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

八路軍佔領了整個察哈爾全省以及綏遠省的一半以上的土地,其中還包括綏遠的省會城市歸綏市,這讓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整個國民政府所有的高級軍政官員極其不滿,雖然攝於內蒙古軍區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國民政府的一部分高級軍官還是一次次上書希望蔣介石允許其“收復失地”。

但是國民政府內部還是有一些明智之人,直到現在尚不時和翻臉的時候,況且以第二戰區的實力,就算能才手裡奪回綏察地區,恐怕也守不住,最後很可能便宜了日本人。

經過一番爭論,蔣介石還是決定不要和翻臉好,但是也不能就這樣便宜了,所以由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何應欽爲首的一支談判隊從武漢出發趕往延安,就察哈爾和綏遠兩省的問題與正式進行交涉。

接到國民政府發來的電報後,黨中央留在延安的所有領導就此事專門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會上當衆宣讀了韓雲華的意見,並且還附上了他和周副主席的看法。對於國民政府代表團此行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明白其中所牽扯到的一些東西,所以與會的領導們都表現的很謹慎,都認爲現在說什麼都不能同蔣介石政府翻臉,不然受害的只會是中國人民。這個我當制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相悖,不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但是,內蒙古軍區的轄區那是韓雲華所部十數萬部隊用無數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說什麼也不能就這樣讓出去,否則無法同內蒙古軍區上下十幾萬人交待,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引起部隊的譁變。況且內蒙古軍區的部隊成分實在是太複雜了,一個不好很可能諾大的基業便會毀於一旦。所以對於國民政府要求黨內意見出奇的一致,說什麼也不能讓出地盤,但是卻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適當的讓步。

且不說國共雙方爲了塞北這塊地盤來回扯皮,搞得雙方面紅耳赤,讓各界人士心驚膽戰,就怕國共雙方在外敵還沒有驅逐出國們之前便自己人和自己人先打起來了。現在日本國內也是氣氛十分緊張,先是由於華北方面軍集中主力進攻察哈爾地區的支那八路軍部隊,從而擱淺了華中、華北兩個方面軍共同制定的合圍武漢的作戰計劃。隨後華北方面軍攻入八路軍韓雲華部盤踞的察哈爾腹地作戰遭到了韓雲華部的頑強阻擊,並且致使韓雲華率領主力部隊東進冀東地區,引發了冀東地區支那人大規模的叛亂,動搖了帝國在該地區的統治,不得不調動察哈爾地區的部隊緊急救援平亂。爲了繼續保持戰爭的優勢,華北方面軍將歸綏城本就不多的守軍調往集寧地區繼續圍困集寧的支那部隊。然而接下來的事情一下子便脫離了日軍的預料,歸綏城、包頭城連續被支那軍隊攻佔,駐蒙兵團司令部被徹底摧毀,中將司令官連沼潘切腹自殺,包頭少將守備司令被俘,大批的武器裝備落入了支那人手裡,其中還包括一個戰車師團和一個摩托化旅團所需要的所有的武器裝備。隨後壞消息更是一個接一個,察哈爾省會城市張家口被破,塞北重鎮赤峰被破,少將以上的軍官接二連三被俘殺,就連關東軍最精銳的第二師團也在支那人手裡吃了虧。嚴重打擊了大日本帝國的士氣,塞北會戰結束的第三天,東京的朝日新聞便以廣播和報紙的形式向日本民衆公佈了塞北會戰的結果,其中用到了“慘敗”、“損失慘重”、“受到嚴重打擊”等詞語。

這是自第二次使用這樣的術語描述自己的部隊。第一次是在四個月前的徐州會戰前的臺兒莊戰役後,日本朝日新聞使用過這樣的詞語。而這一次朝日新聞更是以一種近乎咆哮的語氣報道了此次會戰的相關過程,根據日本軍部給出的數據表明此戰日軍一共損失了一萬三千多名士兵,擊斃擊傷支那八路軍超過了十萬人,在戰術上此戰雙方兩敗俱傷。在戰略上大日本帝國丟失了察哈爾全境和綏遠的一部分土地,可以說是失敗,而且是慘敗。

