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

吳書記看他們的樣子平靜的說:“今天下午我找了些關於這個莊繼華的資料,”他說着指指桌上的一疊報紙:“我發現這是很有意思的人,你們看他打過號稱民國以來最殘酷的內戰,以他的資歷和功勞,可以輕易的得到高官,踏入國民黨軍隊的高層,但他卻跑到德國去了,然後在德國脫離軍界,去年回國,在上海被捕被押送到南京,然後出任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和西南開發工作隊隊長。同志們,我們都只看到他是國民黨高官的一面,所以就想當然的認爲他是反對我們的,是反對抗曰的。”

聽到這裡宣俠父忍不住插話道:“吳書記,我在黃埔時與他有過交往,據我的觀察,他是肯定不會傾向我們的,我曾經和蔣先雲同志談過這個問題,他也贊同我的觀點。”

蔣先雲的名聲隨着這幾年鄂豫皖的戰績在全國聞名,雖然他現在已經被肅反鎮壓,但這個消息還被控制在四方面軍高層,連中央都不知道,所以此刻宣俠父提出他來支持自己的論點是很有力的。

“嗯,”吳書記點點頭說:“我今天在看他的資料時有一個疑問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那就很是他爲什麼要走,如果他不走,他現在的位置應該是什麼?”說着他看着宣俠父和許權仲,倆人被他的問題問住了,關麟徵、宋希濂、胡宗南等他當初的部下現在都已經是師長了,如果他不走,至少不會低於師長的位置。

“俠父同志,你在廣州只待了幾個月,那麼你離開之後又發生什麼呢?蔣先雲同志、還有周EN來同志會不會做他的工作?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北方局並沒有轉給我們這方面的資料,但我分析他的資料,我認爲他對黨的並不反對,至少敵意沒有那麼強烈。”吳書記說道。

不愧是在蘇俄受過訓練的,經驗豐富的老黨員。莊繼華的經歷宣俠父也知道,他從未從這個角度去分析,今天吳書記這樣一說,他才嘗試着從這樣的角度分析,結果發現吳書記的結論是有道理的。他想起離開黃埔前與蔣先雲談起莊繼華時的情形,蔣先雲的態度,現在他承認他忽略了他們的努力。

“吳書記,就算他對我們沒有敵意,那又能怎麼樣呢?他不可能加入我們的事業的。”雖然承認吳書記的分析,可宣俠父仍然不明白,這對他們在張家口的工作有何幫助,因爲不管怎麼樣,莊繼華是肯定不會加入他們的,這點把握他還是有的。

“嗯,這點我看不一定,”吳書記思索着說:“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有點風險,宣俠父同志,你願意冒這個風險嗎?”

“你不是讓我去策反他吧?”宣俠父愣愣的、小心的問道,說實話,如果真如他所料,他是沒有信心的,當年他作的斷言還記憶猶新。

“當然不是,”吳書記搖搖頭說:“不過接觸一下也不是不可行,俠父同志,你是最合適的人選,看看他的底細,這對我們瞭解他來的目的有幫助,也對我們的工作有幫助。”

宣俠父想想後剛要點頭,許權仲卻提醒道:“吳書記,我同意您的提議,但這樣重大的舉措要不要與張書記商議一下。”

許權仲說的張書記是前線工作委員會書記張慕陶,也就是戴笠口中說的張金刃,曾經擔任[***]順直省委書記,去年順直省委分裂,一度被開除出黨,然後被捕,出獄後恢復黨籍,目前是張家口特委書記兼任前線工作委員會書記。

吳書記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打個哈欠:“當然,又不是明天就去,我負責向組織彙報,不過,俠父同志,你要先做好準備,張書記一批准,就要採取行動。”

“那你的動作要快點。”宣俠父笑着說:“他要走了可就沒戲了。”

“放心吧,你那位同學恐怕要在待上好多天,有的是時間。”吳書記看來真是困了,他邊說邊向內屋走去,嘴裡還忘叮囑道:“我睡覺了,你們說話小聲點,特別是你,宣大炮,嗓門低點。”

宣俠父和許權仲相視一笑,這一幕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熟悉了。

莊繼華在旅社裡面睡了美美一覺,不但他睡了,而且包括警衛排在內的所有人都睡了美美一覺,用莊繼華的話來說,外面足有一個連站崗,還用擔心安全嗎。所以第二天傅作義率部下來訪時他還高臥在牀。

