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

在四十四聯隊全軍覆滅之後,南北兩路日軍的快速撤退讓楊震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戰機。既然日軍已經撤退,實際上打的精疲力竭,已經無力再打下去的楊震,自然也不可能追擊下去。

在日軍全部撤走之後,知道經過多日的連續作戰,部隊已經極度疲勞的楊震,下令全軍進入三天休整狀態。不過雖然部隊進入了休整狀態,但是楊震與郭邴勳卻是比作戰時候還要忙碌。

部隊的傷亡數字統計,裝備的損耗,兵員的補充,都讓二人忙的幾乎是團團轉。而戰時下來的大批傷員也讓一直擔任衛生處長的張婷忙的同樣腳打後腦勺。在全軍都進入放鬆的休整狀態後,三個人反倒是最忙的人。

經過三天的忙碌,在羣策山一線戰事全部結束的第四天,楊震召開了連以上幹部總結大會。本來這個會議戰事平息下來的第二天就應該召開,但是考慮到部隊疲憊情況,楊震在與郭邴勳商議後,還是推遲到了休整完畢,給大家一個充分放鬆的機會。

畢竟自轉移到羣策山以來,連續緊張的訓練、作戰,讓大家腦袋中的那根弦始終繃的緊緊的。過長時間的緊張,很容易讓人出錯。有張有弛,才能讓大家保持旺盛的鬥志。這一點楊震還是清楚的。

看着坐滿了幾乎一屋子的各團連長、指導員以上級別的幹部,想起當初剛剛從平房那個魔窟突圍出來後,全軍加一起不過二三百人時候的樣子,楊震的臉上微微露出了一絲難得的笑意。

只是讓楊震有些沒有想到的是,他臉上露出這的一絲難得的笑意,卻是讓一衆已經見慣了他大多數時間都一臉嚴肅的幹部,多少顯得有些不適應。

對於這些幹部臉上有些古怪的表情,知道他們心中想什麼的楊震搖搖了搖頭並不以爲意。

看了看手錶上的顯示的時間,已經到了開會的時候,楊震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前一階段,我軍經過七天的浴血苦戰,打破了日軍對羣策山一線的重兵清剿,並在戰鬥之中取得一個可以說相當不錯的戰績。”

“雖然戰鬥之中,顯露了我軍的一些缺點和不足,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次戰鬥的肯定。勝了就勝了,這沒有什麼好隱晦的。並不能因爲作戰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否定我們取得的成績。現在請參謀長告訴我們,此次戰鬥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楊震帶兵的作風用總指揮的話來說,是典型的胡蘿蔔加大棒,打人一巴掌,隨手在塞給人一個蜜棗的方式。該批評的,從來都是當面直接指出來,毫不留情。但是該表揚的,也從不吝嗇表揚。

只是他這番先說甜頭的話,卻是讓下邊的幹部臉上更加顯得有些迷惑。司令員批評人歷來都是先苦後甜,尤其是在進行作戰總結的時候。今兒怎麼居然是先公佈戰績,而不是先開口訓人?

楊震今天反常的這一手讓下邊的幹部多少有些摸不到頭腦。相對對視之後,都在暗中猜測後邊等待的究竟是多大的雷霆暴雨。司令員今兒實在是太過反常了。

心中都在暗暗的猜測自己會不會是今兒要倒黴的那個傢伙。尤其是在作戰之中幾次受到批評的劉長順,以及傷亡是三個團中最大的杜開山,心中更是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楊震。

見到下邊的幹部臉上露出的疑惑表情,楊震搖搖頭,卻是微微笑了笑沒有吱聲。只是用眼光示意郭邴勳公佈此次戰鬥的戰果,以及傷亡數字和後續的部隊補充方式。當然還有對錶現突出部隊的獎勵。

接收到楊震遞過來的眼光,看着下邊幹部臉上的表情,郭邴勳苦笑不已。對於幹部臉上出現這種表情的原因,郭邴勳自然心知肚明。總指揮已經多次批評楊震批評人過於嚴肅,而且過於不留情面。甚至很多的的時候,可以說是簡單、粗暴。不止一次的要楊震改進工作方法。

實際上,在此時整個羣策山基地之中所有的幹部、戰士中,可以說是對楊震最瞭解郭邴勳知道,楊震並不是那種工作作風粗暴的人。他的思維很細膩,也是一個很重感情的人。雖不是那種老油條,但對各種問題的看法還是很深入的。只是帶兵時間長了,性格顯得有些過於強硬,更喜歡直來直去而已。

