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

說到這裡,楊震坐下來摘下軍裝上衣口袋中的鋼筆,打開一張信紙寫下了幾十個人的名字交給李延平道:“政委,這個名單發給中央,就說我楊震請求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將這些人動員來東北。如果他們真的願意來,我可以親自到重慶迎接他們。”

“還有幾個人目前都在美國留學,讓彭定傑一定想辦法找到他們,想辦法動員他們到東北。你與總指揮商量,請蘇聯方面給予我們最大的協助。這些人從重慶方面走,恐怕困難會很大。”

說到這裡,楊震猶豫了一下,又在電報上增加了幾個名字後道:“這幾個人給中央發報。就說我們手頭上還有一種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與鏈黴素搭配使用,對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更好。只要他們答應來東北,我們將全力以赴治療他們夫人的肺結核病。”

李延平接過楊震遞過來的名單,看了看上面的一個個對於他來說極爲陌生的名字:“葉企孫、束星北、張子高、王淦昌、陳芳允、饒毓泰、吳有訓、周培源、王竹溪、周惠久、林同驊”。而在這長長的名單邊上,還有幾個表面了留美身份的人名。

楊震末了後邊還加上了一句內地各個大學的機械工程系、化學系、電機工程系、航空工程、化工工程系、採礦系、冶金系的畢業生。只要未能考取留學生的,如能動員來東北,請中央想盡一切辦法動員來東北。

如那些教授願意來東北,他們的學生也原來跟來東北繼續從事他們的學業,他們的學生抗聯也將一併的安置。總之就是一句話,對於發展工業急需的知識分子,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

看着名單上的人,長期在東北孤軍作戰,可以用與世隔絕。這次帶隊去延安,才第一次進關,並不知道這些人究竟是什麼身份的李延平皺了皺眉頭道:“老楊,這裡面的人都是什麼人?值得你如此的重視?還有這個束星北、錢三強、林同驊,居然讓你在名單上還特別的標註出來。”

對於李延平疑惑,楊震沉默了一下才道:“他們纔是中國真正的脊樑,是一些懷揣着科學救國夢想的可敬的人。如果我們真的能將他們動員來東北,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軍工事業,將會蓬勃的發展。”

“這些人很多都是我一生敬仰的人。他們能放棄國外優厚的生活,回到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就是爲了培養出真正的中國人自己的科學家。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別的專業教授,只是可惜我們現在暫時還用不上。”

“你在給老郭去一個電報,讓他親自請他父親老人家來東北。讓老郭將我們目前的真實情況向他的父親做一個詳細的彙報。就說我代表東北抗日聯軍,真誠的希望他來東北工作,以便早日恢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打通我們的大動脈。”

說到這裡,楊震掩飾不住疲憊的眼睛看了看窗子外邊已經滿天星斗的夜色,微微頓了一下,才轉過頭來道:“給中央發報,將我們與蘇聯方面達成的協議上報。將我們目前的需求,一定要詳細轉告給中央。內地的各個大學,只要是理工科的畢業生,有多少我們要多少。”

“如果有先前的畢業生,願意來東北工作,我們也將同樣的歡迎。並給與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以最優厚的待遇。一句話,只要他們能來,無論提出什麼要求,我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

“不過你還是要和中央再強調一遍,已經考取公費留學的學子,我們暫時還是不要動員來東北爲好。即便是已經報名的人,也要想辦法婉言拒絕。科學是需要長期交流的,閉門造車是創造不出先進的科學理論的。”

“在國內各個大學目前科學研究水平遠遜於歐美先進大學的情況之下,我們在需要吸收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不被科技強國越拉越遠,只能依靠選派留學生。而對於我們來說,科學纔是真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在生存條件上,我們可以被稱之爲土八路,也可以爲這個稱呼而自豪。但是在精神和科學知識吸取上,我們絕對不能以這個稱呼沾沾自喜。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一支不重視科學的軍隊是可悲的。”

楊震的話,讓李延平不由的瞠目結舌道:“老楊,這些話包括最後的那句話一併都轉發給中央?之前的那些倒是無所謂,反正我們也發過類似的電報。只是最後的那句話是不是有些過了。”

對於李延平的勸慰,楊震搖了搖頭道:“一字不差,全文轉發給中央。領袖雄才大略,我相信這句話他會明白我的用意的。讓一個大學理工科畢業生去搞政工工作,去當一個營連長衝鋒陷陣,除了愚蠢什麼都算不上。那不就英勇,那叫做浪費。而且是令人心痛的浪費。”

“營連長,每一個人都能做。雖然不見得做好,但是好培養的多。戰爭大學畢業的,不見得比那些名牌軍校畢業的差。但是搞科學研究又有幾個人能夠做?我們這個國家軍隊數量不少,國共加在一起,再加上一部分亂碼七糟的其他部隊,營連長足足有十幾萬。但我們的科學家,卻是連這個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我們這個國家科學家的數量本就不多,我們不能白白的如此消耗。尤其是在我們目前人才奇缺的情況之下,這麼浪費是全民族的損失。知識分子是要用,但是不能像現在這麼用。一個搞理工出身的人,你讓他去做政治思想工作,這不是跑題了嗎?”

