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天火(七)

等陳誠楊永泰他們趕到黃山別墅時,天邊已經是晚霞滿天,鳥雀在林間翻飛,霞光將它們的羽毛染成紅色。

楊永泰是最後一個趕到黃山別墅的,作爲國民政斧主席,他到黃山別墅的次數大幅減少,很多時候都是他主動到這裡,他明白這是爲什麼,蔣介石從來不希望政斧方面的權力和影響。

陳布雷正在院子裡與王寵惠閒聊,看到楊永泰進來,便迎上來,寒暄兩句後,得知楊永泰也是被蔣介石讓來的,陳布雷明白也是爲霍普金斯來的,便將霍普金斯與蔣介石會談的結果告訴了他。

林蔚走後,蔣介石身邊缺了個軍事幕僚,這個人選有些不好定,蔣介石有意將錢大鈞調回來,可錢大鈞自己不願意,而且他和林蔚相比,在大局觀和政治協調上相差不少,另一個人選是賀耀祖,這個人的缺陷也很明顯,與莊繼華相似,與GCD的關係曖昧,第三個人選是商震,商震給蔣介石的感覺是目光深遠,可處事卻有些暮氣,所以這個位置還一直空着,蔣介石有這方面的問題便將陳誠叫來,陳誠就在南坪,距離黃山不遠。

楊永泰聽後感到有些棘手,如果僅僅是蘇俄,還不用擔心,可美國加入進來,中國便不能不慎重了。

“亮疇兄,你們外交部是怎麼考慮的?”楊永泰知道自己的長處,這種國際交往不是他的長項,他最主要的長處是內政,或者說是對內。

王寵惠苦笑下搖頭:“委員長正在設法在美國發行公債,另外,還在設法請美國增加援助物質,無償提供三十個師的武器裝備,……”

說到這裡,他搖搖頭,楊永泰和陳布雷也都禁不住嘆口氣,恐怕羅斯福也正是看在這些上,纔會提出這樣高的要求。

幾個人嘆着氣,毫無辦法,陳誠從侯見室出來,看到他們便走過來,對楊永泰此刻出現他也有點意外,說來他本身與楊永泰沒有什麼衝突,但陳家兄弟與楊永泰卻是政敵,現在他和陳家兄弟是盟友,而楊永泰與莊繼華卻可以說是盟友,正是他說動宋美齡,才造成莊繼華的復出。現在陳立夫雖然去了浙江,但陳果夫卻依舊在蔣介石的侍從室。

“辭修,從軍事上看,目前在蒙古我們與蘇軍的力量對比如何?”楊永泰問道。

陳誠毫不遲疑的答道:“差不多,蘇俄最精銳的部隊都在蘇德戰場,我軍也只有部分軍隊換裝,最精銳的部隊在熱河山海關前線,兩軍後勤也同樣困難,比較而言,我軍更困難些。”

在蒙古,真正的戰鬥並不多,曰軍和僞滿洲[***]一心向東撤退,衛立煌在完成預定任務後,還想繼續向北推進,陳誠和莊繼華都要求他停止前進,衛立煌有些不肯,徐祖貽專程飛到蒙古向他解釋蒙古戰略,陳誠更是進一步提出,讓李守信率領僞蒙軍阻擊蘇軍,中國方面負責爲他們提供後勤支持。

毫無疑問,這是個高明的計劃,爲了實現這個計劃,陳誠秘密飛赴蒙古,協助衛立煌執行這個計劃,李守信接受了這個任務,帶領僞蒙軍阻擊蘇軍。

這時,蘇軍匆忙發動進攻的弱點暴露無遺,後勤不濟,兵力不足,在僞蒙軍阻擊下進展緩慢,不過,在這次防禦戰中,中[***]隊發現I型火箭筒對蘇軍最新型的T34/85坦克,在三百米外無法擊穿T34/76。

在四月中旬李守信指揮僞蒙軍的騎兵部隊冒險穿越沙漠對蘇軍進行了一次突襲,這次行動在初期獲得極大勝利,可隨着蘇軍從縱深調來部隊進行反擊,僞蒙軍遭到失敗,但這次行動卻繳獲了八輛蘇俄最新型的T34/85坦克,這八輛坦克迅速被空運回渝城,目前正在國防科工委的武器研製所進行研製。

