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軍校-1

“秦有福,我發現你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居然連朝廷的命令都不放在眼睛裡了?是不是連朕也不放在眼裡了?”秦有福的兩個夫人和孩子剛出上書房,康熙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就跟翻書似的。

“沒有啊?皇上,我可一直都老老實實的,對皇上更是忠心耿耿,怎麼敢有那麼大逆不道的想法?再說我這就是一個芝麻綠豆的小人物,哪裡來的朝廷的命令?”秦有福莫名其妙,回到京城以後他可一直都在忙着結婚的事,也沒見有誰給他傳達什麼朝廷的命令啊。

“當真沒有麼?”康熙端起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斜着眼睛盯着秦有福問道。

一看康熙這個架勢,秦有福有點擔心了。他哪裡知道康熙到底指的是什麼命令,說不定是翻舊賬呢?不過想想康熙剛纔的態度,秦有福盤算着,即使自己有點毛病,估計問題也不大,應該還不至於到讓康熙生氣的程度,於是大着膽子,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臣愚昧。還請皇上示下,臣到底是怎麼惹着皇上了?”

“就你還能惹着朕麼?你惹的是大清的王法”康熙的聲音漸漸的變得大聲起來,哪還像剛纔跟秦凱旋玩的時候那麼和風細雨的?他一邊說,一邊將御座邊上厚厚一沓奏本用力往下一劃拉:“你自己看看朕讓你領兵出征是爲了檢驗全火器營的戰鬥力的,可是就因爲你全火器營損兵折將,還把所有的火炮全都給炸了你到底安的是什麼心?你難道不知道,爲了鑄造這些火炮整整用了六十萬兩銀子麼?是誰給你的膽子把炮都給我炸了的”

不能不說,怎麼說都是當皇帝的,康熙的表演水平相當高。秦有福一聽是爲了這些事,心裡頓時明白過來,大概是自己這段時間太不懂事了,沒有進宮來彙報情況,所有惹得康熙不舒服了,不過只要是長了眼睛的都知道,全火器營這次在湖南是立了大功的,雖然回程的時候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還輪不到受處分的程度。當然了,朝廷裡那些御史言官可不管你這些,只要是有問題的,雞毛一點的小事他們就能給你說成是亡國之憂,即便是康熙也是很不喜歡這些人的,可爲了起到監督作用,這些人還不可或缺,實在是比較矛盾的事情。不過既然認定了是這件事,事情就好辦了,無非是裝裝樣子,檢討一番,混過關就是了。看來以後這宮裡還是少來爲妙,省得給康熙把魂都嚇沒了就難找了。

秦有福馬上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一下出溜到了地上,一邊磕頭一邊擺出一副哭喪的樣子檢討着:“皇上,臣爲大清可是盡心竭力的呀,要說一點毛病都沒有的話,臣說出來您也不信,不過臣可沒有什麼大毛病。臣當然知道哪些大炮炸了可惜,可嶽樂將軍說吳世藩派了兩千多人來,目的就是想趁我們不備搶了外面的火炮和火槍,臣當時考慮,這幫人都是些亡命之徒,如果不想辦法把他們都給消滅了,萬一讓這些人在江北折騰和發展起來,可是大大不利於我大清的穩定,所以臣纔想着把他們都給騙進營地,用炸.藥一次吧他們都給解決了,這樣雖然會損失一些大炮,但是相比穩定的後方來說,這不過是錢的問題,所以…...”

還沒等秦有福說完,康熙扳着臉問到:“你在咸寧殺了校尉赫舍裡也是爲了穩定麼?他不過扛了一塊牌匾,是不是要殺了他?你從咸寧和岳陽搶了那麼多東西,怎麼不把你自己也給砍了?”

康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別看那個校尉只是個雞毛蒜皮的小官,可他是姓赫舍裡的,是孝誠仁皇后的族人,跟索額圖有親戚關係。雖說孝誠仁皇后已經死了,可康熙在這以後一直沒有封后,赫舍裡一族憑着孝誠仁皇后的福廕一直過得挺好的。這次跟秦有福出去的那個校尉別看官不大,可怎麼說都是正黃旗的主子,若不是給秦有福砍了,這次回來就該進兵部了。一家子人聽說秦有福爲了一塊牌匾就砍了他們家族中最有希望的新生代,當然就不幹了。事情很簡單,全火器營既然打下了咸寧,那麼咸寧城裡的東西自然是全火器營所有的,就算是爲了穩定民心吧,憑什麼你秦有福能搬空了咸寧城的府庫,他們家的人卻因爲一塊牌匾丟了性命?於是就把秦有福給告了。其實還不止赫舍裡家的,不少在戰鬥中亡故的軍士也紛紛上書,狀告秦有福罔顧他人姓名,爲求自己的功勞,逼着大家去送死。就連郝連澤的家裡也大聲喊冤,說秦有福根本就是編造事實,刻意謀殺郝連澤。其實這些事情康熙已經瞭解過了,秦有福當時的處理方式確實沒錯,畢竟全火器營就那麼點人,還得看管那麼多的俘虜,一旦引起咸寧城百姓的民變,恐怕整個全火器營都得陪進去。但是別人說得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再說就算是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康熙也是得處分一下秦有福的,更何況秦有福搶了咸寧和岳陽兩個城市,卻一文錢都沒有交上來,這樣的人不敲打敲打實在有些對不起自己。

