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

等這座龐大的軍需倉庫真正的數目全部清點出來之後,饒是楊震再鎮靜,也多少有些激動。看着上報的物資清單,楊震爲自己少見的失態不禁苦笑不已。自己之前還暗暗的笑話王光宇有些小家子氣,見不得大場面,自己現在也沒有好到那裡去。

正在楊震爲獲得了這麼大的一批軍火物資興奮不已的時候,不放心,擔心有漏網之魚會給危害到楊震的安全,帶着自己的偵察隊在王光宇派出的一個連協助之下的李明瑞又向楊震報告一個現在應該絕對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好消息的消息。

“什麼,在後山的幾排地窩子之中發現了萬餘名還活着的勞工?以及還有一處未完成的倉庫?”聽到李明瑞的報告,楊震再也掩飾不住心中的興奮,臉上這些天第一次露出了些欣慰的笑容。

有了大批數量可以算的上充足的軍火,有了足夠三萬人吃上兩年的糧食,有了足夠數萬人使用幾年的大批醫藥、軍裝等其他戰略物資,現在又提供了充足的兵員,楊震放佛看到了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抗日大軍出現在自己眼前。

看着楊震臉上露出的笑容,一邊的王光宇、李明瑞、董平等幾個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都開心的笑了起來。傻子都知道,有了這麼數量巨大的物資、裝備,可以說是天下掉下來的枕頭,不僅部隊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決,而且部隊還可以發展、壯大。

看到大家,包括楊震在內都是一臉興奮的樣子,王光宇道:“這次司令員指揮如神,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鬼子這麼大的一個軍需倉庫,繳獲了這麼多的物資,不僅解決了我們眼下的燃眉之急,還爲我們今後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沒有酒,否則我們當可痛飲一場,好好的慶祝一下。”

對於王光宇的話,現在因爲一時尚無合適人選可以接替,暫時還以是總部作戰參謀兼任偵察隊政委的董平高興的接口道:“王副參謀長,咱們中國的酒沒有,不過小鬼子的清酒卻是繳獲了不少。您要是想慶祝,和司令員說說,讓他特批給你幾瓶怎麼樣?”

對於董平的半是調侃、半是認真的話,王光宇卻是搖搖頭道:“拉倒吧,小鬼子的酒不是沒有喝過,和白開水一樣,沒有什麼勁。要是有一罈子咱們德惠“福裕合燒鍋”出的德惠大麴,那該多好,那纔是真正的好酒那,纔是爺們的喝的酒。”

提到自己的家鄉酒,自九一八事變以後便離開家鄉的王光宇不僅有些思鄉情緒:“自東北淪陷,投筆從戎,參加抗日義勇軍到哈爾濱學習,離開家鄉到如今已經數年。如今戎馬生涯,百戰沙場,也不知今後還有沒有再回家鄉,飲一飲家鄉酒的機會了。”

見到王光宇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楊震拍了拍他的肩膀,堅定的道:“光宇,只要我們努力殺敵,驅逐日寇,就一定會盡復我東北錦繡江山的。相信我,相信你的戰友,相信我們的同志。等到勝利的那一天,我們全都陪你回家,好好痛飲一番你們德惠的名酒。”

待王光宇低沉的情緒好轉了些,楊震點點頭道:“不過,現在我們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這次取得的勝利,只是我們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今後纔是到了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

說到這裡,楊震嚴肅的對眼前的這幾個人道:“我們現在還是不休整的時候。光宇,你的部隊要立即開進日軍原設置的各個防禦陣地,做好整個倉庫的防禦。另外,日軍原佈置的雷區暫時先不要動。等我拿出一個可靠的方案之後,在處理。”

說罷,楊震又對李明瑞與董平二人道:“董平,你立即帶上兩個分隊去迎接總指揮與主力。同時電告政委與參謀長,一定要做好部隊的收容工作,不要讓一個人掉隊。尤其那些新兵。”

待兩個人分別卻執行後,楊震才轉過頭,將手中一摞子從日軍守備隊司令辦公室收繳上來的資料,以及從日軍機要室內收繳的日軍守備隊與關東軍司令部以及駐佳木斯日軍日常聯繫使用的密碼、呼叫頻率和通報記錄交給他。

楊震指了指接到這些東西之後,一頭霧水搞不清楚他意思的李明瑞道:“這些是此地日軍守備隊與佳木斯以及關東軍司令部每日通話的頻率、密碼。”