傅作義選擇來訪的時間可是煞費苦心,昨夜他接到報告說火車站戒嚴,當時他就愣住了,派人打聽才知道是黃紹竑和莊繼華來張家口了,這讓他有點不解,以往軍分會派人下來,都要通知派人接站,可這次不知爲何沒有通報。而且如果單單只是莊繼華到了張家口,傅作義還可以不理會;可黃紹竑就不一樣了,他現在是傅作義名義上的上司(現傅作義所部歸北平軍分會管轄,參加長城抗戰),所以他應該去火車站迎接,可這沒通知又讓他懷疑黃紹竑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目的,隨後又想起警備司令部下午傳來的關於曰本別動隊的通報,這下他就樂得裝聾作啞,只是這裝聾作啞有個限度,一晚上剛好。一大早來既向馮玉祥傳遞了暗示,又向黃紹竑表明自己的態度,兩面不得罪。

黃紹竑見到傅作義很是高興,連忙一邊把他們迎進客廳,一邊讓人去叫莊繼華;倆人寒暄片刻後,莊繼華才推門進來。

“宜生兄,這位是委員長高足,莊繼華莊文革將軍。”黃紹竑向傅作義介紹。

傅作義見推門進來的人居然軍裝都還沒穿整齊,滿臉睡意,心裡有些瞧不起,但面上卻很沉穩,心裡的想法絲毫未露。

莊繼華其實早就起來了,只是伍子牛傳話時沒說清楚,他以爲來的還是警備司令部的人,所以做出這個樣子,進門後才發現來的居然是穿藍色軍裝的晉綏軍將領,他這才趕緊手忙腳亂的整理軍容。

“你呀,這是傅作義將軍,陳炳謙將軍,袁慶曾將軍,不是警備司令部的。”黃紹竑笑呵呵的看着莊繼華直搖頭:“他可是神目如電,你這一套就收起來吧。”

“敬禮。”莊繼華整好軍容後,舉手行了個標準的軍禮。

聽了黃紹竑的話,傅作義略微想想就明白,他心裡也有些好笑,站起來回禮後正要說話,莊繼華卻搶先說:“既然演戲就要演全套,那個伍子牛沒說清楚,我還以爲又是昨晚那幫人,傅將軍請別見怪。”

傅作義呵呵笑着說:“敢情你們來張家口就是來演戲的呀。”

“那是,現如今張家口正是風雲聚會之時,正想借這塊寶地演一出大戲,還希望將軍多多成全。”莊繼華順口答道。

“哦,那要是什麼劇本了。”傅作義商人交換一個眼色後淡淡的說:“戲好不好首先還是劇本。”

莊繼華聞言後衝黃紹竑一笑,黃紹竑有些“不滿”的說:“你我任務各不相同,這齣戲你是導演,自然應該由你來解說,我可不作掠人之美的事。”

“那我就說,”莊繼華也不客氣,他轉頭對傅作義誠懇的說:“我聽說九一八之時,將軍就曾經通電中央要求抗戰,熱河戰起,將軍又率部赴察哈爾,挑起長城西線防禦,將軍能如此赴國難,實在令人欽佩。”

傅作義沒有答話,只是眉毛輕輕動了下,他不喜歡這種奉承,這樣的話毫無意義;好在莊繼華奉承兩句後就轉入了正題:

“現今曰軍攻擊長城各口,軍分會分析了各方面情況,認爲在察東組織一次反擊是可以做到的,目前我軍在察東有兩個軍,六十一軍和將軍的五十九軍(出兵前臨時將三十五軍的番號改爲五十九軍),雖然這兩個軍實際只有兩個師,但曰軍在對面的實力更弱,主要是僞軍,只在關鍵地段上有小股曰軍,所以軍分會認爲在這個方向上發起反擊是可行的。”

莊繼華說到這裡看看傅作義,後者眉頭緊皺眼光遊離,莊繼華看不出他的想法只好繼續說道:“伍子牛把地圖拿來。”

伍子牛推門進來,把地圖鋪在桌上,可桌子有點小,莊繼華把地圖接過來,直接鋪在地上。

“軍分會的設想是第七軍團(傅作義任總指揮)的兩個軍,從獨石口方向出擊,向豐寧、土城子方向進攻,威脅古北口敵軍的側後,你們的攻勢勢必引起敵人的注意,他們勢必要從古北口正面分兵,如此就爲我軍在古北口方向的反擊創造了條件…。”莊繼華指着地圖詳細分析了,傅作義所部發動反擊後戰場的各種變化,黃紹竑和傅作義先是坐着,然後是蹲着,最後大家都趴在地板上。

“曰軍在圍場和赤峰也留有守備隊,如果他們從這裡調兵呢?”傅作義問。

“黃參謀長要去沽源見孫殿英,他將說服孫殿英將軍派出兩支部隊,一支在圍場附近,一支去朝陽附近,有這兩支部隊牽制,曰軍不敢輕易出來,其實就算兵力也不會很多。傅將軍,你們的任務不是與敵人硬拼,如果敵人來援,能打則打,不能打就帶着他們向西,或者向北走,當時一定要他們從古北口分兵,其他方向來的援軍要堅決打擊,打得越狠越好。”

莊繼華的語氣中流露出一股殺氣,傅作義心動了,他可還是有顧慮:“兩個問題,一、孫殿英會參加這次反擊嗎?”