“皇上,您也知道,當時這不是沒辦法麼?那個赫舍裡扛的是文廟的牌匾,要是不砍了他,怕是整個咸寧城的老百姓就得吞了我們全火器營了。再說了,咸寧府庫根本就沒幾個錢,臣看到大傢伙打仗挺辛苦的,就都給大傢伙分了,我可沒落着什麼好處。”秦有福生怕康熙惦記上他撈回來的那點錢,連忙哭起窮來。

“對,你就編你給朕好好的編朕倒要,我們大清的皇家顧問到底能編出什麼花樣來。”康熙實在也是拿秦有福有些無可奈何,他幹出來的這些事,若是放到一個滿人身上,只要稍微有些地位的,那還不得大肆宣揚一番?可惜秦有福是個沒有品級的悍然,估計下面的人正是因爲這一點,覺得秦有福怕是不得寵的,所以可着勁的告他。那些當言官御史的就是這樣,他們的權力是皇上給的,只要別太出格,一般來說,即使是不讓皇上喜歡,也不會怎麼樣他們,看萬一哪一下賭對了,先不說名流千古的事,只要得了皇上的賞識,好日子就來了。

“皇上,臣哪敢編瞎話騙您啊?您也知道,咱們這全火器營的官佐大多都是靠祖輩的功勳升上來的,只要熬夠了資歷,無非是慢慢等着升官就對了。我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漢人管着這麼一幫公子哥們,要是不兇狠一點,怕是說話就不管用了,我也難吶。”會哭的孩子又奶喝,秦有福知道什麼時候該叫點苦喊點冤。

秦有福這話算是說到康熙心裡去了,康熙知道,八旗子弟這些年是舒服慣了,反正祖輩的功績放在那裡,只要老老實實的,這麼偶能混碗飯吃,長此以往,八旗兵將不再是馬上的英雄,只是一幫混吃等死的狗熊,再有一個,八旗子弟各有旗主,一般靠聯姻的手段控制着手裡的部隊,康熙手裡掌握着實力最強悍的上三旗,但是這麼多年的安逸日子,上三旗也都開始懈怠起來,如果不想辦法控制,八旗將成爲國家的沉重負擔,八旗兵將成爲最沒有戰鬥力的部隊,這可不是康熙希望看到的。

“行了行了,用不着裝模作樣的了。回來也有一段時日了,對於全火器營你有什麼想法沒有?”康熙敲打秦有福無非就是爲了全火器營,這次湖南之行,全火器營顯示出了異常強大的威力,幾乎可以用銳不可當來形容,雖然現在炮都給炸了,但是隻要底子還在,無非是花點錢的事,康熙已經有了重建全火器營的想法,不過這個事情也挺頭疼的,畢竟全火器營太花錢,如果維持現狀是不難的,但是這樣的用處不大,畢竟人數太少了,擴編是最理想的,但擴編太費錢,投入和產出似乎有些不合算,橫豎這東西是秦有福搞出來的,還是問問秦有福的好。

別看秦有福在湖南打仗的時候挺勇敢的,可回來以後後怕了好長時間,清朝對於秦有福來說是沒有歸屬感的,不過他在這個年月過得挺舒服,倒是不願意他這麼就完了。再說秦有福心裡有數,清朝可還有三百年的存在,自己就算再有本事,最多是把小命給折騰了,想要改變是不可能的,他也沒想改變什麼。現在他是有錢有權,危險的活可是一點都不想沾邊了,其實要不是因爲考慮到沒有了康熙怕是不會有自己的好日子過,秦有福早就想法逃跑了。天大地大,只要真金白銀的拿出來,什麼地方不能呆?

“皇上,您知道,我這帶兵就是個玩票的性質,當真打仗什麼的,我這水平可就差得遠了,再說全火器營現在需要的是修整,還得重新鑄一批跑出來,沒有合適的傢伙,全火器營就是個擺設,沒有價值。”秦有福可不想再灌全火器營的事了,他覺得自己還是合適做點小買賣,安分守己的好。

一聽秦有福這話,康熙不高興了,誰都知道秦有福是個有能力的,只是不逼他一下他絕對有多遠躲躲遠,虧得吳三桂派人行刺他誤傷了熊婉兒,否則誰知道他還能打仗,這樣的人要是不好好用一用不是可惜了?不過秦有福是屬驢的,不拿鞭子抽他就不動,這樣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倒也是,你這趟去湖南也辛苦了,是該好好休息一下。這樣吧,你先回去整理一下在咸寧和岳陽繳獲的敵資,朕聽說有上百萬兩。正好用來爲全火器營鑄炮之用。畢竟你對鑄造火炮是有經驗的,沒事了就到工部去,幫幫忙,等全火器營重新武裝起來了你就可以回來交旨了。這段時間你的兩位夫人和孩子就暫時住在宮裡,那個小傢伙我挺喜歡的,沒事了還可以逗逗他。也免得影響你休息。你看怎麼樣?”康熙漫不經心的說出了這段話。他就不相信秦有福會不急。