說到這裡,楊震接過袁芷若遞過來的會議紀要,看了看上面那一筆工整的字跡,在確信自己的話準確無誤的被記錄後,刷刷的簽上自己的名字。並在紀要邊上重重的畫了五個三角後,在邊上特地簽上全文轉發中央幾個大字。

李延平接過楊震遞過來的電報,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自己的名字也簽上後,遞給了袁芷若道:“小袁,交給三處一科發出去吧。你的首長既然還改不了這個驢脾氣,我這個做政委就只能陪着他了。誰讓我是他的政委?”

交待完袁芷若去三處也就是司令部通訊處的專門負責與中央聯絡的一科,將這封電報發出去後。李延平看了看楊震,無奈的苦笑道:“老楊,你也不要擔心。大不了我再去中央一趟,專門向中央彙報一下。”

說罷,李延平看了看錶上的時間,順手將楊震辦公桌上的文件全部收走後,擺了擺手道:“你晚上不要工作了,早點休息。這幾天,趁着戰事不緊張,抽空去蘿北看看伯父伯母。你嫂子昨天給我來信說,伯父伯母很想你。如今你們幾個弟妹,兩個不在國內,一個也在前線。老人身邊沒有子女,很孤寂的。”

對於李延平的舉動,楊震卻沒有制止。李延平雖然爲人謙和,頗有長者風範,但是倔脾氣一上來,也一樣難纏。雖說很少干涉他軍事指揮以及工作,但是隻要越庖代俎了,也是一樣聽不得反對意見。這也許就是戰爭年代人,尤其是軍人的特性吧,李延平走後,楊震卻是根本就睡不着。此刻他的腦海之中,還是在琢磨着軍工上的事情。自從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後,有些時候面對人才的匱乏,楊震也不禁暗自嘀咕。要是自己穿越的時候,像人家一樣帶着一部裝了大百科全書的電腦多好。

自己來的那個時代,電腦雖然依舊無法代替人腦。但是其儲備的大量資料,卻比自己只是一知半解,依葫蘆畫瓢搞出來的所謂圖紙要強的多。目前自己急需的高射武器生產也不會陷入如此的被動了。

楊震也知道,自己雖然畫出了詳細的設計圖,但按照自己給出的資料,要想複製這幾種高射武器,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雖說這些武器都是蘇軍在二戰後便開始裝備的武器,其技術並未脫離二戰。但畢竟是幾種相對精密的武器,在沒有原始性能資料的前提之下,想要山寨還是很吃力的。

五十七毫米高炮和二十三毫米高炮這兩種即便在楊震穿越來前,那個地空導彈已經大行其道的年代。高射炮儘管已經不再是地面防空的主力,但卻仍舊是後世中國陸軍主力高射炮。對於這兩種武器,楊震在後世的時候,卻是太熟悉了。

這兩種高炮都是蘇軍在二戰結束後不久,便研製出來替代老式三七高炮的新式裝備。只是雖說是新式裝備,但由於蘇聯人在運用新材料方面上保守與謹慎,這兩種武器基本上還沒有脫離二戰的風格。原材料的應用上也沒有比二戰時候進步到了哪去。基本上很符合這個年代的真實技術水平。

至於十四點七毫米高射機槍,他也不陌生。這種機槍壓根就是二戰後期設計的,只不過沒有在二戰期間投入使用,直到戰後蘇軍更換裝備的時候,才大規模開始量裝,但由於某些原因,在列裝不長後就撤裝了而已。但卻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中國陸軍團一級的主要防空火力。

他用過該種機槍的單管五八式的他,閉着眼睛都能拆卸後,再組裝。至於這種陸軍已經淘汰了,尤其是像楊震這種陸軍的尖刀部隊,更是早已經不見了蹤影的機槍和那兩種高射炮,楊震如此熟悉的原因就與他穿越來之前的經歷有關了。

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本營的算計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零三章 雪恥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敵情變化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攥成一個拳頭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二百零三章 感覺與惱火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六十一章 有些杞人憂天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十五章 龍入大海 (2)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謀劃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一十六章 彈雨的洗禮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勢突變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