畢竟他是最高軍事指揮員,身上擔負的擔子很重。很多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深入的去思考那些在他腦海中認爲簡單的事情。

況且在他看來,作爲帶兵之人,你的性格不硬朗,也帶不出一支作風強硬的部隊。沒有人會認爲一隻綿羊會帶出一羣獅子來。不過說起來也奇怪,部隊上下也就吃他這種性格。甚至有幾個幹部,一天不捱上他一頓罵,就像身上不舒服一樣。

不過,就郭邴勳所知,今兒就純粹是作戰總結,楊震並沒有要批評任何人的想法。之所以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只不過是大家對楊震工作作風的變化有些不適應而已。

與在看到下邊幹部多變的表情後,同樣苦笑不已的總指揮對視一眼之後,郭邴勳開口道:“我們這次作戰在全體官兵的共同努力之下,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正像司令員說的那樣,我不能因爲作戰之中出現的一點毛病,而否認我們的成績。”

“我軍此次經過連續七天的苦戰,共計殲滅日軍一個加強聯隊,重創日軍第一師團、第四師團各一部。打垮日軍一個大隊,僞滿軍第七軍管區的兩個混成旅,一個騎兵團以及一個教導隊。”

“在此次作戰中,我們各部在羣策山阻擊戰、奇襲佳木斯、全殲四十四聯隊的三個階段的戰鬥之中,我軍共計擊斃日軍近四千餘名,僞滿軍一千餘人。”

“俘獲日軍十一師團、第四師團中尉以下官兵共計一百六十名,俘獲僞滿第七軍管區上校以下官兵四千七百餘人。共計繳獲三八式步槍三千餘支,輕重機槍二百二十挺,擲彈筒六十八個。另外還有大批的彈藥、糧食等軍用物資。”

“不算圍殲四十四聯隊時,繳獲的武器彈藥。單單司令員奔襲佳木斯一項,繳獲的彈藥就足以彌補我軍此次作戰所消耗的輕武器彈藥。便是七十五毫米的山野炮彈也可以獲得部分的補充。”

說到這裡,郭邴勳看了看下面聽到戰果之後,臉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得神色的幹部,笑了笑道:“這裡我說明一下,總指揮在羣策山伏擊日軍第一師團五十七聯隊時,因爲某些原因無法計算戰果,而沒有將青黑山伏擊戰擊斃日軍的數目計算在內。”

“不過從第五十七聯隊在遇襲後,沒有繼續東進,而是迅速的撤回原出發地的舉動來看,這個五十七聯隊絕對是遭遇到了重創。日軍之中不是每支部隊都是第四師團那樣的熊包蛋的。這個五十七聯隊若不是傷筋動骨,絕對不會不戰而退。”

“儘管我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由於單兵素質、以及部隊整體作戰能力上的差距,我軍在作戰之中也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

“我軍在作戰之中共計犧牲幹部、戰士一千一百餘名,其中營一級幹部兩名,連級幹部十三名。負傷幹部、戰士共計一千七百餘人,其中團級幹部一人,營級幹部三人。”

“好在由於我軍在阻擊戰時候,有堅固的工事掩護。而在奇襲佳木斯和圍殲四十四聯隊的戰鬥之中,又佔據了絕對的火力優勢,使得大多數傷員都是輕傷員。再加上我軍已經初步的建立了相對完整的醫療體系,與比較充足的藥品儲備。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這些傷員都會返回各自部隊的。”

“爲了有效彌補我軍總體素質與日軍的差距,減小我軍的傷亡。在此次作戰之中,我軍儘可能的最大限度的發揮了我軍火力上的優勢,儘量以火力殺傷日軍。”

“由於採取了火力優先的作戰方式,使得我軍此次作戰我軍彈藥消耗量極大。此次作戰共計消耗三八式六五子彈六百餘萬發,七七口徑九二式重機槍子彈八十餘萬發。八毫米與七點六三毫米衝鋒槍彈二十餘萬發。”

“迫擊炮彈一萬兩千發,各種山野炮彈三千七百餘發。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彈一千發。手榴彈三萬餘枚。另有黃色炸藥二百餘公斤。”

“除了彈藥消耗之外,我軍在戰鬥之中還損失步槍四百餘支,衝鋒槍六十餘支,各種駁殼槍三十餘支。打壞輕機槍三十六挺,重機槍十二挺,步兵炮一門,迫擊炮兩門。“

“此外因爲炮兵操作失誤,因爲火炮炸膛,而損失七十五毫米山炮一門。這裡我說明一下,這些武器都是永久損失的,基本已經沒有修復的可能。”

