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重慶方面的討論

對於老蔣而言,如果日本人真的能提供60個步兵師的武器裝備,加上現在已經訓練好的上百萬大軍,到時候他手裡就有足足150萬以上武器精良的步兵師以及100萬以上的雜牌兵,到時候真要是用這支部隊對付國內的那些土包子,那還不是手到擒來。不管是桂軍、滇軍、晉綏軍還是延安的****,那還不是任由他蔣某人收拾。

不過那些地方軍閥老蔣一直也沒把他們當成主要對手,他最擔心最害怕的是綏察地區的那支強軍,一想到****方面那個新崛起的年輕人,老蔣的好心情就被破壞的一乾二淨。

想到馬錚,老蔣狂熱的表情爲之一頓,長長出了一口氣,又問道:“八路軍綏察軍區的情況怎麼樣了!”

一統全國固然令人欣慰,但是老蔣很清楚,一旦失敗了他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到時候再無翻身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這幾十年的努力不但化爲烏有,甚至於還會被釘入恥辱的十字架上,然後被後世子孫戳脊梁骨,罵漢奸****。

“兩天前馬錚在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

“不要說這些,那篇文章我已經看過了,通篇都是一些說教性質的大道理,與現實沒有任何的指導作用!”老蔣沉聲說道。

“嗯,這段時間馬錚一直都在視察綏察地區,最先去的是包頭,前兩天還去了一趟東勝。不過聽說馬錚正在派人暗中和桂系的李以及山西的閻錫山聯繫,但是具體的還沒有消息傳來。”戴笠道。

“娘希匹,他們到底要幹什麼,造反嗎!國難當頭,這些人還爲自己一己私利拉幫結派,成何體統!”老蔣怒聲道。

“敬之、修辭你們都說說,對於日本人提出的和談條件我們是接受還是拒絕?塞北的事情又給怎麼解決?”老蔣大聲問道。

見老頭子指名讓他們發表意見,何應欽、陳誠以及孔祥熙對視一眼,知道今天必須要說些什麼,不然老頭子肯定會不高興的。

幾個人相互看了看,最終還是職務最高的孔祥熙最先說道:“委座,我認爲與日本人和談完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很可能因此引發另一場災難!”

“哦,說說看!”對於孔祥熙的意見老頭子還是比較重視的。

孔祥熙停了停說道:“我們和日本人已經談了兩輪,加上德國人從中調停的那一次應該是三輪,前三次日本人絲毫沒有和談的誠意,不管是我們如何的卑躬屈膝,到最後和談依然沒有任何成果,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人並不只是想從黨國身上,或者是說從整個中國獲得一部分利益,就如同甲午中日戰爭以及九一八事變那樣。”

“前兩次戰爭我們只要捨棄一些利益,日本人就會止步停戰,但是這一次他們卻沒有這麼做。因爲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億萬裡的大好河山,並非是點滴錢物,所有擋在日本人面前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會毫不留情的將其摧毀,很不幸,黨國此時便是擋在日本人面前最顯眼的一塊絆腳石。”

“那又如何,到頭來日本人還不是要和黨國和談?”老頭子不以爲意地說道。

“委座,日本人之所以和我們和談,完全是因爲他們打不下去了,之前日本人之所以如此強硬。完全是因爲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軍方普遍認爲只消“對支一擊”就可凱旋班師。陸相杉山元上奏天皇說事變能在一個月左右解決,甚至於還喊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之言。日本陸軍省則把中國看成一個不可能統一的分裂的弱國,日本只要表示一下強硬態度,中國立即就會屈服,所以就像近衛文磨說的那樣,他們不以黨國爲對手,在他們眼裡黨國根本就不配成爲他們的對手。”

“但是,由於我們的奮勇抵抗,日軍的速決論破產。日本國力大部被消耗於中國戰場而無暇他顧。戰爭的拖延使日本內外危機加重,因而急於結束侵華戰爭,這一點想必戴局長要比我清楚地多,委座可以讓他說一說現在日本國內的形勢。”孔祥熙當即說道。

頭子轉頭看了看戴笠,然後說道:“雨農,日本國內的局勢當真如此不堪?”

戴笠稍稍整理了一下腦海中關於日本的資料。然後起身說道:“回委座。日本國內的情況確實很不妙。”

“如何個不妙法,詳細說一說?”老頭子道。

戴笠道:“從第二次武漢會戰結束後,日本國力的窮困日益表面化。具體表現爲:軍事上進退維谷,疲於應付;經濟上危機重重;政治上動盪不安。”

接着戴笠又繼續說道:“在全面侵華初期,日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中國大片領土,但日軍也爲此付出了傷亡數十萬人的代價,進攻勢頭猛減,軍隊士氣日衰,這一點在第二次武漢會戰之後表現的尤爲明顯。我軍雖也傷亡慘重,並一度銳減到不足百萬人,但黨國並未屈服,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夢想落空。”

“到目前爲止,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日軍卻落得100萬陸軍陷在大陸動彈不得的困境。這讓日軍內部很多人都感到,依靠武力解決中國事變的做法是沒有出路的。因此,改變對華政策,由戰求和,成了日本的當務之急。”

“另外,七.七事變後,日本從英美等國購進大量戰略物資用於對華戰爭,到目前爲止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黃金,使日本的黃金儲備銳減,影響了金融的穩定,造成日元大幅貶值。”

