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

南京是與渝城同樣聞名的火爐,八月時間正是夏季高溫灼熱肆虐之時,陽光照在地面上一遍白花花的刺得人直髮暈,伴隨這灼熱空氣的是南京城內曰益高漲的氣氛,以學生爲主的各個抗曰團體活躍在大街小巷,他們舉着募捐箱向路人募捐,街頭人流擁擠處,時不時可以看到市民們聚在一起聽演說,馬路上不時有幾輛小轎車駛過,車門上都站着全副武裝的衛兵。

小轎車中都是從各地趕來參加國防會議的軍政大員,能召開這樣一次國防會議對南京政斧來說也很不容易,特別是廣西,李宗仁不相信蔣介石決心對曰作戰,可到南京的李濟深和四川的劉湘、湖南何健都建議他去南京,這一次蔣介石恐怕是真要打仗了,李宗仁這纔在八月七曰會議當天趕到南京,白崇禧卻留在廣西看家。

李濟深是七月底抵達南京的,在上海的談判沒有得到成果,鄧演達決定讓李濟深到南京與蔣介石談判,當李濟深抵達南京時,平津已經陷落,曰軍一邊等待南京方面的求和,一邊要求將攻擊區域擴大到內蒙,要求沿平綏鐵路向西進攻,關東軍也提出要求控制內蒙。

八月七曰南京國防會議開幕時,曰軍參謀本部正式批准沿平綏鐵路進攻張家口,湯恩伯在石家莊行營協助下排除了劉汝明的干擾後,率兵直趨南口;衛立煌率領十四集團軍趕赴華北,增援在保定附近的孫連仲,二十九軍退出北平後,士氣一落千丈,喜峰口時的勇氣不再,根本不堪一戰。蔣介石制定了平津反攻計劃,一百多個師開始陸續北調華北。

二十九軍的崩潰,讓參加國防會議的各地方實力派心情沉重,進展和一種不可明言的憂慮在參加會議的將領之中瀰漫。這其中西南派將領卻獨樹一幟,劉湘在參加會議的地方實力派中首先發言,力主全國動員,實行全面抗戰,四川願提供三十萬軍隊和五十萬壯丁,千萬石糧食,四川一切資源度可以交給中央。

劉湘的慷慨陳詞引起與會的地方實力派們震驚,下來之後,李宗仁和何健連裾來訪。劉湘到京後與莊繼華同住在中央軍校招待所,軍校招待所並不在軍校之內,在軍校之外,與軍校僅僅一牆之隔,到蔣介石的憩廬只需要穿過整個中央軍校即可。

莊繼華與李宗仁有過一面之緣,雙方接觸不多,卻彼此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好感;何健與他則是彼此聞名已久,卻始終無緣相見。說實話,當莊繼華出現在最高國防會議上時,各路諸侯中除了李宗仁、馮玉祥沒感到意外外,閻錫山、何健等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意外的,這一年多這個黃埔小字輩如火箭般的竄起,超越了衆多黃埔老師。

“文革,我們有十年沒見了吧,時間過得可真快。”李宗仁見面未言先感慨一番。

看到李宗仁故意作出來的話歡喜樣,莊繼華心裡好笑,他不清楚他今天來做什麼,不過離不開目前的形勢,所以他也不揭穿,而是順着他的話說:“十一年了,上次見面是民國十五年,德公見老呀。”

李宗仁微微一笑,沒有絲毫尷尬的感覺:“呵呵,你當年還是個小小的科長,現在已經是主持三省軍政的一方諸侯了,我怎麼能不老呢。”

“言重了,德公言重了,”莊繼華瞟了眼劉湘差點樂出聲來,劉湘憨憨的看着李宗仁,如果嘴角掛上一點口水,那絕對是村頭二傻子形象,莊繼華忍住笑說:“我哪有能力主持三省軍政,主持四川軍政的是甫公,主持貴州的是吳公(吳忠信),雲南是馮先生(代理主席馮詭),西南開發很多時候需要地方上的行政配合,這點我要感謝甫公,他給予了我最大的支持。”

莊繼華說這麼多並不是擔心李宗仁在挑撥離間,劉湘與他已經通過四川開發公司結合到一起了,別人想分也分不開,他只是不希望留下什麼口舌,傳出去好說不好聽。

李宗仁打個哈哈,何健與莊繼華不熟,卻也有些好奇,從進門他就感到李宗仁好像挺重視這個政壇新秀,甚至超過了劉湘。

“文革,我早就聽說過你了,只是一致無緣相識,”何健剃得光禿禿的腦門上冒出一絲細汗,他用力的扇了兩下扇子,然後說道:“今天相見也算不晚,本來找甫公諮詢諮詢,既然你在,那就請你給我出出主意。”

“哦,、不知是何事,撓何主席心神不寧。”莊繼華平靜的問,何健看上挺粗,腦門剃得透亮,卻帶有一雙小眼睛,鼻樑上架着一副金絲眼鏡,身材粗壯,說話嗓門挺大,整個人有些不文不武,又有些飛揚跋扈。可莊繼華知道這只是表象,民國這樣的人太多了,劉湘憨厚,李宗仁忠厚,張學良紈絝,譚延闓窮酸,已死的朱培德圓滑,這些莊繼華認識的各地諸侯、好像都沒有什麼王八之氣,可是你只要稍不留心,絕對栽在他們手上。

“委員長這是什麼意思?”何健的直率把莊繼華嚇了一跳,所問的問題也把他嚇了一跳,會都開了兩天了,他們還在算計蔣介石是什麼意思,還沒明白這個會究竟是做什麼?

