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

離開這個獨門小院子的時候,張士秀的腳步有點飄。門口衛兵的眼神依舊那麼銳利,對於張士秀來說,現在可以當着沒看見了。

張士秀也是有理想的人,或者說也是想做一番事業的人。不過他的理想,在過去的現實中被無情的碾壓。幾年的牢獄生涯,對於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而言,打擊沉重。可又有什麼辦法呢?“這是自己的家鄉,是自己的祖國。”方大帥這句話,一直在張士秀的腦子裡盤旋。

實際上過去的兩個小時裡,兩人之間談話的內容,不僅僅限於山西。更多的時候,是面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對於如何處理這個國家面臨的問題,方劍雄一個軍閥,居然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聽上去甚至還不錯。

“發展壓倒一切,穩定壓倒一切。要實現這兩個目標,首先是內部要穩定,其次是外部環境的穩定。如何解決內部穩定的問題……,如何解決外部環境的問題?”

方劍雄的這一套理論,在張士秀看來太新奇了,至今都沒辦法消化掉。不能全理解,不等於不合理,不等於沒有可行性。或者這麼說吧,有着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張士秀,才能理解這套理論的重要性。

張士秀大概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曾經的基層工作成績的出色,進入了方大帥的眼球內。甚至方纔方劍雄都忍着,沒有送他出門去。這個年代讀書人不能算太缺,但是能像張士秀這樣,在基層有工作經驗,並且成績出色的人很少。基層工作,永遠是最難做的。以爲很多矛盾。根本就是雞毛蒜皮。但這就是現實。國家太窮人民太苦,雞毛蒜皮的矛盾就是大矛盾。沒有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矛盾所需的耐心和堅持,就很難在基層工作中開展出樣子來。

方劍雄現在缺一個這樣的人。有這樣一個人來組成一個團隊,引導一批年輕人的成長。

如果僅僅是考慮武裝奪取這個國家的統治地位,對於方劍雄來說。現在需要一個不算太長的時間,大概就能基本完成。但這不是方劍雄這個穿越者想要的中國,所以很多事情,只能提前去做,去佈局。

張士秀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山西,雖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張士秀想回去,去驗證他聽到的一些東西,從方大帥那。

……………………

北京天橋和往常一樣熙熙攘攘,八大胡同的空氣中依舊混雜着各種脂粉的香氣。落日餘暉中的紫禁城裡沒了看落日的眼睛。所謂的孤兒寡母躲在御和園裡。

這一個時空,1912年4月下旬,歷史有變化。也有不變。滾滾向前的歷史腳步。遭遇到一塊絆腳石,歷史在這幾個月裡開始兜圈子。

方大帥開出的條件。已經不能用苛刻兩個字來形容了。簡直就是騎在北洋的脖子上拉屎。

絲毫沒有和談的誠意,可以這麼定性了。

開了一個下午的會,北洋衆要員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拋開承認自治區那些跟獨立沒有什麼區別的政治訴求,那麼,拎出兩條最不能接受的來單獨分析了。第一,二十個步兵師的編制、裝備和餉銀,看清楚了,這是二十個步兵師,還有裝備和餉銀。都要中央來養!第二,懲治戰犯,然後是一串名單。第一位就是馮國璋、張勳、曹錕、盧永祥……。

別的不說,就這兩天要是答應了,北洋也就不復存在了。方劍雄,這是要把北洋往絕路上逼啊。會議室內沒人在這時候說話,其實一干文武始終沒搞懂一個問題。那就是,方大帥面臨四國公使的巨大壓力,怎麼就有膽子開出這麼找死的條件?

難道,他忘記了庚子年的八國聯軍?部隊,現在頂多是四國聯軍,好像德國人和美國人,跟方劍雄勾搭上了。

所有目光最後還是落在了一直沉默不語的袁世凱身上,這個時候大家才知道,老大的位置不好坐啊,尤其是有這麼一個強勢的地方軍閥存在時,想做大總統真是受罪的活。

袁世凱大概是這一刻,最爲迷茫的一位了。多年的宦海生涯,起落沉浮,對一些事情已經是定式模式的思維,突然被人攪亂了。當今中國,要想主導這個國家的政治大局,首先不能得罪洋人,其次要得到洋人的承認,最後是要有洋人的支持。

歷史上的袁世凱,不就是這麼幹的麼?最後一步一步的走上了皇帝的不歸路。可能有人會說袁世凱要不當皇帝會怎麼樣,中國會如何如何。客觀的說,北洋這套體制,決定了中國最終的亂局。當然,袁世凱沒有這麼認爲就是了。