這是日本在開戰以來第一次在國際社會面前坦誠自己的軍事失敗,就算臺兒莊戰役被第五戰區殲滅了一萬多精銳日軍也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可見此戰日軍確實是被打疼了。

戰後,日本大本營命令解除寺內壽一大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的職務,調回東京接受審查。同時調彬山元大將接替寺內壽一大將擔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同時爲華北方面軍補充四個混成旅團的編制。並且撤消了駐蒙兵團的編制,原隸屬駐蒙兵團的第二十六師團和第六師團劃入華北方面軍直屬部隊的戰鬥序列。

在朝日新聞公佈了塞北會戰的結果後的第二天,國內多家新聞媒體爭相報道和轉載了朝日新聞的一系列報道。韓雲華和內蒙古軍區的威名再一次傳遍了大江南北,國內抗日氣氛頓時迎來了一次難得的,韓雲華和整個內蒙古軍區也成了一支繼第五戰區第31師後又一支英雄部隊。

一時間,八路軍總部和內蒙古軍區總部收到了國內多個政府機關以及國共雙方高級領導發來的賀電,其中國民黨方面有名的包括蔣介石、陳誠、何應欽、衛立煌、閻錫山、張自忠、薛嶽、李宗仁、白崇禧等,方面則是有、周副主席、八路軍總部、八路軍總政治部、朱總指揮、彭副總指揮、129師師部、115師師部、120師師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等都發來了賀電。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祝賀內蒙古軍區取得抗日空前大捷,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來敲內蒙古軍區的竹槓來了,例如聶榮臻和賀龍,張口就是幾百挺輕重機槍,十幾門迫擊炮之類的,用沈玉泉的話說和以前打土豪分田地時的情形一個樣。

北平,華北方面軍司令官辦公室,此時這裡的主人已經不是原來那一位了,剛剛換來的這位面相寬厚且略有些蒼老的矮個子將軍似乎很滿意這裡的環境,司令部裡的大部分參謀都聽說過這位剛剛上任的司令官的大名——彬山元。

彬山元,日軍陸軍有名的大將、元帥。1880年1月2日出生於福岡縣一個武士家庭。1893年4月,進入福岡縣立豐津中學學習。1898年3月,杉山元中學畢業後即應徵爲陸軍士官後補生。同年第14步兵聯隊。1899年12月,杉山元進入陸軍士官學校,1900年第12期畢業。第14步兵聯隊大隊長。1915年再次出任英屬印度武官,其間出訪德國,認識了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回國後大力鼓吹建立陸軍航空兵,後來被任命爲日本航空部部長。1917年8月晉升爲中佐,第2航空大隊隊長。1921年6月,晉升爲大佐。1922年4月,任陸軍省軍務局航空課長。1923年8月,改任軍事課長。1925年5月1日,杉山元晉升爲少將。1928年8月,調任陸軍省軍務局長。1930年8月。晉升爲中將,被任命爲陸軍次官。

彬山元是一個堅定地大日本帝國主義者,堅定地認爲日本只有不斷地發動對外侵略戰爭才能生存下去。1931年7 月,彬山元主持制定了《解決滿蒙問題方策大綱》,明確規定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原則、步驟和措施。彬山元是中國“九.一八”事變直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9月18日清晨,九一八事變發生的消息傳到東京後,杉山元緊急約見陸軍省軍務局長小礬國昭和參謀本部次長二宮重治,共同決定利用這一時機擴大事態,一舉實現獨霸中國東北的夢想。由於杉山元等軍部首腦人物的慫恿、唆使,關東軍加緊擴大侵略戰爭。不久,中國東北全境即全部陷入關東軍的控制之下。1931年12月13日,犬養毅 政友會內閣成立,荒木中將任陸軍大臣,杉山元中將依然擔任陸軍次官。

