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

所以馬春生堅持不改變戰術,即便明知道是冒險,但是他認爲這個險只要對整個戰役達成有利就值得冒。馬春生在電報上與住持工作的李延平、郭邴勳兩個人,多次陳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雖然李延平與郭邴勳已經明確表示,不需要他冒這個險,但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

馬春生是一個相當固執的人,他認爲就算新京北的部隊全部犧牲了,但只要是能牽制住關東軍不能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西滿上就值得。而且馬春生認爲,自己雖然有可能被關東軍合圍。但是他們要想吃掉自己,至少到目前爲止關東軍還沒有那個好胃口。

當然馬春生這麼想,還是自認爲手中的資本足夠雄厚。目前他手中有三個整編師,除了師屬炮兵之外配屬炮兵的數量,經過加強之後大口徑火炮與火箭炮的數量,目前爲全軍各個縱隊之冠。

眼下新京正面的馬春生所部,僅僅配屬一五零重炮團就有兩個,一二二火箭炮配屬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全軍僅有的一個日式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團,也配屬給了他們。坦克的數量雖然比不上王光宇與陳翰章所部,但配備的數量也是全軍第三。

原本所屬卡車不算,考慮到新京以北戰場上以機動作戰爲主。楊震與郭邴勳先後又陸續爲其配屬了三個汽車營。再加上在戰場上繳獲的一百餘輛日軍卡車,眼下馬春生手中各型卡車的數量,足足有上千輛。再加上配屬的幾千匹馱馬以及馬車,其所部的機動能力,可謂是相當的不差。

裝備上的優勢,讓馬春生的底氣相當的充足。讓他對在新京以北打一場乾淨利落的殲滅戰,圍殲新京以北日軍一部,甚至大部很是期待。但是卻沒有想到,新京以北的日軍在他突破榆樹進入九臺一線之後,放棄了大部分陣地與其爭奪快速的向新京撤退。

在新京以北打一場大戰的企圖落空之後,馬春生在綜合判斷了一下自己周邊形勢之後,也隨即展開了以坦克爲先導的追擊戰,一口氣奔着新京就追下來。只是這個傢伙敢這麼做,還是做好的充足準備的。

在楊震去熱河期間,在總部已經通知他注意控制進攻速度,以防止日軍破壞松花江堤壩,切斷其後路的情況之下。已經下定決心至少也要將新京北日軍主力死死的纏住的馬春生,爲了打成自己的戰術目的調動一切手段,將囤積在雙城一線的彈藥與物資,大部都已經調運過江。

目前他儲備在榆樹境內的彈藥,足夠他按照目前的彈藥消耗標準使用一個月的。炮彈則是按照每門炮三個半基數,迫擊炮與無後坐力炮五個基數儲備的炮彈。輕武器彈藥,將儲備在雙城的彈藥百分之七十全部調運過江。

而糧食的問題更加不用操心,他在德惠繳獲了關東軍的一個大糧倉。這個糧倉裡面的糧食,佔據了關東軍儲備在新京以北供應新京以北作戰各個師團使用的。雖然關東軍在撤退的時候防火燒掉了一部分,但裡面剩餘的儲備依舊相當的客觀。

裡面儲備的糧食,足足有幾千噸的數量,還有大量的日製軍用罐頭以及儲備的副食品。雖說日軍的各種罐頭,除了牛肉罐頭之外,其餘的罐頭鯨魚肉一類的罐頭,以及澤庵漬一類的副食品並不受抗聯官兵歡迎,但是其中的乾菜類和味噌,以及製作精良的羊羹、糖果一類的甜食,卻是很受抗聯官兵歡迎。

這些糧食和補給品,足夠他在總部一斤糧食也不調撥的情況之下維持半年了。在加上已經搶運過江的物資數量,按照他目前手頭上的物資儲備,即便一個月之內得不到後方的補給,也絕對不會出現缺乏的情況。

所以馬春生認爲即便關東軍炸燬松花江大堤的行動得手,他與江北後方的聯繫被切斷。他手中的物資,除了汽油有一定短缺之外,其餘充足的物資也足以使他的部隊可以在新京外圍堅持到洪水退去,恢復他與江北之間的聯繫的時候。按照他準備的充分程度來看,這個傢伙有恃無恐倒是還有一定道理的。

最關鍵的是在馬春生看來,按照他手頭目前的實力,關東軍如果想要重創他們,至少要集中三個以上的師團。要是想一口吞掉他們,至少要集中四個師團以上的兵力。而按照目前整個戰場態勢來說,關東軍根本就集中不了這麼多的兵力。

即便有一定的危險,但是危險的等級並不算高。這也是他一而再的不顧總部命令,擅自行動的原因。而且在他看來,日軍的陰謀如果屬實的話,固然很讓人擔心。他不是文盲,對於大自然的威力還是很清楚的。而且作爲東北土生土長的人,他對松花江在洪水期的水量還是很瞭解的。

但是他認爲,無論關東軍的這個陰謀是否屬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總部是絕對不會讓關東軍破壞江堤的陰謀得逞。因爲松花江江堤的安全與否,不僅僅關係到的是已經渡江參戰的各個部隊後方以及補給線的安全,還有兩岸近百萬羣衆的安全。

