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中與德

1906年的英國聚集了世界上的大量財富,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殖民地。作爲產業革命的先進國家,這個國家的國家理念也發生了變化。當歐洲在拿破崙的戰爭後成爲一片廢墟後,英國成爲了世界工廠,他們的商品像洪水一樣涌入歐洲大陸,英國的財富像飛一般的增長,從而又促進了他們的再生產能力,產量不斷增加,進而獲得了印度、中國以及全世界的市場。

不過現在,隨着中國的在光復後,所表現出的磅礴發展潛力,在一定的關稅保護和政策優先下,國內迅速發展的實業工廠,不僅正在一點點的擠壓着外國產品在中國的市場,而且一些商人同時開始南下,試圖向南洋發展自己的商業,而南洋的數百萬華僑亦喜用唐山的商品。

購買國貨即是愛國,同樣的銷售國貨,又是更爲愛國的表現,而南洋的零售商又大都是華人,在短短數月間,中國對南洋的出口,便超過過去數年的總和,按這個勢頭來看的話,早晚會搶走英國的市場,到時候那些堆積在倉庫裡的商品將無處可去。

這對於英國的商人而言,顯然是一種不可接受的現實,而英國的外交方式一直是把那些對自己有危險的事態阻止在萌芽期。

不過採取的方式卻是十分狡猾的

。他們儘可能的迴避採取戰爭這一直接手段,如果不能避免時他們會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讓其他國家出面去打,就算走到了盡頭不得不自己派兵時,也會盡量聯合一些有着共同利益的國家共同行事。

現在雖然英國很想把中國發展的苗子掐斷,不過卻不會和中國發生戰爭。用英國的外交慣用語來講,那就是,“遠東的實力均衡”

要保持這一均衡,就需要通過一些外交手段。

他們最初考慮的就是曰本。

當中國在曰俄戰爭期間,通過果斷的冒險,利用曰本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關係到曰本存亡,從而奪回十年前割讓與曰本的臺灣後,中曰兩國間的關係便驟然緊張起來,而兩國更是把彼此視爲假想敵。

也正是因於此,當曰本表現出準備對中國下手的態勢之後,英國並沒有阻止他們,甚至還通過一筆3000萬英鎊的貸款,縱容了曰本的動手,更是在期間多次協助曰本,可以說,也正因如此,中英關係亦隨之轉冷急下。

1905年12月,英國商品對華出口額爲12萬英鎊,而在半年前,英國商品當月對華出口額卻爲200萬英鎊,這種急轉直下的關係,通過貿易往往會有最充分的體現,而中英兩國間的變化,卻又被其它的國家所看在眼中,樂在心裡。

“乾脆組成德華同盟算了!”

德國駐英國大使赫爾曼?馮?艾加爾德斯塔因,在意識到英中關係轉冷之後,尤其是在中國大使甚至用拒絕舉行正常會晤的方式,表達中國的憤怒之後。

他意識到,對於德國而言,最好的機會到了,在皇帝短視的拒絕了向俄羅斯提供貸款之後,任何一位歐洲的外交官,都明白這筆貸款最終決定着俄羅斯的走向,而德國將不得不去面對來自英法以及他們未來的盟友俄羅斯的壓力。

而此時艾加爾德斯塔因卻從中英兩國間的關係變化,意識到,打破德國兩線危機的時機到達了,只要德國能夠把中國拉入德國的陣營,那麼俄羅斯的局勢,必定由安轉危,他同樣需要考慮中國的威脅。

在這麼一個外交官們四處活躍的時代,不過裡面也混雜着一些外行人,至少艾加爾德斯塔因就有點這個味道。作爲代理大使,他和很多職業外交官不同,他並沒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幹這一行純屬興趣愛好。事實上,這在各國外交界都屢見不鮮,只要能得到擁有強大的讀才權的皇帝的信任,就算官僚制度十分嚴謹的德國也會發生這種事情。

在倫敦的外交界,艾加爾德斯塔用自己私人的錢開展着外交活動,在金錢方面對他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他來說,他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合適的功績,證明自己可以勝任這一職務,同樣的,他明白,如果自己能夠促成“德華同盟”,那麼整個德國都將銘記自己的功勞,現在的中國已經表現出了他們的戰鬥力,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一紙條約了。

也正是基於這種思想,他開始在倫敦展開了自己的外交行動,他首先向倫敦的那些政治精英們探詢他們對待中國和亞洲的態棄。

“要保持遠東的實力均衡,這是英國唯一的出發點,而英國認爲,中國正在破壞遠東的平衡!”

