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

楊震的這番話,讓主席微微點了點頭,但在沉思良久之後,主席道:“你說的很對,南滿這一戰不僅僅要算軍事賬,更要算政治賬和經濟賬。以你們看,如果今年打不下來,或是無法發起收復南滿戰役,那麼時候解放南滿比較合適?”

“你是抗聯的最高軍事指揮員,所以今天問你,不問別人。這次中央在關於東北方向戰略上下決心,你的意見很重要。所以今天我沒有找別人過來,就是想要聽聽你在這件事情的全部看法。”

“楊震同志,我要聽取你的全部看法。你要竹筒倒豆子,把你心中的所有想法統統都倒出來。你的意見對中央關於在東北方面的決定相當的重要,你不要有什麼顧忌,有什麼就說什麼。”

主席的這番話說完,楊震卻是沉吟了很長時間後才道:“主席,如果按照我的思路,至少今年南滿不能打。因爲眼下與關東軍,進行戰略總決戰的時機還沒有到。現在下決心打,不是不能打,但是這後果就很難預料了。”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雖說連連失敗,但是其陸海軍的實力還尚存,還沒有徹底的走向頹勢。美國人在四三的攻勢,主要集中在西南太平洋。而且主要是以海空對抗爲主,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陸軍並未受到致命的損失。”

“而且即便眼下是日本人已經連續遭到失敗,整個戰局頹勢已經很明顯。但眼下整個戰場,依舊距離日本人的核心區域,乃至本土還相當的遠。美國人現在正在進行的馬里亞納羣島爭奪戰,最多也就算是在撞日本人的大門。”

“也就是說日本人在戰場上,雖然遭遇到連續的失敗,可美軍尚未能直接威脅到日本整個統治的核心區域。所以關東軍在日軍大本營,暫時還無太大顧及的全力補充之下,現在還保持着相當強大的實力。”

“在加上需要時候,在其背後朝鮮軍的支援,實力還遠遠的超過紙面上的實際兵力。南滿與朝鮮不僅山水相連,還有便捷的鐵路線。一旦形勢需要,朝鮮軍隨時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完成機動。”

“朝鮮軍與關東軍,又一向是脣齒相依的關係。關東軍每次行動的背後,都有朝鮮軍的影子。從九一八事變到張鼓峰、諾門罕事件,背後都有朝鮮軍的小動作。眼下南滿的工業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很重要,但是對於日本維持這場戰爭更加的重要。如果我們與關東軍進行總決戰,不管日本大本營願不願意,朝鮮軍都會捲進來。”

“日本人之所以當初敢於蛇吞象,以一個小國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依靠的就是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後,獲得的大量工業和資源。僅僅一個奉天兵工廠,就幾乎負擔了侵華日軍作戰所需的大部分武器,以及絕大部分的彈藥。”

“也正是依靠南滿的工業,日本人極大的減輕了其本土,對侵華日軍的供應壓力。再加上東北的糧食、礦產資源,讓地狹民貧的日本,有能力去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並將這場戰爭維持下來底氣。不用再像當年甲午戰爭以及日俄戰爭那樣,差點沒有將日本這個國家打的破產。”

“可以說沒有當年的九一八事變,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日軍全面侵華。也正是依靠從東北掠奪的廉價資源,以及東北雄厚的工業基礎支撐,才讓日本人有了可以全面侵華的底氣。所以我認爲南滿對我們未來發展重要,那麼對於日本人維持眼下的戰局就更重要。”

“沒有了東北撫順、阜新,近似乎無償的煤炭。沒有了鞍山和本溪湖,佔日本人總產量三成的鋼鐵。沒有了瀋陽和撫順的化學、冶金工業支撐,尤其是撫順的人造石油支撐,這場戰爭資源匱乏的日本人,根本就打不下去。”

“戰爭打了這麼長的時間,日本人本身就很薄弱的經濟還沒有最後崩潰,還能在繼續堅持。主要就是依靠東北近似乎白得的資源,在給他們源源不斷的輸血。只要戰局沒有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局面,那麼日軍就輕易不會削弱關東軍的實力,這是他們能將戰爭打下去的根本。”

“我們不管那個田中奏摺是真是假,但是有一點日本人卻說的沒有錯,東北的確是日本人發動戰爭的生命線。沒有了東北的資源,日本人是打不起一場長期消耗戰的。正是因爲東北,尤其是南滿對日本整個戰略格局如此的重要。一旦南滿進入總決戰,朝鮮軍肯定要出手的。”

“眼下雖說其他戰場連連受挫,但作爲最重要的戰略區。南滿關東軍的實力,並未得到明顯的削弱,在重武器方面甚至堪稱日軍所有戰略方向之中最強的一個。這纔是我對發起南滿作戰,最擔心的地方。”

“打,我們不會有任何的害怕。但南滿的那些罈罈罐罐,萬一全砸爛了,可就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影響太大了。而眼下關東軍雖說被我軍壓縮到南滿一隅,但是在整體上其兵力密度,卻隨着地盤的縮小而大大的增加了。”

