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各方反應

大唐長安城。

距離趙雲澤和秦茉兒失蹤已過去數日。除了當天夜裡長安城戒嚴,搜查劫匪弄出了些大動靜之外,從第二天開始,長安城就又恢復了正常的秩序。一切,看起來似乎與往日並沒有不同。

然而在長安城之外,各支搜尋隊伍卻並沒有撤回,他們仍然按照上官的命令,沿各自劃分的地域、路線搜尋着趙雲澤和秦茉兒。

沿渭河兩岸搜尋的官兵,在第二天上午,就發現了突厥人擄走趙雲澤的那艘船。官兵便立刻朝那艘船喊話,讓他們靠岸接受檢查。可是喊了半天,那艘船也毫無反應,甲板上也看不到一個人影出現。

看那船的航行速度,也只是隨着河水的流動慢慢的向下遊漂流,這隊官兵便起疑了。於是,他們到就近的村莊找了條小船,乘坐小船登上了那艘可疑之船。

上了船,官兵便發現了被捆綁於船艙中的那些船工。

解救出這些船工之後,官兵從他們口中也得知了船上發生的事情。雖然這些船工不明就底,可是官兵一聽了船工的講述,便知道這艘船就是劫匪乘坐過的船隻了。

於是,他們立即將這些船工帶回了長安城,向他們的上官稟報敵情。很快,李世民就得知了在渭河發現線索的事情。

李世民召集心腹文武重臣商量一番後,便派出數支百人騎兵,沿通往朔方的幾條道路繼續追查敵蹤。同時,也撤回了其他的搜查兵力。

那些後來派出的騎兵,因爲要沿路仔細搜查敵蹤,並沒有追上擄走趙雲澤和秦茉兒的“樑突聯軍”。直到趙雲澤和樑洛仁殺死樑師都的那天,他們才陸續趕到了大唐與朔方交界的邊境。

李績原先在邊境紮營之處,留下了約三百人留守。長安城派出的騎兵,自然發現了李績留守的人馬。

李績營中留守的士兵與長安城派來的騎兵接洽一番後,長安城派來的騎兵便又去了朔方城下尋找李績。

朔方城早就收縮了防禦,因此這些騎兵一路行來並未受到窒礙,他們很快就見到了李績。

而這時,李績剛把向李世民奏報朔方之變的奏摺寫好。見到長安城來人了,李績乾脆也不再派信使去長安了,直接對長安城來人解釋了一下事情的經過,又委託他們將奏摺帶回長安面交李世民。

長安城來人聽說了朔方的變故,都感到非常震驚。但既然事情已經出現變故,他們留在這裡也沒什麼作用了。於是,這些人在李績軍營中稍事休息之後,就帶着李績的奏摺踏上了回途。

樑洛仁收到李績寫給朔方的信後,又召集官員商量了一下如何回覆李績。

說是商議,其實還是以樑洛仁的意見爲主。樑洛仁提出,在太子身體痊癒之前,孫思邈是斷不能放的,既然李績對樑國無敵意,那樑國也便任由他紮營朔方城下好了。

樑洛仁如此說,那些樑國官員自無意見。於是,樑洛仁就給李績寫了回信。信中,樑洛仁解釋了暫不放歸孫思邈的原因,還邀請李績來朔方城做客。

李績是不會進城的。他收到樑洛仁的回信,與程咬金商議後決定,繼續在朔方城下“做客”,也好照應城裡的趙雲澤和孫思邈。萬一樑洛仁這傢伙反覆無常,害了趙雲澤呢。

至於孫思邈,李績和程咬金倒是不擔心他的安危。人家孫老道是神醫,寶貝着呢,樑洛仁纔不忍心害他呢,最多就是扣住他不放。還是那句話,會門手藝是多麼重要呀!