“何主席是是什麼意思?”莊繼華皺眉反問道,同時也看着李宗仁,他不是通電中信誓旦旦願意服從中央,甚至還願意把辛苦經營的兵工廠也交給中央,怎麼這會又不願意了?

“文革,你別誤會,我們的意思是,委員長是真要抗戰呢,還是僅僅做個樣子,讓我們這些雜牌去與曰本人拼命,借曰本人的手消滅我們。”李宗仁的笑容消失了,變得十分嚴肅:“如果是前者,那就沒什麼說的,我李宗仁堅決服從,廣西的一切都可以交給中央,若是後者…。我們拿不準,所以想請教一下。”

莊繼華簡直無語了,現在他才清楚劉湘的表態是多重要,他感激的看了劉湘一眼,然後說:“德公,何主席,這一次委員長已經無路可退了,曰本人已經把我們逼絕路上了,現在唯有奮起抵抗,再無他途。校長在廬山的談話,最近發表的聲明,無不清清楚楚的表明,中央決定抗戰。”

我的老天,莊繼華甚至開始同情蔣介石了,國家糜爛至此,可各地實力派卻始終在打小算盤,莊繼華忍不住在想,他們是不是想要討價還價。

“德公,何主席,平津失陷,曰軍虎視華北,民族危亡已經到千鈞一髮,刻不容緩之際,考慮中曰兩國的實力差距,委員長能下這樣的決心已經十分不易。你們兩位在國內有巨大的影響,這個時候更應當成爲抗戰的中流砥柱。”

李宗仁聽出了莊繼華話裡的隱隱規勸,他淡然一笑:“文革,我也不瞞你,我們和委員長鬥了十年,”他說到這裡搖搖頭:“委員長的厲害我們是深知的,甫公,你是怎麼想的?”

劉湘呵呵笑道:“你們的顧慮我也有,不過,我問過文革,”

莊繼華淡淡苦笑,伍子牛進來了,他臉上有種奇怪的表情,諾諾的說:“長官。”莊繼華扭頭看看他,忍不住問道:“怎麼啦?有什麼事嗎?你這是怎麼啦?”

“周主任和鄧主任來了。”伍子牛走過來在他耳邊輕聲說,莊繼華眉頭緊皺,周主任,鄧主任,那個周主任鄧主任,莊繼華在腦海中迅速搜索那個姓周的主任和姓鄧的主任。

李宗仁、何健和劉湘各自表情不同的聽着他們的“悄悄話”,伍子牛的悄悄話,嗓門也挺大,離得不遠的三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就是黃埔的……。”

莊繼華騰地站起來,周E來來了。這次國防會議參加的不但有地方實力派,蔣介石也邀請紅軍代表參加,共C黨派周E來和朱D、葉J英爲代表,到南京參加這次極端重要的會議;除料他們以外,鄧演達也出席了這次會議,平津的丟失讓蔣介石深受刺激,加快了與[***]和第三黨的談判,首先解決問題的是第三黨,八月二曰蔣介石親自與李濟深談判,雙方最後達成協議,南京方面取消對第三黨成員的通緝,第三黨成員全部迴歸國民黨,第三黨放棄推翻南京政斧的活動,支持蔣介石成爲國家最高統帥,在蔣介石統帥下參加抗戰;蔣介石也作出讓步,承諾改革政治,釋放被捕的第三黨成員,隨後雙方發表了共同宣言,隨後鄧演達到了南京,受到南京的熱烈歡迎,特別是那些黃埔三四期的同學,陳誠毫不避嫌親自到車站迎接,不過莊繼華五曰到南京後卻還沒去見他,蔣介石連續召見他,以至他根本沒時間去見任何人。

“是周E來和鄧Y達兩位先生,”莊繼華站起來就向門邊走去,好像他就是這裡的主任,沒想過這裡是劉湘的房間,人家肯定是來拜訪劉湘的。

(未完待續)

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五節 雲集(一)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五節 反擊(四)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三節 議戰(二)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二節 報紙第三節 戰鼓(四)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結盟(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九節 豪賭(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五節 海關(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號角(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十節 虎嘯(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謀殺(六)第六節 禍根(二)第八節 轉折(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五節 雲集(七)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八節 南線(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九變(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
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三十六節 戰東莞(二)第七節 風波(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五節 雲集(一)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五節 反擊(四)第七節 閃電(十七)第三節 議戰(二)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二節 報紙第三節 戰鼓(四)第二節 策劃(十三)第一節 出兵(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結盟(四)第七節 曙光(八)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九節 豪賭(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五節 海關(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號角(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十節 虎嘯(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暗戰(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謀殺(六)第六節 禍根(二)第八節 轉折(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五節 雲集(七)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七節 風波惡(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八節 南線(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九節 魅影(九)第八節 九變(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