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找個人管管他

議完了事情,趙雲澤起身告退。

可是剛走出幾步,他又一下子迴轉身形。

李世民一看趙雲澤又回過身,不禁問道:“鵬羽啊,你是不是又有沒說完的事情呀?”

“嘿嘿,陛下明察秋毫!”趙雲澤立刻一個馬屁送上。

李世民沒好氣道:“你每次來見朕,總是在告退之後又一堆屁話,連朕的這些內侍,都能看出來了,朕還用明察秋毫?”

“這個嘛……陛下明察秋毫!”趙雲澤就認準這一句了。

“說吧,還有何事?”李世民不耐煩道。

“臣是想問下陛下,程處默如何安排?”趙雲澤說道,“他是臣的徒弟,按說,是要跟臣一塊進武庫別署的。可是,這份名單上卻並沒有他的名字。”

那份中低層官員、吏員的名單檔案,此時就被趙雲澤拿在手中,這是李世民讓他帶走的。

李世民想了想說道:“處默拜你爲師時,朕是應準了的。你說的很對,他應該隨你一塊出入武庫別署。不過,處默終究年齡尚幼,朕就先不給他封官了。你帶着他見習就是了。”

“臣明白了!臣告退!”趙雲澤又一次告退。

“這次不會還有沒說完的話了吧?”李世民問道。

“沒有了沒有了。”趙雲澤忙不迭的搖頭。

“那你去吧!”李世民像趕蒼蠅一樣朝趙雲澤揮了揮手。趙雲澤便出了兩儀殿。

望着消失在殿門方向的趙雲澤,李世民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自言自語一般說道:“這個趙鵬羽,爲什麼朕每次見到他,都不像應對其他臣子那般端着架子呢?”

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的內侍黃德海接話道:“趙大人確實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可是具體哪裡不一樣,奴又說不上來。”

李世民一愣,隨即點頭道:“沒錯,朕也覺得,跟他談話時,格外的放鬆。”說完,他又戲謔的一笑道:“也許是這個趙鵬羽太沒個正行了。不行,朕得找個人管管他。”

正說到這裡,兩儀殿門口忽然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陛下要找人管管誰呀?”

李世民和黃德海連忙望向殿門。

只見一個氣質高貴的宮裝麗人,帶着身後四名宮女,走進了兩儀殿。

“觀音婢,你怎麼來這裡了?”一見到這名宮裝麗人,李世民的臉上頓時現出柔情,站起身走下玉階,緩步迎了上去。

原來此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李世民的結髮妻子,大唐皇后長孫氏。

“八娘今日去東宮找妾敘話,恰好妾也久未走動,便送她回了這邊。路過兩儀殿,聽說陛下在此,又無大臣在殿內,妾便進來看看陛下。”長孫皇后笑語盈盈的說道。

李世民一聽,便問道:“九江是個靦腆的性子,輕易不跟別人走動,怎麼突然想起找你敘話?”

長孫皇后口中的“八娘”,與李世民所說的“九江”,其實是一個人,那就是李淵的第八女、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

“八娘新作了一首曲子,去彈給妾聽呢。”長孫皇后說道。

“原來如此!”李世民點了點頭道。

長孫皇后又問:“陛下只顧着問妾了,還沒回答妾的話呢。不知陛下要找個人管管誰呀?”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還能有誰,就是朕與你說過的那位趙雲澤了。”

“可是太上皇賜他表字的那個?”長孫皇后問道。

“正是此人!”

“妾方纔見一綠袍官員,似乎剛從兩儀殿出去的樣子,可是那趙雲澤?”長孫皇后又問。

“除了他還能有誰。”李世民說道。

長孫皇后這時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然又一次忍俊不禁的“噗嗤”一聲笑。

“觀音婢因何發笑?”李世民奇怪的問道。

“妾笑陛下,堂堂一國之君,竟似坊間婦人一般,關心起臣子的婚事來了。”長孫皇后解釋道。

李世民大爲詫異,忙問道:“朕並未說找個女人管管趙雲澤,觀音婢如何知曉朕的心思?”

長孫皇后充滿柔情的望着李世民道:“二郎與我夫妻多年,妾自是能猜出二郎話裡的意思。”

李世民一聽長孫皇后的話,不禁有些情動,他一下拉起長孫皇后一隻手,說道:“觀音婢果然最知朕。”

長孫皇后有些羞意的低下了頭。

李世民又道:“不是朕多管閒事,而是這個趙雲澤太不像話,二十五的人了,竟至今尚未娶妻。若是不知根底的人,還以爲朕的臣子是個不肖之輩,沒有姑娘敢嫁他呢。”

“陛下如此一說,妾也覺着,是該給這位趙愛卿尋房妻室了。”長孫皇后擡起頭說道,“齊家治國,家都未齊,何談治國呀。”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既然觀音婢也有這個心思,不如看看有什麼合適的姑娘,給趙雲澤保樁大媒?”

長孫皇后一聽,忽然眼神一亮,說道:“妾還真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朕也想到了一個姑娘。”李世民也說道。

“哦~不知陛下想到了何人?”

“那不知觀音婢又想到何人?”

長孫皇后一笑,道:“既然陛下要跟妾賣關子,不如我們效仿古人,來個暗掌合字如何?”

