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

聽到楊震說起自己老師要來,熊大縝的雙眼不由的一陣陣的發亮。興奮的就差沒有跳起來一把抱住楊震。巨大的驚喜,甚至讓熊大縝有些口不擇言的道:“一號,葉教授要來,您沒有騙我吧?真是太好了,自三八年我參加抗戰,一晃都有三年沒有見到老師了。”

“一號,您放心。只要葉教授張嘴,我想吳教授和其他的教授絕對沒有問題。葉教授那裡的工作,我去做。我保證要是不能將他們留下來、安置好,別說讓我去政治部宣傳處照相,就是讓我去炮兵部隊背大鍋,您說的最嚴厲的懲罰,我都去幹。”

說到這裡,熊大縝想起一件事,突然又有些愁眉苦臉的道:“一號,那些教授要是提出參觀我們的軍工廠怎麼辦?還有我們的預定計劃,是不是和他們說一下?這些教授都是懷揣着科學救國夢才放棄國外的優厚生活,返回國內任教的。”

“而國內大學,又是一貫的重文輕理。就算我們清華,一年所有的理工類畢業生也不過百餘名。加上國內的科研現狀,幾乎沒有任何科學研究機構,讓這些老教授常感英雄無用武之地。我想如果將我們的部分計劃和他們說清楚,一定會堅定他們留下的想法。”

對於熊大縝的想法,楊震絲毫沒有猶豫的道:“只要他們都能夠留下來,他們問什麼,你小子就回答什麼。包括我們的計劃以及我們目前遇到的困境,什麼都不必隱瞞,全部如實相告。還有軍區給他們的待遇,也要講清楚。”

聽到楊震居然同意熊大縝將軍區近期龐大軍工的計劃向這些教授傳達,熊大縝很是興奮,但旁邊很少說話的王光宇和張鎮華卻同時反對。尤其是對今明兩年軍工建設計劃極爲了解的張鎮華,更是激勵的反對道:“一號,這不太恰當吧。”

“今明兩年的軍工建設計劃,除了東北局和軍區的幾個常委之外,就連新調來的項主任都不清楚。現在就向這些專家、學者泄露,我們很難做到嚴格的保密。一旦這些計劃泄露出去,恐怕對安全很不利。”

“國民政府那一邊倒是無所謂,就算他們知道了,現在也對我們無可奈何。但是一旦被鬼子知道了,我想他們爲了摧毀我們的持續作戰能力,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摧毀這些軍工廠。所以我認爲這件事情,我們還需要慎重的考慮。”

“可以將我們的部分計劃轉告給這些專家學者,但如果全部都說清楚,我認爲不太恰當。畢竟我們現在還處於戰時,一旦泄密對我們的威脅太大了。尤其我們某些項目,就連美國人和江北方面也要進行一定的保密。”

對於張鎮華的反對,楊震卻是擺了擺手道:“老張,我們今明兩年的這個龐大的工業發展計劃,我認爲和專家們說說,並沒有多大的危害。只要不將我們新工廠的選址和確切的位置泄露出去,小鬼子即便知道了,也找不到。”

“而且我相信這些專家和學者的愛國心,他們不會將我們的這個計劃泄露出去。這些人大多都是留學歐美髮達國家後返回的,明知道在國內的收入遠不及他們在歐美,明知道國內給他們發揮本專業能力的地方除了當教授之外,幾乎沒有。”

“但是懷揣着科技救國、科技強國夢想的他們,還是義無返顧的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返回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而在現在半壁河山淪陷,國破家亡之際,也沒有一個人放棄他們的夢想。”

“現在國統區物價飛漲,過去看起來充裕的薪水,已經減半不說。現在有限的薪水已經無法滿足家人生活。很多教授、講師爲了填飽肚子,甚至依靠典當財物生活。但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之下,他們依舊沒有人離開,沒有放棄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用他們一己之力,撐起了我們這個國家科學發展的夢想。培養出大量的急需的理工類人才,爲這個國家今後有可能騰飛的那一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國民政府給不了他們安定的生活,我們給。別人給不了他們一個安心育人的環境,我們全力以赴。別人給不了讓他們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我們要做到人以致用,給他們一個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

“對於這些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在這戰火紛飛情況之下與國共同紓難。即便生活困苦,也沒有放棄教書育人職責的人,我相信他們不會出賣我們。如果這樣的一些人,我們都不能相信容不下,那麼我們還談什麼發展自己。”

