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判斷失誤

但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干涉郭邴勳給陳翰章的電報內容。不管怎麼說,陳翰章這次的進度確實有些太慢了,適當的催促一下也是必要的。如果關東軍下一步的真實意圖,真的是通遼方向。

那麼那裡的戰事在拖延下去,他很可能處於兩面夾擊的危險境地。一旦陳翰章所部被擊潰,那麼整個西滿戰局將陷入全線被動。特別是在其後路的關東軍十八師團,現在進展速度並不慢的情況之下。

陳翰章爲人從不叫苦,即便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自己咬牙堅持,輕易是不會向上級請求增援的。所以他那裡究竟遇到了什麼情況,楊震現在還不清楚。但是對於一向講究行動果斷,從來不拖泥帶水的陳翰章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正常。

他那裡進展如此的緩慢,肯定是遇到讓他棘手的事情了。只是這個棘手的事情,究竟會是什麼情況?陳翰章沒有叫苦,楊震卻是不得而知。自穿插戰鬥打響,陳翰章的彙報從來對戰況都是輕描淡寫。

只是接到郭邴勳的電報後,幾經苦戰總算拿下巴彥塔拉,已經進抵通遼外圍的陳翰章卻是隻能苦笑。當接到這封電報的時候,他就明白參謀長的真實意圖了。但面對眼下的戰局,他卻是多少有些一籌莫展的感覺。

原本陳翰章是準備在行進之中拿下通遼和開魯,然後或是按照總部最新的意圖,向西南方向直插奈曼旗,或是向東南方向插向康平、昌圖一線,威脅部署在中長鐵路日軍各師團側翼。甚至是直插四平街,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

至於原來駐守在通遼、開魯一線的日軍第十四師團,陳翰章並未打算一口吃掉。他還是準備以自己的裝甲集羣的優勢,儘可能的將其擊潰。作爲一名縱隊一級的指揮員,陳翰章的眼光相當的長遠。

早在瞭解到總部的整個作戰計劃的時候,陳翰章就認爲奪取通遼、開魯一線,並向縱深發展的作用,要遠遠的大於全殲這個十四師團。他認爲這次總部派自己執行這個穿插任務,最關鍵的是速度要快。

與林西戰場的王光宇所部形成犄角之勢,先解決西滿戰場,徹底的穩定住南起熱河,北至興安省的廣大版圖。拿下通遼,不過是這個計劃的側翼保障而已。總部的意圖絕對不是殲滅多少日軍,奪取整個西滿纔是總部的真正意圖所在。

圍殲十四師團,固然是打的痛快。但是這與總部快字當頭的作戰意圖,卻是正好背道而馳了。如果自己不能與王光宇儘快的形成戰略上的配合,那麼王光宇那裡就隨時有被壓垮的可能。熱河至南興安一線的重要性,不單單是抗聯知道,關東軍也是一樣清楚的。

按照自己手頭上的兩個師,外加一個坦克旅和一個騎兵旅的兵力,吃掉一個十四師團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這樣一來,自己的穿插速度就會大幅度的降下來。這不僅僅無益於達成總部的整體戰略,對自己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通遼一線距離日軍部署了重兵的中長鐵路太近了,直線距離不超過三百公里。而自己身後,與新京至扶余一線之間的空檔也太大了。一旦戰事拖延下來,周邊的日軍一擁而上先拿自己開刀。到時候後路被切斷,油料與彈藥供應不上,自己手中的部隊就有被合圍的危險。

作爲抗聯裝甲兵司令員的陳翰章,很清楚自己部下都是一羣油老虎。每耽擱一天的時間,這油料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沒有了後方的油料支撐,自己手中那些加油車中的油料又能堅持幾天。沒有了油料補給,自己的坦克旅就是死老虎。

所以陳翰章最早的主意壓根就不是吃掉這個十四師團,而是試圖以快打快。利用自己部隊機動性強的優勢,採取跳躍式的攻擊。利用之前一直作爲二線的十四師團防備鬆懈的機會,儘快的拿下通遼和開魯一線。卻沒有想到,戰鬥的進程發展卻是恰恰讓他事與願違。

至於眼下進展緩慢的原因,除了原本準備在行進間搶佔通遼至開魯一線的陳翰章,沒有預料到通遼日軍抵抗會如此頑強,對日軍築壘地域面積之廣,工事過於堅固方面預料不足之外。他手中真正投入一線作戰的步兵數量不足,兵力無法佔據優勢卻是主要的因素。

自突破松花江沿線以來,他屬下的幾個師先後被調離。手中原有的幾個師大部分調撥給了杜開山指揮,以填補杜開山拿下阿爾山與王爺廟一線,打通與林西戰場直接地面聯繫之後,手中相當一部分部隊被緊急車運到林西戰場的空白。

自奉命從乾安一線強行向通遼、開魯一線攻擊前進,他手中原來配屬兵力最多的步兵部隊,實際上只剩下三師和十八師的兩個團。而受制於跟隨穿插部隊汽車數量的限制,在還要保證彈藥和其他物資,尤其要騰出大量的汽車運輸油料的情況之下。實際上連同每輛坦克上裝上一個步兵班,全部能夠車運的部隊勉強只有一個第三師。