“你們偵察分隊的報務員是葦河縣城的僞滿國高學生出身,懂得日語。你讓他僞裝日軍報務員每日繼續與各地日軍聯繫。讓他一定要注意收發報的手法,準備好說辭。”

“因爲從資料上看,這裡的日軍報務員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年多。想必對方報務員對他的手法應該會很熟悉。絕對不要從報務手法上泄露這個基地已經被我們佔領的秘密。另外,你將你的偵察隊前出,靠近佳木斯部署。密切監視好佳木斯日軍的一舉一動。”

聽着楊震一連串的部署,李明瑞有些不解的道:“司令員,您做這些做什麼。等主力過來,我們將倉庫的物資運走就要撤離了。等小鬼子發現這裡不對的時候,我們早就遠走高飛了。何必如此大費周折?”

對於李明瑞的回答,楊震搖了搖頭道:“我們現在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整訓。加上這一萬多新兵,此時部隊中新兵的比例高的有些嚇人。”

“你帶着這麼多的軍火、物資,還有那些笨重的製造武器使用的機器設備,還怎麼行軍、訓練?所以我要借鬼子的這塊地盤一段時間,訓練部隊。”

聽到楊震的回答,李明瑞不禁一呆。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司令員居然要借鬼子的地盤訓練部隊,這個想法實在是有些太匪夷所思了。

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該如何回答楊震的李明瑞不由的磕磕巴巴的道:“您真的要以這裡爲秘營?這也太、太?您是不是與總指揮、政委,還有參謀長他們先商議一下?”

對於李明瑞的震驚,楊震搖搖頭道:“這裡距離駐有日軍重兵的佳木斯不足百餘公里,可謂是就在日軍眼皮子底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燈下黑。”

“而且自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初,日軍調集重兵對原活動在湯原境內的抗聯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已經完成了其所爲的歸屯並戶計劃。我們數萬人的大軍就隱蔽在這裡,隱藏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鬼子是絕對不會想到我們會如此膽大包天的。”

“此外,這裡背靠地廣人稀,原始森林縱橫的小興安嶺,距離中蘇邊境也不算太遠。對我們來說進可直逼佳木斯,北上可以背靠蘇聯,避免陷入四面受圍的境地。西可翻越小興安嶺與西征至海倫地區的抗聯三路軍會師。處於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可轉移的極爲方便的位置。”

“至於讓我真正下定決心要借鬼子這裡隱蔽的真正原因,恰恰就是因爲這裡是鬼子絕密的戰略守備倉庫。鬼子對我們的活動,包括抗聯活動的規律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他們熟知我們打了就走,決不再一地長時間糾纏的特性。”

“若說我們拿下這個倉庫,他們也許會信,但若是說我們拿下了這個倉庫之後,賴着不走,鬼子恐怕不會相信。所以只要我們加小心,不要被鬼子發現什麼大的可疑之處,至少我們可以矇騙鬼子一個月。”

“鬼子太自信了,這是他們的優點,但也是最大的弱點。我們爲什麼不利用鬼子的這個弱點,給自己找一塊暫時的休養生息之地?”

“況且,就算鬼子發現了我們佔了他們的倉庫,還賴着不走,我們依靠這裡的地形,以及奪取的大量物資,固守上一個月不成問題。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鬼子將防禦工事,甚至防空洞,兵工廠都給我置辦好了,我要不好好的受用,那裡還對的起他們的這番的苦心?”

對於楊震膽大包天的想法,李明瑞搖搖頭,很難接受。但李明瑞知道自己勸解不了楊震,也只能先點點頭,等總指揮與政委他們幾個人抵達之後再說。

接到楊震戰鬥進行順利,已經奪取日軍倉庫,繳獲數量巨大的物資的電報,總指揮與李延平、郭炳勳等幾個人商議了一下後,還是決定按照楊震電報上的要求,一兵一卒也不留下,全軍開赴羣策山日軍倉庫。

等抵達羣策山,在董平的接應之下,進入到這個倉庫內部之後,別說李延平、郭炳勳等幾個人,就算是老成持重的總指揮也同樣被這個倉庫之中所存的物資之多而震驚了。

看着幾個人目瞪口呆的表情,楊震笑了笑,將幾個人讓到了日軍守備隊司令官辦公室道:“總指揮、政委,我們這次可算是發了一筆橫財啊。”