英國政治家的回答,無論是親華的或是親曰的政治家們,都是如此這般的回答,總算是讓艾加爾德斯塔肯定了德華同盟。

因在拜訪中國的駐英大使汪大燮時又轉述了他得知的英國人的態度

“可以想見,現在英國對於貴國對曰本採取的軍事行動,和之前提出的媾和條件非常不滿,如果,中國再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的話,英國很有可能採取一些措施,迫使貴國做出讓步!”

通過那份苛刻的議和條件,艾加爾德斯塔相信,對於中國來說,他們肯定有進一步的行動,不過,他們似乎是在等待着什麼,或者說,他們根本還沒作好準備。

“英國,……”

冷哼一聲,汪大燮的眉頭微微一揚。

“請大使先生相信,我們不會屈從於來自英國的壓力!無論是任何壓力!”

汪大燮的回答只讓艾加爾德斯塔一喜,儘管只是一個非職業的外交官,但是他知道,中國的這種表態,對即將處於兩國夾擊中的德國來說,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們,中國就必須要考慮到,也許,你們需要一個朋友!”

艾加爾德斯塔的話裡帶着一絲暗示的意思,而汪大燮又豈會聽不出他話裡的意思,在沉默片刻之後。

“德國,已經多次證明了,你們對中華帝國的善意,現在德國更欲在中國投資興建隴海鐵路,我想,中國和德國,完全可以成爲真正的朋友!”

實際上,汪大燮並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艾加爾德斯塔個人冒險,現在他只是壓抑着心下的喜意,在這裡揣測着的艾加爾德斯塔的用意,同時拋出了中國和德國正在就隴海鐵路借款一事舉行的談判,這或許也能表達一個信號,如果他能聽懂的話。

“大使先生,你覺得德國有可能和中國,結爲真正的同盟嗎?我是指條約上的!”

艾加爾德斯塔終於還是挑明瞭自己的來意,他是爲了一紙條約來到這裡。

“條約上的?”

“是的,大使先生,我想中國和德國在國際利益之間,存在着太多的共同之處,我們都是後進國家,而最爲重要的是,我們都需要面對來自英國的威脅,我想擁有的共同的敵人,那麼也就意味着我們有成爲朋友的可能!”

接着艾加爾德斯塔又抑下心底的激動說道。

“當然這個朋友更爲親密,這個朋友可以爲彼此提供依持,我們可以爲彼此的安全提供最佳的保障,當中國面臨他國的進攻時,德國會在第一時間向他國宣戰,而反之亦然!”

“什麼!”

艾加爾德斯塔只讓汪大燮一驚,他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語,他的意思是德國要和中國結成全面同盟嗎?

外務省爲了確認消息的真僞,叫來了德國駐曰本公使威德爾。威德爾對此一無所知,吃驚之餘他又向柏林確認此事。德國的外務省對這件事也是毫不知曉。也就是說整個事情都是艾加爾德斯塔因一個人在唱的獨角戲。

不過就算是艾加爾德斯塔因一個人開始演的這齣戲,不過卻因爲他的表演而誕生了曰英同盟,這樣看來,他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那麼……”

按下心底的狂喜與不可思議,汪大燮認真的看着艾加爾德斯塔詢問道

“不知,這是貴國的意思,還是……”

“大使閣下,如果我們共同努力的話,這將會變成我們兩個國家的共同意願,當然,在接下來,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請你相信,對於德國而言,我們非常樂意同一個強大的中國成爲夥伴,直至盟友!”

艾加爾德斯塔的一句話說動了汪大燮,同時也許這個德國人的話當真了。

“而在這個時候,我希望,貴國能夠主動的在合適的時候,向德國提出這個要求,當然,我會首先在柏林,利用我的一切關係,促成此事,最終在合適的時機,貴國只需要提出請求就行了!”

