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美援蘇援

關東軍收縮兵力的架勢很明顯,不過韓雲華現在也需要時間,所以也就沒有找小鬼子的麻煩。//《》《》械網//就目前情況而言,東北人民解放軍還處於建立初期,部隊整編還剛剛開始,沒有3個月的時間是無法形成戰鬥力的,況且還有很多部隊的武器也沒有得到更換和統一,所以韓雲華其實也挺害怕關東軍這個時候出動大軍圍剿解放軍的。

正規部隊不動並不等於特戰隊不動,李定國現在雖然也是堂堂野戰軍軍長了,但是他依然是喜歡特種作戰,雖然在常規作戰方面他的指揮水平也很高,但是就內心而言他並不願意當那個勞什子破軍長,因爲內蒙古軍區有明文規定,旅長以上含旅長一級的軍政幹部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嚴禁親自帶兵到一線作戰,尤其親自參加戰鬥任務。原本這一條是羅榮桓整出來專門用來限制韓雲華的,但是現在卻成了很多特戰幹部們腦袋上的緊箍咒了,甚至於連許世友、李大勇等人也是被這條規定搞得叫苦連天。

不過規定就是規定,儘管有很多人看這條規定不順眼,但是卻沒有那個人敢隨意違反。因爲內蒙古軍區對違反各項規定的軍政幹部都有專門的懲罰措施,執法官可不會因爲你是師長還是司令員就會手下留情。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雖然軍區有規定,旅級以上的軍政幹部決不允許親臨戰場衝鋒作戰,但是李定國倒好,你不是不讓我指揮部隊衝鋒嗎,那好我也不帶部隊作戰,我去訓練部隊去,反正野戰第一軍已經有一半的部隊到位,這些部隊斑駁不雜,一點精銳的樣子也沒有,所以李定國制定了一個長達3個月的訓練計劃,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建立野戰第一軍的特種部隊,而這個特種部隊的教官責無旁貸地落在了他的頭上。

平時野戰第一軍所有的所有的事情他都交給了政治委員李延祿,他自己則是從野戰第一軍3萬5千多人裡面挑選了1000人進行特訓,他要從這一千多人裡面選出野戰第一軍的特戰隊出來。和韓雲華訓練特種部隊的方式有區別的是,李定國訓練的重心是實戰而不是理論。當年李定國等人受訓的時候,韓雲華先是讓他們學了整整一個多月的理論知識,然後放出去執行了幾次任務。但是現在東北地區形勢複雜,不但有中國人和日本人在這個地區,還有朝鮮人以及蘇聯人,李定國也不清楚小鬼子給他們的時間有多長。而特戰隊在東北地區這種地理環境作戰的先天優勢決定了以後的野戰第一軍不可能沒有特種部隊,所以李定國只能採取一戰代練這種土辦法訓練部隊了。

李定國也真是光棍的可以,從韓雲華身邊申請了一個特戰小隊充當教官之後,他本人和那一千多受訓的特戰隊員就徹底消失了,讓韓雲華和呂正操知道後只能乾瞪眼,但是卻無可奈何,規定是規定,但是規定中並沒有說軍長不能親自訓練部隊。

韓雲華知道李定國的脾氣,讓他做這個軍長還真是爲難他了,不過出於以後同蘇聯方面的接洽交流問題,韓雲華也只能將他提到這個位置上來。不過韓雲華也沒敢全部靠他,所以除了給他派了一個李延祿之外,還從內蒙古軍區調了兩個師級幹部充當野戰第一軍的高層。

前幾天抗聯第三路軍傳來消息稱,趙尚志傷勢已經好轉,雖然人還處於昏迷狀態,但是基本上已經脫離了危險,小命算是保住了。.《》最快更新但是由於趙尚志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就在趙尚志傷勢稍稍有所好轉,日軍就出動了整整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將昏迷中的趙尚志押解到了佳木斯。