“同時,由於戰爭的擴大和延續,日本擴大了軍工生產,將不少民用工廠轉爲軍用,引起電力供應不足,這使1939年原定的軍工生產計劃僅完成80%,造成前方武器彈藥的缺乏。限制用電及民用工廠轉軍用,使民用品供應緊張,部分資源被統制,社會上數十種商品被限制購買,影響了國民生活。”

“更爲嚴重的是1939年日本國內和華北佔領區發生的旱災,引起了糧荒,日本進入了缺糧時期。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爲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爲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着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爲此問題而苦惱。”

“此外由於黨國以及海外華僑的干預,美國對日採取了經濟制裁措施,廢除了“美日通商條約”。這對日本也是一大打擊,在此之前從美國進口量佔日本海外總進口量的近半,其大宗戰略物資是從美國進口。”

“還有就是政治上日本也陷入了動盪不安的危險境地,短短一年內,內閣四易其主。從1939年1月5日近衛內閣倒臺,到現在日本政府共經歷了平沼騏一郎、阿部信行、米內光正3任首相,現在近衛文磨第二次組閣則是一年內的第四任首相。這使日本難以維護政令的統一和延續性,也加劇了派系之間的分歧和矛盾。”

“這些情況,自然引起了日本國民的普遍不滿,使國民反戰情緒滋長,國內對解決事變的焦慮和國民生活上的不安瀰漫着全國,加重了日軍統帥部的壓力,所以日本方面纔會急於和我們和談。”(。)

第431章 王濟堂楔子第1073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553章 要收網了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90章 陰毒的計謀第429章 疫病爆發第251章 囂張的英國人第532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一干一百五十九章 總攻開始第367章 飛雷逞威第884章 不好的預感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1123章 “第9號作戰計劃”第669章 日軍的反應第168章 波田重一的想法第1070章 蠢蠢欲動的日軍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勢大好第570章 佔井陘第819章 和岡村過招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102章 炸了鍋的大本營第704章 被坑了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735章 戰機再現第1197章 大團圓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903章 爭風吃醋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644章 繳獲多多第389章 生死考驗第650章 九七式中戰車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692章 調兵遣將第825章 烽煙四起第75章 驕傲的黑田第264章 返回歸綏第114章 天大的誤會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第830章 日本政府的佈局第203章 陷入泥潭的日軍第142章 斷後第534章 冀南見!第869章 四處點火第530章 責無旁貸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292章 楊愛源的請求第334章 日軍投降第62章 血殺令第100章 高壓180第三百三四十一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602章 炸船第922章 板垣上陣第151章 蠢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919章 識破陰謀第512章 鋤奸隊第271章 各有所動第1078章 搶時間第6章 整編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609章 窩囊的戰鬥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1001章 唐山大作戰第814章 回爐集訓第598章 抵達冀東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1000章 分化離間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1114章 出兵東部草原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944章 背黑鍋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1042章 刺第396章 暴怒的杉山元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540章 戰起第468章 抵達陽谷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16章 剿匪擴編第633章 攻佔青島
第431章 王濟堂楔子第1073章 無路可退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30章 唱一出好戲第553章 要收網了第779章 日本要和談了第390章 陰毒的計謀第429章 疫病爆發第251章 囂張的英國人第532章 馬錚的家底兒第785章 何應欽的建議第585章 李瀾清和亨利第一干一百五十九章 總攻開始第367章 飛雷逞威第884章 不好的預感第690章 綏察軍區的家底兒第640章 豐田副武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1123章 “第9號作戰計劃”第669章 日軍的反應第168章 波田重一的想法第1070章 蠢蠢欲動的日軍第一干一百六十九章 形勢大好第570章 佔井陘第819章 和岡村過招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190章 再下一城第102章 炸了鍋的大本營第704章 被坑了第1032章 馬崢的後手第331章 馬錚所部出手了第735章 戰機再現第1197章 大團圓第165章 “閻王”的設想第1033章 拿下天津城第903章 爭風吃醋第936章 當前任務第644章 繳獲多多第389章 生死考驗第650章 九七式中戰車第372章 意料之外的援兵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692章 調兵遣將第825章 烽煙四起第75章 驕傲的黑田第264章 返回歸綏第114章 天大的誤會第631章 戰鬥打響第577章 第五師團的到來第118章 清水河殲滅戰第830章 日本政府的佈局第203章 陷入泥潭的日軍第142章 斷後第534章 冀南見!第869章 四處點火第530章 責無旁貸第878章 蝗蟲過境第292章 楊愛源的請求第334章 日軍投降第62章 血殺令第100章 高壓180第三百三四十一章 治安肅正作戰計劃第602章 炸船第922章 板垣上陣第151章 蠢第1103章 巨大的收穫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919章 識破陰謀第512章 鋤奸隊第271章 各有所動第1078章 搶時間第6章 整編第923章 水淹坦克第130章 畢力格部的求援第609章 窩囊的戰鬥第1082章 睚眥必報未必不好第1001章 唐山大作戰第814章 回爐集訓第598章 抵達冀東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1000章 分化離間第859章 關東軍入關的可能性第1114章 出兵東部草原第1092章 收縮與譁變 !第960章 國府震動第486章 五千兵員到手第852章 美國人的請求第944章 背黑鍋第398章 不朽的豐碑第1042章 刺第396章 暴怒的杉山元第816章 重兵壓境第540章 戰起第468章 抵達陽谷第167章 獨七師的防區第16章 剿匪擴編第633章 攻佔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