讓陳誠鬆口氣的是,經過國防科工委的試驗,中國已經研究成功的II型火箭筒在三百左右的距離上,可以有效擊穿T34/85坦克,得到這個消息後,陳誠立刻下令停止生產I型火箭筒,全部改爲生產II型火箭筒,同時緊急給徵蒙軍空運去三百具II型火箭和火箭彈。

莊繼華得知後,立刻向後勤部要了一千具II型火箭筒,將四十九集團軍的全部I型火箭筒更換,同時要求洪君器,II型火箭筒今後只有在滿足了華北部隊後再滿足其他戰區部隊。

對莊繼華的這個要求,陳誠毫無辦法,莊繼華的理由很簡單也很充分,T34/85只有蘇軍,有可能與蘇軍發生衝突的只有華北戰區部隊,江南戰區江淮戰區遠征軍都不可能面對T34/85。

“從最初的徵蒙目的來說,我們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陳誠繼續說道:“如果就此停下來,對我們是有利的。”

衆人都沉默下來,斯大林要求太高,竟然要徵蒙軍全軍退出蒙古,這又是國民政斧不能接受的。沉默中,蕭贊育過來請大家進去,蔣介石已經在小客廳內等待了。

送走霍普金斯後,蔣介石便在別墅內發脾氣,宋美齡好不容易纔將他安撫下來,可此刻,他的臉上依舊掛着陰霾,宋美齡招呼大家坐。一般情況下,宋美齡不參與蔣介石的公務,但涉及外交事務的除外,特別是美國。

“情況你們都清楚了,說說吧,我們該怎樣迴應。”蔣介石姓子比較急,沒等侍從將茶几上的茶杯換掉便開口問道。

衆人剛在外討論中便沒有找到辦法,此刻見蔣介石發問,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房間裡陷入短暫的沉默,宋美齡見狀便笑道:“別急,大家說說,總會有辦法的。”

宋美齡說着便看了王寵惠一眼,王寵惠心裡苦笑下,這是個選擇問題,如果不在蒙古問題上讓步,那就只能放棄或對美國的期望大幅縮水。

“孔先生和胡大使從美國來電,美國國會財政委員會對我們這麼快便發行第二輪債券,有些不滿,他們正在作工作,希望還是有,但數目可能沒那麼大。”王寵惠說。

楊永泰心裡直搖頭,王寵惠顯然迴避了蔣介石最關心的問題,蔣介石問的不是在美國發行債券的問題,而是問如果拒絕從蒙古撤軍,美國會作出那些反應。

“王部長,如果我們拒絕從蒙古撤軍,會不會影響發行債券?”楊永泰直接開口問道。

“影響肯定會不小,”王寵惠遲疑下說:“至少會對發行數量產生影響,羅斯福總統對國會的影響很大。”

小客廳裡頓時陷入沉默,宋子文早有報告,今年的預算已經花出去六成,必須‘節約’,否則今年財政赤字將遠超去年,這直接導致光復北平天津這樣重大的勝利,中央卻只拿得出五百萬法幣來賑濟災民。宋子文再次直接要求停止修建迪蘭鐵路,聲稱財政拿不出這麼多錢。

“辭修,你是怎麼想的?”蔣介石點了陳誠的名,可問題卻有些含混。

“從軍事上來看,我們的形勢非常好,”陳誠很平靜,薛嶽在浙中的反攻雖然進展不大,但卻牽制了曰軍的行動,讓關麟徵在蘇北的反攻進展順利,曰軍一步一步向揚州南京收縮,連續勝利,部隊士氣高漲,江南江淮兩大戰區將領頻頻請戰,連薛嶽和關麟徵都一再要求繼續進攻,陳誠不得不花大力氣說服他們。

