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人被帶到了治官府衙。宋閣老見田氏一道來的,十分意外。原本他們就是挑了時候才上門的,以爲就算田氏有心維護田家,這時候也該回去了。哪知道她還在田家呢。起身迎她,還叫人看座。

到底他是周有容的門生。

田氏並不推辭,纔將將坐下,外頭便報宮裡來了人。宋閣老想也想到,田氏既然過來,皇后便不能不理,定然是皇后身邊的人來了,哪知道迎進來一看,是便裝打扮的齊田。

治官哪裡見過皇后呢。只見滿堂跪伏下,連忙跟着伏身。齊田顏色到還和氣“本帶了御醫想去阿舅家裡看看舅母的。一聽原來是到這裡來了。”又對治官說“這一樁案聽了也是震怒,你只管秉公辦理。”

治官唱喏起身,坐到了案後,臉上不露什麼,那一顆心卻跳得跟鼓點似的。

叫田家的人來,還是因爲劉氏敗露之後,皇帝震怒,下旨複查當時所有戰死的人。姓誰名誰,哪一個營的,死在什麼時候,爲什麼事死的,追賞受封之後各人領回遺骸,又是怎麼處置的。並把那些人家,一戶戶走訪覈實。

查來查去,四姓之族竟然一個也跑不掉。田氏自然也牽扯其中。不過人數要比那三家少些。只因爲田氏一族並不昌盛,所涉的人數不多。只有幾十人而已。名單列來都是庶族。把這些人領回去的,是大顯田氏的長子,田蚌。

大顯田氏乃是洛東田氏的庶族。田中姿說來,跟這個人並不熟悉。不過田蚌的父親,曾在都城做過官,當時與田閣老還有些往來。

後來田閣老不在了,田蚌的父親也早早病死了。田氏在朝勢弱,田中姿也沒有要爲族人謀福利的意思,田蚌想當官卻沒有人舉薦,庶族漸漸沒落,一年不如一年。

早年他上門找過田中姿一次,可田中姿出去打獵了,人也沒見着。最後一咬牙,就投軍去了。

世族子弟入軍營,哪怕再落魄,至少也是管五個人的伍長。他去就謀了個什長,下頭管着十人。後來升做隊史,下頭有軍士百人。

田家像他這樣的不在少數。不過大多是伍長起步,更不如他。

當時隨皇帝戰陳王,田氏英烈共三十多人。其中伍長十五人,什長七人,其它都跟田蚌一樣是隊史。連着屬下,共有百人叛變了陳王。與其餘四姓一道,不遵上令,不肯救援,要將皇帝困死在池川。

知道皇帝沒死之後,他心中有鬼當了逃兵,後來也久不見案發,便以爲沒事纔回營去,只說自己受傷了,才流落在外。那時候,與他合謀的那些人,都已經被認爲英烈。他身爲庶族之長,是這些人中最有威信的,營中便把善後的事交與了他去辦。

與劉氏不同是,他膽大包天,還真按了英烈的規制,敲鑼打鼓把這些人送回鄉里。

劉氏案發,他被抓之後將自己所犯之事供認不諱,但決不承認自己是主犯,只把事情往田中姿身上推諉,指認所有的事都是受田氏長房指使,自己跟本是迫於無奈之舉。

田蚌跪在堂下喊冤。治官坐在堂上,背後的衣裳都汗溼了。

皇后就坐在這裡,你說她舅舅謀反?

坐在自己旁邊的宋閣老閉目假寐,可他身爲周有容的門生,在這件事上到底是怎麼站的隊呢?

皇帝對田氏到底是希望‘寧可錯殺,不可放過’還是顧忌皇后走走過場就算了?

治官覺得自己就彷彿站在看似平靜,實則危機四伏的曠野。頭上月光黯淡,照不亮四周迷霧,不知道哪邊才暗藏兇險,哪邊纔是飛黃騰達之路。

一時之間,堂上只有田蚌的的聲音,他是受了重刑的,跪也跪不直,倒在地上。不停地嘀咕着“田蚌有冤。”

大概是上蒼可憐這位治官,眼看安靜得太久,不說點什麼也要說點什麼,硬着頭皮要開口時,下頭田蚌兩眼一翻,暈了。

治官如釋重負,連忙叫人來把他擡下去救治。

既然人證失去意識,這案今天也就審不了,小心翼翼對宋閣老說“那就只有改日了。”說完又往皇后看。

宋閣老睜開眼睛,深以爲然“既然人證昏厥,大郎君便是自證,也不能對質。自然只能改日。”

