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臣與君

南京,天還未放明,號外聲就已經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裡迴盪着,近衛軍兵進撫順,已經撫順呈合圍之勢。大連城防堅如磐石,以不足六千多兵,阻敵四日餘,戰鬥依在持續。

但這並不是真正的“戰捷”,真正的戰捷是,近衛軍第一軍團,用飛機連天加夜,把繳獲日軍的兩面聯隊旗運抵南京,至於第三面,將在下午由飛機運抵南京。

聯隊旗

“小官,小官,你馬前是什麼?一閃一閃,一飄一飄,那不是征伐朝鮮的錦旗嗎?徵呀徵,徵到底,伐呀伐,伐到頭……”

即便是報紙上不以日本的這首童歌輔證天皇親授的聯隊旗對於日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其國民心目的象徵意見,但通過近衛軍對軍旗的看重,也能想象日軍聯隊旗的重要,一天之中,殲敵四萬,對日軍第11師團實現殲滅性打擊,重創第16後備師師團,這多少得總讓老百姓得瑟了一把。

這會再也沒有人覺得的帝國初建,即卷陷戰火是什麼“膽大且狂妄”之舉,不再懷疑陛下爲奸臣所惑。

俄國人厲害,結果被東洋小鼻子壓着打了一年,那會老百姓還爲小鼻子的勝利歡呼那,可現在,再厲害的小鼻子,碰着咱家的近衛軍,那就現原形了,原來也就是一外強中乾的主。

南京人,不

應該是說是中國人,剛從睡夢中醒來,就再一次聽到這“戰捷”喜報,再一次的,一羣南京各個大學、中學裡的學生,甚至連早餐都沒吃,就跑到皇宮前高呼起萬歲來,當然之後他們會到帝國陸軍部參觀繳獲軍旗。

作爲皇帝,陳默然自然需要在政務樓的陽臺上與臣民們分享勝利的喜悅,而他也樂意這麼做,畢竟前線的勝利,無疑是在爲他個人的榮耀添磚加瓦。

享受着萬民似浪潮般的呼喊“萬歲”聲,陳默然難免有些得意,勝利唯有勝利可以改變國民的心態,前線的勝利正在一點點的改變着這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飽嘗了64年對外戰爭一次次失敗的中國,更渴望勝利,這個國家,這裡的人民都需要軍隊的勝利。

當他享受着萬民發自己肺腑的吶喊與祝賀聲時,站在陛下的邊上看遊行的財政大臣管明棠,卻對突然開口說道。

“陛下,您怎麼看國民的歡呼?”

“他們需要勝利,國家需要,這個國家的公民也同樣需要”

不理會陛下的這種說法,管明棠似自顧自的一般說了下去。

“陛下,這種歡呼是不是正在國民們在呼喊“快停止戰爭吧”?國家和公民需要在我們獲得勝利的時候,用和談結束這場戰爭”

從戰爭計劃的擬定,直到現在,管明棠是最堅定的“開戰派”,同樣的也是最堅定的“和談派”,是他一手促成了這場戰爭,而現在,又是他,從戰爭剛一開始,就開始喊起了“利用近時優勢,立即結束戰爭”

昨天,整整一夜,他都在“堵着”陛下,之所以如此,只有一個要求,“立即停止對鴨綠江軍的進攻”,即便是這會站在這裡享受着萬民歡呼,在某種程度上,陳默然也是爲了擺脫他,纔會在這種小規模的集會上站到陽臺上。

而他的算盤,卻被一直緊跟着的管明棠給識穿了,管明棠甚至不顧君臣之分的站在陛下的側後,依然如昨天一般,繼續提出自己的要求。

“陛下,現在伊藤博文已到了南京,任何拖延接見伊藤的行爲,都有可能導致中日兩國划向全面戰爭的危險”