果然,秦有福一聽這個就急起來了。開始麼玩笑,康熙這擺明是要訛自己一百多萬兩銀子,還要拿自己的老婆和兒子當人質,逼着自己幫他幹活。要說秦有福也就這麼點短處了,一個是心痛銀子,再一個就是護着老婆和孩子。別看秦有福膽小,可怎麼說都是大老爺們,哪能讓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受罪?現如今康熙的意思很明顯,要麼自己老老實實的聽話幫他搞好全火器營,要麼就等着家破人亡好了。這兩樣秦有福都不願意,可是他只能進行一個選擇。可是秦有福實在是不願意再上戰場了,這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的,家裡頭老婆孩子怎麼辦?**,要是能教會他們這些基本理論,到時候哎怎麼折騰就是他們的事了。

想到這,秦有福一拍腦袋,有主意了教會他們還不簡單,不就是搞個軍校麼?想想後來的蔣氏委員長,不過是一個上海灘的小流氓,別人憑什麼起家的?不就是憑着軍校麼?自己要是也搞這麼一個軍校,既解決了康熙的問題,自己也能輕送一點了,到時候桃李滿天下,全國的軍隊就都掌握自己的手裡了,爲什麼不辦學呢?

秦有福撓了撓腦袋,趕忙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皇上,您放心,我不但要搞好全火器營,還要在全火器營的基礎上辦一所指揮學校,解決目前軍隊低級將領能力不濟的問題,只要皇上答應,那麼不出三年,我們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低級官佐能力低下的、全憑父輩語音的問題,最關鍵,這樣就能打破滿、蒙、漢八旗軍各爲其主,不容易管理的事。時間一長,低級將領滿滿上來,天下的軍隊就惟皇上之命是從了。“秦有福知道,長期以來,滿、蒙、漢八旗之間基本上都只是聽命於旗主,康熙要不是掌握着上三旗,想要控制起來都比較困難,這也是滿清皇室不斷利用聯姻的手段拉攏各旗的原因。

“哦?什麼辦法,”果然,康熙來興趣了。

……

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48章 架橋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14章 釣魚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17章 剿匪會議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02章 打擂臺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171章 唱戲的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33章 開府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9章 確山危機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39章 辦學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25章 獻策定計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80章 設計定策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45章 羣豬飛奔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9章 防微杜漸第4章 忽悠領導第42章 準備好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6章 時政建議第十章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37章 軍校-2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41章 備戰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33章 開府第62章 庫房尋寶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35章 佔便宜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三十四章第26章 除鰲拜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83章 完勝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91章 刺殺-3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79章 談判-2第156章 秦府家宴
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122章 夜襲 軍營第48章 架橋第79章 撤藩線路第114章 釣魚第189章 無心之舉第125章 滿漢一家第145章 獎罰分明第66章 最牛的五品官第17章 剿匪會議第82章 和解的契機第18章 想當個小地主都不行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02章 打擂臺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103章 戰鬥前夕第171章 唱戲的第164章 玉蓉省親第138章 夫人聯盟第33章 開府第161章 朝會正名第86章 大清報業-2第56章 秦有福大婚-2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29章 秦有福的新宅子第158章 檢閱前夜第9章 確山危機第43章 大帳見駕第113章 岳陽城外第73章 出售產業第139章 辦學第75章 秦有福的怪癖第115章 攻打岳陽-1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57章 秦府女當家第25章 獻策定計第67章 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182章 攻打澎湖第80章 設計定策第97章 御賜筆洗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49章 玉蓉小產第44章 第一面白旗第45章 羣豬飛奔第154章 謀劃倒秦第19章 防微杜漸第4章 忽悠領導第42章 準備好了第50章 意義和收穫第6章 時政建議第十章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65章 損人不利己第137章 軍校-2第49章 第三面白旗第134章 白癡新郎第32章 御賜門匾第186章 招安臺灣第41章 備戰第150章 朵藍懷孕第33章 開府第62章 庫房尋寶第80章 吳應熊回京第124章 軍民同樂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0章 禮學館瘋漢第128章 秦有福傻眼了第176章 康熙也爲難第135章 佔便宜第142章 忽悠康熙第三十四章第26章 除鰲拜第170章 誥命儀仗第40章 禍起“圍牆”第12章 揀到寶了第24章 秦先生大才第62章 庫房尋寶第162章 急流勇退?第141章 新任校長第16章 人民戰爭第17章 剿匪會議第15章 安家落戶第172章 我就是秦有福第183章 完勝第188章 狡兔三窟第184章 大捷之後第47章 跟皇帝要賬第14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91章 刺殺-3第130章 婚前的顧慮第85章 大清報業-1第179章 談判-2第156章 秦府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