皇后這邊當然沒有異議。可問題又來了。

這田中姿一家,是關押起來,還是放回去。

田中姿自動自發地給他解決了這個難道。他說“事情都沒個結果,我若這樣回去了,別人豈不要說娘娘護短?”自願留下了。

李氏幾乎要昏厥,孃家李氏一門二天前已經伏罪,現在夫君又有疑罪。想着肚子裡有孩子,硬生生忍了下來。剛強道“我們心中無愧。也沒甚麼好怕。”便與田氏和齊田一道家去,一會兒便親自送了吃的用的往牢裡去。

被子褥子又厚又軟。怕有蜱蟲跳蚤,還放了藥包。裡頭還夾了本書和一本空白的訂本,李氏在椿的陪同下,都拿了送到田中姿手裡,之前還一身錦衣,現在被扒了,已成囚服。兩個人隔了牢門,你看我,我看你,李氏剋制,只以平常的口氣說“你閒得無事,也好譯來打發時候。我們娘倆到有皇后照應,你不必記掛。”

案子是暫停了,可再開審時,總得有個方向纔是。但宮裡傳旨的,只說秉公辦理。不得冤枉一個人,也不得漏放一個人。治官實在沒法,下午便找到長貴外宅那裡去了。

提了不好少東西與他。

長貴嘴上說“大人太客氣了。這我可不能要。”手上卻一點也沒含糊,該收的全收下了。

治官陪笑“這是應當的,”兩個人坐下喝了一盞茶,長貴就起身說要走。

他這會兒是輪班,休息的時候,也差不多了。

主人要走,治官也不好留,笑着一道出去,不過走到門口免不得要問正題“陛下以爲田家如何?”斷然不敢直問帝后關係如何。

長貴頓頓步子,雙手攏在袖子裡,臉上笑容仍舊。因在宮裡日子過得好,大肚皮也長了出來,遠看如彌樂佛似的“我知道你是爲什麼事才問,不過這政事我一個不全之人可是萬萬不敢插嘴的。再說,這件事我便是知道,也不能告訴你。”身爲近侍,怎麼能向下臣透露皇帝的事呢。一臉正色。

治官不可放棄。哪怕是探聽出點端倪也好啊“那……那皇帝陛下對皇后娘娘……”

長貴搖頭“這我也不知道。”

治官左右看看,圍着這麼些下僕和小內侍,一拍腦門暗罵自己太蠢,以爲他是見人多才不肯說,還想把長貴引到僻靜處說話。

長貴卻擺手,只說自己還忙就不送他了,大步就往外去。

小內侍跟着顛顛地跑。

治官着急,跟着跑“您有什麼事?下官不知道能不能盡點綿薄之力。”

長貴說“我是要幫皇后買點東西回宮去。皇后喜歡街市上的小玩意兒。”

治官連忙說“這點事,下官這便使人去收羅來,還需得您去嗎。”立刻就要招人來。

長貴皺眉,怎麼也不肯:“奴雖然是皇帝陛下身邊的人,可也不敢把皇后交待的事推諉到別人身上不肯盡心。娘娘要是不悅,我這顆腦袋還要不要。”

治官停了步子,看着長貴遠去急得直跌腳。這可怎麼好,什麼也沒探聽到,禮還送了。

回去幕僚卻笑“侍官這麼說,大人還有什麼不明白呢?”

治官這才恍然大悟,問“那這案子我就放一放水吧。”

幕僚卻搖頭說“你若一邊倒得厲害,也未必妥當。優待歸優待,公允亦不可失啊。”他這話到說得含蓄。不過因爲皇帝要嚴辦世族之罪,所以劉氏入案,先頭的劉氏與關氏都是疑罪從有,重重酷刑屈打成招也是屢屢發生。幕僚現達話的意思是,輪到田氏,治官這裡維持公允不偏不倚,不以刑訊逼供,已經是最大的偏向了,不必,也不能做得太多。

這其中的彎彎道道皇后怎麼能不懂?便是她不懂,她身邊的人也懂,畢竟還有一個關先生的女兒關姜在。她自然會領治官這個人情,再者,事情便是說到皇帝那裡,治官也沒有錯處。

治官一想,這田蚌要咬田中姿,實在是有點嘴太短。第一,沒有物證,沒有信件什麼的來佐證他的話。第二,也沒有人證,沒有人能證明田中姿見過他,並要求他做了什麼事。疑罪從無。只需要自己秉公辦理,田家還真沒什麼事。

