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密謀算計

大院君在開城城下匯聚了五萬大軍,本擬在開城城下要和法國人決一死戰。但是羅茲豈能和他拼命,羅茲命令海軍從黃海之上,入大同江,然後逆流而上,直達平壤,對平壤進行炮轟。

此時大院君的寶貝兒子,朝鮮國王李熙正在平壤避難,一陣炮轟之後,守備薄弱的平壤又被攻陷,李熙在大臣的護衛下繼續北逃至妙香山地區。

法國人又做出要繼續追擊的樣子,嚇得大院君惶急之下,連忙拋棄了開城,帶兵撤到妙香山脈。數日之後,法國人又開進了開城。一時之間,法國佔領了朝鮮三大重鎮,朝鮮王朝形勢不妙。

妙香山是朝鮮北部的一條山脈,附近樹林茂密,適合叢林戰。羅茲佔據三大城之後,兵力捉襟見肘,一旦入林,必然會處於劣勢,也就停止了繼續追擊。

大院君李是應不斷的寫信向清朝求援,聲稱再不來援,朝鮮就要亡國了。

朝廷接到求援信之後,立刻召集衆臣商討。不過,這次討論範圍小了很多,基本都是滿洲貴族內部討論。

乾清宮內,除了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醇親王奕澴、禮部尚寶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個三十左右歲的年輕人。目前整個大清,在這個年紀就能和大清的核心領導層一同討論軍務的,只有榮祿一人了。

榮祿,是和桂良、文祥、寶鋆同族的老滿洲瓜爾佳氏。因爲他是上三旗之中的正白旗,所以榮祿年滿十八歲就入宮當了御前侍衛。榮祿爲人機敏,辦事得力,而且當時瓜爾佳氏的長輩之中,桂良任吏部尚,文祥任九門提督,都是重臣,所以幾年的時間內,榮祿就當上了御前侍衛的領班,戴四品頂戴。

在七年前的辛酉政變之中,榮祿堅定的站在了慈禧太后和奕?這邊,和安德海一樣,爲慈禧太后和奕?通風報信。所以在同治二年,慈禧決定開始編練新軍的時候,榮祿就作爲慈禧最信任的人之一,成了慈禧欽點的編練大臣。

當時除了榮祿之外,還有寶鋆的兒子景灃;原來的輔政八大臣之一的駙馬景壽,宗室奕華等人也一同參與了新軍的編練。不過,這些人的才幹遠不如榮祿,幾年下來,景壽、奕華雖然還掛名在新軍之中,但是已經許久都沒去豐臺大營過了,每天就是在北京城內喝酒逛青樓,日常事務都由榮祿負責。

景灃則在兩年前被調到了北洋水師,再加上新軍的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奕澴根本就不管新軍的事務,所以新軍的統帥實際上就是榮祿。現在新軍上下的高層將領,都是榮祿安插提拔的。

慈禧太后語氣凝重的說道:“榮祿,你說句實話,十萬新軍的戰鬥力到底如何,你有沒有把握在朝鮮打贏法國人?”

湘軍、淮軍、常勝軍都不肯入朝,慈禧的目光自然就放在新軍上了。而且自從練成這些新軍以來,朝廷也沒有用上他們的地方,這讓慈禧也摸不準這些兵馬到底有多少戰鬥力。

榮祿聽到慈禧太后垂問,頭皮有些麻,但是仍然說道:“十萬新軍戰鬥力固然不弱,但是和法國人相比,恐怕也沒有必勝把握。”

榮祿對自己手下的人是個什麼狀態自然再清楚不過了。朝廷爲了防止漢人作大,所以新軍主要由滿人組成,尤其是中低層將領,都是滿洲貴族。京城裡的那些王爺貝勒們,都以把自己的子弟安插進入新軍爲榮,他們認爲新軍是朝廷未來的支柱,可比八旗還要榮耀。

