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

從賈世忠的莊園出來後,郭藥師一行,快馬加鞭,回到了燕京城中。

進入燕京城後,郭藥師讓張令徽等人各自回府,他單身一人去找王安中。郭藥師要和王安中商量張覺得事情,他想把張覺給轉移至賈世忠道的莊園裡。

宣撫司衙門內,王安中正爲在金人逼迫下不得不殺了張覺而傷悲。郭藥師進了宣撫司衙門,王安中趕忙迎了過來,衝郭藥師道:“郭將軍,你可回來了!”郭藥師見王安中焦躁中帶着悲傷,心裡吃了一大驚,回答道:“我這幾日去燕郊視察兵馬,另外查訪了下燕京的山川地理。宣撫使大人,金宋之間關係很不正常,許多事情,不得不提前有個準備。”王安中道:“是呀!是呀!金人現在張狂的很呀!”郭藥師道:“宣撫使看上去甚是焦慮,是有什麼事嗎?”王安中道:“金人索要張覺甚緊……”

王安中話未說完,郭藥師就問道:“張覺現在情況如何?”

王安中道:“我正要給你說呢,那張覺首級已被金人帶走。”郭藥師聞言,大吃一驚,忙問道:“宣撫使已將張覺殺了?把張覺的首級送與金人了?”王安中道:“正是。金人索要張覺甚緊,並以舉兵自取相威脅。這個情況,本宣撫使已稟告聖上,聖上捎來密詔,爲了不引發金宋之間戰事,讓我將張覺斬首,將首級送與金人,已平息宋金之間的爭執。”

郭藥師見說,嘴上雖然沒說什麼,但在心裡,已經對朝廷和聖上有了懷疑,不那麼信任了。郭藥師心想,我也是降將,有朝一日,金人向朝廷要我的人頭,朝廷會不會也將我的人頭砍下來送與金人?這個很難說啊!看來這個大宋是靠不住的。

當即,王安中給郭藥師說了斬殺張覺的情況,最後說道:“本宣撫使也是萬般無奈,特將此事通告於郭將軍,此事也只能這樣了。”

郭藥師道:“兩害相權取其輕,此乃無可奈何之事。”

郭藥師如此說,乃是蒙哄王安中,不讓王安中看出他的心思。

郭藥師悶悶不樂地離開了宣撫司衙門。

郭藥師回到武泰軍節度使衙門,將張令徽、劉瞬仁、甄五臣等親信叫來,一起說張覺的事情。

郭藥師對那幾人說道:“張覺獻營平灤三州歸順朝廷,功勞不可謂不大。然而,金軍發難,討要張覺,那張覺被王宣撫使藏匿於宣撫司衙門中。說起來,大宋也是堂堂中原大國,兵甲百萬,完全、也應該將張覺給保護好;結果,在金軍威逼之下,王安中殺了張覺,將張覺首級獻於了金人。”

張令徽道:“此事聖上是否知道?”

郭藥師道:“假若身上不知此事,倒也罷了;關鍵是,斬殺張覺,將張覺首級獻於金人,正是聖上密詔王安中做的。諸位,如此一來,張覺被殺就不是地方上問題,而是朝廷的問題了。”

張令徽、劉瞬仁等大將聽了,不由膽寒。

郭藥師續說道:“幸好,當初我們攜常勝軍歸順朝廷時,正趕上大遼虛弱,無力支撐局面。假若那時的大遼,也像像現在的金國一樣強勢,也像現在討要張覺一樣討要我等,我等的頭顱,恐怕已經不在脖子上長着了。”

想到自己皆是降將,與張覺有着相同的命運,張令徽、劉瞬仁等人聽後,面露悲傷,心情極爲複雜。

“這個情況,諸位聽了後有啥感受?我們今後該如何辦?”

“還能怎麼辦?”張令徽道:“我等既是已經歸順朝廷了,命運就掌握在朝廷和聖上手中了,我們只能祈盼朝廷和聖上不辜負於我等。”

郭藥師道:“將自己的命運寄託在其他人身上,終究是靠不住的。實話實說,對朝廷,對聖上,俺郭藥師是忠心耿耿的。聖上授予俺燕山府同知、武泰軍節度使、校檢太尉等職,在汴京賜予俺府邸、姬妾,隆恩不可謂不深不厚不大,然在張覺一事上,朝廷和聖上做得的確不厚道。諸位皆俺郭藥師兄弟,乃俺郭藥師信任之人,故此才說此番話語。原本,俺郭藥師準備帶着諸位同享榮華富貴,但現在看來,恐怕未能如願也。”

劉瞬仁道:“以節度使之見,我等該將如何?”郭藥師道:“恐怕還是得有所準備。”張令徽不解,問道:“啥意思?請節度使明示。”郭藥師看看那幾人道:“防患於未然。”

劉瞬仁道:“其實,咱們的安危與否,皆在兵馬是否強盛上,只要咱們手中有一支強盛的兵馬,一切都不是事兒,咱們進可以自保,退可以待價而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劉將軍所言極是!”郭藥師道:“本節度使也是這個意思。從現在起,我們要擴充兵馬,但這個事要秘密進行,不可讓詹度、王安中等人瞧破意圖。”

張令徽道:“遼國蕭幹尚佔領着盧龍嶺,自號大奚國神聖皇帝。俺們不妨派少數兵馬去戰蕭幹,佯敗上幾場,引誘蕭幹進犯薊州,朝廷必然着急,到那時候,俺們大張旗鼓地擴充兵馬,燕山府及朝廷就不懷疑了。”

“大妙!”郭藥師聽了,大爲振奮,高興地說道:“張將軍所言極是,咱們就這麼辦!”