連連點頭。

長貴長了幾百個心眼,那邊回了宮,就往宣室去伺候,進門進到青非附耳與皇帝說話,不動聲色去奉了茶,便立刻把今日見到治官的事,當成一件趣事說給楚則居聽“還來問奴?奴哪裡知道這些個。別過了他,就幫皇后娘娘去街市上買了點小玩意兒回來。他還追着說要幫忙,奴記得陛下的說,要敬重皇后娘娘,可不敢把皇后娘娘的事交付到別人手裡。”

又腆着笑臉說“不過那位治官,送了一個石壺真是精巧……”治官又沒多少錢,能送什麼好東西,不過以奇巧取勝。

楚則居不以爲然,眼睛沒離開摺子,說“那你就收了。”

長貴連忙跪下“奴婢萬死。”

楚則居丟下摺子,拿了茶起來,擺擺手“你收別人東西又不辦事,不是第一回了。”

長貴驚懼,嚇得動也不敢動的樣子,只重複道:“奴婢萬死”

楚則居卻擺擺手,不以爲然“你知道輕重就好。”說着到還笑了笑“聽說你常戲耍那些求你辦事的人。”

長貴爬起來,很不好意思“其心不正。”他又不傻,好不容易在皇帝身邊做事,多好的飯碗。真給那些人把事辦了,自己還能活嗎?他一個沒根的人,天大的富貴有什麼有。他心裡惦念皇后的好,可又不欠那些人什麼,犯不上。

楚則居想想,笑起來。叫長貴去,把他收的那些禮都拿來給自己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嚇一跳,竟連送肉的都有,長貴吃得還剩一小撩了。另有稀奇古怪的東西,裝了幾箱子。

這時候送禮,到不與後世相同。到底有錢的世族不屑於給一個內侍官送禮,寒門高位有些家底的,也看不上他,更犯不上冒着窺探皇帝的險,去與一個不全之人結交。只有那些官位不高,又想謀事的,且沒有別的出路與依靠,才拉下臉七轉八彎地找到他跟前來。人家自己都窮得要死,能送他什麼好東西?除了這些,再有就是,想入宮來做內侍的那些人。

楚則居翻了幾樣出來,覺得有趣,要他奉到長寧殿去。

長貴臨走,還依依不捨那一撩肉。訕訕道“肥的先吃的,淨剩瘦的沒捨得。”

楚則居也被逗得笑“朕還貪你這一塊肉?”他連忙顛顛地提着走了。

楚則居卻叫住他。

長貴停下來。

楚則居說“以後也儘管收下。”他到要看看,還有些什麼人想買通他這近侍,又是想辦些什麼事。

長貴稱是。出了宣室,才發現自己貼着肉的衣裳都溼了。腿有點抖,卻也不敢停下來,走到沒人的地方,才扶着牆站了好一會兒,再往長寧殿去。

長貴走了,宣室裡青非與楚則居說的還是劉氏案引發的後繼案件。

長寧殿也在說這件事。

劉氏關氏是最爲兇險的。他們之後,李氏事發在田氏之前,二天前就已經被羈押。

可科考前十甲之中,有二個是李氏子弟的門生,前五十中,也有十人之衆。前一百人,不知道幾何。紛紛爲李氏請命。寫了聯名信,送到吏部,又往上遞到內閣至御前。

畢竟在國學館這件事上,李氏比田氏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下頭的李氏子弟把自己的屋舍都捐了出來,自己帶家人住到茅棚裡去。其中好幾個,便是那些被記爲英靈之後戰死的軍士家人。提到這些勾結陳王的事,雖然震驚,也都只跪稱“萬死不辭,不敢辯駁。”

又有家裡老人長哭“雖然對此事一無所知,但即是子孫犯了錯,做長輩的也有不查之過。甘願赴死不敢推諉。”

李閣老都沒等治官去抓,還是自己去治官那裡伏的罪。說“身爲一族之嫡長,卻不能體察下情,未能制約族人,以至其私下串謀犯下如此大罪,自己罪無可恕沒有臉再做人。”治官都沒反應過來,還想着與他客氣幾句,把人收押,哪知道人說完,一拔劍就自刎死在了堂下。

治官被濺了一臉血,人都嚇呆了。

再等治官去李府一看。長房女眷都已經自縊。掛在院子裡,長長一排。一羣大的小的孩子都被奶嫫帶着,要去赴死的,但有幾個奶嫫沒有忍心下得手,抱着孩子躲在衣櫃子裡頭。

學子們就是爲了這些孩子請命。

以爲李氏一族之禍,起自庶族。李閣老雖不知情,可身爲嫡長已經赴死,稚子何辜?雖然陳王入都之時,李氏棄都而去,但這一死也算是贖了罪過。皇帝若再加追責,豈不令人寒心?