管明棠語重心常說道,在他看來,現在陛下已經被輕易取得的勝利迷惑了,如果沒有他的要求或者許可第一軍團,絕不可能試圖圍殲日軍的一個集團軍。

“陛下,對於其它列強來說,現在調停日俄兩國間的戰爭,時機已趨於成熟,如日本能擊敗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那麼對德國來說,德國就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一切,俄羅斯遭到了極大的削弱,從此可以爲德皇順從的跟班,戰爭期間締結了對德國特別有利的俄德商約,甚至兩國可能進一步簽署同盟條約,他們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而前日,德皇訪問摩洛哥時,聲稱摩洛哥蘇丹是“獨立君主”,列強在摩洛哥“地位絕對平等”,公開反對法國把摩洛哥變爲其保護國。法、德關係因此空前緊張。甚至有可能導致戰爭,如局勢力真到了這個地步的話,俄國的軍事力量能否從遠東歸來牽制德國,無疑是對法國生死攸關的問題,而對英國來說,只要日俄戰爭一結束,他就有可能利用戰爭期間的貸款和戰後貸款,促磯日本和俄國加入英法俄日四國協約,從而構成對德國的包圍圈,雖這只是猜測,但在英國報界已經看到類似的構想,而如果日俄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那麼這一構想根本就無從談起,在這種大環境下,假若我國繼續與日本擴大戰爭,勢必導致日俄兩國單獨媾和,而我國則有可能成爲列強交易之物,不單失去暫時優勢,甚至可能……”

“管卿,你過慮了,別忘了,現在我們手裡有毒氣”

如果說,沒有昨天“毒氣戰”的驚人勝利,或許陳默然根本不會像現在這般自信,他甚至已經要求參謀部制定大規模毒氣戰的作戰計劃,同時要求淮化公司加大毒氣產量,氯氣、光氣,什麼氣都行,只要是能殺死人的就成

而現在,管明棠竟然讓自己放棄,真是一個笑話。

不過在他說出這番話時,陳默然倒是驚訝的看着這個身材瘦削,面色黝黑,看起來幾乎沒有任何特點的管明棠,他……他怎麼能看出這一切,他說的那些都是已經發生,或者說正在和即將發生的事情,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是卻道盡日俄戰爭中各國的心態。

“毒氣不是萬能的,雖說明棠不是軍人,亦不懂毒氣之威,但明棠卻相信,決定戰爭勝負的絕非一兩件新式武器,昨天毒氣可取得豐碩戰果,但這是建立在日軍對毒氣一無所知之上,毒氣之功已勁,現在就是要借毒氣餘力,爭取談判桌上利益之最大”

管明棠轉身衝着陛下深鞠一躬。

“陛下,陛下還記得您與臣在戰前的談話嗎?臣請陛下兌現昨日之諾,切莫圖一時之快,而論國之罪人”

“你”

“請陛下下旨接見伊藤博文”

管明棠朝前走一步,那表情,那言語幾乎就等於逼宮了。這一次管明棠是鐵了心的不達目的不罷體了,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後,他的態度和絕大多數文官,甚至參謀部一樣,就是如何體面的,在近衛軍未受重創之前結束戰爭。

面對着他的這般舉動,已經從陽臺退到屋內的陳默然,表情隨之一冷。

“你不怕我砍你的頭”

“陛下今天可以砍我的腦袋,可若是陛下一意孤行,不出十年,今天喊您萬歲的人,就會在皇宮前砍陛下的腦袋”

管明棠的直諫只讓陳默然後背一涼,一直以來,這正是他所擔心的事情。想着他大聲笑了起來。

“哲勤,你說的這句話,俾斯麥曾對威廉一世說過”

“陛下,同樣也曾有人對拿破崙三世皇帝說過”

看着陛下,管明棠似乎是在等待着陛下做出選擇,是做威廉一世,還是當拿破崙三世。

“現在的局面大好,結束戰爭未來太可惜了”

“局面大好時,才能讓日本在談判桌上付出更多的東西,而且,陛下”