“我更相信,這些一直懷揣着科技救國夢想的人,在得知我們這個建立中國人自己的國防產業的計劃後,會投入更大的熱情來參與。老張,對於他們這些人我們不僅要給予最優厚的生活待遇,更要給予最大的信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要敞開胸襟,去迎接每一個懷揣科技救國夢想的人,來參與到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來。對於他們,我們要信任無底線。不要讓某些政治因素,干擾了他們的參與的熱情,發揮自己能力的決心。”

楊震這一席話,不僅僅是說給王光宇和張鎮華聽得,更多的是說給熊大縝聽的。先不說王光宇和張鎮華聽完那句信任無底線後的反應是什麼,熊大縝聽完後卻是兩眼冒光,激動的雙手都不知道該往哪兒放了。

看着一副激動不已樣子的熊大縝,楊震翻了翻白眼,轉過頭看了看身後靶場上的那排武器後道:“這些裝備就地先封存在嫩江軍區。你們幾個今天先別回佳木斯,一起去老王那裡,我還有事情找你們。”

楊震雖然沒有說找熊大縝和張鎮華有什麼事情,但反應也算靈敏的兩個人,也大致猜出了楊震找自己有什麼事情。既然沒有在靶場上說,肯定是需要嚴格保密的事情。所以兩個人誰也沒有問,跟着楊震上了車。

到了王光宇設在日軍原駐齊齊哈爾五十一師團師團部的司令部中,在讓袁芷若和李慧蘭去休息後,楊震纔看了看面前的三個人,沒有先和王光宇說話,而是將目光直接看着熊大縝和張鎮華兩個人,沉默良久才道:“選址的情況進行的怎麼樣了?”

聽到楊震的問話,熊大縝和張鎮華對視一眼後,才由熊大縝道:“一號,初步定在孫吳。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爲關東軍在孫吳有大量相對完整的工業基礎。發電廠年發電量,足以應付基建所需。”

“這一帶,日軍修建了大量的秘密工廠。雖然很多還沒有投入生產,但基建已經完成。我們將這裡作爲首要選址,可以儘可能的利用日軍原有的基建,有效的節省大量的基建時間。而且日軍已經完成基建的工廠之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半地下或是地下,可以有效的避免日軍轟炸。另外就是交通線比較完備。”

“孫吳的交通也極爲便利。除了本身有鐵路與齊齊哈爾、哈爾濱以及佳木斯聯繫之外。除了冬季之外,黑龍江全線可以通航。沿黑龍江走水路,經松花江可以直抵哈爾濱一線。其水陸交通,可以說極爲便利。”

“而且日軍在孫吳境內的曾家堡一線修建有一個大型的永備機場。其主跑道長度達到一千一百餘米,寬達百餘米。輔跑道長度達到一千二百米,寬五十米。可以滿足我軍現役的所有飛機起降。同時修建有完整的地面導航和掩蔽所。”

“這裡還有豐富的資源。除了煤炭產量足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之外,這裡也是僞滿最大的黃金產地之一。這裡也是北滿人口基數最大的一個縣,不算沒有來得及跑掉的日本人、朝鮮人以及白俄,僅僅長住的中國人口就達到六十餘萬人。”

“除了基建有相當良好的基礎以及交通極爲便利,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之外。那裡與江北只有一江之隔。將地址選在那裡,即可以保證後方安全,也方便我們進口物資。雖說距離海拉爾一線的日軍有些近,但周邊的小興安嶺可以形成有效的屏障。”

“我們軍工部東北局的統一指揮以及後勤部的配合之下,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孫吳境內的勘察,並已經完成了選址工作。新建的幾個彈藥廠,已經利用原有日軍修建的基礎設施,已經安裝設備。預計五一之前,便可以投產。”

“剩餘的汽車廠、飛機廠、坦克工廠以及重武器工廠,也已經在孫吳境內完成選址。也本着多快好省的要求,儘可能的選用日軍已經完成一定基礎建設的地方。只是雖說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並不太適合作爲大型的汽車、飛機制造廠的廠房,我們還要進行一定的改造。”

“一待天氣轉暖,允許開工,便可以對日軍已經修建完畢的基建進行改造。至於其他的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廠、石油冶煉廠,我們初步定在哈爾濱以北的綏棱、通北、德都一線。而鍊鋼廠,我們選在了湯原。”

“整個僞滿境內最大的多寶山銅礦,就位於嫩江境內。這裡還生產鉬等貴重金屬,交通也相對的便利。所以我認爲將主要提煉銅的有色金屬冶煉廠,選擇在德都一線還是比較恰當的。至於石油冶煉廠,選擇在綏棱,就是一號您在去關內之前的要求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三百四十三章 頭等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五百七十三章 咱們抗聯的女兵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接防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三百六十一章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一百二十師團的撤離方案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價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