聽着郭邴勳嘴裡念着的傷亡數字,一衆前來參加會議的人中,就數劉長順最爲彆扭。原因無他,郭邴勳嘴裡那個唯一負傷的團級幹部很不幸就是他本人。說起來也算劉長順倒黴,本來戰鬥都已經結束,可在打掃戰場時候,卻被一個隱藏在一處草叢之中的日軍傷兵打了一槍。

雖說只是胳膊被擦了一下,並無大礙,但劉長順自己卻感覺到很丟臉。自己堂堂的一團之長,卻被一個躲在暗處偷放暗槍的鬼子傷兵給打傷了,這讓他很彆扭。

如果說作爲是三個步兵團十二團職幹部之中唯一傷員的劉長順只是感覺到彆扭的話,那麼對於在戰鬥之中,有些傷筋動骨的杜開山來說,在聽到郭邴勳念出的傷亡數字時,心中卻是心疼的直顫抖。

在三個團之中,他的三團是此戰之中啃的硬骨頭最多,戰果最大,但是也是傷亡最重的。傷亡數字之中兩個陣亡的營級幹部,一半的連排幹部都是出自他的三團。而全部傷亡的戰士之中,也有三分之一出自他的三團。三團的三個步兵營此戰過後被打殘了兩個。

聽到郭邴勳口中的傷亡數字,讓杜開山的心中一陣陣的刺痛。後邊的那些關於武器彈藥消耗的話,他是連一句都沒有聽進去。對於他來說,武器彈藥的損失雖然也很重要,但是遠遠比不上自己部下的傷亡讓他難過。

也許是看出了杜開山臉上的傷感,在郭邴勳介紹完戰鬥中的繳獲與損失後,楊震接過了話題道:“雖然在作戰之中各個團打的都不錯,都表現出我軍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但今天這個作戰總結會,我要重點表揚的是三團。”

“在一個主力營隨同二團迂迴佳木斯,在最後時間才歸隊的情況之下,僅以兩個營的兵力參與羣策山防禦戰的三團是三個團之中表現的最突出的。不僅在防禦戰之中,圓滿的完成了參謀長交待的固守以及戰術反擊任務,還在全線反擊的戰鬥之中充當了我軍的先鋒。”

“不僅以凌厲的攻勢率先撕裂開四十四聯隊的防線,將日軍主要注意力吸引到正面,對我軍在其他方向順利突破日軍防線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還主動出擊,派出部隊深入日軍陣地縱深,打爛了四十四聯隊的指揮部,使得我軍得以在後續作戰之中,利用日軍指揮中斷的機會將日軍徹底的分割開來。”

“爲了表彰三團在此次作戰中的出色表現,我與總指揮、政委和參謀長商議了一下,決定授予該團團長杜開山二級解放勳章一枚。授予該團一營二連連長司馬峰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

“授予該團政委陶淨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授予該團一營、二營所有連排指揮員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授予該團一營、二營全體戰士紅旗獎章一枚。授予該團屬迫擊炮連、步兵炮連所有幹部戰士二等功臣獎章一枚。授予該團一營二連爲羣策山尖刀英雄連的稱號。並授予該連全體指戰員一級人民功臣獎章。”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頓,看着下邊對於自己突然弄出這個勳章有些不解的幹部,笑了笑道:“這幾天,我和總指揮、政委、參謀長商量過了,爲了表彰今後在作戰之中表現英勇的個人與集體,鼓勵大家向英雄學習,決定設立勳章與獎章制度。而這個制度是與我們原定的立功制度相結合的。”

“第一種爲解放勳章,共分三級。分別授予在對日作戰之重大戰役之中指揮出色,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各種任務,並有突出貢獻的各級軍事、政工幹部。以及表現優異的戰士。”

“在戰役規模的戰鬥之中,能靈活指揮戰鬥,並有突出表現的各級幹部,以及獲得兩枚三級獨立自由勳章的戰士經過團一級推薦,總部考證、批准後,授予三級解放勳章。”

“在戰役規模的戰鬥之中,能靈活指揮戰鬥,表現出忘我的戰鬥精神,與主動積極主動的進攻精神,並圓滿的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作戰任務的營團級幹部,以及獲得過兩枚三級解放勳章的連排級幹部、戰士,在經過總部批准後授予二級解放勳章。”