這樣一來,新軍之中就多了很多連榮祿也惹不起的傢伙。別看他們不起眼,但是往上數三輩,不是王爺就是貝勒,甚至有的就是康熙爺、雍正爺、乾隆爺、嘉慶爺的直系子孫。雖然經過幾輩的削爵,他們早就榮光不再了,現在也就是貝勒貝子之類的,但是他們骨子裡的傲氣可還在。

這幫皇家子孫,滿洲貴族,以前在家裡就是玩鳥鬥蟋蟀的主兒,當兵之後,也還是那副紈絝子弟的習性。別說榮祿,就是奕澴拿他們也沒招。

奕澴有一次到豐臺大營去操兵,雖然榮祿早就提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到,但是奕澴到了豐臺之後,現有好幾個將領都不在。等到中午,奕澴纔看到那幾位爺從北京城內晃晃悠悠的回來,原來這幾位昨天夜裡到北京逛青樓去了。

奕澴真想當把名將,學學孫武,把這幾個當衆斬了,提振提振士氣。但是奕澴剛剛露出要嚴厲處罰的意思,這幾位爺立刻痛哭流涕,衝上前去,抱住奕澴大腿,直喊王叔饒命。

奕澴仔細一問,這才知道,這幾個都是自己的堂侄。要是殺了他們幾個,他們幾個的老爹還不得到太和殿去大哭大鬧啊。從這次以後,奕澴到豐臺視察的時候,就再也不召集士兵點將了,也算爲自己留點顏面。

也是因爲這種調遣不動的大爺兵太多,所以時間一長,景壽、奕華等人心中無奈也就不來豐臺了。

也就是榮祿爲人圓滑,夠精明,能耐心的處理新軍各種事務。這些有身份、有背景還不聽話的人,幾年來都被榮祿給邊緣化了。也就是讓他們掛個虛銜,不參與真正的軍務。

但是榮祿的改革也只是在表面上動一動,整個新軍十萬人馬都是滿洲紈絝,完全就是第二支滿洲八旗,怎麼改革都是無效的。榮祿深知自己軍隊的戰鬥力,根本沒有把握戰勝人數不到自己十分之一的法軍。

聽了榮祿的話,慈禧勃然大怒道:“朝廷每年撥出五六百萬兩銀子給你們,竟然連八千洋人都對付不了?下次洋人再打過來,那該如何?”

榮祿硬着頭皮,腆着臉說道:“孫子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我估計,咱們的十萬大軍起碼相當於五萬洋人軍隊的戰鬥力,可以戰之也可以攻之,但是不能圍之。

從這裡到朝鮮,千里迢迢,我軍一路奔波,疲憊不堪,法國人卻是以逸待勞。而且還有平壤、開城、漢城等堅城可守,我們的兵力雖然多,但是要去圍城,實在沒有必勝的把握啊。不過,如果洋人來犯,攻守相易,我軍十萬人馬能擋住至少十五萬到二十萬的洋人”

雖然榮祿解釋的好像是那麼回事,但是大家都能看出來他的心虛。不過,衆人轉念一想,當年縱橫天下的僧格林沁都在洋人手中吃可虧,榮祿在面對洋人的時候,有些憷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慈禧聽到榮祿也不肯入朝,臉色頓時就陰沉了起來。

寶鋆見狀,連忙上前道:“啓稟聖母皇太后,依奴才看,最好還是派常勝軍入朝作戰。”

慈禧太后有些無奈的道:“李明峰藉口說軍隊正在裁員,無力對抗法軍。想想也是,哀家讓他保持三萬兵力,還要把守直隸、吉林、奉天三省,現在再讓他去和法國人作戰,確實有些讓他爲難了。”

寶鋆連忙憤憤的道:“太后萬不可被這小賊給欺騙了,太后、王爺,可還記得兩個月前他進北京喊的那個口號嗎?”