韓雲華只要確認趙尚志小命還在就行,其他的他一概不管,趙尚志沒有死這個消息對於韓雲華來說就是天大的喜訊。

不過接下來更大的喜訊接二連三的傳來,首先是黨中央通過秘密電臺給韓雲華發了一封電報,說美國支援的2個整編師的武器裝備已經全部運抵西安,儘管國民政府方面竭均能阻攔,但是在美國方面的堅持以及方面的多方爭取下,這批軍事援助已經裝上了方面的卡車,正往延安開來,另外由美國陸軍上校斯尼爾爲首的一個軍官團隨車隊前往延安考察,同時近期還要有一個認識大約爲15人的代表團從延安轉道內蒙古軍區,中央希望韓雲華能夠好好接待一下這些美國來的客人。

這個消息對於韓雲華和整個來說都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喜訊,要知道歷史上美國可沒有對進行過武器援助,甚至連一向以領導以及老大的蘇聯也沒有給予八路軍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只是用駱駝給送來幾百本書籍,僅此而已。

但是現在美國竟然向提供武器援助,這不得不說是在外交上的一種突破,更是在國際社會中已經得到了初步的認可,這次軍事援助雖然只有區區兩個整編師所需的武器裝備,而且貌似還沒有火炮。但是這也足夠高層欣喜不已了,要知道以美國整編師的編制算,這兩個整編師足足可以武裝八路軍五個師的兵力,這些武器裝備的投入使用足可以給多出5個精銳步兵師來。

不過這些武器裝備該裝備到那支部隊倒是個問題,在得知這批美援已經到了延安之後,不管是新四軍還是八路軍都發來了加急電報,希望中央能將這批裝備分給他們。這手心手背都是肉,給了老大不給老二不合適,給了老二不給老大也不合適,況且還有內蒙古軍區這個小三在,中央有懈難了。

雖然內蒙古軍區沒有發電報要裝備,但是中央卻不能不考慮韓雲華等人的想法,畢竟自從內蒙古軍區成立之後,中央從內蒙古軍區劃撥走的武器裝備以及成建制的部隊足以組建一個集團軍了,現在一下子中央得到了幾萬支新式步槍,要是分蛋糕的時候沒有內蒙古軍區的份,恐怕整個內蒙古軍區都會對中央有意見。況且說白了這批美援也是人家內蒙古軍區爭取回來的,要是沒有內蒙古軍區奇襲濰坊縣,救出數千名美英等國的僑民,同時揭穿日本皇室的陰謀,美國人恐怕也不會在意的。所以說,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韓雲華以及整個內蒙古軍區的意見都是極爲重要的。

主席發來電報詢問韓雲華的意見,問問韓雲華對這批武器裝備又沒有什麼想法。韓雲華的回答很乾脆,沒有想法,要是中央沒有意見的話可以將這批美援中所有的衝鋒槍都調給內蒙古軍區,至於那些步槍以及機槍就算了。

這倒不是說韓雲華不想要那批精良的美國貨,而是因爲現在內蒙古軍區的武器裝備已經足夠令人眼花繚亂的了,內蒙古軍區現在部隊裝備的步槍主要有3種,第一種就是日本的三八大蓋,這是內蒙古軍區的主要武器;第二種是國產中正式,這種步槍在內蒙古軍區的各大部隊中裝備的也不少;第三種則是德國制的毛瑟k98步槍,這種槍支在內蒙古軍區大約有6個步兵師和所有的警備部隊都裝備了,數量也相當可觀。麻煩的是這3種槍支彈藥的口徑都互不兼容,打起仗來補給很麻煩。要是再裝備一部分美國貨的話,那就更麻煩了,所以韓雲華想來想去還是不要的爲好。

況且像這批美國武器裝備,只有集中起來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一抵散開來威力就會大大下降。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心細如髮,這種認識那種要不不幫你,要幫就幫你送到西。他們也清楚以現在的工業水平根本無法支撐如此多的美國武器裝備的消耗,所以專門支援了兩條彈藥生產線。而同樣的彈藥生產線他們支援了國民政府15條,反正羅斯福的意思很明確,武器裝備的生產線是絕對不能白送給中國的,不管是中國中央政府還是地方軍閥政府都一樣。但是也不能讓中國人拿着美國的武器老打敗仗,彈藥必須要供應充足,反正子彈這種東西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就算是將生產線送給他們也沒什麼。