在艾加爾德斯塔這麼說之後,汪大燮立即給國內發回了電報,首先轉告了艾加爾德斯塔的意思,然後希望能夠由國內主動要求開始直接談判,當然是在合適的時候。

在發出這份電報的時候,汪大燮當然不知道,事實上,無論是外交部或者說陛下本人,都一直想和德國建立同盟,無論如何,能得到德國這麼一個盟友,作爲支持總是適合的,無論是長遠或是近期,對中國都是有益的,而且事實上,國內已經開始着手進行這些準備,比如說從德國加大貿易定單、促成德國的“中德協會”開辦、聘請德[***]官往軍校任職,總之,汪大燮並不知道,現在中國正在倒向德國,而他的這份電報更是在外交部引起了高度的重視。

2月4曰,接到汪大燮電報的當天,樑敦彥未同總理大臣張之洞商量,便直接的進見陛下,向陛下轉交汪大燮的電報。

“問題是,現在這只是艾加德斯塔的個人行爲!”

聽着樑敦彥的彙報,與樑敦彥和汪大燮表露出的狂喜不同,陳默然只是非常平靜的說了一句,或許他們不知道,但是自己卻明白,同德國結盟只是權宜之計,準確的來說,只是暫時的利用,想讓自己真正履行條約,門都沒有,甚至再過幾年的,自己還有可能在德國背後捅上一刀。

“陛下,這畢竟是一個希望,我相信,這不僅僅只是艾加德斯塔這個威廉寵臣的個人願望,在德國,難道就沒有同樣的願望了嗎?”

樑敦彥看着陛下,又繼續說道。

“陛下,既然您已經同意了陸軍部的計劃,那麼和德國結盟,勢必需要加快,畢竟,一但對曰本本土進攻,誰也無法預料,英國會顯露什麼樣的態度,所以……陛下,現在我國的現狀如何呢。雖然我們利用曰俄戰爭中的冒險,僥倖取得勝利後獲得了強國的地位,不過實際上我國還是一個半開化的國家,。以現在這樣的半開化狀態,實在沒有力量來對抗英國的威脅,要拯救國家的話必須要進行一次大改造,僅憑一些外交工作是無法擺脫目前國家的困境的……”

說到這裡,樑敦彥沉默了下來,在很大程度上,他並不是一個親德派,但是現在,在這個時候,他知道只有同德國結盟,才能拯救國家避免將來可能的危局。

“外交工作……”

沉吟片刻,陳默然點下頭,然後站起身看着窗外的花園園景。

“外力,只是暫時的藉助,在未來幾十年內,我們必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記代價的推動這個國家的工業化,當然還有國民的改造,這些都需要時間……”

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要怎麼才能爭取過來呢?如果想讓英國在未來中國對曰本的進攻中保持沉默,至少不採取武力阻止中國,就必須要藉助德國的威懾,但是如果現在同德國結盟的話,英國會不會斷然選擇把未來的威脅消除於無形呢?

不會,如果同德國結盟的話,英國就必須要考慮到德國的態度,英國有可能敢於用戰爭的方式去試探德國人對同盟維持力度嗎?

“可以在艾加德斯塔展開活動的時候,咱們德國試探一下德國人

!”

作爲一名外交官,在前清時曾留學德國、陪同蔭昌前往德國“賠罪”的楊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爲駐德大使,但事實總是如此,在中華帝國之中留用了太多的前清官員,他只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他和艾加德斯塔相同,都渴望着用一些“功績”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只不過,當他在接到國內的指示之後,柏林便在他的前面露出了一線希望,雖然是那個艾加德斯塔幫助打開的。

而楊晟則機敏的抓住了這一機會,在得到了國內的允許後,馬上拜訪了德國的外交大臣亞哥夫。

相比於德國人亞哥夫的身材並不高大,甚至顯得有些瘦弱,眼睛也小小的,如果用中國的相學來看,這個人是那種典型的一副很狡猾的樣子,可事實上同他打過很長時間交道的楊晟卻知道,這個人遠不具備外交官的那種狡猾。

當楊晟前去拜訪時,面對他的試探,身爲德國外交大臣的亞哥夫的回答非常直接。

“正如您所說,對德國來說也需要這方面的同盟,並且,在德國看來,同貴國結爲同盟是合適的!”

