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

而當時讓楊震有些哭笑不得的是,當初那幾挺裝在皮卡上,一口氣攆着自己狼狽不堪的跑了上百公里。要不是當地地形複雜,當初去執行任務的那個小隊就幾乎全軍覆滅的雙聯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還是國內當初出於某種戰略需要支援對方的五八式。

儘管那次被這款自己國家生產的機槍弄的很狼狽,但楊震卻在事後深深的喜愛上這款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已經是完全退役的老古董武器。其在對地使用時候表現出來的巨大威力,尤其是山地作戰時候其大仰角的射擊能力,以及超遠的射程極爲讚賞。

這也是楊震爲什麼非得要將這種武器搞出來的原因。除了結構簡單,威力巨大,使用的多用途適合自己部隊現狀之外。那就是這款武器對於楊震來說,印象太深了。只是這番話,現在的楊震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口來的。

只是在內心中發完感慨後,撫摸着這款經典機槍,楊震心中稍有遺憾。但他也知道雖說沒有搞出自己心中的四聯裝,相對於有些笨重的四聯裝高射機槍來說,明顯較爲輕便的雙聯裝更適應這種武器預定裝備的團以下部隊,目前缺乏機動工具還是以畜力爲主要運輸工具的現狀。

在去年夏季作戰結束後,爲了保證來年打通與關內陸地聯繫的作戰行動。楊震經過與李延平和郭邴勳研究之後,對整個軍區的建制以及各個部門的建制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將旅的編制改爲師,而且對後勤部進行了細化和量化。

除了抽調了相當一部分精兵強將充實後勤部門之外,還根據部隊火力上升,對後勤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的現狀以及未來規劃,對各個縱隊以及各個師,甚至包括各個步兵團的後勤結構進行了相當大的調整。

雖說美國卡車到貨後,再加上原有的蘇制卡車以及前年秋季、去年夏季作戰先後繳獲的近千輛日式卡車。部隊現在的車輛配置數量已經極爲充足。但一方面因爲汽油的數量,始終滿足不了需要。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因爲缺乏數量足夠的維修人員。

而且在楊震看來,在目前的形勢之下,在面對同樣機動能力相對較差,除了鐵路輸送之外,更多的也同樣依賴雙腳行軍,除了每個師團輜重聯隊裝備的百餘輛卡車之外,更多的依靠畜力保障後勤供應的日軍來說,也沒有必要將部隊全部改爲摩托化。

按照楊震的規劃,每個縱隊的每個師都會配備一個三百輛卡車的汽車營。而各師的炮團,在目前火炮還是畜力牽引樣式爲主的情況之下,依舊將會配備自己的汽車連,專門用來運輸補充的炮彈。

這樣,在還要保留部分卡車作爲儲備的情況之下,分配給各個步兵團的汽車數量,就不會太多。按照目前軍區的汽油供應能力來說,每一個步兵團,也只能配備一個三十到五十輛汽車左右的汽車排。

其實倒不是汽車數量不夠,按照目前野戰部隊的數量以及手中汽車的數量來看,還是可以滿足四個野戰縱隊的配置。但除了汽車數量的因素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制約着部隊向摩托化發展的趨勢。

目前汽油全部依賴進口的現狀,汽車司機以及維修技術人員的數量不足也是制約抗聯全部摩托化的一個嚴重因素。雖說開汽車比開飛機和坦克簡單,但大量的司機也需要時間來培養。更重要的是維修技術人員,也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

按照對部隊換裝新式武器後,對彈藥需求量的估算。楊飛珍要求各個步兵團汽車排會將更多的運力投入到彈藥和輜重運輸上,以保證團一級作戰的單位在作戰時候,儘可能的多攜帶彈藥。剩餘運力上的缺口,則全部採取根據地內已經完全轉好的畜力供應來解決。

優先滿足彈藥,將糧食和其他物資的攜帶,放在相對次要的地位,也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在全軍輕武器即將自動化的前提之下,對於彈藥的消耗量,是以前使用老式栓動步槍無法相比的。

即將換裝的自動步槍,火力密集度與之前相比,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但彈藥的消耗量,也是以前無法相比的。甚至可以用十倍來形容。必要的時候,糧食可以從敵佔區繳獲。但是部隊的彈藥,卻無法依靠繳獲補充。

楊震可不想出現自己後世所知道的,解放戰爭時期國軍部隊在配備了大量射速快的美製武器後,卻因爲攜行彈藥能力沒有改變,持續作戰能力非但沒有提高,反倒下降的那樣。彈藥打光後,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來補給。一旦空投跟不上,本就缺乏必死決心的部隊,只能束手就擒。