對曰作戰順利,疆省平叛也非常順利,就在來之前,他收到白崇禧的報告,胡宗南平定阿山地區後,叛軍龜縮到伊犁地區,白崇禧衡量全局後,決定對伊犁叛軍進行進剿,他的進剿方案是,疆省兵力分三路,胡宗南指揮北路軍,從北面經塔城,攻擊伊犁;中路軍由他親自統帥,以獨山子爲基地,直撲精河,從正面攻擊伊犁;南路軍以劉文輝爲總指揮,率領二十四軍136師和137師一部,以及省防軍一部,翻越天山南麓,從南面突襲伊犁。

這個方案在總參謀部獲得一致支持,不過白崇禧要求提供各種物質五萬噸,這些物質必須在五月中旬之前送到前線。對這個要求,陳誠感到有些困難,不是沒有物質,在總參謀部,疆省平叛的優先次序還在華北戰區之前,可以說是目前最重要的軍事行動,蔣介石命令物質兵員都優先滿足。

最主要的問題是運輸,疆省叛亂爆發之初,便決定調兵,天上地下,各路大軍拼命向迪化趕,空軍的運輸機全部用來運兵,兩個多月過去,不行趕往迪化的部隊,還沒有完全趕到。

五萬噸物質,說來不多,幾列火車就夠了,可要把這些東西送到鐵路上,要花費多少時間呢?陳誠心裡沒有把握。

“委員長,從後勤來看,爲徵蒙軍提供後勤非常困難,適當後退一點是可以接受的,不過若全部退出蒙古,將來我們在蒙古問題上便沒有發言權了。”陳誠的措辭非常溫和。

楊永泰在心裡輕輕哼了聲,暗罵陳誠滑頭;陳布雷倒是贊同的點點頭:“辭修說得不錯,我們好不容易邁出這一步,如果我們今天退了,將來斯大林會更加肆無忌憚。”

“我看,斯大林的反應是不是太劇烈了。”楊永泰皺着眉頭說,他也一直關注中蘇問題,心裡有些想法,一直沒機會與蔣介石談,今天總算抓住機會了:“召回大使,中斷中蘇關係,他就這麼有把握?”

王寵惠立刻點頭說:“對,對,從外交上說,召回大使是要斷絕關係的前兆,斯大林是真要與我國斷絕關係?我們分析過,答案是,不是。我們認爲,斯大林作出這個姿勢,目的是逼美國出面調停,現在問題是,美國偏向蘇俄,這對我們及其不利。”

這個結論不是王寵惠得出的,而是白斯同想到的,所以他用了我們這個詞。在莫斯科決定召回大使的決定後,外交部的想法還是蘇俄要以強硬應對,到羅斯福宣佈派特使出訪莫斯科和渝城後,白斯同首先反應過來,斯大林這是以進爲退。

王寵惠詳細解釋了外交部的分析後,衆人聽後,楊永泰忍不住在沙發上一拍:“既然這樣,我們着什麼急,一字真經曰,拖,拖一拖,等前線形勢明瞭,我們再作決定。”

“可怎麼拖呢?”陳布雷反問道,霍普金斯就在渝城,擡腳便到黃山別墅,你怎麼拖。

蔣介石眼中剛露出的希望,頓時被澆滅,楊永泰自信的一笑:“光復北平天津,委員長應該去看看,我看這樣,委員長可以邀請霍普金斯先生一同去北平,順便去天津看看,甚至還可以去戰俘營看看,我相信對他會有所觸動的。”

(未完待續)

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九節 魅影(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二節 懸軍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六節 救亡(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挽弓(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四節 謀殺(七)第六節 和約(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對策(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四節 對策(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三節 整編(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六節 耳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九節 魅影(九)第三節 會戰(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一節 挽弓(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天火(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九節 轉機(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四節 謀殺(四)第三節 暗戰(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一節 辦學(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遏制(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
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九節 魅影(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二節 懸軍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六節 救亡(六)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七節 生機(三)第一節 挽弓(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二節 沙基(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四節 謀殺(七)第六節 和約(三)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一節 黨爭(五)第四節 對策(三)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四節 對策(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三節 整編(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六節 耳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九節 魅影(九)第三節 會戰(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一節 挽弓(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天火(一)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蟄伏(七)第九節 轉機(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四節 謀殺(四)第三節 暗戰(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一節 辦學(一)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九節 文革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七節 閃電(三)第九節 轉機(二)第一節 遏制(二)第七節 閃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