寶鋆是個口蜜腹劍,兩面三刀的人物。李明峰當年在醉仙樓暴打景灃,最後弄到滿城風雨,寶鋆雖然嘴上從沒提過這個茬口,但是心裡卻一直記着這個仇,總在尋找報復的機會。

李明峰入京的時候,寶鋆身爲禮部侍郎負責迎接,老李在城內當着百姓喊出了“犯我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當時就讓寶鋆震驚不已,覺得老李是在有意挑撥滿漢矛盾。

後來寶鋆回去仔細想了一下,認爲這是扳倒李明峰的好時機,於是就密奏慈禧和奕?,將當天情況添油加醋的描繪了一遍。奕?得知之後,臉色也很難看。

鬼子六憑直覺和多年觀察,早就認爲李明峰不是什麼忠臣良將,早晚有一天會出事,這次的事情更堅定了鬼子六的判斷,於是鬼子六也向慈禧表示,要求朝廷早做準備,等待時機弄掉李明峰。

但是慈禧認爲時機不到,暫且將事情壓下,等以後看看李明峰的具體動向再決定是否剷除李明峰。如果老李很配合的裁軍,並且完全服從朝廷調動,那慈禧也準備讓李明峰安安穩穩的活下去,不過,李明峰要是還和以前一樣,屢屢不服朝廷管束,那慈禧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以前是因爲有太平天國和捻子作亂,朝廷無力對付常勝軍,所以才讓李明峰囂張一陣子。但是現在天下太平了,朝廷已經有精力也有能力處理常勝軍了,李明峰若是不知悔改,慈禧也不會顧念舊情。

聽到寶鋆提起兩個月前的事情,醇親王奕澴說道:“也許李明峰也是無心之失。”

奕澴明明是隻狐狸,但是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一隻無害的兔子。遇到事情總是說些老實誠懇忠厚的話,顯得自己無害,讓別人對他降低警戒性。所以相比較之下,奕澴的手段,比之寶鋆更勝一籌。

在真實的歷史上,奕?雖然很有見地和遠見,但是幾起幾落,最後沒有什麼作爲,鬱鬱而終。奕澴雖然看似老實無爲,但是富貴至極,最終進封爲鐵帽子王,他的兒子也得以入主大寶,成爲光緒皇帝。這一切都和奕澴自己的精明手段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寶鋆又道:“不管他是否有心說那句話,但是漢人都不可重用啊如今李明峰在民間聲望極高,如日中天,手中還有重兵,此子實乃大清心腹之患,這次不如借法國人之手除掉他”

寶鋆想要剷除李明峰,一個是私憤,另一個也確實是出於公心。李明峰等漢臣的存在,已經對滿清社稷構成了威脅,寶鋆所言倒也不是完全構陷。

慈禧聽了寶鋆這話,不禁說道:“如今漢人實爲大清的基石,如果沒有曾國藩、李明峰、李鴻章等人,大清社稷也保不下來。”

慈禧聽到寶鋆把整個漢人體系都包括進去,連忙出言矯正。現在大清很多事情都要依仗漢人,要除掉李明峰可以,但是除掉整個漢人體統卻決不可爲。

奕?也連忙說道:“李明峰和曾國藩、李鴻章不同,曾、李二人在長毛之亂前就是進士,曾中堂還官至禮部侍郎,兩人受了朝廷許多恩惠,對朝廷感恩戴德,十分忠心。但是李明峰此人可以爲了銀子帶洋人進攻大清,實乃無父無君之人

曾國藩、李鴻章手中有兵權,對朝廷威脅不大,因爲湘軍、淮軍之中有不少實權派也都是忠於朝廷的,曾、李二人也無法決定湘軍、淮軍的全軍動向。但是李明峰手中的常勝軍卻是鐵板一塊,據我所知,常勝軍上上下下,只知有李明峰,不知有聖上太后,不知有大清朝廷

李明峰在保定、在遼東行德政,分田地,在民間口碑極好。西征之後,在士林之中聲望暴增,就連倭仁、祁雋藻他們那些老頑固也隱隱然有交結李明峰爲外援的意思。觀李明峰所言所行,此人絕不可留”

雖然李明峰在人前總想裝出一副忠臣的樣子,但是骨子裡老李他就不是一個能遵守封建禮法的人,年深日久的,李明峰還是露出了一些不馴服的端倪。

慈禧輕聲問道:“諸位如何看這個李明峰?”