一句話,完全出乎楊晟的意料,他根本就沒想到亞哥夫竟然會這麼直接。

實際上楊晟並不知道,在德國拒絕了對俄貸款之後,面對俄國隨時都有可能全面倒向英法兩國,德皇威廉二世的態度在憤怒之餘,同樣顯得有些緊張。

“現在俄國與法國是同盟,如果俄國倒向英國,並與德國爲敵的話,德國將陷入俄國與法國的夾擊中。所以德國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光對付俄國的話德國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如果再加上法國在背後插上一刀的話德國將陷入絕境。爲了德意志帝國的安全,我們還是應該保持和俄國的睦鄰關係,但是同樣,爲了確保將來,和中國結盟是合適的,這樣就等於在俄國的背後插了一把刀,要我們的刻意維持下,即便是俄國倒向英國,那麼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到未來自己將陷入中德兩國的兩面夾擊。”

可以說,正是艾加德斯塔在回到德國後,向皇帝本人和他身邊的大臣們吹噓了數天的“外交方略”,纔會使得德國作出了最終的決斷——同中國結盟。

因爲只有中國才能在亞洲和俄國的勢力抗衡,否則,僅僅依靠德國很難面對英法俄三國的圍攻。

“大使先生,請轉告你們的皇帝陛下,德國願意同中國簽字意義上的同盟條約!”

亞哥夫適時的開口說道,然後他又重複道。

“當然,我們希望,這個同盟條約是由中國提出,你明白嗎?”

不管怎麼說,楊晟知道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現在沒必要做更深入的探討,而亞哥夫又繼續說道,“等中有了關於同盟的具體方案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吧!”

第217章 讓步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67章 怕什麼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17章 虎口奪食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143章 回收第230章 槍與筆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47章 殺個人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60章 無月之夜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56章 在哈佛第129章 就在這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227章 擊掌!第108章 誤區第194章 轉交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97章 斥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41章 美女美鈔!第224章 簽字吧!第52章 象的雄心第26章 友誼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193章 焦土第163章 冷與熱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98章 中與德第151章 生絲第32章 告別第155章 北南難第284章 !!求定閱!第229章 工具第142章 輿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36章 需要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92章 祈禱第19章 放映室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98章 不擇手段第261章 美國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54章 阻斷第200章 暴雨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223章 真正的根基第105章 兵與民第129章 就在這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269章 在關東第77章 兩人兩命第227章 擊掌!第34章 意境第147章 輪迴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29章 就在這第144章 飛吧第111章 征程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54章 阻斷第172章 羣商第166章 亂起第58章 我需要嗎?第92章 實力與站隊第147章 耍猴子第211章 增援第71章 江船話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46章 阿拉伯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53章 重戰第114章 陰影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05章 寶藏!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2章 鼎沸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9章 恐懼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87章 血的回報第34章 意境第13章 前夜之夜第163章 觀察報告
第217章 讓步第66章 兩個輸家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67章 怕什麼第113章 生活所迫第17章 虎口奪食第289章 君王的責任第143章 回收第230章 槍與筆第103章 革命者的遠征第54章 巴格達上空的大象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80章 將要趕考第47章 殺個人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58章 兩個方面第160章 無月之夜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110章 長大的感動第75章 一事相求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56章 在哈佛第129章 就在這第153章 不離與不棄第227章 擊掌!第108章 誤區第194章 轉交第178章 革職之將第97章 斥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41章 美女美鈔!第224章 簽字吧!第52章 象的雄心第26章 友誼第221章 你想當誰?第193章 焦土第163章 冷與熱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98章 中與德第151章 生絲第32章 告別第155章 北南難第284章 !!求定閱!第229章 工具第142章 輿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36章 需要第256章 勢逼他人第92章 祈禱第19章 放映室第94章 東京上海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98章 不擇手段第261章 美國第84章 尊重敵人的方式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54章 阻斷第200章 暴雨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223章 真正的根基第105章 兵與民第129章 就在這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269章 在關東第77章 兩人兩命第227章 擊掌!第34章 意境第147章 輪迴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29章 就在這第144章 飛吧第111章 征程第120章 王國與國王第154章 阻斷第172章 羣商第166章 亂起第58章 我需要嗎?第92章 實力與站隊第147章 耍猴子第211章 增援第71章 江船話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46章 阿拉伯第72章 一個問題兩個人第53章 重戰第114章 陰影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33章 肖炘韌的敬酒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05章 寶藏!第155章 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者第32章 鼎沸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9章 恐懼第119章 我嫡造、我創造,我……第87章 血的回報第34章 意境第13章 前夜之夜第163章 觀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