而徒步行軍後續跟進的十八師主力兩個團,實際上一直處在後面追趕主力部隊的情況。只是兩隻腳行軍的速度,再快也趕不上坦克、汽車和騎兵的行進速度。十八師的部隊直到部隊在巴彥塔拉攻勢已經持續了兩天,才全部最終趕上主力。

雖然趕上了主力,但是長時間的高強度行軍。讓已經極度疲憊的十八師主力,只能暫時先休整一天以上的時間,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參戰。在三師還要分出部分兵力警戒雙遼方向敵軍,以及鉗制開魯方向十四師團一部的情況之下,投入到對巴彥塔拉攻擊的兵力,只有一個團。

機動步兵的數量不足,使得陳翰章原計劃採用的利用自己部隊機動能力強的優勢,採取躍式攻擊,以十八師配屬部分坦克部隊正面攻擊,自己則帶領主力避開巴彥塔拉正面,從側面直插通遼的計劃無法展開。

再加上通遼作爲西滿地區的核心縱深防禦地帶,關東軍爲了對蘇作戰,在通遼、開魯、巴彥塔拉三角地帶,修建了大量極其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羣。其核心工事大部分都能扛住七十五毫米野炮平射的轟擊,所有的炮兵陣地也全部轉入地下和半地下。

其實在陳翰章實施穿插之前,總部下發的敵情通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太準確的。總部對通遼的日軍工事羣判斷上出現了一些失誤,以爲作爲西滿重鎮的通遼,作爲關東軍西滿地區縱深戰略要地,肯定會構築有大量的築壘地域,以作爲二線要塞地區使用。

但是作爲後方,他的工事羣無論是堅固程度和密集度,肯定與作爲關東軍對蘇作戰一線的林西要塞羣無法相比。但是實際上這個判斷整個和真實的情況對比,正好是截然相反的。這裡的工事羣密度之大,堅固程度之高,絕對不比林西差的太多。

甚至在密度上,還要在地形相對有利的林西戰場之上。至於原因很簡單,雖然通遼位於整個西滿所謂日僞國境築壘地域縱深地帶,但是因爲這裡正好位於西滿地帶的大興安嶺南麓山地、丘陵羣,與遼西的努魯爾虎山,熱河的燕山地帶多條山地交匯地形之下少有的平原地帶。

自古以來,便是松遼平原進入西滿地區的交通要道,也是蒙古人經略東北的重要通道無論是中原王朝從這裡進入蒙古地區,還是蒙古人對東北的騷擾,這裡都是必經之地。過了通遼,在向西就算是進入蒙古的遊牧地區了。

而科爾沁沙地以及西遼河水系,的確可以作爲天然屏障。是這裡的地形大部分都相當平坦,卻是相當有利於大量坦克機械化部隊的運動。沙地不是沙漠,雖說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地形卻是差的太多了。

作爲原來科爾沁大草原的一部分,科爾沁沙地的地勢更加平坦,也還沒有後世那麼大的面積,同時這裡也並不缺少水。這裡雖然可以勉強作爲天然屏障使用,作用遠不如山地那麼大。

地勢平坦的沙地,並不能阻止蘇軍的坦克、裝甲集羣。如果發起攻擊的那一方,根本就不在乎沙子多少帶來影響的話。這個所謂的屏障,有和沒有幾乎差不多。而西遼河雖說可以作爲真正的天然屏障,卻是東西流向的。

除了西拉沐淪河之外,其餘的支流流量又普遍不大。大部分的河流,基本上都能涉渡。這些河流能起到的作用,也並不是太大。至於水網的密集度,遠達不到真正能作爲屏障的地步。

所以在諾門罕戰役之後,日軍吸取了諾門罕一戰的教訓,將西滿地區原有的所謂築壘地域進行了全面的加強。在已經掌握蘇軍大口徑火炮的威力,以及坦克機械化部隊快速突破能力之後。

在作爲西滿縱深地帶的通遼一線,構築了大量的反坦克工事羣以及永備火力點。並將炮兵陣地,全部轉移到了地下。沒有辦法,日軍的炮兵與蘇軍的炮兵相比,不僅數量上不在一個檔次。就是威力,也相差的太過於懸殊。

一發蘇軍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彈炮的殺傷半徑,以及爆炸的威力,幾乎要比日軍最新式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炮彈,大過百分之四十左右。這還是日本人往低了估算,如果實打實的說,只能更高而不是更低。

因爲在諾門罕戰役之中,關東軍通過檢查蘇軍打過來未爆炸的啞彈,發現同樣口徑的炮彈,蘇軍的裝藥密度要比日軍的高的多。最關鍵不單單是炮彈威力大的多,數量也不是日軍可以相比的。

按照諾門罕戰役的標準,在單位時間之內,兵力大致相當的情況之下,蘇軍炮兵的一次性火力投射量是日軍的幾倍。而且按照關東軍情報部的瞭解,蘇軍還有一種機動式的二百零三毫米重榴彈炮。這是參觀過戰前蘇軍閱兵式的日本駐蘇武官提供的確切情報。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十八章 計劃(3)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七十六章 血色殘陽(4)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給你兩年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十八章 增援部隊我一個沒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十八章 計劃(3)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會打到底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七十六章 血色殘陽(4)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六十六章 過於輕敵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毀滅性打擊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零四章 廢物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四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長最擔心的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零五章 這他媽是什麼樣的人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總攻擊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