輩分比奕?、奕澴還要高的宗室刑部尚綿森斷然道:“絕非善類,若是能除掉,最好還是除掉,免生後患”

奕澴和榮祿也連連點頭,看來滿洲貴族之間在這點上是沒有矛盾的。

慈禧輕輕了嘆了口氣道:“說句實在話,這李明峰,哀家也早就想除掉了。當初我和六王爺就計算着要借袁甲三和苗沛霖之手除掉李明峰,但是最後走漏了消息,事情沒有成功。後來李明峰實力越的強盛了,朝廷也沒有機會對他動手。

其實咱們最初編練新軍的目的,不就是要防備保定的常勝軍嗎。如今新軍已成,常勝軍不足爲慮,也是時候解決常勝軍問題的時候了。

前年哀家讓李明峰到新疆去,也有幾分是想削弱常勝軍的意思,甚至想讓那個阿古柏將李明峰誅殺在新疆。但是沒想到竟然弄巧成拙了,李明峰不但活着回來了,而且因爲這事還聲望大增。

現在常勝軍正處於比較虛弱的時候,哀家也傾向於趁機剷除掉李明峰一黨。不過,此事一定要做的穩妥一些,免得打蛇不成,反被蛇咬還要諸位仔細謀劃,拿出個穩妥的方案來。”

奕?面帶微笑的道:“寶鋆大人既然提出這個建議,想必早有腹案,還請直說。”

“是”寶鋆看到衆人都同意藉機剷除李明峰,立刻十分自信的講解道:“這次法國人進攻朝鮮,咱們正好借法國人之手除掉李明峰。只要李明峰帶兵入朝,必然會和法國人開戰,咱們只需暗中給法國人傳遞軍情,就可讓法軍勝率大增。法國人只需滅掉常勝軍的入朝主力,餘者皆不足慮。”

醇親王奕澴提醒道:“常勝軍戰力極強,恐怕法國人即使有常勝軍的情報,也難以必勝。”

寶鋆笑道:“不要緊,等到常勝軍入朝深入之後,可調榮祿大人率領豐臺新軍進逼遼東,做出要抄李明峰後路的舉動。到時候,常勝軍必然陣腳大亂我等再和法蘭西私通款曲,將內情傳遞給法軍。

如果常勝軍不救遼東,繼續待在朝鮮,則榮祿率十萬新軍猛攻遼東,如常勝軍主力回撤,則讓法國人趁機從後追襲所以無論李明峰是進是退,都是死路一條”

綿森高聲讚道:“好如此行事,此事必成”

奕?搖了搖頭道:“未必常勝軍手中還有五萬多人馬,法軍不足萬人,新軍也不過十萬,總的對比起來看,我方佔據優勢不大,李明峰未必沒有翻盤取勝的機會。即便這個機會不到十分之一,但是我等也不能大意。一旦李明峰得勝,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寶鋆笑着說道:“奴才還沒說完呢朝廷還可以給朝鮮大院君和科爾沁親王還有盛京守軍下密詔,讓三方面都配合朝廷作戰。大院君手中有十萬朝鮮兵,和李明峰本是盟友,關鍵時刻臨陣倒戈,必然會殺李明峰一個措手不及

誰能想到變起肘腋?自己的盟友會對自己動攻擊?就是諸葛亮在世也沒這等智謀,就憑這一支奇兵,就有八成把握戰勝常勝軍

盛京城內還有八旗兵五萬人,如今盛京歸奉天巡撫劉銘傳管轄,等到事起,這五萬人可以率先難,先把李明峰麾下第一猛將劉銘傳誅殺在盛京城內斷了李明峰的後路,抄了李明峰的老巢

科爾沁親王也可以率領數萬蒙古騎兵,從內蒙殺入吉林,響應朝廷。有這三路援軍,從內部和側翼配合,再加上朝廷和法國人的雄兵,李明峰必敗無疑”

說到這,連奕?也忍不住稱讚道:“好,此計甚好”