後世不忘,前世之師。想盡辦法在條件允許的能力之下,增強部隊的機動作戰能力,尤其是基層部隊的補充能力,讓楊震很是費了一番心思。但在汽油的供應始終卡在別人手中,部隊總是吃不飽肚子的情況之下,楊震也只能採取汽車與畜力相結合的辦法。

除了在團一級部隊配屬一定數量的汽車,用於保證攜帶彈藥之外。其餘團營屬各種口徑迫擊炮、無後坐力炮、高射機槍、步兵炮以及配屬的基數彈藥,主要還是依靠畜力馱運或是牽引。

爲此軍區專門爲每一個步兵團,組建了一個一百匹馱馬、七十輛大車的運輸連。每一個營,則裝備有一個七十匹馱馬的運輸排。這些畜力運輸部隊,專門在行軍的時候,用來運輸團營所屬各種步兵無法攜帶無後坐力炮、八二、六零迫擊炮和團屬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營屬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以及攜行彈藥。

以儘可能的減輕部隊行軍作戰時候的負重疲勞,增強部隊的機動性和儘量延長部隊的自持能力。以免在戰場之上,彈藥出現不足。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用馬匹牽引或是拆開馱運的雙聯裝高射機槍,機動性明顯要高於只能用卡車牽引的四聯裝要更加適合部隊的現狀。尤其適合預定裝備的團一級部隊。

而且對於抗聯來說,這個後勤運輸工具的配置,只是主力四個縱隊才配備。對於地方部隊來說,團一級是沒有汽車連的。各個軍分區也只有一個配備了三十輛汽車的汽車排,作爲機動使用。至於各個軍分區下轄的獨立團、守備團和基幹團,所有的運輸工具統一配備的都是馬匹或是大車。

畢竟根據地內自身就可以滿足需要的馬匹數量以及馬料的供應情況,要比可以預見的未來,汽車補充和汽油補充要好的多。這麼做雖然限制了部隊的一定機動能力,但並未影響太大。

而且各個野戰縱隊必要的時候,除了可以依靠鐵路運輸之外,還可以得到後勤部三個分部所屬,全部都是裝備了性能優良的美製卡車的六個汽車獨立團的協助。按照每個汽車團七百輛汽車的配備數量,一個團一次性就可以將一個整師完全輸送完畢。

爲了保證戰時後方的物資前送,在楊震的要求之下,後勤部按照各個預定作戰方向的區別,組建了三個二級分部。除了總部下轄兩個汽車團之外,每個分部都下轄兩個獨立汽車團以及三個畜力運輸支隊,以及工兵團和鐵道兵團各一個。

這些部隊組建,是專門用於各個後勤分佈在戰時,向自己負責的作戰方面進行物資轉運,以及擔負戰時對戰損公路、鐵路的搶修。以及對部隊進行大範圍機動調動的時候,在鐵路線被摧毀的情況之下使用。

按照楊震的規劃要求,在根據地內所有的物資,可以隨時在三十六小時之內從後方物資倉庫轉運到前線的任何一個野戰倉庫。團一級部隊在跨戰區調動的時候,在必要的情況之下要有能力在三十六小時之內,抵達所有作戰區域的能力。

師一級的部隊調動,雖說按照要求要採取公路、鐵路機動結合的方式。但楊震也提出,後勤部新組建的軍事交通部,要有能力在鐵路線被摧毀的情況之下,在執行師一級的作戰調動時候,要有能力保證一個師的部隊完全依靠公路汽車運輸,與各師自身汽車部隊配合。在七十二小時之內,將一個師的兵力全部輸送到抵達上級指定的作戰區域。

爲了儘量達到楊震的這個要求,後勤部在去年會戰尚未結束的情況之下,就在在政治部配合之下,動員大批百姓搶在上凍之前參與對會戰之中戰損公路、鐵路進行搶修的同時。在不影響部隊作戰的情況之下,對自身的編制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除了原有的各個部門之外,還根據現在的情況,抽調了一批精兵強將,組建了新軍事交通部,公路、鐵路搶修部、物資計劃部以及嫩江、牡丹江和東安三個分別負責三個作戰方向物資供應的後勤分部。

同時在楊震臨去陝北之前,經過研究在原有的基礎三個獨立汽車團的基礎之上,依靠接收的美國卡車組建了六個汽車獨立團,以及九個畜力運輸支隊。在楊震返回東北之前,這些部隊已經組建完畢。

不過,在汽油一直緊張的情況之下,平時運輸更多的依賴鐵路和畜力,汽車出動的數量並不是太多。除了幾次大規模的演習之外,每個分部的兩個汽車團,一般的情況之下都只使用一個營。以節省寶貴的汽油,在戰時使用。

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
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九十九章 必須徹底的解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三百六十章 回程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三百零八章 最後準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怪的一槍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四百六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變路線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了大財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三百零一章 憤怒的王光宇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