“至於一級解放勳章,是作爲我軍最高勳章而專門設置的。專門授予對我軍發展、建設有突出貢獻,或是取得戰役勝利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指揮員以及連續兩次以上被授予二級解放勳章的所有幹部、戰士。”

“第二種爲獨立自由勳章,同樣分爲三級,分別授予一切爲了祖國獨立、解放做出突出貢獻的幹部、戰士。”

“在連續兩場以上的戰鬥之中表現出英勇頑強、無所畏懼的戰鬥作風,並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或是兩次榮獲一等人民功臣獎章的的幹部、戰士,經過團一級批准可以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

“在戰役規模的戰鬥之中表現出色,給敵人以重創,其表現能夠作爲模範起到推廣作用。或是兩次被授予特等人民功臣獎章的幹部、戰士,經過總部批准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至於一級獨立自由勳章,與一級解放勳章一樣,是專門作爲重要獎勵,授予一切爲祖國的獨立自由而流血奮戰,足以名留青史的所有對日作戰有功人員。”

“爲了保證授予勳章的嚴肅性,總部規定,所有授予勳章者的審批權,除了三級獨立自由勳章由各自部隊最高軍事、政工首長批准外,其餘全部由各自部隊上報後,由總部授予”

“而一級解放勳章與一級獨立自由勳章的授予,除了一些執行密集任務的人員之外,所有人必需要經過軍人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之後,才能授予。”

“若是有人在上報時弄虛作假,一經查實,除了剝奪本人所獲得的勳章之外,將會受到嚴厲的紀律處罰。除了其本人要受到嚴厲的處罰之外,其所在部隊的最高政工首長,以及負責審查的政工幹部也要受到包括黨內記過、警告,行政降級,直至撤銷其職務的嚴肅處理。”

“除了解放勳章與獨立自由勳章外,總部還決定實施獎章制度。其中包括特等人民功臣獎章、一級人民功臣獎章、二級人民功臣獎章以及紅旗獎章。這些獎章分別授予在歷次戰鬥以及部隊日常訓練之中,表現突出的幹部戰士。”

“總部決定改變原有的立功制度,將原有的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分別改授予特等功臣獎章以及一二級人民功臣獎章。對原三等功改爲授予紅旗勳章。除了特等功臣獎章以及一級人民功臣獎章須由總部批准之外。二級人民功臣獎章、紅旗獎章則由各部隊最高軍事首長、政工首長聯合簽發、授予。”

“此次除了授予表現突出的三團有關人員勳章、獎章之外,總部還決定授予在此次作戰之中做出突出貢獻炮兵團副團長馬其昌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一枚,授予炮兵團一營副營長鬍昭山特等人民功臣獎章。授予炮兵團一營一連幹部戰士紅旗勳章。授予偵察營營長李明瑞。。。。。。”

往日裡一直要求部下做事幹練、快速,不許拖泥帶水的楊震,今兒卻是一反常態的很是不厭其煩的將總部決定授予勳章、獎章的部隊一一道來。而底下三個團長以及各營營長聽着楊震嘴裡的授勳名單,臉色則是變化各異,稱得上五彩繽紛。

三個團長之中最高興的自然非杜開山莫屬了,他的部隊雖然在戰鬥之中損失慘重,但自己被授予了二級解放勳章不說,自己的部下之中還出現了第一個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此外,此次作戰中唯一一個被授予英雄連稱號的連隊也出現在自己團。這麼大的榮譽,怎麼不讓他自豪。

而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劉長順了,除了兩枚特等功臣獎章還算勉強拿的出手之外,在勳章方面只有團政委王效明獲得一枚三級獨立自由勳章。而與獲得了一枚二級解放勳章的杜開山,以及獲得一枚二級獨立自由勳章的王光宇相比,同樣作爲團長的自己則更是尷尬的被剃了一個光頭,甚至連一枚紅旗獎章都沒有混到。

看着其他團獲得勳章的團長、政委,甚至營連幹部上臺從總指揮、司令員、政委手中接過勳章或是特等功臣獎章,並佩戴到胸前那股子洋洋得意的勁頭。尤其是在聽到直屬醫院有幾名軍醫因爲在搶救傷員時表現突出,而被授予二級人民功臣獎章之後,劉長順哭的心都有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章 整訓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章 打着看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
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章 整訓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一百二十五章 這個決心很難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章 打着看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六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血色本溪湖(一)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之才的杜開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進和北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五十一章 震 撼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三百三十六章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