榮祿也出計道:“奴才建議再給山東巡撫丁寶楨下密詔,命其整頓各軍,聽候號令。等到遼東大戰一開,可以命其迅帶兵進入直隸,拿下保定、順德等地。”

榮祿也是滿人,對漢人素來不信任,所以他強調,給丁寶楨下達命令也只是讓他整頓大軍。攻擊保定的命令則是要在遼東開戰之後才下達。

沒等慈禧和奕?、奕澴對這條計謀進行評價,綿森連忙補充道:“吏部尚李鴻章對朝廷十分忠心,而且和李明峰素有舊怨,可以利用。其麾下的淮軍之中還有三萬洋槍兵就駐紮在江蘇。在榮祿大軍進逼遼東的時候,可以讓李鴻章將軍隊調到徐州,雙方一旦開戰,三萬淮軍也可以由徐州入保定。”

寶鋆也道:“新疆還有個陳星翰,雖然距離中原遙遠,李明峰借不上他的力,但是也要防備。可以給陝甘總督多隆阿下詔,讓其帶兵守住嘉峪關,不可放常勝軍入關。”

說到這,寶鋆略一停頓,隨即又道:“山西巡撫鄭敦謹也是可用之人,雖然不是知兵的大員,但是對朝廷十分忠心,完全可以信任。河南巡撫袁保慶和李明峰一黨有些私交,不可信任。奴才認爲最好調鄭敦謹帶兵防備袁保慶,以防袁氏作亂。”

慈禧太后有些遲疑的道:“袁保慶爲人誠懇木訥,應該不會反叛。”

寶鋆道:“袁保慶和李明峰手下大將吳長慶乃是至交,袁保慶手下的洛陽鎮總兵陳星聚也和新疆巡撫陳星翰是堂兄弟,還是謹慎些的好。”

聽了這麼多的計謀,連向來挑剔的奕?也忍不住讚道:“恩,如此算計,真乃萬無一失。”

寶鋆笑着說道:“如果順利的話,李明峰入朝之後,得知榮祿從後包抄,必然要帶兵返回遼東。趁其不備,大院君再伺機偷襲,這一戰就足夠吃掉李明峰的。李明峰一死,餘者皆不足慮。朝廷一道詔,就能讓李明峰一黨至少半數的將領投降。”

綿森附和道:“對,榮祿大人乃是替朝廷征討,如果大院君不能取勝,榮祿大人先將聖旨傳給奉天巡撫劉銘傳、吉林巡撫宋慶、新疆巡撫陳星翰等人觀看,奴才估計,他們十有**也會倒戈的。畢竟都是大清臣民,得知李明峰的叛逆行徑之後,未必肯跟着他一條路走到黑。”

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34章 約成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41章 趁機擴大第58章 浮樑城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7章 龔半倫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86章 通州之戰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296章 挑撥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57章 交易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27章 風俗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139章 覆滅第197章 麻煩第188章 投誠第346章 歇多萬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120章 罷工第44章 請纓第124章 小宮女第327章 風俗第20章 啓程第54章 夜談(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23章 落難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58章 忠義軍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18章 朝會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63章 入京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281章 再戰第6章 城破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81章 再戰第80章 探監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62章 後膛槍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67章 隱秘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85章 中彈第48章 赴死第311章 密議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188章 投誠第230章 意外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44章 請纓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346章 歇多萬第246章 巷戰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15章 天王上朝
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34章 約成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41章 趁機擴大第58章 浮樑城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7章 龔半倫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86章 通州之戰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296章 挑撥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57章 交易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27章 風俗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139章 覆滅第197章 麻煩第188章 投誠第346章 歇多萬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120章 罷工第44章 請纓第124章 小宮女第327章 風俗第20章 啓程第54章 夜談(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23章 落難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58章 忠義軍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18章 朝會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63章 入京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281章 再戰第6章 城破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281章 再戰第80章 探監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62章 後膛槍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67章 隱秘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86章 通州之戰第285章 中彈第48章 赴死第311章 密議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188章 投誠第230章 意外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44章 請纓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346章 歇多萬第246章 巷戰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15章 天王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