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

“擇生,先別忙,有些事情我們必須作出安排。”周EN來將鄧演達拉回桌前,鄧演達沒好氣的問:“有什麼要作安排的?文革還等着我回信呢,說實話,你們這個態度,恐怕會讓他很失望。”

“擇生,”周EN來很誠懇的看着鄧演達:“我們交往幾十年,我黨處事難道你還不明白嗎?”

鄧演達在心裡直搖頭,交往幾十年不假,可除了北伐前幾年雙方交往愉快外,此後的十年間,雙方交往談不上愉快。

鄧演達在莫斯科與GC國際鬧翻後,從海外回來成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曾經與[***]聯繫,希望雙方能協調一致,共同反蔣,可當時在上海的中央認爲,臨時行動委員會也是國民黨中一員,甚至比國民黨更壞,在各個根據地進行肅反,明確提出反對第三黨;鄧演達也毫不示弱,在綱領中公開宣稱GCD是第三黨的敵人,雙方可以說是勢同水火。

雙方關係改善是在福建事變前後,蔣介石對雙方的壓力增強,雙方都開始意識到要聯合,這才逐漸開始聯合行動。在盧溝橋事變後,雙方的合作加強,到現在,雙方形成同盟。

“EN來,你們在擔心什麼?文革?”鄧演達似乎一點不擔心莊繼華:“十幾年了,文革從未象現在這樣讓我充滿信心。”

周EN來輕輕搖頭,鄧演達毫不客氣的反問道:“你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毫無疑義,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蔣介石沒能扳倒文革,這件事會在他心裡留下什麼陰影,會給將來的合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還有,如果文革不接受,他會作出那些反應?這些你們都考慮過嗎?”

看着鄧演達有些漲紅的臉,周EN來輕輕一笑,事實上延安已經考慮到了這些,但延安綜合各種渠道獲得的情報,認爲莊繼華在光復東北後非常危險,蔣介石正緊鑼密鼓的準備對付他,延安分析了蔣介石可能採取的方法後,認爲蔣介石成功的可能姓很大,莊繼華要麼公開叛亂,要麼只能放棄兵權回渝城,戰後出掌東北的很可能是陳誠。

“擇生兄,你說得不錯,如果文革能保住東北,這件事可能會在他心裡留下陰影,”周EN來還是那樣坦誠,他給鄧演達的杯子上添上水:“不過,擇生,我黨從多種途徑獲得情報,情報表明,蔣介石這次的準備很充分,中央估計,他成功的可能很大。”

鄧演達一愣,這個消息讓他很震驚,莊繼華這些年無往不利,就算在遠征軍與美國鬧翻,很快也順利復出,戰場上的勝利讓他在軍隊和民間聚集巨大威望,他統帥着百萬大軍,親手訓練的部隊就有四個軍,願意追隨他的還有至少五個集團軍,可以這樣說,現在在東北的軍事力量上,莊繼華居第一,社會明煮黨居其次,中央軍居第三,GCD最弱。有這樣強大的實力,還會失敗?

“恩來,你們的依據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情報?”鄧演達穩定下心神問道,無數次事實證明,GCD的情報能力超羣,情報機構很可能已經滲透了國民黨的核心機構,想到這些他不敢將話說滿。

周EN來搖搖頭:“沒有,要是知道他的具體計劃,就有辦法對付了,可是,如果我是蔣介石,光復東北也就這兩三個月的事,在光復東北後,將他調到江南戰區,擔任司令官,你說在這種情形下,文革會怎麼辦?”

鄧演達一愣,他張嘴便想拒絕,可隨即感到不妥,戰爭沒有結束,調換戰區將領很正常,而且政治氣候也不允許莊繼華拒絕。鄧演達感到有些棘手了。

“這只是我們設想的一種情況,”周EN來說:“其他的還有擔任總參謀長,讓陳誠去東北戰區。等等,蔣介石有多種方式,在合理合情的情況下,將他調離東北戰區。”

鄧演達沉默了,感到周EN來所言不虛,一旦蔣介石採取這個策略,莊繼華不從也得從,三方共治東北的設想就落空了。

“所以,我們必須設法讓蔣介石的目的落空,”周EN來說:“我黨中央認爲,你應該儘快去東北,貴黨在東北的將領在光復東北應儘快公開政治面貌。”

鄧演達的心有點亂,他想了想說:“貴黨的建議我會考慮,不過是不是要立刻北上,我必須和我黨同志商議。”

“關東軍正在撤離東北,光復東北也就在這個月,”周EN來的神情有些擔憂:“蔣介石很快便要採取行動了,擇生兄,文革身邊需要有人支持他。”

“如果我黨採取這樣的行動,蔣介石豈不是會更快將他調走。”鄧演達有些混亂的思緒中,找出些問題,以他和莊繼華關係,一旦他們公開身份,莊繼華是絕不會採取軍事行動的,蔣介石自然更不會容許,調走莊繼華的動作會更快。

“嗯,有這種可能,”周EN來點點頭承認鄧演達的顧慮有道理:“但還有一種可能,蔣介石會通過莊繼華的手來整編這些部隊,這隻能靠莊繼華來完成,無論陳誠還是何應欽都不行。”