兩條彈藥生產線中央在延安留了一條,剩下一條給了內蒙古軍區,一方面是因爲內蒙古軍區要的那批衝鋒槍數量很大,以衝鋒槍的射擊速度,那彈藥的消耗還不是如流水一樣,要是沒有一支可靠地彈藥補充渠道,那一千二百多支衝鋒槍恐怕非但不會加強部隊的戰鬥力,反而還會成爲累贅。另一方面內蒙古軍區的工業生產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包頭兵工廠的生產能力基本上是邊區兵工廠的十倍,這還不算內蒙古軍區另外四大兵工廠以及大量的小兵工廠。

主席等人清楚地記得,就在去年的時候,包頭兵工廠一天就可以生產一個加強連所需的全部裝備,要是原料充足的話,單單包頭兵工廠一個月就能生產一個步兵師所需要的武器裝備,所以將這條彈藥生產線送給內蒙古軍區中央未嘗沒有讓韓雲華當奶牛的意思。既然你拿了人家的彈藥生產線,那麼以後其他部隊缺乏彈藥的時候你韓雲華可得可勁地支援,權利和義務那是相等的。

不過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國考察團到達歸綏的時候,蘇聯那邊也發來電報,說第二批蘇聯援助內蒙古軍區的武器裝備已經到達中蒙邊境,隨時可以交接。另外一起到達中蒙邊境的還有整整3000名蘇聯紅軍,這批紅軍戰士是斯大林好不容易從前線抽調出來的精銳,伊萬諾夫希望韓雲華按照雙方的約定,將這3000餘名蘇聯士兵全部訓練成伊金莎上校那樣的精銳特種兵。

另外伊萬諾夫中將轉交了一份斯大林從莫斯科直接發過來的關於伊金莎等人在蘇德戰場上的戰績統計表,在歸國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那五百多名蘇聯特種兵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在這場關乎蘇聯命運的戰爭中他們好像無處不在的幽靈,直接間接死在他們手中的德國士兵已經超過了2萬多人,另外還有大量的德國狙擊手以及重要目標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被一鍋端掉的德國團級以上的指揮部就有28個,被擊斃的德國少將以上的軍官9人,校官267人,尉官無法統計,而伊金莎的特戰隊自身傷亡不到一百人。

不單單是斯大林等人對於伊金莎等人的表現感到驚訝,連韓雲華自己也被這份戰績統計表感到吃驚,單單從敵我雙方的傷亡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來,蘇聯的第一批特種兵已經達到了世界最一流特種兵的水平,這個時候韓雲華也對李定國這個自己曾經的警衛員加學生的帶兵水平感到震驚,同時也有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驕傲。

老師永遠不希望自己的學生的水平止步於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纔是老師最大的安慰。欣喜之餘韓雲華命令呂正操立即帶着解放軍一個騎兵師前往滿洲里同蘇聯接收武器裝備以及他們的受訓隊員,而這批蘇聯援助除了火炮和坦克之外其他的全部劃撥給了呂正操所部,至於這批參加特種兵訓練的蘇聯士兵則是全部交由李定國處理。

也許是伊金莎等人的強悍表現打動了斯大林,也或許是美國對的援助刺激了蘇聯人,反正不管是出於何種考慮,這次蘇聯援助內蒙古軍區的武器裝備的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上都比第一次強了不是一點半點。這次蘇聯支援內蒙古軍區的武器裝備依然以重武器爲主,坦克和裝甲車依然是韓雲華最想要的,至於蘇聯產的那些槍支韓雲華並沒有在意,不過當呂正操將這次蘇聯援助內蒙古軍區的武器清單發回烏蘭浩特的時候,韓雲華還是狠狠吃了一驚。,整整450輛坦克和200輛裝甲車,另外還有10個步兵師的輕武器,火炮以及彈藥若干。

