打劫第87章,江都淪陷第5章,回帝丘第84章,睡覺安神第23章,婚禮第74章,胡心雨的野心第82章,聊天第67章,皇后要做的事第87章,江都淪陷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06章,和談反應第172章,澹臺節的身世第43章,救應天第50章,逼宮第204章,出逃前刻第47章,匯合第70章,新年慶典第176章,滅周的機會第236章,改元第174章,陽晉之戰(一)第191章,樑代盟第27章,樑燧和第154章,萬弘與漆雕殤第233章,取代趙符的人選第260章,雪原屠殺第190章,樑國事第248章,林中休息第12章,腐儒誤事第108章,鄭穎的意志第155章,誓師大會第148章,應不語第171章,關門打狗計劃第251章,鄭穎做飯第88章,追擊陳文廣第168章,烏雲關之戰(二)第245章,下藥?第70章,新年慶典第217章,提稅議第103章,打劫第217章,提稅議第142章,北伐準備第156章,周樑反應第58章,兄弟相聚第125章,處罰萬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