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天火(八)

宋美齡聞言秀眉微蹙,光復北平後,蔣介石遲遲未去北平視察,這已經開始引起外界猜測,當然說什麼的都有,不過已經有人提到蔣介石與莊繼華的關係,其中英國記者最大膽,已經開始公開談論蔣介石與莊繼華在政治上的分歧。

楊永泰不引人注意的瞟了眼宋美齡,宋美齡立刻明白這個暗示,她微微一笑:“暢卿先生說得對,讓霍普金斯到華北去看看。”

陳布雷在心裡暗笑,楊永泰現在越來越看重,也越來越相信莊繼華了,遇到難事便想方設法徵求莊繼華的意見,現在擺明在座諸公拿不出什麼好主意,楊永泰便把主意打到莊繼華那去了。

蔣介石神色平靜,之所以沒到北平,除了霍普金斯的事情外,渝城十六縣的選舉也牽扯了他很多精力,雖然這只是縣級選舉,但對將來的意義非同尋常,國民黨在這十六縣的基礎雄厚,到現在爲止已經完成選舉的十個縣,全部是國民黨人獲得勝利,剩下六個縣在民意調查中也遙遙領先。

這次選舉有個明顯情況,當選的縣長都是西南開發隊出身,年紀都不大,都只有三十來歲。這也讓蔣介石明白了,西南開發隊在渝城周邊十六縣深厚實力。

這次選舉受到國內外媒體和政治力量的積極歡迎和高度稱讚,國內的各派政治力量雖然輸了,可依舊大力讚揚,除了《新華曰報》依舊在指責外。

《新華曰報》一邊指責國民黨排斥GCD,這種選舉是不完全的僞明煮,另一方面又要求進一步要求廢除黨部,黨部不能再作爲政斧機構存在,黨國必須分家,黨不能再幹預國家事務,國家財政也必須理清,黨部的薪水只能由黨來支付,不能由國家財政支付。

對《新華曰報》的這個指責,國民黨沒有迴應,明煮人士也只有民盟響應了下,但在華北大捷的背景下,沒能引起多大風浪,但這股風浪始終存在,雖然微小,卻沒有停止。

陳誠有些不安,可楊永泰的提議他又無法反駁,北平光復了,從北平南下的平津難民都在紛紛準備返回,西南實業界紛紛組團北上,尋覓商機,連西南聯校的學生們都興奮的準備遷校,蔣介石卻始終不露面,這絕對不合適。

“好吧,給霍普金斯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後天要去北平,請他一同前往。”

蔣介石的語氣有些生硬,宋美齡沒讓王寵惠去打電話,自己站起來到隔壁去打電話了。

霍普金斯沒有住在賓館裡,而是住在美國大使館,當宋美齡打來電話時,他正與高斯和魏德邁在談論中國戰場以及中國目前的政治局面。

高斯的秘書將蔣介石的邀請報告他時,霍普金斯沉凝了下便點頭答應,他翹着二郎腿,手裡端着杯葡萄酒,魏德邁和高斯坐在他對面,隨着美國越來越重視與中國的關係,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多,原來的大使館變得狹小侷促,去年遷到兩路口大田灣新建的大使館。

這座大使館比起原先的館舍來說要寬敞和氣派,分爲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工作區,後面是生活區,生活區有五棟樓房和三棟平房,工作區則是兩棟高六層的樓房。

“去北平?”霍普金斯語氣有些玩味,他盯着酒杯內的紅酒,嘴角露出絲笑意:“魏德邁將軍,以您的判斷,中國和蘇俄在蒙古發生衝突,中國有沒有取勝的可能?”

這可是個難題,從目前來看,中蘇都在戰場上獲得巨大勝利,但很顯然蘇俄的勝利更加不容易,歐洲戰場無論規模還是強度都遠遠超過亞洲,德國的軍事機器也遠強於曰本,可蘇俄的主要軍事力量在歐洲,距離蒙古有上萬公里,中國則不然,最精銳的力量就在華北,可以隨時支持蒙古戰場。

“難說,目前中國在蒙古的軍隊只有四個整編軍,其餘部隊都是未整編部隊,蘇軍的情況不太清楚,不過我估計也不是蘇軍的精銳部隊,不過,”魏德邁猶豫下還是點頭說:“我還是看好蘇軍,中[***]隊的後勤實在太差,他們的炮彈還不到兩個基數。”

霍普金斯沒有再問,他抿了點紅酒,心中似乎對某個決定猶豫不決,過了會,他擡頭望着魏德邁:“如果,我說如果,我們的運輸機暫時停止爲中國人運送,會不會對前線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魏德邁一驚連連搖頭,作爲中國戰區參謀長,他深知由美國航空隊控制的這幾百架運輸機對中國的重要姓,剛纔他說蘇俄距離蒙古遠,可實際上中國的運輸線也同樣遙遠,要從印度洋邊到塞外蒙古;蘇俄還有條西伯利亞鐵路,中國的鐵路卻是時斷時續,很多地區要卡車,甚至人力畜力來運輸,華北會戰,中國動員了五六百萬人力來運送物質,便是明證。

“霍普金斯先生,絕不能這樣作,這會引起蔣介石的激烈反應,”魏德邁警告道。

高斯也不贊成:“霍普金斯先生,我們是調解中蘇矛盾不是接管中蘇矛盾,蘇俄對我們重要,中國對我們同樣重要,從長遠來看,中國對我們更加重要,戰後我們需要中國協助我們維持亞洲的和平,而蘇俄做不到這點。”

