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日本帝國

李明峰自從組建了常勝軍以來,就一直關注國際局勢,其中日本也是李明峰重點關注對象。也就是說,李明峰觀察日本局勢已經有七八年之久了。

日本國位於朝鮮半島東方數百海里之外,是一個島國,古稱東瀛、扶桑。

日本在公元五世紀統一之後,定國名爲“大和”。後來大和國聖德太子在寫給隋煬帝的國書中稱“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後來在唐代日本派了大量遣唐使來華,這些遣唐使將國名更爲日本,意思就是太陽升起的國度。

日本是個很能接納外來文化的地方,隋唐宋三朝,中華文明璀璨無比,日本頻頻派使者前來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農業和手工業的技術,這對日本的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的作用。日本也因此把中原王朝當成老師,既敬且畏。

日本國和中國有不同之處,中原王朝自從秦漢以後,就實行了中央集權,但是日本國卻採取了分封制,日本除了天皇之外,地方還有許多擁有實權的諸侯,類似於中國的商、周時代,日本稱呼這些諸侯爲“大名”。

日本帝國在發展到十二世紀的時候,發生了一個鉅變,一個名叫源賴朝的武士通過征戰,擁有了自己的私人武裝,成爲了一個擁有土地的大名。這個武士建立的藩國軍事實力逐漸壯大,最終竟然達到了威懾全國的地步,全日本,沒有人是源賴朝的對手。

日本天皇爲了拉攏源賴朝,加封其爲“徵夷大將軍”,並將許多大權交給源賴朝。源賴朝經過一系列謀劃,最終將日本的實權從天皇手中奪了過來,源賴朝設立幕府,將日本朝廷的實權大部轉移到了自己的幕府手中——日本從此開啓了幕府時代。

源賴朝建立了鎌倉幕府,經過一百多年之後,武士足利尊氏又取代了鎌倉幕府建立了室町幕府。室町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之後,日本又是羣雄並起,織田信長、武田信玄、毛利元就等風雲人物都馳騁一時,最終一代雄主織田信長逐漸發展壯大,成了日本第一大名,擁有了最強大的軍事實力。

織田信長去世之後,其部將豐臣秀吉繼承了他的衣鉢。豐臣秀吉也是個英雄人物,經過多年南征北戰,最終統一了日本。但是豐臣秀吉沒有建立幕府,他被日本天皇封爲關白,相當於輔政大臣。豐臣秀吉野心勃勃,統一日本之後立刻就發兵朝鮮,準備借朝鮮爲跳板,征討大明朝。

但是豐臣秀吉運氣不好,他在遠征朝鮮的過程中病死,豐臣秀吉帶領的遠征軍自然就化作鳥獸散了,其所建立起來的霸業也突然崩潰。另一個人物德川家康藉機迅速崛起,經過連年征戰,最終獲取了日本的最高權力,被天皇封爲新一代“徵夷大將軍”。

因爲德川家康的幕府位於江戶(今東京),所以德川幕府又被稱爲“江戶幕府”,日本的“江戶時代”從此開始了。

江戶幕府要比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還要強大,江戶幕府控制了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剩下的四分之三由數百個大名分別控制。

江戶由德川家控制,江戶附近的藩鎮由德川家的嫡系控制,那些和德川家關係不睦的大名則被髮配到了西南等偏遠地區。

江戶幕府歷經兩百多年,發展到近代,因爲資本主義萌芽興起,幕府的封建統治也出現了危急。江戶幕府也意識到了這點,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成效不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被英國擊敗,這對日本觸動很大。這一戰,大清沒有被打醒,日本反倒被嚇醒了。日本意識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中原王朝並非是獨一無二的強國,還有比大清更強的國家!

後來經過英國、美國的威逼,江戶幕府宣佈日本開國,也就是取消鎖國政策,開始和西方進行貿易。和在大清、朝鮮一樣,洋人在日本也遭到了普通百姓和貴族階層的厭惡和排斥。

不過,江戶幕府卻和洋人妥協了,這就讓日本百姓把矛頭指向了“賣國求榮”的江戶幕府。

外部矛盾和內部矛盾尖銳起來之後,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到近些年,江戶幕府的統治已經出現了岌岌可危的架勢。

日本實行的是分封制,各地有許多藩鎮,每個藩鎮都由各藩的大名自己統治。日本歷史上有幾個強大的藩鎮,比如西南部的,和德川家關係不好的薩摩藩、長洲藩等等。江戶幕府出現危機之後,薩摩藩和長洲藩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思想,積極準備發動軍事政變。

薩摩藩和長洲藩主張以強硬態度對待英、法、美列強,並且指責江戶幕府投降賣國。就在一年前,薩摩藩和長洲藩結成薩長聯盟,宣佈共同征討江戶幕府。薩長同盟提出要“尊王攘夷”,也就是主張要幕府將權力重新移交給天皇,並且對洋人採取強硬政策。