與此同時,日本侵略軍侵佔中國東北以後,爲了轉移國際視線,又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變,開始武裝進攻上海。駐上海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與日軍進行了慘烈的戰鬥,給予了日軍重大打擊。第十九路軍腹背受敵,被迫撤出上海。而此時身爲陸軍次官的杉山元協助組織和指揮了日軍這次軍事行動,其手上在一次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

就在日本侵略軍同中作戰最激烈之時,第12師團師團長,離開了陸軍省。日本陸軍第12師團屬於一等師,其駐地正好在杉山元的故鄉,可謂“衣錦還鄉”了。但他內心卻很不快,因爲杉山元認爲,他是在上海事變還未結束就離開陸軍省的。在任師團長的一年多裡,杉山元舉辦講演會,煽動人們的軍國主義思想,以策應對中國的侵略。

1933月,杉山元被調任航空本部部長。任內重新制定航空兵操典,爲日本陸軍航空兵戰術和航空兵教育奠定了基礎。在他的不斷努力下,日本陸軍航空兵發展成一支有效的作戰力量,他因此被稱爲日本陸航第一人。

九一八事變後,在陸軍內部,擁戴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的激進青年軍官爲中心的“皇道派”同以陸軍省軍務局長永田鐵山大佐爲主體的“統制派”之間的鬥爭越來越尖銳,1934年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兩派鬥爭中,杉山元坐收漁翁之利,在同年8月的人事調動中,晉升爲參謀次長併兼陸軍大學校長,1936年二?二六事件發生後,杉山元因受到牽連而辭去參謀次長的職務。

1936年8月,杉山元任陸軍三大核心首腦之一的教育總監兼軍事參議官,11月2日,晉升爲陸軍大將。1937年2月任林銑十郎內閣陸軍大臣。該屆內閣倒臺之後,在近衛文麿內閣裡繼續留任陸軍大臣。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杉山元身爲陸軍大臣,極力主張增加駐華兵力,擴大戰爭規模,他強硬的反駁不擴大派的石原莞爾:“所謂不擴大,只是避免全面戰爭,而不是不顧皇軍的威信。”他向昭和天皇擔保,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7月 11日責成陸軍省和參謀本部有關部門共同制定了《關於華北作戰的協定》,向內閣提出增兵華北方案,7月18日,首相近衛文麿召開“五相會議”,身爲陸相的杉山元力主增兵華北,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師團下達動員令。向華北增兵二十萬,馬五萬匹。8月10日,杉山元決定向上海增派兩個師團的兵力。8月15日,日本政府發表了由杉山元起草的《對華宣戰聲明》,全面侵華戰爭被付諸實施。此時的杉山元非常樂觀,叫囂“迅速予敵徹底打擊,以期早日收拾時局”。緊接着發生了成立北支派遣軍,中支派遣軍,設立陸軍大本營,攻陷中國首都南京的事件,但蔣介石退入內地,依然不屈服,解決中國事變遙遙無期,杉山元這時才真正知道中國的遼闊無邊。

近衛首相爲早日解決對華作戰,更換了外相和陸相。杉山元於1938年6月改任軍事參議官。9月,杉山元在做盲腸炎手術休養期間被調任北支派遣軍司令官。

在接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之前,大本營向杉山下達任務,即:“維持現在佔領的華北地區的安定局面,努力迅速恢復河北省北部、山東省、山西省西部及內蒙地區的治安,確保主要交通線的安全。”

而大本營給彬山元的建議是,組織部隊開展武力爲中心的“治安肅正”作戰,摧毀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大本營並不認爲彬山元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華北問題,但是大本營卻不希望華北地區的形勢不要繼續惡化下去了。

