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購艦計劃

李明峰當然知道威妥瑪爲何不高興了,因爲奕?是籌辦北洋水師的最高負責人。而奕?在購買軍艦的問題上,主要是和法國公使還有總稅務司赫德談,他這個大英帝國的正牌代言人卻被徹底的邊緣化了。

赫德這個人也算是個傳奇人物,此人原來也在英國公使館當翻譯,算是老李的同事,不過因爲任職的時間有差異,所以老李卻從沒有見過他。

北京條約簽訂之後,大清閉關鎖國的政策算是徹底破產了,華洋之間的貿易日益頻繁,於是大清就建立了海關,對貿易進行徵稅和管理。

別看大清有四萬萬子民,但是卻沒有一人懂這個海關的工作。朝廷幾經選拔,無奈之下,最後竟然任命了英國人赫德當海關的總稅務司。他這個總稅務司,戴的是二品頂戴,掛着布政使的銜,也算一方大員了。

赫德這人手段倒也了得,短短几年的時間,竟然取得了大清高層人員的一致信任。尤其是慈禧和奕?,對赫德的信任程度比對漢人的信任程度還要高很多。

赫德也是個歷史名人,李明峰在穿越前也對他有些瞭解。和老李比起來,赫德才是真正的列強代理人,老李那些手段,在赫德眼中,都是小把戲罷了。而且赫德才算是左右逢源,笑看風雲呢。

目前赫德只有二十八歲,就擔任了總稅務司,可見其專營的能力。根據李明峰的歷史知識,知道赫德後來一路青雲直上,最後戴的竟然是正一品的頂戴。赫德在總稅務司的職務上,整整做了四十八年,一直做到去世才退位。

在他任職的後半期,其權勢鼎盛到了極點,大清在任命總督、巡撫的時候也要徵詢他的意見。他去世之後,大清賜他太子太保銜,這可是幾千年來的頭一遭啊。

不但在大清混的如意,在國外,赫德依舊混得風生水起。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他都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八國聯軍侵華,在最後列強商議要勒索大清多少銀子的時候,赫德提供的資料起了很大作用。赫德很詳細的提供了大清政府的年收入,這就給列強們的勒索提供了依據。而且在還款方式上,八國聯軍也全盤採用了赫德提出的方案。

赫德是英國的爵士,是沙俄的勳爵,法國、俄羅斯、美國都給了赫德極大的表彰。在赫德面前,老李簡直就是個小學生。不過赫德現在剛剛擔任總稅務司三年,歷史上的那些“偉績”還沒有發生。

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深得奕?的信任!

奕?得到籌辦北洋水師的任務之後,第一件要辦的事情自然就是採購軍艦了。而在清朝眼中,世界上水師最強者,也就是英、法兩國了,因爲大清畢竟在人家手上吃過大虧,不服不行。

在法國方面,奕?找到了法國公使商談購艦問題,而在英國方面,奕?竟然出奇的沒有找威妥瑪談,而是找到了赫德。在奕?看來,赫德更值得信賴。

現在這個年代和後世有很大的不同,現在各種武器的技術含量並不是很大,各國之間的技術差別也有限的很。尤其是歐洲列強之間,基本都處在一個水平線上,所以對大清來說,無論從哪個國家採購武器都差不多。

而現在大清和西方並沒有直接的矛盾,雙方關係也因爲共同鎮壓太平天國和大清的積極開放口岸而十分融洽,再加上軍售能帶來巨大的利潤,所以西方各國的政府也積極的推銷本國軍艦。

如果能夠將這批價值上千萬兩白銀的大單談成,那肯定是大功一件,而且如果運作得當,在其中收取幾十萬兩的提成也不是什麼難事。所以北洋的軍售案對洋人來說,那就是一塊大肥肉。

如果這塊肥肉被法國人搶走了,不是很貪財的威妥瑪覺得倒也沒什麼,兩國本來就是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者,互有勝負很正常。但是如果這個大單被赫德接下了,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先不說其中的功勞和回扣,單是臉面的問題上就說不過去。

如果這麼大的軍售案是讓一個普通的英國公民辦成,而他作爲大英帝國的公使,竟然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旁觀者,絲毫沒有參與進去,那威妥瑪的臉可就丟大了。

李明峰看着臉色不太好看的威妥瑪道:“北洋水師的購艦計劃可是個大計劃,涉及到的銀子以千萬計。這麼大的事情,赫德自己運作,根本不讓閣下插手,有些說不過去啊。”

威妥瑪粗聲粗氣的說道:“李,我們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你有話就直說吧,不用繞來繞去的。”

威妥瑪在當大使以前是英國的一個教師,到現在,威妥瑪的脾氣也更像一個文人而不是一個官僚。他的性格就是直爽,威妥瑪絲毫不會那套官腔,老李對此很是欣賞。

“恩,閣下還是那個脾氣。”李明峰笑道,“哈哈哈,好,那我就直說。我希望閣下動用您手中的力量來給我的政府製造壓力,讓採購軍艦的權力轉移到我的手中。我保證,只要我獲得了這項權力,我將會只從大英帝國購買軍艦,而且只通過公使大人您的渠道購艦!”