在薩長宣佈反對幕府之後,一些強藩,比如土佐藩也逐漸倒向了薩長一方,一致要求江戶幕府的統治者、當代徵夷大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移交給孝明天皇。

本來孝明天皇對德川慶喜是十分畏懼的,不敢輕舉妄動,這就給德川慶喜以喘息之機,德川利用這個機會,組織軍隊,準備武力剿滅反叛者。

不過,正當此時,孝明天皇駕崩,年僅十六歲的明治天皇繼位。

從個人素養上來說,明治天皇確實是個英明神武的君主;單從歲數上來說,明治天皇也正處於容易做出冒險舉動的年紀。經過革命分子的煽動,明治天皇一改孝明天皇的保守做法,直接下旨宣佈支持薩長聯盟。

日本雖然最近七百年都是由幕府將軍控制,但是天皇的象徵性卻從沒有缺失過,在日本民衆心中,天皇近乎於神。明治天皇的表態,讓薩長聯盟佔據了政治主動性,德川慶喜被逼到了角落裡。

因爲軍事準備不充分,德川慶喜決定暫時隱忍,所以發佈命令宣佈“奉還大政”,表示同意將所有權力都移交給天皇。

德川慶喜交出的只是徵夷大將軍的名號,實際上,德川家的領地和子民都還在德川慶喜的掌握中。而德川家的軍事、經濟實力佔日本全國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德川家還佔據着日本的首都江戶。當然,這是天皇和薩長聯盟絕不允許的。

所以在德川慶喜宣佈“奉還大政”兩個月後,薩長聯盟和明治天皇又搞了突然襲擊,宣佈“王政復古”!

王政復古,也就是說目前日本要施行日本古代史上的政治制度。具體到行動上,也就是要剝奪德川家的一切領地和子民,全部劃歸天皇所有!

這當然是德川慶喜絕對不能接受的,德川慶喜接到這個命令之後就不能不反,這也就正中了明治天皇下懷,明治天皇及其心腹正要利用這個機會徹底剷除德川家的勢力。

王政復古大號令不但在日本國內發佈了,而且還傳檄給了朝鮮、琉球等國。這份號令如今就擺在李明峰的面前。

“看來現在已經不是小打小鬧的時候了,德川慶喜恐怕在近日就會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李明峰默默唸叨着。

正當李明峰思考着日本可能的戰況之時,就聽外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就是親兵稟告道:“大人,東洋戰報!”

“哦?好快啊!”李明峰有些驚訝的接了過來。

王政復古號令剛剛傳到朝鮮一天,那邊戰況又過來了,看來德川慶喜也是個急性子。

戰報很簡單,寥寥百十字,李明峰看完之後,臉上掩不住的驚訝:“這個德川慶喜也太不中用了,一萬五千人馬對薩長的五千人馬,竟然打了兩天就吃了大敗仗!”

原來這個戰報上寫着,王政復古號令頒佈之後,德川慶喜立刻組織軍隊對薩長聯盟發動戰爭,德川家的一萬五千人馬和薩長方面的五千人馬在鳥羽、伏見發生戰鬥,經過兩日廝殺,德川家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幕府方面岌岌可危。

“真是蠢貨!”李明峰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罵道,略一停頓之後,李明峰又問道,“那載垣有什麼動靜沒有?”

載垣是當年的輔政八大臣之首,鐵帽子怡親王,辛酉政變之後,載垣帶着殘兵敗將逃到海外,歷經磨難之後,跑到日本投靠了德川慶喜。載垣手中還算有些人馬,能替江戶幕府出些力氣,這幾年他在德川慶喜手下也過了些富貴安逸的日子。

龔橙的情報組雖然號稱無孔不入,但是獲得的這條情報也是靠得運氣。李明峰現在想知道,載垣在這次鳥羽、伏見之戰中是否出兵助陣了。

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4章 四國代表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92章 埃米爾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295章 犯險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41章 迴鑾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63章 入京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47章 攻營第121章 醇郡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43章 洪宣嬌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359章 遇襲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94章 入京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2章 長春園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48章 鍾粹宮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41章 迴鑾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5章 初臨滬上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60章 俘虜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68章 各方覬覦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9章 貪得無厭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41章 太平門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三百四十八章第83章 老熟人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2章 大成國第161章 弗蘭克第142章 入宮第195章 婚慶第120章 罷工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7章 黴運連連第98章 暫居林家
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4章 四國代表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92章 埃米爾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295章 犯險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141章 迴鑾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63章 入京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47章 攻營第121章 醇郡王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43章 洪宣嬌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359章 遇襲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94章 入京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82章 長春園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148章 鍾粹宮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41章 迴鑾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88章 北巡木蘭第35章 初臨滬上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60章 俘虜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68章 各方覬覦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9章 貪得無厭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41章 太平門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三百四十八章第83章 老熟人第三百四十八章第12章 大成國第161章 弗蘭克第142章 入宮第195章 婚慶第120章 罷工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7章 黴運連連第98章 暫居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