莊繼華沒有說話,黃紹竑知道該他出面了,他想想後說:“有傳言說他作了漢殲,說實話這話我不信,我要去沽源看看,如果他沒投降,那我會說服他參加,我給他準備了六十萬大洋的軍費,而且他的打法與你的一樣,目的都在於牽制搔擾,逼敵人分兵,所以我有八成把握。”

傅作義點點頭,孫殿英所部是雜牌中的雜牌,軍費一向緊張,六十萬大洋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據他以前的接觸,這個人還是敢作敢爲的(否則怎麼敢挖慈溪的墳),對抗曰有一定的積極姓。

“在出兵之前,閻老總曾經說過,重大行動之前必須得到他的同意,這個計劃閻老總會同意嗎?”

恐怕這纔是傅作義最爲難的,莊繼華心想,這是這個時代的軍人的通病,他也不知道該怎麼作纔好,只好求助的望着黃紹竑。

“這個問題宜生你不用艹心,委員長已經派人去說服閻老總了。”黃紹竑也拿不穩閻錫山的想法,這個山西老摳算盤打得太精,傅作義所部是晉軍中的主力,讓他就這樣拿出來損耗,恐怕還真有點難,因此黃紹竑又換了個口氣說:“不過,宜生兄,我要說兩句,且不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老兄做一個聲明,右一個通電,要求抗曰,現在真有機會了,你卻左推右推,看來你的那些話也就是說說罷了。”

傅作義一下笑了:“黃參謀長,你這激將法有點落伍了。我的問題是,部隊的裝備大都是山西造,子彈炮彈手榴彈的消耗都要從太原運來,沒有老總的支持,這個仗是打不下去的。”

莊繼華這時插話道“傅將軍,委員長這次是下了決心的,不但調了十七軍,現下又調來十四軍和八十七師,同時又撥下大批軍費,將軍需要的武器彈藥,我們可以向太原購買。”

傅作義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傅某將服從命令,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傅作義的話剛落,他就從他的參謀長陳炳謙的眼中看到些許責備,他知道他這是在責備他答應得過快。

“傅將軍有點急了,”沒等陳炳謙開口,莊繼華就笑道:“七軍團的反攻是否開始,取決於兩個條件,”

莊繼華說到這裡把手指向曰軍那條漫長的運輸線:“首先是孫殿英的四十一軍先動,他們吸引圍場朝陽和赤峰敵人的注意,然後是抗曰義勇軍以同樣的打法,截斷或搔擾曰軍的運輸線,等曰軍的主力轉到他們的後方後,纔是傅將軍您的攻擊時間。”

傅作義這下才完全放心,這個計劃雖然不是絲絲入扣,但很顯然這不是個硬拼的計劃,用中國傳統的軍事戰法來形容,就是先惑敵,再分其勢,最後才發起致命一擊。莊繼華雖然沒說這致命一擊在哪裡,可他完全可以夠判斷出,這一擊是在古北口。

(未完待續)

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九節 局勢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八節 離校第一節 挽弓(九)第六節 和約(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節 外交(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二節 策劃(四)第十一節 圈套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四節 謀殺(三)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三節 魅影(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四節 戰鼓(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會戰(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四節 謀殺(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第一節 蟄伏(九)第四節 視察(一)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返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一節 挽弓(五)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一節 返川(六)第五節 曙光(四)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五節 “異心”(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五節 曙光(四)第三節 戰鼓(四)
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九節 局勢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八節 離校第一節 挽弓(九)第六節 和約(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十節 風雲(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節 外交(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二節 策劃(四)第十一節 圈套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四節 謀殺(三)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三節 魅影(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四節 戰鼓(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三節 會戰(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四節 謀殺(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八節 轉折(十)第一節 蟄伏(九)第四節 視察(一)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返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十一節 大捷(三)第一節 挽弓(五)第五節 號角(一)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曙光(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四)第一節 返川(六)第五節 曙光(四)第二節 初戰(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五節 “異心”(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五節 曙光(四)第三節 戰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