李績不進城,但阿史德烏默啜卻進了城。

接到樑國通報樑師都死訊以及欲立樑康爲新君的國書後,阿史德烏默啜便派人將這國書送回突厥,請頡利定奪此事。

之後,阿史德烏默啜就把軍務交給了營中其他軍官,他自己則帶着幾名護衛進了朔方城。

反正,就算李績真的攻打朔方,自己帶的這一千突厥兵也打不過李績。也不知道那李績清不清楚自己暗中投靠大唐的事情,萬一李績不知此事,真打起來的話,那自己可就有生命危險。與其留在朔方城下吹冷風加擔驚受怕,還不如到朔方城中享福呢。愛咋咋地!

阿史德烏默啜就如此不負責任的扔下他帶來的那一千突厥兵,自己進了朔方城。對外說法,阿史德烏默啜只說自己去朔方城弔唁樑師都。

對於突厥人,朔方城的官員可不敢得罪。一聽說阿史德烏默啜要入城弔唁樑師都,樑洛仁便親自帶着樑國官員將阿史德烏默啜迎進了朔方城。

樑師都的遺體,已經裝入棺槨轉移到了樑國皇宮之中。而樑康,則被樑洛仁以剛經歷剖腹治療不宜輕動爲由,繼續留在樑府接受孫思邈的術後護理。樑洛仁還告誡樑國的官員和府中下人,在樑康身體未痊癒之前,不準告訴樑康梁師都的死訊,以免樑康悲痛之下病體承受不了。

所以,樑康也一直不知道他老爸已經嗚呼哀哉了。事實上,樑康現在也顧不上關心別的事了。他正遭受着手術之後的肌體疼痛。爲此,孫思邈又數次少量的給樑康喂服他配製的那種麻醉藥,來減輕樑康的術後肌體反應。樑康便暈一陣醒一陣的度過了術後的第一天。

樑國官員雖然是一幫沒有骨氣沒有原則的漢奸,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辦事的能力。這些官員要是沒有一點能力,那樑國單靠樑師都和樑洛仁,也支撐不了十幾年了。

樑國官員辦事的效率還是很高的。阿史德烏默啜進城之時,皇宮裡已經設好了靈堂。樑師都的棺槨就停放在靈堂裡。阿史德烏默啜在樑國官員的陪同下裝模作樣的拜祭了樑師都一番。便隨着樑洛仁回到了樑府。

樑洛仁聽阿史德烏默啜說他要在朔方住幾天,便趕緊給阿史德烏默啜安排客房。阿史德烏默啜便在樑洛仁家中住了下來。

期間,他見到了趙雲澤。

趙雲澤對此大感意外。與阿史德烏默啜交談之後,趙雲澤才知道他來朔方的原因。

既然阿史德烏默啜和樑洛仁這兩個暗中投唐的人湊到了一起,那對於朔方局面的掌控就更好辦了。

趙雲澤把阿史德烏默啜和樑洛仁請到一塊兒,向他們點明瞭彼此的真實身份。樑洛仁和阿史德烏默啜在震驚之餘,也升起彼此惺惺相惜之感。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樑洛仁每每發佈命令,阿史德烏默啜都表態突厥全力支持,樑國的官員對樑洛仁的命令也變得更加順從。朔方的局面,也被樑洛仁牢牢掌控。

數日之後,頡利派出的使者來到了朔方。使者向朔方官員宣讀了頡利的可汗詔書。頡利在詔書中表達了對樑師都突然逝去的哀悼,同時,也承認了樑康繼任樑國皇帝的事情。頡利在詔書中,冊封樑康爲“襲度設毗伽可汗”,並准予樑康承襲樑師都“解事天子”封號。