幾個人商量好後,開始擴充兵馬。

郭藥師武泰軍的動向,引起詹度懷疑。詹度找到王安中,對王安中說道:“武泰軍最近有點異動,暗中在擴充兵馬,宣撫使和朝廷是否知曉此事?”

王安中道:“詹同知多慮了。燕京與金接壤,尚有遼國餘孽存在,武泰軍加強武備,擴充些兵馬實屬正常,無需過渡解讀。”

詹度道:“前不久,張覺被殺,首級被送與金人,那郭藥師也是遼國之降將,難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受。宣撫司大人,以下官之觀察,郭藥師心懷鬼胎,居心不良,當早早防範纔是。”

其實,對郭藥師,王安中心裡也有不靠譜的看法;但郭藥師統轄燕京地區兵權,作爲燕京地區最高行政長官,王安石感到無法限制住郭藥師,故有畏難情緒,表面上對郭藥師極爲崇敬。

王安中不想讓詹度看出他和郭藥師之間也有隔閡,遂對詹度說道:“郭節度使與咱們同朝爲官,同知燕山府,相互間的信任非常重要。詹同知也應該明白,假如咱們之間都缺乏信任,燕京地區的治理難免會失之於合力。”

詹度終是不放心郭藥師,遂建議道:“宣撫司大人在上,下官覺得,郭藥師手中權力,絕對不能過大,否則,尾大不掉就麻煩了。”

“詹同知意欲如何?”王安中問道。

詹度答道:“下官請求宣撫使大人上奏聖上,稟告實情,消減郭藥師手中權力,以防範郭藥師有不臣之心。”

“過了!”王安中道:“詹同知,咱們手中並無郭將軍不臣之證據,冒然進諫,恐有不妥。”

詹度道:“僅僅是咱們的看法而已。宣撫使大人,假若你覺得由你出面進諫聖上不妥,可否由下官上奏聖上,參奏郭藥師。”

從王安中內心中,也想限制郭藥師的權力,防止郭藥師及武泰軍尾大不掉,給朝廷造成巨大損失,遂說道:“詹同知欲參奏郭將軍,全是詹同知個人之事,本宣撫使並不反對。”

當即,兩人說定,由詹度向聖上進諫,反映郭藥師的情況。

詹度回去後,寫了一封奏摺,密封起來,派親信之人送往朝廷,上交徽宗皇帝。

這個時候,郭藥師派無名小將,率千餘名武泰軍,潛行至盧龍嶺,忽然對蕭乾的遼軍發起進攻。

郭藥師的兵馬,雖然已經歸順朝廷,改編爲武泰軍,但仍然穿着契丹時常勝軍的服裝,極易辨認。

蕭幹見郭藥師的常勝軍來攻,大怒,遂率兵迎擊郭藥師的武泰軍。郭藥師的武泰軍本來就是前來引誘蕭乾的,所以,甫一對戰,隨即潰敗。蕭幹一路追擊,竟然攻破了景州。

郭藥師急忙向王安中報告邊情。王安中聞報,大爲驚慌,急派人前往晉陽,向統轄燕雲地區軍政事務的童貫報告情況。

童貫得報,令高藥師的武泰軍,迎擊蕭幹所率遼軍,不得有誤。

郭藥師遂派張令徽、劉瞬仁率一萬兵馬,於石門鎮迎戰蕭幹統轄的奚國兵馬。郭藥師交代張令徽、劉瞬仁,只許敗,不許勝,以此來給朝廷增加壓力,爲他接下來擴充兵馬創造條件。

石門鎮大戰,張令徽、劉瞬仁戰敗,薊州失守。

童貫得報大怒,令人移文燕京,嚴厲斥責王安中、郭藥師,要追究他們戰敗之責任,責令郭藥師立即移兵腰鋪,大戰蕭幹,收復薊州、景州。

郭藥師遂率三萬武泰軍,前往腰鋪,與蕭幹大戰。這一仗,蕭幹敗北,率兵逃往盧龍嶺。郭藥師乘勝追擊至盧龍嶺。蕭幹不支,又率兵逃往盧龍嶺以北。郭藥師乘勝追殺,奚國兵馬死傷過半。蕭幹在逃往中,被手下百得歌趁亂殺死於馬上,獻蕭幹頭顱於郭藥師。

郭藥師的武泰軍大勝,收復了景州、薊州。

這時候,徽宗皇帝正好收到詹度參奏郭藥師的摺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
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八十九章 三次罷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復燕京 (10)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六章 再議聯金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