北洋在爲這個問題頭疼的時候,長江之畔也在展開一場爭論。

武昌城內的這一場辯論,用一句套話來說,是在黨內民主範圍內的不同意見之間的交換。

辯論的焦點是最近一段時間,減租減息的進展艱難。或者說,毫無進展。

減租減息的本質,就是讓地主階級讓利,藉以緩和農村社會矛盾。當然,這是現在的說法,歷史上有一個更爲準確更爲尖銳的定義“階級矛盾”。

在會議上一直保持沉默的方大帥,自然是知道這個定義的意思。當時方大帥對這個定義,充滿了戒備之心。縱觀另一個時空的歷史,因爲這一套理論的出現,帶來的是一場延續了幾十年的革命。客觀的說,這一套理論是另一個時空內,中國革命成功的基石。

爭辯的雙方,分別爲湯化龍和韓衍。減租減息的工作,原則上是聯合自治區制定政策,各省獨立執行。但是每個省執行的程度不一樣,現階段執行較爲順利的是安徽省。江西、湖北只能說剛剛開個頭,湖南省現在還顧不上。

之所以今天會發生這場辯論,是因爲最近一個月,荊州方面發生了一件大事。

事情的大概過程爲,荊州城內有一幫會老大,同時也是一個大地主叫黃仁(虛構人物)。此人系哥老會出身,武昌舉事後,在荊州同樣發生了革命。黃仁作爲哥老會老大,也確實帶着手下的兄弟響應了革命,並且還立功不小,後得一碼頭巡查隊長的職務。

但就是這麼一個革命“同志”,在面對自家的佃戶時,一點都不心軟。一筆高利貸到期沒還上,黃仁就讓手下的兄弟去抓佃戶的兒媳抵賬。這佃戶一家有四個男丁,高利貸是娶媳婦的時候背下的。所謂的驢打滾,利滾利的厲害,背上了基本就是一輩子的事情。趕上這家佃戶的婆娘病死了,爲治病耽誤了高利貸的償還。死人還沒入土呢,上門搶人的幫會人員就到了。該佃戶的四個兒子,大的三十,小的也有十六了。

在要賬過程中,老佃戶家裡只有他和兒媳在家,老人苦苦跪地哀求無果,當胸吃了一腳,當時就吐血倒地。媳婦也被人拉走,趕上倆小兒子擔柴回來,見狀不堪忍辱,奮起反抗!追出村口,一頓鋤頭扁擔,打死了三個幫會的人。

然而,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接下來的事情是,整個村子的人都被這家人的悲劇點燃了。當天夜裡,黃仁在城外的一個住處,遭到了數十名村民的圍攻,一把火燒下來,黃仁一家大小二十幾口,被殺了個乾乾淨淨。

犯下案子的村民,隨後全部逃逸。荊州方面,因爲這個事情的處理,形成了兩個激烈的對立面。一邊是主張嚴辦涉案農戶,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涉案人跑了。親戚家人還在吧?抓唄,反正這口氣不能就這麼嚥下去了。

對立面的則反對這麼幹,理由很簡單,減租減息是自治區的政策,黃仁身爲鄉紳,還是州政府的一名官員。不能執行政府的政策就算了,反而變本加厲,對抗政策。

荊州爭執的雙方,看上去力量對比懸殊。一方爲荊州本地豪強士紳,包括州議會大多數成員,人數絕對佔了優勢。另外一方,則爲從省城下派的官員,分別爲荊州地區保安司令,自治區政務委員會特派監督員,還有荊州州長和一些州政府官員。這個州長,跟美國的州長不一樣,有點後來地委書記的意思。

雙方爭執不下,掌握了保安部隊這一暴力,反對方纔得以勉強抗衡。提出一個折中的意見,上報省裡。事件報告到了省裡,很自然就引起了重視。立刻轉到了目前最高權力機構執行者們的手裡,減租減息是一個重要政策,方大帥此前不久才上的課。多次強調農村的穩定是整個政權穩定的基礎。

也就是越高層,越知道這個事情方大帥的重視程度。該事件幾乎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送到了方大帥的辦公桌上。於是,一場黨內高層會議召開。方大帥的心思,首先要黨內達成一致,然後才能拿到政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去商議。

方劍雄很清楚這個事情的本質,就現實而言,最近五年內,只能去緩和矛盾。

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四十一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2)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決戰(2)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九十章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章航空隊(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九十二章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三十八章 革命黨上門(下)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
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談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七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十七)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四十一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2)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四十四章 世界大戰爆發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決戰(2)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九十章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章航空隊(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五十九章 南北議和(六)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毀滅者第九十二章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三十八章 革命黨上門(下)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一百五十一章 哭泣的法蘭西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