由此,樑國的新舊君主交替,也在法理上順利通過。

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164章 長安城的反應(下)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563章 石城來客第9章 兩個壞人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189章 朔方之變(八)第68章 獻藥第477章 石城大開發(上)第18章 突襲前奏(中)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496章 看什麼書第358章 易容術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80章 烏合之衆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213章 裴寂眼裡的沙子第300章 馬周發威(下)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419章 裴寂罷官(中)第23章 渭水之盟(二)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264章 沐清風的陰謀第74章 找個人管管他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219章 納徵(上)第334章 大反轉第474章 分贓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475章 凱旋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249章 闖三關過五將(二)第315章 與胡商談判(下)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192章 樑康登基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309章 玻璃現世第489章 石城招商會(上)第290章 羅神棍與丹藥(下)第371章 互相試探第165章 誰搶誰第425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上)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373章 兵圍朔方第190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457章 主客易位第221章 賺錢的點子泡湯了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400章 新師孃?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34章 神秘的宮女第491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278章 旱情現第452章 借糧(下)第279章 賑災第207章 納彩、問名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534章 面見楊政道(上)第558章 真相大白(下)第304章 預備開學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219章 納徵(上)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97章 藏寶圖(上)第146章 老李同志的賞賜第306章 活字印刷術(下)第319章 貞觀趙氏通煙爐第201章 午宴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467章 劫持與反劫持(下)第548章 大捷報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29章 論功行賞(上)第233章 趙家莊(上)第505章 熱氣球(下)第462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上)第90章 深夜魅影(二)第394章 要先富,先修路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416章 鬥法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208章 仙人跳(上)第364章 蕭氏的請求(上)第139章 吃大戶第22章 渭水之盟(一)第363章 上國下國第162章 相互忌憚
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164章 長安城的反應(下)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563章 石城來客第9章 兩個壞人第407章 蕭瑀上門第189章 朔方之變(八)第68章 獻藥第477章 石城大開發(上)第18章 突襲前奏(中)第206章 喂兔子借錢第496章 看什麼書第358章 易容術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80章 烏合之衆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213章 裴寂眼裡的沙子第300章 馬周發威(下)第44章 記仇的程魔王第419章 裴寂罷官(中)第23章 渭水之盟(二)第346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264章 沐清風的陰謀第74章 找個人管管他第131章 傳遞消息(上)第402章 再戲趙德言(上)第219章 納徵(上)第334章 大反轉第474章 分贓第258章 涇州之變(下)第415章 大鬧甘露殿(下)第475章 凱旋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249章 闖三關過五將(二)第315章 與胡商談判(下)第533章 混入定襄第192章 樑康登基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309章 玻璃現世第489章 石城招商會(上)第290章 羅神棍與丹藥(下)第371章 互相試探第165章 誰搶誰第425章 入城稅與保護費(上)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373章 兵圍朔方第190章 各方反應第118章 爲李世民科普(下)第457章 主客易位第221章 賺錢的點子泡湯了第312章 被皇帝坑了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435章 沒人上門的縣衙第400章 新師孃?第115章 論文化入侵第34章 神秘的宮女第491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278章 旱情現第452章 借糧(下)第279章 賑災第207章 納彩、問名第291章 李淵夢醒第534章 面見楊政道(上)第558章 真相大白(下)第304章 預備開學第510章 畢業典禮(中)第219章 納徵(上)第403章 再戲趙德言(下)第507章 空中的浪漫(下)第497章 藏寶圖(上)第146章 老李同志的賞賜第306章 活字印刷術(下)第319章 貞觀趙氏通煙爐第201章 午宴第459章 冤家路窄(上)第41章 火器試驗(上)第479章 石城大開發(中二)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144章 蒸酒與淨鹽(中)第467章 劫持與反劫持(下)第548章 大捷報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29章 論功行賞(上)第233章 趙家莊(上)第505章 熱氣球(下)第462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上)第90章 深夜魅影(二)第394章 要先富,先修路第391章 歸途漫漫(上)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416章 鬥法第361章 戲弄趙德言第208章 仙人跳(上)第364章 蕭氏的請求(上)第139章 吃大戶第22章 渭水之盟(一)第363章 上國下國第162章 相互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