見陛下的語氣有些鬆動,管明棠朝前進了一步。

“在談判桌上,我們同樣可以通過施加軍事壓力,迫使日本吐出更多的東西,對於日本而言,如果我們不流血的話,他們根本不可能吐出已經吃下的東西,但前提是必須和日本做到談判桌上來。”

“你的意思是”

“臺灣無論出自任何方面考慮,我們都必須要收復臺灣”

“你要知道,海軍不可能爲陸軍提供護航即便是把部隊送上臺灣,沒有海軍,部隊到了臺灣也會陷入後路斷絕之困”

陳默然無可奈何的道出了一個事實,現在海軍還在泗水和荷蘭人糾扯着,而且在談判桌還獅子大開口的索要西婆羅洲,荷蘭人到是抓住機會,拒絕談判,海軍就在泗水作爲威懾力量存在着。

“在日俄戰爭之前,伊藤博文曾提出過滿韓交換論,我想無須解釋陛下亦明白,這一交換論的內容”

“哲勤,你的意思是?”

“在臣看來,大韓帝國是一個獨立國家。”

說到獨立國家時,管明棠的脣一咧盡是嘲諷之色。

“現在,日軍主力被圍困於東北,其在韓國只有兩個後備師團,而且大都駐於圖門江一線,而我們卻可以抽調至少十五個師,爲了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我們需要避免與日軍大規模戰爭,所以,我覺得我軍應向韓國首都漢城之北進攻,如進展順利,那麼,陛下,在談判桌上,我們就可以提出臺韓交換論我們流血得到的東西,同樣,日軍想得到,也只有流血才行”

見陛下似乎有些猶豫,管明棠隨即開口解釋道。

“陛下,在大國間的交往中,弱國、小國從來都是被犧牲的”

“哲勤,如果按照你的這個方案,恐怕戰爭就會隨之擴大,你有沒有考慮過其中的風險?”

盯着信心滿滿的管明棠,陳默然到是好奇起他的心思了,要結束戰爭的是他,要談判的也是他,現在要擴大戰爭的依然還是他。

“陛下,談判桌並不只是外交官的舞臺,在外交官於談判桌上用嘴巴展開談判時,並不妨礙軍人在前線,用機槍大炮去談判,明棠並不是軍人,可卻是明白一點,如果說,這場戰爭一無所獲的話,軍隊、民衆皆會不滿意”

在提醒着面前的陛下時,管明棠的心底稍帶着一絲無奈,軍隊正在一步步的滑向皇家軍,軍隊的不滿情緒,必須要加以考慮。即便是十年後,帝國行憲,恐怕到那時軍隊效忠君王,也是積重難返,不過這並不是他所考慮的,他並不是立憲派,也不是共和派,他唯一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自己曾立志爲之付出的那張答卷。

“可是哲勤,如果說,我們向朝鮮發起進攻後,日軍放棄和談的念頭,那麼又該如何,需知道日本是國小性吝,就像你之前說的,他們都不能接受一個軍被殲滅,更何況是我們佔領半個朝鮮。”

“陛下,今天是的22日,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即將駛進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來說,他們現在需要考慮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擊敗俄國艦隊,殲滅日軍一支軍團,代價是日本政府亦無法控制國民的憤怒情緒,現在,儘管日軍在戰場上慘敗的消息,不斷在日本傳出,可是對於日本人說,軍事上的暫時失利是可以接受的,雖說絕大多數日本人積憤不已,但其更多是將罪責歸罪於的歐美各國”

說話這管明棠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英美兩國的主動插手,使得原本應處於風頭浪尖的中國,竟然出人意料的被掩於英美之後。

“歐美白人之走狗……”

管明棠的話倒是讓陳默然的腦海中浮現出情報局的之前遞交情報中的一句話來,在日本人眼中,中國現在已經全面淪爲英美兩國的走狗,他們認爲中國之所以敢向日軍進攻,是得到英美兩國的支持,英美之所以支持中國,是擔心俄國被嚴重削弱。