“這一戰,我們不算從日軍守備隊手中繳獲的武器,單單從倉庫之中就繳獲日軍三八式步騎步槍兩萬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八百挺,日軍最新生產的九六式輕機槍三百挺,九二式重機槍六百挺。各種步機槍子彈足夠日軍三個整編師團作戰一年使用。”

“另外,還有九二式步兵炮七十餘門,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五十六門,大正四年式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彈炮十二門。各種口徑迫擊炮一百二十門。各種口徑炮彈十餘萬發,迫擊炮彈二十餘萬發。不過重炮彈不多,只有六千餘發。”

”對了還有三千支尚未開封的比利時造快慢機,子彈二百萬發。從繳獲的資料上來看,這些快慢機是僞滿政府進口準備裝備僞滿軍的。”

“不過,至於日軍爲何爲僞滿軍進口武器,原因也很簡單。這批武器本來是國民政府在前年七七事變之後緊急訂購的武器中的一部分,準備裝備中央軍的。日軍爲了阻止國民政府進口武器,而與德國以及歐洲很多國家,尤其是國民政府傳統武器進口國,達成了一份照會。除了在去年年中之前已經運到的武器之外。剩餘的武器不在出售。”

“除了德國之外,爲了破壞中國的抗戰,降低國軍的作戰能力,國民政府從其他國家進口武器合同,日軍能破壞則破壞則。數量少的,他們能使用的則由日本政府撥出專款購買。不過從資料上看,這些資金大多都是僞滿等一些僞政權出的。”

“這批武器就是日軍爲了終止比利時與國民政府的合同,專門購買的國民政府定格的武器。只是不知道爲何轉交給僞滿之後,又被儲存到了這裡。也可能是日軍對僞滿軍還是不太放心。不打算給僞滿軍裝備太精良的武器。”

“還有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從捷克進口的,還尚未使用,便被日軍繳獲的一萬支捷克造步槍,七九子彈近百萬發。在這裡建成之後,也被存放在這裡。”

“至於爲何一直沒有使用,像他們從瀋陽兵工廠繳獲的那批遼十三步槍一樣,配合僞滿軍或是用來拉攏關內、蒙古地區的漢奸武裝,這原因就不得而知了。輕武器,如今的日軍極少使用進口裝備。爲何將這批武器彈藥存放在這裡,原因就不明白了。”

“除了軍火之外,另有大批的糧食、醫藥、軍裝、通信器材等。這部分物資,按照我們如今的兵力,足夠我們使用兩年。還有一百二十輛嶄新的,只要有司機,加上油就能跑的日式軍用卡車。另外,還有一部分日軍從太原繳獲的軍工設備,和一部分軍火半成品。包括子彈頭,無煙發射藥,手榴彈彈體,以及迫擊炮引信。”

聽到楊震的彙報,總指揮在高興之餘也大惑不解:“日軍在這裡儲存裝備的原因,我們能想到,爲什麼他們還要在這裡儲備軍工設備以及一些已經制造完成的半成品?若是日軍真的北進,或是蘇聯紅軍打過來,這些半成品有什麼用?”

總指揮就是總指揮,眼光果然要長遠的多。日軍在佳木斯附近儲備了數量如此巨大的軍火以及武器彈藥的原因是什麼,他只是聽楊震的彙報便已經猜測出了日軍此舉真實的意圖。

對於總指揮的疑問,楊震笑了笑道:“總指揮,原因很簡單。現在戰爭不是單單依靠步槍、大炮的時代了,已經進入立體作戰時代。蘇軍可不是裝備貧弱的國軍,飛機、大炮,包括航程可以覆蓋東北大部鐵路網的轟炸機有的是,可以輕易的摧毀日軍的補給線。”

“日軍的裝備雖遠超過中國,但在美蘇等列強面前,除了海軍之外,陸軍無論是裝備還是補給手段都很落後。其補給尤其是戰略補給對鐵路依賴極重。”

“一旦日蘇開戰,蘇軍轟炸並摧毀東北鐵路線。整日軍前沿部隊可都要餓肚子了。所以日軍在這裡留下一些軍工器材也很正常。至少短時間之內可以解決前邊部隊所需的基礎彈藥,尤其是使用量大的輕武器彈藥。”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斷上的失誤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五十二章 誤會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254章 一百分的努力不夠第三百六十八章 鬱悶的日本人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四百二十七章 有些尷尬的設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零七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