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風歌 (2)

周昌膽子很大,嗓門很高,立場很堅定,但是口才實在太差,更重要的是,他老人家先天不足:口吃。

我說不出來,但我……期期……就是……期期……知道……期期……這事不行。(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大家鬨堂。劉邦也不禁大笑(上欣然而笑)。

會開不下去了,此事就此緩議!

一場關乎國運的嚴肅辯論,竟被一個結巴攪了局。

周昌是正史中記錄的第一個著名的結巴,他的口頭禪是“期期”,大約四百年之後的三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二個著名的結巴出現,他是滅蜀的軍事天才鄧艾,鄧艾的口頭禪是“艾艾”。

鼓掌吧!周結巴和鄧結巴爲我們聯袂奉獻了一個成語:期期艾艾。

會後,後系領袖、劉盈的母親呂雉向周昌跪拜:如果不是你說公道話,太子位置不保。

廢立太子的事雖然暫時擱淺,但並未作罷。

說不定哪天老傢伙劉邦一味蠻幹,劉盈的太子之位依舊難保。每念及此,呂雉寢食難安。

有人給呂雉出主意,只要找一個人爲太子劉盈說話,劉邦一定聽得進去。

這個能左右劉邦決策的人物就是留侯張良。

在戰爭時期,張良爲劉邦居中策劃,算無遺策。

說到張良對於劉邦的功勞,連兩千一百多年後那個基本不識字的山東軍閥,號稱狗肉將軍的張宗昌都曾經寫詩,大加推崇。

詩曰: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躥。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的)早已回沛縣。

建國後,張良不爭名利,不問政事,關門閉戶,宣稱學道。

想來,道家聖經《道德經》,張良是爛熟於心的。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在劉邦眼中,張先生是不同凡響的,他是智慧的代言人,正確路線的代表,高尚情操的化身。

相信張良,沒錯的。

呂雉承認這主意真是不錯,但實施起來有一個絕大的困難:張良閉門不出,平常連人都見不到,怎能拉攏他勸說劉邦?

這道難題被後系主力,呂雉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用一種很簡單的辦法破解了。

呂釋之是粗線條,用的是粗辦法:綁架。

事實證明,越是簡單的辦法越是有效。

一番折騰,愁眉苦臉的張良被“請”到了呂釋之的府上。

呂釋之先兵後禮,態度倒還客氣:您經常給我皇帝妹夫出主意,他最聽你的,現在皇帝要廢立太子,你怎麼還睡得着覺?

這話顯示出呂釋之的邏輯混亂。

張良無門無派、極力低調、明哲保身,劉邦選哪個兒子當接班人都絲毫影響不了張良的睡眠質量。

雖然呂釋之頭腦不大靈光,辭不達意,但意思張良明白,要自己向劉邦進言,保全劉盈的太子之位。

所謂“清官不問家務事”、“疏不間親”,何況這是帝王家事,立一個必然破一個,處理不好,後患無窮,張良避之唯恐不及。

張良向呂釋之解釋:那時是戰爭時期,每次都是皇帝在最危難的時候向我求計,因此言聽計從;現在天下太平,他選兒子當接班人,純屬個人喜好,那是他父子的事,我們外臣怎麼說得上話?(始上數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慾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

張良的意思是:不是不幫忙,實在是幫不上,兄弟你放了我吧!

呂釋之的回答倒也乾脆:那你要給我出主意(爲我畫計)。分明是賴上了。

這真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張良直撓頭,怎麼碰上這麼個一根筋。

看來這次如果不拿出個對策是無法脫身了,考慮到面對面向劉邦提建議目標太大,張良決定當幕後推手。

張良沉吟過後,開始給呂釋之說書:話說距此地不遠,有一座商山(陝西省丹鳳縣城西),山上住着四個八十多歲的白鬍子老頭,號稱“商山四皓”。

這四個老傢伙最大的本事就是啥事都不幹,地也不種、家務不幹,前些日子皇帝劉邦派人專門請他們出來當幹部,他們卻說皇帝不懂禮數(義慢侮人),躲到山上去了。

呂釋之一臉茫然,不是說保太子麼?怎麼扯到商山四皓了?

張良切入正題:在我看來,皇帝劉邦沒請出商山四皓,是因爲價錢沒有出到位。只要太子捨得花大把聘金,親自寫一封言語謙恭的聘書,安排豪華專車去接,讓能言善辯的人去請,四個老傢伙保管來得比誰都快。(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爲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

商山四皓來了之後,讓他們繼續發揮特長,啥都別幹,天天跟着太子劉盈後面就行。只要被皇帝看到,這事就算妥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必無人撼動。

這也行?試試吧!充滿疑惑的後系依計而行。

不久後,奇異的場景出現了,人家官員出門,後面總跟着秘書隨從,太子劉盈只要出門,後面總跟着四個鬚髮皆白、道貌岸然、一言不發的老傢伙。

這情形終於被皇帝劉邦看到。

劉邦也深感困惑,找人打聽:天天跟在太子後面的那四個老傢伙算是幹嘛滴?