齊田入下那張訴紙,手抖得厲害。

這時候椿匆匆從外面進來,她原來是在宮外照看李氏的。現在突然回宮,說是府衙那邊人有擊鼓。

治官先前從長貴在外的府邸回去,就遇到這麼一件事,把人帶上來,一問,竟然是周家的老夫人被擡來了,要告自己媳婦謀害了自己的兒子。

治官當時便懵了“你再說一遍!”

堂下陪同周老夫人來的下僕泣道:“我們老夫人要狀告周夫人田氏與陳王勾結,謀害周大人。”

治官把狀紙接來看完,坐回太師椅上長長嘆了口氣,真不知道自己這是倒了幾輩子的黴!立刻就往田家去找了一直陪着李氏的椿,告訴給她知道。

椿不敢耽誤,立刻就回宮來了。

阿桃聽了信,嚇得帶着哭腔問“娘娘,舅老爺會不會有事,夫人會不會有事?”

齊田沒有回答,只吩咐椿回去好聲照顧李氏,扭頭見阿桃還站在原地,問“怎麼還不傳膳?一會兒就是晚膳的時候了。”楚則居會過來吃飯。

哪怕外面鬧成這個樣子,兩個人仍然是雷打不動一起用晚膳,都絕口不提外面種種。齊田沒有忘記楚則居對自己說過的話。

他說“你可千萬不要擋我的路。”

自己到底走到哪一步纔算是擋了他的路?

這段時間,她在外走動,每一天回來,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觸到了他的底線。可楚則居好像一點也不知情,提也沒有提一句,兩個人之間說的,仍然是現代的那些瑣碎小事。

但是這種平靜也許只能維持到今天。

第72章第198章第97章第10章 人心第12章 治傷第141章第85章第193章第148章第166章第15章 回家第7章 陳王第131章第114章第159章第113章第73章第111章第114章第185章第54章 禁第86章第185章第176章第30章 琳娘第94章第148章第142章第48章 別亂用誠語第175章第158章第113章第202章第169章第67章 首-發--第89章第19章 回家第184章第98章第178章第70章第172章第59章 -=首3發第124章第16章 演員第184章第165章第199章第186章第40章 舊事第174章第158章第59章 -=首3發第198章第168章第7章 陳王第14章 準備第114章第158章第47章 別亂用成語第86章第45章 周有容第131章第27章 委屈第183章第87章第66章 一發第158章第24章 大火第170章第99章第167章第103章第138章第113章第164章第176章第77章 過節大贈送第24章 大火第144章第132章第29章 許家第109章第57章第70章第135章第5章 關家第50章 別亂用成與第171章第119章第155章第188章第142章第65章 一發。第79章第178章第155章第200章第123章第126章
第72章第198章第97章第10章 人心第12章 治傷第141章第85章第193章第148章第166章第15章 回家第7章 陳王第131章第114章第159章第113章第73章第111章第114章第185章第54章 禁第86章第185章第176章第30章 琳娘第94章第148章第142章第48章 別亂用誠語第175章第158章第113章第202章第169章第67章 首-發--第89章第19章 回家第184章第98章第178章第70章第172章第59章 -=首3發第124章第16章 演員第184章第165章第199章第186章第40章 舊事第174章第158章第59章 -=首3發第198章第168章第7章 陳王第14章 準備第114章第158章第47章 別亂用成語第86章第45章 周有容第131章第27章 委屈第183章第87章第66章 一發第158章第24章 大火第170章第99章第167章第103章第138章第113章第164章第176章第77章 過節大贈送第24章 大火第144章第132章第29章 許家第109章第57章第70章第135章第5章 關家第50章 別亂用成與第171章第119章第155章第188章第142章第65章 一發。第79章第178章第155章第200章第123章第1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