彬山元面容憨厚,遠遠看去就像一個慈祥的長者,彬山元在上學的時候被戲稱爲傻瓜元,他還有一個外號叫“便所扉”,意思是像廁所門那樣裡外都可推開,實際上彬山元的性格異常堅忍頑固,這在其長達47年的軍事生涯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無論遇上多麼強大的對手,彬山元都會毫不畏懼地面對,在這一點上彬山元倒是和韓雲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彬山元知道自己的指揮才能並不比寺內壽一大將高明多少,甚至還有所不如,但是他卻有寺內壽一大將所不具備的堅韌和魄力。在國內的時候,彬山元就研究過內蒙古軍區的戰法,而且也想到了一些破解的辦法,但是彬山元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遏制住內蒙古軍區崛起的勢頭。

彬山元在來中國之前,裕仁天皇將一箇中隊的天皇衛隊交給他指揮,用於保護他的安全。看完這支部隊的表演後,彬山元欣喜若狂,他最害怕的不是支那的正規武裝 ,而是韓雲華所部神出鬼沒的特戰隊。

彬山元知道寺內壽一大將其實失敗在了自己的大意之下,至始至終韓雲華部的特戰隊都沒有引起寺內壽一大將的關注,這才使得華北方面軍無論在情報方面還是在爭取戰機方面都失了先手。寺內壽一大將倒也不是一事無成,最起碼在打擊韓雲華所部的經濟方面做出了不少貢獻。在彬山元大將看來,韓雲華所部轄區內數十萬一無所有的災民絕對是韓雲華的一大負擔,這數十萬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內蒙古軍區的發展。

現在彬山元大將在等一個人,一個對內蒙古軍區十分了解的人,一個隊他以及整個華北方面軍都極其重要的人。經過塞北會戰,華北方面軍各部的損失都很大,尤其是一直擔任主力進攻部隊的第六師團、第二十一師團、第二十六師團、第109師團等。然而由於寺內壽一大將被撤職,華北方面軍諸多高級將領受到大本營的斥責,所以這些部隊一直都沒有得到過有效的補充。所以現在華北方面軍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雖然彬山元也知道短時間內內蒙古軍區不會也不可能發動什麼大的攻勢,但是由於華中方面軍再一次向東京大本營上書關於進攻武漢的作戰計劃,並且希望得到華北方面軍的支援。

臨來中國的時候,彬山元就聽聞有小道消息說大本營已經決定讓華北方面軍配合華中方面軍合圍武漢。雖然消息還沒有得到證實,但是憑彬山元的門路得到的小道消息幾乎已經可以肯定武漢會戰已經處於最後的確定的階段了。這讓彬山元很是擔心,畢竟剛剛經歷慘敗的華北方面軍能不能承擔得起這麼艱鉅的作戰任務還是一個未知數。

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433章 韓雲華的決定第642章 鉅變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316章 鋤奸(一)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277章 婚禮(二)第627章 大休整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380章 華北會戰(二十六)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495章 收尾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558章 關東軍的恐慌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592章 閱兵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405章 多田駿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495章 收尾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
第45章 中日戰力對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230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五)第69章 你們就是種子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二)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65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122章 冀東事變(十三)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433章 韓雲華的決定第642章 鉅變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395章 中央工作組第72章 生死時速(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365章 華北會戰(十二)第316章 鋤奸(一)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6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三)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472章 戰山東(二)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660章 最後之決戰(六)第277章 婚禮(二)第627章 大休整第502章 潛心發展之金融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21章 特戰大隊第634章 暗流涌動第380章 華北會戰(二十六)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25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一)第13章 大同攻略(二)第442章 張家口攻防戰(二)第495章 收尾第468章 華北無戰事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488章 必須給個交代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一)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135章 戰鬥總結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558章 關東軍的恐慌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608章 關東軍的末日(六)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592章 閱兵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651章 江北無戰事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666章 德國投降第492章 提前出現的報告第479章 戰山東(九)第405章 多田駿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421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三)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617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五)第495章 收尾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40章 風雲再起(一)第215章 華麗的演出(六)第296章 景陽岡反掃蕩(四)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222章 絕對震撼(三)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203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一)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