回答:這就是傳說中的商山四皓。劉邦大驚,自此打消更換接班人的念頭。

如果說劉邦尊重或是怕了這四個老頭,那是扯淡。從種種跡象表明,劉邦連他的親爹劉執嘉老漢都滿不在乎。

劉邦被震撼的原因是,他突然發現,太子劉盈羽翼已成,他的號召力已能遍及化外野老,如果廢除太子,必將引起民心的極大動盪,影響帝國根基。

劉邦畢竟是個明智的人,老實孩子劉盈看來也還有一套。

好了,劉盈小子,好好幹,繼續準備接班吧!

現在輪到戚姬哭泣了。

如果說以前的哭泣是向皇帝老公施加壓力的戰術手段,那麼現在就是真正地爲自己和兒子的前途、命運擔憂。

和後系已經徹底翻臉,自己的兒子劉如意在太子的崗位競爭中敗下陣來,老傢伙雖說現在身強體壯,能吃能睡,畢竟是五十九歲的人了,萬一哪天伸了腿,毒如蛇蠍的呂雉和兇如虎狼的呂澤、呂釋之兄妹還不活剝了孤兒寡母?

這也是劉邦的擔憂。

有人向劉邦提出建議:讓劉如意回到趙國封國,給趙國派去一位德高望衆、並且爲後系所尊重、畏懼的強有力的宰相,當可保護劉如意安全。

這人接着說,環視朝廷,能夠符合條件的人選只有一人:最高檢察長(御史大夫)大夫周昌。

劉邦認爲這辦法可行,當即採納。

提出建議的人是趙堯,時任副檢察長(符璽御史)。

趙堯似乎是一片忠心爲皇帝劉邦分憂。

其實不然,趙堯現在是周昌的副職,他惦記周昌的御史大夫職務已經很久了。可從副職到正職是多麼難以逾越的鴻溝啊!

果然,周昌在稍後調任趙國宰相後,趙堯因爲獻計有功,順理成章地接替周昌,升任御史大夫。

爲君分憂只是表象,個人利益纔是核心。

趙堯是個心機極深的官場人物。

據說,早在當初,就有一位趙國縣令(方與公)曾經提醒過周昌,要格外小心趙堯,此人雖然年輕,但是鬼點子很多,可能**掉你而坐你的位子。(趙堯年雖少,然奇才也,君必異之,是且代君之位。)

周昌哈哈一笑,沒往心裡去,趙堯小娃兒一個,寫寫調研文章、當秘書或是一把好手,哪有能力位列三公?(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

周昌真是個厚道人。

順便多說一句,趙堯太過急功近利,終至百密一疏。他向劉邦提出保全趙如意的建議,等於自己走到了後系的對立面,後來後系當權,排擠異己,趙堯隨即受到清算,被踢下高位。

劉邦接下來找周昌談話。

周昌很是委屈:俺從造反就一直跟着你,難道現在你看我不順眼,要把我踢到基層去了嗎?(臣初起從陛下,陛下獨奈何中道而棄之於諸侯乎?)

劉邦拉着周昌的手,推心置腹,帶着歉意地委託:我知道由中央三公降任封國宰相是對不起你,但我憂慮死後沒人保全如意娃兒,這任務看來只有你能擔當,我也是沒有辦法啊!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周昌還能說啥?

周結巴唯有期期奉詔,期期不負陛下所託罷了!

шωш▲тt kдn▲c o

劉邦其實心裡清楚,如此並非萬全之策。

周昌這人,忠誠度是高的,原則性是有的,靈活性是差的,其能力難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形勢變化;此外,封國宰相是由中央任命,自然聽中央政府的,現在劉邦是皇帝,一切好說,一旦劉邦蹬腿,新的權力核心要收拾劉如意,周昌固然強勢,胳膊擰得過大腿乎?

固然清楚,皇帝劉邦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戚姬、如意,形勢比人強,我只能做到這一步了,我死之後,你們的命運,全憑造化,大家各安天命吧!

背叛

劉邦確實是極喜愛三兒子劉如意。

考慮到趙國靠近邊界,時有匈奴襲擾,又有原趙國趙利等人統帥的部隊,武裝鬥爭形勢比較複雜,文官出身的周昌怕會應付不來。劉邦又給趙國派去了另一位相國,陳豨。

陳相國常駐代郡(河北省蔚縣)主抓封事,主要職責是代表中央,管理趙國和代郡的邊防軍。

陳豨,宛朐(山東省荷澤縣西南)人,前些日子曾和劉邦一道徵韓王信,徵匈奴,屢有戰功,現被封陽夏侯。

重用陳豨是劉邦長期考察的結果,在劉邦的心中,陳豨和周昌一樣,政治素質過硬,值得信賴。

陳豨上任赴邊前,照例是要和國都的老領導、老同事們一一辭行的: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兄弟的關心栽培,兄弟今將遠行,希望朝中諸公繼續關照,歡迎到代郡檢查指導云云。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就是其中的一次辭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陳豨這天拜訪的是一個傳奇人物,淮陰侯韓信。