“此次會戰,我軍在華北發動攻勢的同時,爲了牽制關東軍無法增援華北戰場,我軍也在東北戰場發動了攻勢。但是一個半月的苦戰下來,雖說牽制住了幾十萬關東軍無法南下,但攻勢取得的進展並不大。”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固然有我軍兵力投入不足的原因。但其中更大的原因是,關東軍的戰鬥力和兵力,都未有明顯的下降。甚至因爲控制區的縮小,兵力密度還大大的加強了。這種情況之下我軍強行進攻南滿,在加上朝鮮軍的全力增援,恐怕這進展並不會太快。”

“日本人是一個瘋狂的民族,他們那股子二桿子勁上來,什麼事情是都能做的出的。如果他們在垂死掙扎,本着我要滅亡了,但你也別得到的心態,對南滿工業實施大破壞,那樣我們的損失就大了。”

“眼下美國人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開始全線的反擊。今年三月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已經開始對馬里亞納羣島進行爭奪。馬里亞納羣島正扼中太平洋航線咽喉,馬里亞納羣島失守,不僅南太平洋上所有航線全部中斷,就連臺灣與菲律賓,都將在美軍的轟炸機作戰範圍之內。”

“而一旦馬里亞納羣島一線被美軍突破,就相當於美軍打開了通向日本本土的大門,所以被日軍譽爲太平洋上的防波堤。因爲馬里亞納羣島戰略地位至關重要,日軍勢必會大舉投入有生力量爭奪。”

“我的想法是等到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眼下正在進行的馬里亞納羣島爭奪戰落幕後,視戰場結果在做下一步打算。美國人如果取勝,絕對防禦圈大門被打開的日本人,勢必要增加本土、臺灣、菲律賓,以及沖繩一線的防禦。”

“到時候不管南滿工業區對日本戰略上有多重要,但也永遠沒有日本本土重要的情況之下,日軍不管願不願意都會抽調,或是部分抽調眼下集中在關東軍的精銳,或是調往本土,或是調往臺灣、沖繩乃至菲律賓,甚至是小笠原羣島以及硫磺列島等,日本所謂絕對防禦圈佈防。”

“主席,我的意見就是等美國人,眼下正在進行的馬里亞納羣島戰役結束之後,視形勢發展在決定是否奪取南滿。不過就眼下,甚至包括整個四四年,我都不贊同爭奪南滿。我不是避重就輕,實在是打南滿有些投鼠忌器。”

“咱們不是蘇聯人,本身工業基礎雄厚。即便打爛了一部分,手中依舊還有強大的底子。南滿工業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可以說至關重要。而且日本人的垂死瘋狂程度,也遠非德國人可以相比的。要是將南滿都打爛了,那麼在重新建設可就太難了。”

說到這裡,楊震微微苦笑道:“主席,最關鍵的是這次會戰,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部隊的損失過大,多少有些傷了元氣。東北戰場參戰各部隊,普遍減員三到四成,就這還是傷亡輕的。”

“華北戰場參戰各部,眼下各師人數多的還有百分之六十,普遍則傷亡過半。傷亡最重的一個師,除去傷員只剩下三成的兵力。各師的營以下幹部,普遍都換了一輪,甚至有的師換了兩輪。”

“除了步兵傷亡不輕之外,重裝備的損失也很大。此次會戰在華北戰場投入的坦克部隊,不算作戰期間補充與後調上去的預備隊,全軍損失坦克七百餘輛。戰前囤積的彈藥,消耗近九成。”

“在此次會戰後期,主要是華北戰場上的參戰部隊,完全是靠着頑強的作戰意志,以及一貫的韌性在堅持作戰。在完成對一百師團的圍殲之後,無論是從部隊的傷亡數字,還是從物資的消耗和儲備,我們實際上都已經是打不下去了。”

“日軍最後的全面撤退與其說是徹底被打敗了,還不如說是被我的兩個坦克集羣給嚇跑了。如果岡村寧次和內山英太郎,能在抽調兩到三個師團參戰,在堅持哪怕是七天的時間。這一戰恐怕究竟會鹿死誰手,那就真的不好說了。”

“此次會戰抗聯的部隊,是結結實實的傷了元氣。主席,沒有至少大半年的休整,短時間之內我們是真的沒有能力,在發起進此次會戰這麼大規模的作戰了。而南滿這樣的硬骨頭,兵力投入少了,很難達成我們所要的作戰效果。”

楊震的話音落下,主席也微微的吃了一驚。抗聯此次會戰傷亡數字還未得及上報,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主席依舊沒有料到抗聯此次會戰,損失會如此的大。這一場大戰下來的傷筋動骨,按照眼下他們控制區的人力資源,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補充完畢。

自打通與關內的地面聯繫後,抗聯連續的兩次會戰之後,都是靠着關內部隊給輸血,才能勉強恢復元氣。每次會戰結束,楊震一次次又一次的拜託關內各部隊,爲抗聯動員後備力量的事情,主席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夢第一百九十六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傷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三百五十三章 統統給他們退回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戰湯原(2)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第七十四章 血色殘陽 (2)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給我兩天時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五十三章 傲氣的來源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零三章 我勢在必得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四十二章 糧食之困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難啃的骨頭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鏖戰湯原(6)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五百三十七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