鄧演達心裡有些煩躁,他皺眉站起來,在屋內來回踱步,他隱約感到某種東西在腦海中滑過,他想抓住卻始終抓不住。可有一點他清楚,一旦採取這個動作,在全國將產生巨大震動,產生深遠影響。

離開紅巖村,坐在車內,鄧演達思緒起伏,他很想與人商議,可隨即又感到找不到可商議的人,社會明煮黨內知道與莊繼華關係而且在渝城的只有他,另外一個是李濟深,但他已經不在黨內了。

考慮半天,鄧演達讓司機掉頭,去李濟深公館。李濟深搬離特園後便住進鵝嶺山下的一個小公館,這個公館是楊森的別墅,楊森退出渝城後便一直空閒,李濟深要找住處,楊森便借給他了。

鄧演達的到來讓李濟深有點意外,自從他決定不參加社會明煮黨後,鄧演達幾乎要與他絕交,倆人雖沒發展到惡言相向,也很少來往,鄧演達更是從未上過他家。

看鄧演達的神情,李濟深便知道他碰上難事了,立刻將他帶到二樓的小客廳,這個小客廳是他開闢出來,專門與人密談的地方。

李濟深離開鄧演達後,也沒有閒着,在着手成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這是國民黨內的一個小組織,這個委員會的發展也很快,宋慶齡馮玉祥龍雲等人都加入進來了。

“擇生,出什麼事了”李濟深待鄧演達坐下後便問。

鄧演達來不及喝水便將剛纔在紅巖村與周EN來的談話以及來龍去脈全部如實告訴了他,然後才問:“任潮,你看我是不是該北上?”

李濟深沉默不語,他端起茶壺給鄧演達倒上杯茶,示意讓他喝下去:“喝茶要喝明前茶,打鐵要趁熱;擇生,不管延安打的什麼目的,現在你也該北上了。”

鄧演達遲疑下,有些含糊的問道:“延安打的什麼目的?”

李濟深沒有回答,而是專心的端起茶壺給杯子添上水,他們喝的廣東人常喝的功夫茶而不是渝城人喜歡的蓋碗茶。小小的茶杯整齊的排在茶盤上,就如同一隊士兵,紫色的陶瓷讓茶水更添茶味。

“還記得文革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嗎?”李濟深端起茶杯放在嘴邊問道,鄧演達不答,神情卻有些迷惑,李濟深淡淡的搖頭:“擇生,你們最近是不是太順了,蔣介石沒有動作,GCD公開支持,張瀾羅隆基他們歡欣鼓舞,是不是將危險都忘記了。”

鄧演達臉色微紅,社會明煮黨成立後,發展迅速,原以爲蔣介石會對付他們,可沒想到蔣介石沒有絲毫動作,各地分部相繼成立,有些國民黨地方黨部還派人送來牌匾以示祝賀,這一切都讓鄧演達感到興奮,認爲只要與GCD同盟,有莊繼華手上的兵力支持,蔣介石便絕不敢動他。

“文革曾說過,現在咱們上演的是三國演義,四國爭霸,”李濟深沒有多加責備,徑直說出他的想法:“我們發展起來,對延安也有影響,雖然現在我們有共同的敵人,可我們的政治理念畢竟不同,我建議你即刻北上,先去北平,再去東北,然後就不要再回來了。”

“這麼說,你也贊成我北上。”

“對,你繼續留在渝城對社會黨的發展沒有絲毫幫助,相反,如果到了東北,就可以立刻開始對黨的內部進行整頓,對未來的根據地進行建設,”李濟深慢慢的說:“至於,要不要讓那些帶兵將領公開身份,可以和文革商議。”

鄧演達點點頭,北上本是他預定計劃,不過他想的不是現在,而是在戰後,在曰本投降後,在此之前,他要留在渝城,吸引蔣介石的注意力。李濟深今天這番話提醒了他,蔣介石既然要對莊繼華動手,那麼他就應該北上,一旦莊繼華被迫離開東北,東北也有他在主持,傷不了根本。

“既然這樣,那我回去準備下,明天便去武漢。”鄧演達說着便準備起身。

李濟深點點頭,可他的目光依舊在遊移,鄧演達遲疑下問:“任潮,你還在擔心文革?”

李濟深點點頭,過了會,他輕輕嘆口氣:“文革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他應該已經察覺蔣介石的小動作,應該有了應對之策,否則他不會如此安穩,你去了後,多與他談談,看看究竟是怎麼想的。”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投敵(三)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一節 法幣(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九節 號角(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六節 突破(五)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湖議(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十節 撤退(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二節 投敵(四)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蟄伏(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十三節 煩惱第九節 殤(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六節 懲韓(三)第三節 結盟(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十四節 家宴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三節 重起(二)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三節 會戰(六)第九節 殤(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
第二節 投敵(三)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七節 曙光(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一節 法幣(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九節 號角(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六節 突破(五)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湖議(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十節 撤退(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二節 投敵(四)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蟄伏(九)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會戰(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十三節 煩惱第九節 殤(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六節 懲韓(三)第三節 結盟(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十四節 家宴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一節 突破(三)第三節 重起(二)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三節 會戰(六)第九節 殤(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