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辯論

晁春突然站起來,向晁蓋作揖道:“請父親爲孩兒向樑中書提親。”

“妙計,聽說樑大小姐可是蔡太師的掌上明珠呀,如果能夠和小天王相結合,那麼我們和蔡京就綁在一起了,她不會輕易下招的。”

“那可沒一定,不對小天王下詔,不代表不對我們使壞。”吳用話音未落,宋江從門外走來,這時晁春才注意到,在剛纔三三兩兩的進人過程中,大寨中的主要將領都到了,就連在梁山學院的宋太公都來了。

“春兒,你不是說接見完樑輝就要召開下一步行動會議嗎,我想這是關係到我們梁山所有弟兄們的命運,不應該只用幾個人來決定,就把在大寨內的所有弟兄都通知了。”晁蓋看着兒子疑惑的眼色,解釋道。

“晁大哥說的沒錯,梁山是我們所有兄弟的梁山,不是某個人的梁山,梁山的的每一個重大決定,甚至每一件事,都關係着我們每一個兄弟,必須有所有兄弟共同決定。”

哎呦,我說老爹呀,你請誰不好,非請被我好不容易纔設計廢掉的宋江,雖然你們倆都是以重情義而出名,但是關係到個人權力和利益時,還是會將輕情意放低一點,你因爲重情義請他參加會議,可看看這個黑三郎,上來就攻擊我的和親政策。還美名其曰地稱梁山是大家的梁山,他自己掌權之後,投靠朝廷時,下面有多少人反對,可他聽過嗎,最後不就像方臘說的那樣,用梁山兄弟們的鮮血染紅了他的官袍嗎?

“你說什麼,我們宋家想來以忠義立家,雖然現在跟着你落草,但是絕不能忘了效忠呀?”晁春沒有說話,宋太公倒是急了。

哈哈,還沒有等我晁春想出話來反駁你,你們父子倒先鬥上了,還是先看一場好戲再說。

“不、不、不,孩兒絕沒有這個意思,孩兒只是說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孩兒也知道報銷朝廷,時刻都盼望這招安呀?”宋江果然孝順。

“大逆不道的話,絕不能再說。”宋太公的氣似乎並沒有消除。

我靠,這麼好的一處父子鬥,還沒有開始就結束啦,也太短了吧,我晁春還沒有找好舒服的坐姿來欣賞呢?

“宋江謹記,只是宋江擔心的是蔡京可是奸臣之首呀,如果小天王與他的外孫女結合的話,那麼我們梁山的名聲可就徹底敗壞了。”宋江的前半句是說給他爹的,後半句則是瓦解衆頭領的。

晁春一看宋江是在不住的出招,知道自己必須要反擊了,支持自己的吳用還不會公開與宋江對抗:“公明說的不錯,可是,現在的問題是蔡京即朝廷,朝廷即蔡京,朝廷招安就是代表投靠蔡京呀,我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還望衆位頭領給晚輩出出主意。”

“這……”剛纔晁春剛說了一句是,宋江就開始疑惑,自己攻擊了半天,竟然不還擊,沒想到他有把皮球踢了回來。

“乾脆直接殺到東京,奪了皇位得了。”

“我們直接將這些貪官奸臣殺個精光,省得他們今後在害人。”下面亂成了一鍋粥。

“衆位兄弟們說的不錯。”宋江看了一眼怒視的宋太公,趕緊解釋道:“我的意思是還要按照小天王提出的八字方針即‘替天行道、誅殺貪官’,我們將蔡京、高俅之輩全部殺光後,共同輔助皇上,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晁春斜眼看了一眼微微一笑的宋太公,心道此人指望不上了:“公明說的很要道理,可你想過沒有,蔡京之輩即朝廷,想殺他們,就必須與朝廷爲敵,將朝廷徹底打敗,先不說我們有沒有那個能力,真的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謂是坐擁天下了,還能想周公那樣嗎?百姓不會將我們當曹操嗎?”

晁春停頓了一下:“最爲關鍵的是,這可要有一場十分艱難的戰爭,先不說我們要有多少好兄弟送命,這場必將席捲全國的戰爭,會給百姓帶來多大的災難你想過嗎,多少百姓將會爲我們的爭權奪利而付出生命。”

“我們在梁山聚義,就是爲了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生活在更加痛苦的水深火熱之中,我願意放棄一切榮華富貴,甚至可以放棄生命,但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就心滿意足了。”

說完還輕輕地擦拭了一下眼角。

吳用看着下面陶醉且感動的眼神,心道:我靠,(這句晁春的口頭禪,在衆人的追問下,被他解釋爲好的意思,結果快成了整個梁山的口頭禪)戲演的還這麼想,說是爲梁山扣押一個人質,這一點是真的,可是如果樑大小姐不是長的美若天仙,又有着潘金蓮、扈三娘,甚至連花瓶都沒法比擬的高貴氣質,你能這麼急嗎?

“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了。”衆人是感動了,可是還要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辦法有兩條,第一,把蔡京這些人熬死,方正他已經是六十來歲的老人了,也幹不了幾年了,但是他培養的接班人像樑中書這號的仍然會無害百姓。”

說完第一種方法,晁春停下來賣關子了,而聰明絕頂的吳用看出了門道,是想讓自己來說第二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不是我們來爭取做他的什麼接班人。”

“接班人就是接替他的人,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不知道衆人還有沒有辦法,說出來大家聽聽。公明你有什麼辦法?”

宋江聽完吳用的方法,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更好方法來阻止了,一聽到晁春點到了自己的名字,只好硬着頭皮道:“還是小天王心懷天下,想得遠呀?”

“樑中書和蔡京會同意嗎?”幾乎都不存在的晁蓋終於證明自己並沒有睡覺。

“當然不會同意,所以我們就必須以打促和。”這招後世毛先生在朝鮮戰爭中運用的軍事服務政治的方法,晁春要借來用上一用了。

“那百姓不是還要遭殃嗎?”宋太公也在極力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只能犧牲周邊一小部分的百姓來換取全國的百姓了。”

“那好就這麼定了,有吳用先去提親,其他的衆位頭領趕回自己的軍隊,大家好好休養幾天,準備更大更艱鉅的戰鬥。”晁蓋看到下面一片鴉雀無聲,難得機智了一會,快速地結束了這次會議。

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五十章 對話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七章 李雲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十章 中箭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七十章 談判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
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五十章 對話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十六章 鄆城新店第七章 李雲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四章 林彪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七章 李雲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七十章 談判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四十章 中箭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七十章 談判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六章 李逵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