韓信是開國功臣,他創造的經典戰例爲人所津津樂道,他是全人的偶像,作爲軍方人物,陳豨在外出帶兵前向韓信請教方略也算應有之義,大概也有當下追星族找劉德華簽名的意思。

看着當年的小角色現在也已封侯,手握重兵,獨當一面,自己卻在家賦閒,成了板凳隊員,鬱悶的韓信深感命運不公,劉邦太不厚道。

客套話說完,韓信大概覺得陳豨禮數週全,沒忘記自己這個過氣將星,他決定和陳豨掏心窩子。

兩人屏退左右,就在韓信家的後院進行深入密談,韓信突然仰天長嘆,拿言語挑動陳豨。

你即將遠去邊境,統率全國最精銳的野戰部隊,由此可見皇帝對你的信任。然而你遠離中樞後,必會有人在皇帝面前說你壞話,第一次,劉邦不會相信;第二次劉邦會起疑心;第三次呢?他一定會發雷霆之怒,認爲你背叛了他的信任,必定親自去討伐你。

陳豨請教對策。

韓信拉着陳豨的手,目視陳豨:如果你在外面造反,我就在帝國中樞發動,與你呼應,天下就在你我手中。

造反就這麼容易。

當初,韓信平定齊國時,手握重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時,他沒有想過造劉邦的反;後來韓信被封楚王,雄踞一方,造反的本錢也算充足,他依舊沒有反意;現在,他被貶淮陰侯,羈留長安,無權無兵,造反的念頭反而無比強烈起來。

似乎韓信總在錯誤的時候做出錯誤的選擇。

其實未必。宋代學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有《漢祖三詐》一節。洪教授(洪邁曾任福州教授,這稱呼比較拉風)認爲,韓信本來是個對領導忠誠的好同志,是劉邦先後三次對韓信使詐(第一次是韓信平定趙國後,劉邦突然奪了韓信的印;第二次是平定項羽後,劉邦再次奪印悔約,改封韓信爲楚王;第三次劉邦僞遊雲夢,捉拿韓信,把他由楚王降爲淮陰侯),生生把韓信逼出了反心。

劉邦,不能怪我,我有大功於你,你卻屢次對我不起,逼我走到這步!

韓信認爲,陳豨的精兵,是可以藉助的造反資源。

韓信說完了,按照程序,應該陳豨表態了。

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6章 大風歌 (4)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1章 亂局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9章 亂局 (2)第11章 亂局 (4)第23章 翻盤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9章 洗牌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2章 匈奴 (2)第19章 洗牌 (1)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1章 匈奴 (1)第19章 洗牌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5章 翻盤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7章 翻盤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4章 翻盤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6章 造反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0章 亂局 (3)第10章 亂局 (3)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1章 匈奴 (1)第13章 冤獄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1章 亂局 (4)第44章 大風歌 (2)第12章 冤獄 (1)第26章 翻盤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7章 造反 (3)第27章 翻盤 (6)第26章 翻盤 (5)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9章 洗牌 (1)第24章 翻盤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3章 冤獄 (2)第8章 亂局 (1)第8章 亂局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1章 洗牌 (3)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21章 洗牌 (3)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0章 亂局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1章 匈奴 (1)第42章 匈奴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6章 造反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4章 翻盤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4章 翻盤 (3)第19章 洗牌 (1)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5章 大風歌 (3)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0章 洗牌 (2)第9章 亂局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27章 翻盤 (6)第10章 亂局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11章 亂局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0章 亂局 (3)
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6章 大風歌 (4)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1章 亂局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9章 亂局 (2)第11章 亂局 (4)第23章 翻盤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9章 洗牌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2章 匈奴 (2)第19章 洗牌 (1)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1章 匈奴 (1)第19章 洗牌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5章 翻盤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7章 翻盤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4章 翻盤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6章 造反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0章 亂局 (3)第10章 亂局 (3)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1章 匈奴 (1)第13章 冤獄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1章 亂局 (4)第44章 大風歌 (2)第12章 冤獄 (1)第26章 翻盤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7章 造反 (3)第27章 翻盤 (6)第26章 翻盤 (5)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9章 洗牌 (1)第24章 翻盤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3章 冤獄 (2)第8章 亂局 (1)第8章 亂局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1章 洗牌 (3)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21章 洗牌 (3)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0章 亂局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1章 匈奴 (1)第42章 匈奴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6章 造反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4章 翻盤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4章 翻盤 (3)第19章 洗牌 (1)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5章 大風歌 (3)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0章 洗牌 (2)第9章 亂局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27章 翻盤 (6)第10章 亂局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11章 亂局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0章 亂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