李世民也來了興趣,連忙點頭道:“如此倒是有趣的很,好,朕就依你。”

說完,長孫皇后和李世民雙雙走上玉階,各自從案上拿起一支毛筆,蘸了墨汁,在左手手心上寫了起來。

等寫完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攤開寫了字的那隻手掌,互相一看,李世民當即大笑起來:“哈哈,朕與觀音婢,果然想到一塊去了。”

一旁的宮人也看的好奇不已,陛下和皇后的掌心上,到底寫的是哪位姑娘的名字呢?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打着啞謎,這些宮人即使再好奇,也無從得知了。

其實不怪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如此關心趙雲澤的個人問題。唐初,因爲經歷了隋末之亂,中原人口銳減,朝廷很注重人口的繁育。而要繁育人口,那麼就得先成婚事。因此,朝廷對於百姓的婚配之事也格外重視。

爲此,朝廷還專門制定了法律,規定了男女結婚的年齡。還在地方上設置了專門負責百姓婚嫁之事的官員,其實就是“官媒”。

若是有百姓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訂下婚事,或者是百姓通過自己的父母或鄉坊間長望之人申請,官媒就會出面,給沒有婚嫁對象的百姓說媒。若是誰家女子超過了一定的年齡還沒嫁人,那麼這家人還會受到法律上的處罰。

趙雲澤在這個時代,絕對算的上大齡青年了。因此,連堂堂一國之君和母儀天下的皇后,也關心起了他的婚事,這就不足爲奇了。

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226章 紅色罰款單第334章 大反轉第230章 大婚(下)第36章 兩個逗比的人情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32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上)第458章 神秘人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370章 挑撥離間(上)第51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下)第397章 如此佛理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230章 大婚(下)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464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下)第119章 李淳風第409章 貶官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375章 各懷心思第25章 渭水之盟(四)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62章 馬蹄鐵(上)第388章 連番打擊第271章 大神馬周第559章 天可汗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347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528章 運籌帷幄(下)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48章 火鍋夜宴(下)第396章 認乾孃?第279章 賑災第38章 鬱悶的方直第319章 貞觀趙氏通煙爐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68章 獻藥第339章 鍛造兵王(下)第323章 有錢,任性!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517章 訴衷情第68章 獻藥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161章 敵友難辨(下)第555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171章 投鼠忌器(中)第303章 煙囪軍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336章 挖牆腳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上)第58章 重陽登高(下)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106章 顯德殿演武(中)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536章 二將奪一城(上)第180章 內訌第458章 神秘人第37章 巷間偶遇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214章 七大罪(上)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303章 煙囪軍第165章 誰搶誰第380章 陰山之變(上)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4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中)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119章 李淳風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385章 陰山之變(續三)第513章 秋狩(二)第380章 陰山之變(上)第311章 獻寶(下)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178章 離間(中)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334章 大反轉第181章 私情與私交第355章 準備出征(下)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177章 離間(上)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69章 盪漾的李淵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152章 護龍會(下)
第67章 打一棒給顆甜棗第13章 撲朔迷離(上)第226章 紅色罰款單第334章 大反轉第230章 大婚(下)第36章 兩個逗比的人情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32章 李二是個心機婊(上)第458章 神秘人第335章 防蝗與特戰裝備第370章 挑撥離間(上)第51章 收徒與暖牀丫頭(下)第397章 如此佛理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230章 大婚(下)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464章 深夜裡的一把火(下)第119章 李淳風第409章 貶官第186章 朔方之變(五)第375章 各懷心思第25章 渭水之盟(四)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62章 馬蹄鐵(上)第388章 連番打擊第271章 大神馬周第559章 天可汗第408章 又被彈劾第94章 到底誰是賊(中)第537章 二將奪一城(中)第347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322章 招商會(下)第444章 黃金海岸(上)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528章 運籌帷幄(下)第509章 畢業典禮(上)第48章 火鍋夜宴(下)第396章 認乾孃?第279章 賑災第38章 鬱悶的方直第319章 貞觀趙氏通煙爐第273章 再戰王晊(上)第68章 獻藥第339章 鍛造兵王(下)第323章 有錢,任性!第121章 四方館疑案(二)第517章 訴衷情第68章 獻藥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161章 敵友難辨(下)第555章 劫持,又見劫持第272章 大神歸位第171章 投鼠忌器(中)第303章 煙囪軍第443章 大海呀,全是水第336章 挖牆腳第109章 講武堂的構想(上)第58章 重陽登高(下)第331章 大比武(中)第106章 顯德殿演武(中)第374章 往傷口上撒鹽第527章 運籌帷幄(中)第536章 二將奪一城(上)第180章 內訌第458章 神秘人第37章 巷間偶遇第234章 趙家莊(下)第187章 朔方之變(五)第214章 七大罪(上)第362章 六位帝皇玩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125章 四方館疑案(五)第141章 開衙與閱兵(中)第530章 歸去來兮第448章 柔腸一寸愁千縷第303章 煙囪軍第165章 誰搶誰第380章 陰山之變(上)第487章 秦茉兒離京(上)第428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中)第351章 被嫌棄了第119章 李淳風第356章 爸爸去哪兒第385章 陰山之變(續三)第513章 秋狩(二)第380章 陰山之變(上)第311章 獻寶(下)第338章 鍛造兵王(中)第178章 離間(中)第531章 靈兒有喜第334章 大反轉第181章 私情與私交第355章 準備出征(下)第492章 石城招商會(下)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177章 離間(上)第446章 第二梯隊第69章 盪漾的李淵第434章 效法先賢第152章 護龍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