威妥瑪聞言,有些驚詫的道:“這是公權私用。”

“不,不,不。不算公權私用!”李明峰連連搖頭道,“貴國首相巴麥尊大人曾經也說過,要扶持我來做大英帝國在清國的代言人。

海軍可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軍事力量啊,要是落到其他的、對大英帝國未必友好的官員手中,那這支海軍很可能會成爲大英帝國的敵人。雖然大英帝國根本不在意這麼一支小海軍,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多幾個朋友,總比多幾個敵人要好些吧。這支海軍如果在我的掌握下,我想帝國也會放心很多吧?”

李明峰說的這些,基本上也算強詞奪理了。這支海軍如果按奕?的路線籌辦,那無論是誰來擔任未來的水師提督,也都不會演變成英國的敵人。因爲水師是國家的水師,管理水師的權限完全在朝廷手中。即便水師提督是個反洋人的分子,但是也絕對不會影響水師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

但是如果水師落到李明峰手中,情況未必有利於英國。落到老李手中,北洋水師就會變成他的私人武裝,北洋水師執行的也就不是朝廷意志而是李明峰的意志了。

對於英國來說,目前的清政府已經能夠很好的滿足大英帝國的利益了。如果李明峰權勢過大,就會影響到大清的政治格局,老李一旦打破現有的政治格局,那受損最大的就會是現在的受益最大者——英國。

但是威妥瑪卻好像沒有發現李明峰話中的漏洞一樣,點頭應道:“恩,還算有些道理。”

實際上,自從剛纔李明峰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威妥瑪就動搖了,只不過礙於顏面,他不好直接就答應李明峰。現在又經過老李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進行勸道,威妥瑪就徹底的被“說服”了。

李明峰看到威妥瑪已經站到了自己這面,又繼續煽風點火道:“赫德現在是華洋通吃,當着清朝的大官,然後還插手閣下應該管的事務,如果任由他這麼妄爲,恐怕再過數年,在這北京城內,能代表大英帝國的,就不是帝國的公使,而是他這個總稅務司了!”

威妥瑪眯着眼睛道:“我會想辦法處理這件事,但是李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們可以給清國施加壓力,但是清國要是不買帳,我們也沒有辦法。”

李明峰輕鬆的笑道:“外面的事情你來辦,裡面的事情交給我,你們只需在外面施加足夠的壓力,我再在國內使些手段,此事易成!”

聽了這話,威妥瑪也高興了起來:“那好,咱們一言爲定,你要是接到這個差事,可一定要通過我來採購軍艦!”

李明峰拍着胸脯保證道:“我李明峰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但是這點信用還是有的。閣下就放心吧!”

威妥瑪應道:“那好,我明日就寫信給國內,讓首相大人授權我給清國施壓。”

李明峰連忙擺手道:“不,不!那樣時間就來不及了,公使閣下,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您是公使,完全有權力代表貴國政府,您沒有必要萬事都諮詢國內。在遇到您認爲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您是有權臨機專斷的。”

威妥瑪遲疑道:“那不太好吧?”

關於在中國扶持李明峰的事情,巴麥尊早有吩咐,但是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自從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主要就是支持奕?執政了。現在的奕?,論權力,論對西方的友好程度,都比李明峰要強,所以英國在最近幾年中,一直把奕?作爲代理人進行培養。

現在威妥瑪如果扶持李明峰來對抗奕?,那是違背國內政策的。威妥瑪剛纔自己也擔心該如何說服國內支持他的建議呢,但是經過李明峰的提醒,威妥瑪也明白了,原來還有“臨機專斷”這招可以使用。

李明峰不屑的說道:“萬里之外的事情,誰能知道呢?”

威妥瑪嘆了口氣說道:“哎,李!你就是撒旦!太會誘惑人了!”

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6章 城破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47章 廷辯第94章 入京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51章 韋志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7章 出乎意料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4章 四國代表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169章 毒計第114章 鴉片館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241章 太平門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97章 反叛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216章 反覆第360章 俘虜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4章 四國代表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6章 林家父子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80章 探監第182章 初戰(中)第182章 初戰(中)第169章 毒計第229章 逃了!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66章 大敗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41章 迴鑾第123章 落難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182章 初戰(中)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305章 回家第19章 家法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40章 請罪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2章 廣州城第163章 入京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25章 曾國藩第163章 入京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2章 大成國第45章 抵達第118章 朝會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50章 聖庫第50章 渡江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14章 鴉片館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31章 全才第34章 約成第241章 太平門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9章 家法第29章 授權談判第257章 交易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9章 覆滅
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6章 城破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147章 廷辯第94章 入京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51章 韋志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7章 出乎意料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4章 四國代表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169章 毒計第114章 鴉片館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241章 太平門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297章 反叛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216章 反覆第360章 俘虜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82章 英國也不是個好鳥第4章 四國代表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6章 林家父子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80章 探監第182章 初戰(中)第182章 初戰(中)第169章 毒計第229章 逃了!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166章 大敗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141章 迴鑾第123章 落難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182章 初戰(中)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305章 回家第19章 家法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40章 請罪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2章 廣州城第163章 入京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25章 曾國藩第163章 入京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2章 大成國第45章 抵達第118章 朝會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50章 聖庫第50章 渡江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14章 鴉片館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31章 全才第34章 約成第241章 太平門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19章 家法第29章 授權談判第257章 交易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39章 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