更爲重要的是在松花江北岸,幾十萬畝已經即將收割糧食的安全。而松花江北岸的平原地帶因爲水源充足,又是根據地重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即便是上半年兩軍你來我往的偷襲戰期間,這裡的農業生產也沒有完全的停止下來。

一旦江堤被破壞,對於根據地的破壞絕對不會少於戰場上的威脅。僅僅從保證根據地在今冬、明春的糧食安全一項上,總部絕對會想盡一切辦法,破壞日軍的陰謀。也正是有了這個想法,他纔敢於對李延平與郭邴勳的命令討價還價。

也正是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才讓他堅定的想要在新京打一場大戰的想法。可以說,馬春生現在是自信的很。他認爲手中的實力,再加上自己之前的苦心準備,自己至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這個傢伙的固執,早在當年的羣策山之戰中楊震就深有體會。儘管他也認爲馬春生的想法很有道理,但是讓楊震拿配屬了部分坦克,重炮的數量在目前各個方向最多,總兵力達到三個師的一個完整縱隊去冒這個險,無論如何他還是不能同意的。

說實在的,楊震也很想在新京戰場上保持一定的壓力,以分散關東軍對西滿戰場上可能投入兵力。但是這個壓力,絕對不能對抗聯在整個兵力使用上造成影響。按照楊震的原本計劃,馬春生所部在新京北的攻勢,不僅僅是起到牽制作用,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是全軍的一個備用預備隊。

他手中的兵力,在必要的時候,要根據形勢的發展以及變化進行調整的。目前擔任西線總預備隊的杜開山手中的兵力,從西滿戰場上整體的形勢變化來看,一旦關東軍投入主要的力量,在必要的時候很可能顯得多少有些不足。

杜開山所部之前一直在南興安山地作戰,除了各自的師屬炮兵之外,配備的裝備多屬於輕便的,便於山地作戰的裝備。其原來配屬的坦克,都併到王光宇所部。其地面作戰,進行火力支援的主要配屬的是蘇二輕型轟炸機。

配屬的重炮兵,除了一個裝備了三十六門的日製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的迫擊炮團之外,就只有一個日製一零五重山炮的炮兵團。其重火力,在幾個方向的部隊之中,是最弱的一環。

雖說在趕赴贛榆隱蔽待機的時候,總部又爲其加強了兩個一二二火箭炮營,以及一個一五零榴彈炮營,但是總火力依舊相對薄弱一些。而此時抗聯總部手中的炮兵預備隊,已經所剩不多。無法在短時間之內,繼續加強杜開山所部的火力。

在這種情況之下,手中炮兵力量最強大的馬春生所部就成了最佳的提款機。按照總部的作戰計劃,其配屬的炮兵之中,在西線戰鬥打響之後,至少要抽調走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強給杜開山所部。

不僅僅是炮兵,按照楊震的預定設想,馬春生所部與王效明所部在新京周邊的攻勢一旦形成配合,兩部將要合二爲一的。而在必要的時候,這個方向至少要抽調走兩個師的兵力。因爲楊震並不想過早的奪取新京,這個目前人口已經達到近百萬的大城市。

而且眼下奪取新京這對於抗聯來說,不僅是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一個沉重負擔,在軍事上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拖累。國人的思想,要麼你就別去奪取,但既然奪下來了,就是絕對不能丟的。

按照新京的地位,如果拿下來抗聯至少要投入三個師以上的兵力進行防禦作戰,這對抗聯下一步以西滿爲主的作戰計劃實施,是相當不利的。關東軍可以從關內、朝鮮以及本土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但是對於抗聯來說,卻是沒有那個底子。楊震不可能容忍,將大量原本用於機動作戰的兵力,都侷限於一地。

而馬春生手中的三個師的兵力,在加上配合其作戰的王效明所部看起來兵力的確不少。但是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一旦馬春生將手中兵力投入新京外圍這個絞肉機,固然能分散關東軍對西滿的注意力與可能投入的兵力。但實際上,這種戰鬥對抗聯卻是更加的不利。

不僅所部兵力被牢牢吸引在新京之戰之中,無法進行任何機動作戰。而且就連其東面的王效明所部爲了策應其作戰,也將被吸引在新京外圍,尤其是新京以東無法他調。這對於兵力有限,後繼力量遠不如關東軍,只能集中兵力保證重點方向的抗聯來說,無疑將會處於一個相當不利的局面。

至於馬春生之所以堅持的原因,在楊震看來固然他說的有一定道理之外。恐怕在他內心之中,未嘗沒有存在着奪取新京,將自己目前實際上在整個戰局之中已經處於配合的地位,變爲除了西滿之外另一個核心念頭。

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章 日軍之間的矛盾與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
第五百七十九章 距離太近了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打就打斷他一條腿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百零六章 是憤怒還是驚喜?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五百零九章 態度要強硬一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三十二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零五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章 日軍之間的矛盾與算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一百六十章 平靜的背後第251章 坦克劈入戰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259章 歷史的車轍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一百一十一章 裝甲兵的擴編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一百七十七章 勳章與獎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