霍普金斯沒想到他的提議遭到倆人一致反對,下午在黃山別墅贏得的那絲得意稍稍收斂點,不過他沒往心裡去,相反笑了笑便沒再說什麼。高斯站起來,將窗戶推開,讓夜空中清新的空氣吹進來。

“霍普金斯先生,實際上我很看好中國國內的局勢的發展,”高斯返回來拿起酒瓶又給霍普金斯和魏德邁倒上,然後開口道:“最近渝城周邊十六縣的選舉進行得非常順利,我奉國務院的命令觀察了整個過程,應該承認這次選舉是公正的,雖然有瑕疵,但卻是值得期待的進步,要知道這個古老的國家,兩千年來從未有過這樣的選舉。”

“這麼說蔣介石是真的準備推行明煮了?”霍普金斯以往最討厭蔣介石的地方就是他的讀才,他是個堅定的自由主義者,雖然親蘇,但對斯大林的讀才同樣看不慣,不過他贊同羅斯福聯合蘇俄擊敗德國的既定策略。

高斯想了想便說:“門已經開了一條縫,就關不上,從我得到的消息看,國民黨內有不少人支持在中國推進明煮,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目前華北戰區司令莊繼華將軍,這次選舉實際上也是他在背後推動。”

“哦,”霍普金斯目光一閃,對這個人他是聞名已久,卻從未見過:“總統對他很有好感,認爲他是中國的卓越人物,這次去華北應該可以見到他了。”

“哦,霍普金斯先生,與他打交道可要小心,史迪威將軍在他手上可碰了不少釘子。”魏德邁笑道,莊繼華在美軍顧問團始終是個爭議人物,支持者和反對者都多,就算在華北顧問團的分歧也同樣大。

支持者認爲莊繼華是中[***]隊中最優秀的將領,足智多謀,驍勇善戰,是位卓越的領導者;反對者則認爲這人頑固僵化,態度粗暴,容不得不同意見,華北的勝利更多的是靠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

“根據我們的情報,莊是個民族情緒很深的人,”魏德邁又補充道:“任何觸及中國利益的事情都會遭到他的強硬反擊。”

霍普金斯笑了笑,沒有在意,他心裡很篤定,中國現在有求於美國的東西太多,由不得中國不讓步,即便莊繼華再精明,再強硬,他也得在形勢面前低頭。

“另外,根據我們的情報,在中國的政治版圖上,他的地位非常微妙,與各方政治力量都有聯繫,似乎各個政治力量都在爭取他,”說到這裡,高斯停頓下,看看霍普金斯:“好像GCD也在爭取他。”

“哦,”霍普金斯目光閃動,有些震驚,也有些意外:“是嗎?難道蔣介石就這樣看着?不可能吧。”

高斯微微一笑:“莊雖然是他的學生,可他們之間在政治上有分歧,這在政斧內不是新聞,莊也公開表示,他支持國共合作,GCD恐怕就是看到這點,所以他們在華北戰區的聯絡主任一直是他的同學,他的另一名GCD同學率領的八路軍部隊也在他的指揮下作戰。”

魏德邁沒有插話,他只是淡淡的笑笑,高斯說的這些在渝城幾乎是公開的秘密,霍普金斯卻比較感興趣,他此刻就像個喜歡打聽隱私的女人一樣好奇。

“那麼國共有可能在戰後合作嗎?”

這個問題讓高斯和魏德邁爲難了,霍普金斯雖然不是他們的直接上司,但卻是羅斯福的紅人,羅斯福對他非常信任,當年莫斯科保衛戰,國務院和住蘇大使館都判斷蘇軍無法守住莫斯科,只有霍普金斯堅決認爲蘇軍能守住莫斯科,最後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

正是有這個經歷,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有難事時,羅斯福便派霍普金斯出馬,而霍普金斯也總能圓滿完成任務。

“這個很不好判斷,國民黨要求[***]放棄讀力政斧和軍隊,但延安卻要求政斧首先進行政治改革,雙方分歧很大,如果不能彌合這個分歧,戰後中國恐怕就很難保證和平。”高斯解釋道。

“國民政斧不是在進行政治改革嗎?渝城周邊十六縣不是正在進行選舉嗎?延安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關鍵是,這次選舉將GCD排出在外,原因是政斧要求延安放棄秘密黨員制,這又是延安不肯的。”高斯解釋道。

“原來如此。”

霍普金斯輕輕抿口紅酒,國共兩黨是中國的痼疾,如果不能解決兩黨問題,羅斯福對中國的期待恐怕會全部落空。

“不過,不管怎樣,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中國恐怕就不是原來的中國了。”高斯喃喃的自言自語道。

一天後,霍普金斯隨同蔣介石夫婦和大批中國官員飛臨北平,飛機抵達北平時,蔣介石沒有讓飛機直接在南苑機場降落,而是在北平上空繞了三圈。

(未完待續)

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一節 黨爭(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九節 魅影(五)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十節 虎嘯(十)第一節 遏制(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暗戰(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十節 撤退(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一節 報名第六節 突破(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八節 刺廖(三)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十節 風雲(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九節 號角(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三節 戰鼓(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三節 暗戰(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策劃(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十節 風雲(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一節 遏制(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
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一節 黨爭(三)第三節 魅影(七)第九節 魅影(五)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九節 豪賭(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十節 虎嘯(十)第一節 遏制(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暗戰(三)第一節 諜影(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十節 撤退(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戰鼓(一)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一節 報名第六節 突破(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八節 刺廖(三)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十節 風雲(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九節 號角(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二節 川軍(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暗棋(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三節 戰鼓(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三節 暗戰(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八)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策劃(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十節 風雲(十)第六節 懲韓(三)第一節 遏制(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