雖說這個詞讓人聽着不太舒服,可陳默然到不介意日本人這麼想,反而樂意看到這一幕。

“……韓國,韓國是一個獨立國家,日本人不是哭喊着這場戰爭是爲了韓國和中國的獨立與領土完整嗎?陛下,向韓國進攻,在大部分日本人看來,遠比不殲滅其一支軍團更令人震驚或者憤怒,而迫於現實壓力,至少在解決俄國的海軍之前,日本那怕就是打掉牙也只能朝肚裡吞”

“如果他們擊敗了俄國海軍呢?”

不是如果,事實是日本大勝

“到那時,我們只能祈禱,英美兩國不願看到一個被嚴重削弱的俄國,主動插手促成和談了到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俄羅斯的一部分利益只有如此,才能保我國之無患”

第179章 目標:敷島第21章 洋葷第60章 時間第140章 抉擇(中)第172章 羣商第151章 造反第75章 一事相求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9章 放映室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67章 達賴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15章 特使第65章 無價第21章 轉變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232章 目標所在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81章 啊!東鄉第73章 人與人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87章 大帥府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188章 軍法事第100章 教導隊第49章 革命者第36章 上大菜第62章 危澤與秋娘第68章 流星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23章 真正的根基第42章 什麼事該做第62章 彰德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84章 炒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8章 推手第284章 !!求定閱!第201章 問題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2章 選擇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9章 恐懼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36章 一千萬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9章 外交第71章 三都澳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64章 洋人未辦之事第207章 日本人第26章 迷茫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俄羅斯第131章 革命之初第7章 外交政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70章 能給予的第129章 就在這第139章 備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37章 到頭了第260章 艱難的選擇第34章 意境第177章 南北震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47章 殺個人第3章 提前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42章 輿論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84章 炒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47章 無以復加第92章 反應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07章 理念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154章 夢魘第29章 不克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252章 解決第75章 疲憊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68章 算術第124章 背叛第195章 爭執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19章 放映室第242章 戰地觀察
第179章 目標:敷島第21章 洋葷第60章 時間第140章 抉擇(中)第172章 羣商第151章 造反第75章 一事相求第152章 現在,我們需要等待第117章 國之妖孽第19章 放映室第158章 議長記者餐間會 皙子葫蘆不開瓢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267章 達賴第85章 許會沒事的第15章 特使第65章 無價第21章 轉變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232章 目標所在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81章 啊!東鄉第73章 人與人第25章 放蕩那就不羈第187章 大帥府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188章 軍法事第100章 教導隊第49章 革命者第36章 上大菜第62章 危澤與秋娘第68章 流星第129章 最大盛事第223章 真正的根基第42章 什麼事該做第62章 彰德第236章 彼此之局第84章 炒第230章 憲法提調第28章 推手第284章 !!求定閱!第201章 問題第8章 德國人的鬱悶第2章 選擇第257章 我的決定第9章 恐懼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36章 一千萬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9章 外交第71章 三都澳第152章 私利與大義第64章 洋人未辦之事第207章 日本人第26章 迷茫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1章 俄羅斯第131章 革命之初第7章 外交政策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70章 能給予的第129章 就在這第139章 備第76章 無根之萍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137章 到頭了第260章 艱難的選擇第34章 意境第177章 南北震第196章 山縣有朋第47章 殺個人第3章 提前第74章 士兵與帝王第156章 人與奴才第142章 輿論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84章 炒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47章 無以復加第92章 反應第130章 第二偵緝課第107章 理念第11章 準備好了嗎?第106章 技術分析局第154章 夢魘第29章 不克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252章 解決第75章 疲憊第212章 天下不穩第168章 算術第124章 背叛第195章 爭執第208章 善哉、善哉第102章 星星之火第133章 革命風潮第19章 放映室第242章 戰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