看完這份清單之後韓雲華第一感覺就是震驚,第二感覺就是疑惑。蘇聯的情況他還是知道一些的,以現在蘇聯的情況用中國的老話說,那就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連他們自己都得美國人援助,尤其是在丟了東歐工業區之後,蘇聯自己的武器裝備也有很大的缺口,這批援助內蒙古軍區的武器裝備數量之龐大足足可以裝備20萬人,蘇聯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那450輛坦克裡面最差的型號都是bt-7輕坦克,甚至還有150輛蘇聯現役的主戰坦克t-34,這種坦克就目前爲止可是歐洲戰場上的霸主,在德國的豹式坦克沒有出現之前它就是真正的陸戰之王。

欣喜過後韓雲華陷入了沉思,蘇聯這是想要幹什麼,原本按照他和伊萬諾夫之間的約定,內蒙古軍區爲蘇聯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培訓3000名義上合格的特種兵,另外必要的時候可以派一支真正的勁旅到蘇聯參戰,最主要的是內蒙古軍區要保證在戰爭結束前決不允許日本人的部隊出現在遠東地區。而蘇聯則是在2年之內爲內蒙古軍區提供不少於20個整編師的武器裝備以及最少一千輛坦克,另外蘇聯還的爲內蒙古軍區培訓最少一千名飛行員以及他們所需的飛機。

這個協議原本是要在兩年之內陸續完成的,但是以現在的情況看來,蘇聯人似乎有些等不及了,一下子交清了一半的貨款,看樣子蘇聯人是有大動作了。韓雲華的思緒在遠東以及歐洲戰場徘徊了很久,最後結合現在的時間,最終韓雲華確定蘇聯人是要發動最終的大反攻了。看樣子斯大林是有了必勝的信心的同時還是擔心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這80萬日本關東軍,雖然說39年的諾門坎會戰已經證明了日本人並沒有他們吹噓的那樣強悍,在蘇聯的坦克大炮面前他們的武士道精神簡直不堪一擊。

但是正因爲如此,近幾年關東軍不管是在兵力上還是在武器裝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部隊人數由28萬猛增到現在的80萬,不但組建了大量的炮兵旅團,而且還組建了戰車師團。而相對的蘇聯紅軍遠東軍區卻幾乎沒有任何發展,甚至於還不如1939年時強大,因爲這兩年間大量的精銳部隊經過西伯利亞鐵路被抽調回了西線戰場,現在的遠東軍區只剩下不到30萬老弱病殘以及新兵部隊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依然強大,但是實際上就是一支徒有其表的紙老虎。

第561章 東征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3章 安身立命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82章 條件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27章 落幕(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85章 前奏(二)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321章 伏擊(三)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127章 落幕(二)第350章 戰冀南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439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六)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189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
第561章 東征第330章 山東大風起(九)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11章 冀東鉅變(二)第145章 武漢會戰之出兵武漢(一)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91章 巔峰對決(五)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109章 震撼出擊(七)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116章 冀東事變(七)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469章 大軍區計劃(一)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435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二)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505章 潛心發展之八路軍第550章 要變天了第3章 安身立命第524章 整飭軍紀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482章 條件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372章 華北會戰(十八)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543章 陸戰隊出擊第440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154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五)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27章 落幕(二)第310章 尾高龜藏的憤怒第529章 戰德州之天兵奇降第184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十)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85章 前奏(二)第623章 發展思路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393章 華北會戰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二)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375章 華北會戰(二十一)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152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三)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192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一)第197章 拜見丈母孃(三)第182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八)第236章 冀南反掃蕩(五)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321章 伏擊(三)第136章 北上尋親(一)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127章 落幕(二)第350章 戰冀南第9章 保衛大青山(二)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142章 風雲再起(三)第439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六)第193章 武漢會戰之撤軍北上(二)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229章 韓雲華的日本女兒(四)第223章 絕對震撼(四)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隊的禮物第305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二)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119章 冀東事變(十)第336章 新的戰略佈局(三)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189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二)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626章 開羅會議第371章 華北會戰(十七)第328章 山東大風起(七)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