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美蘇插手

8月8日,國民政府經營了5年多的陪都重慶被日軍佔領,何應欽等人將國都搬遷到了成都。 但是成都地區地勢平坦,日軍的機械化部隊行軍的速度極快,幾乎是攆着國民黨部隊在跑。

僅僅一週後,成都也被日軍佔領,整個四川省告急。

國民政府引發的這次大潰敗像一場瘟疫一樣席捲了整個南中國地區,頓時南中國出現了幾年前那樣降兵如潮,降官如雨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這種不利的局面讓很多部隊對抗戰一下子失去了信心,面對日軍的進攻根本無心抵抗,整個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要是這件事不好好處理的話,中國因此而亡國也是很有可能的。

誰也不曾想到小鬼子竟然會給中國人來這麼一招釜底抽薪,更沒有人想到如此高漲的抗日浪潮竟然會遭到如此挫折。

老蔣的突然死亡使得整個中國都陷入了惶恐與不安之中,老蔣活着的時候怒斥、詬罵者不勝凡幾,但是直到現在人們才明白,老蔣對於中國竟然如此的重要,不管是山西的閻錫山還是湖南的何健,再或者四川的大大小小的軍閥們都沒有那個實力取代老蔣,中國的命運將走向何方?

在日軍咄咄逼人的進攻中,國民政府雖然也進行了英勇地反擊,但是由於組織不力士氣低迷,國民政府節節敗退,令北方的斯大林以及遠在大洋彼岸的羅斯福憂心不已。

國民政府的鉅變已經波及了在國外作戰的中國遠征軍,要不是駐緬甸的第十五軍剛剛遭受重創的話,恐怕現在中國大後方的雲南也落入了敵手,到時候不但數十萬中國遠征軍將會受到日軍的南北夾擊,就算是英美等國的部隊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因此怎樣解決中國的政治問題迫在眉睫。

另外現在掌控國民政府實際控制權的這位何應欽也讓美蘇等過很是不安,關於這位何的一些事情美蘇等國早有耳聞,那是一個十足的親日派,讓一個親日派來掌控中國的政局英美蘇等國心裡極爲擔心。

開羅宣言中所有參會的國家都做過鄭重的承諾,絕不單獨同德日等國的法西斯國家妥協。但是現在中國戰場突然遭受驚天鉅變,保不準那些國民黨政客會在頃刻間投入到日本人的懷抱。

美蘇等國心憂中國戰場的局勢,延安的諸位大佬以及遠在山東前線的馬崢同樣心憂。在馬崢的建議下,延安方面主動同撤往西康的何應欽等人聯繫,希望他們以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爲重,立即同延安方面商議接下來的戰局,以扭轉此時不利的局面。

但是延安方面的呼聲被國民政府方面無視了,這讓馬崢等人非常的着急。但就在這時事情出現了轉折,心憂中國戰局的羅斯福再和斯大林以及丘吉爾等人商議之後,決定一致支持延安方面挑大樑,並且要求何應欽主導的國民政府立即和延安方面進行談判。

美蘇這樣做也確實是無奈之舉,國民黨現在已經不堪大用,這一點大家誰都看出來了。

雖然何應欽等人也已經派出了薛嶽等人收拾爛攤子,但是這位陸軍上將也對於國民政府眼下的困局無能爲力,指揮25萬大軍在成都地區同日軍鏖戰了1個月依然沒有將日軍擊潰。,

其實大家現在都已經看出來了,國民黨雖然在各個方面依然很強,但是唯獨有一點卻是致命的軟肋,那就是沒有了老蔣這位政治強人的國民黨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凝聚力。

此時在江南地區散落的國民黨部隊少說也有上百萬,但是卻沒有人能將這百餘萬散兵遊勇組織起來,更無法將他們重新拉回戰場。

但是延安的中共卻不一樣,這個政治團體不但有直屬的強大的部隊,而且還有一個統一的有凝聚力的政治核心領導,另外中共現在在全國的威望也很高,所以很多人都產生了其他一些想法。

因此鑑於國民政府的不給力,美英等國不得不讓中共出面挑大樑。但爲了不讓國民政府那些高級官員倒向日軍,美蘇等國讓中共保證不能吞併國民政府的殘存勢力,雙方要進行和平談判達成協議。

回頭再說國民黨方面,老蔣被炸身亡之後,整個國民黨在政治上便失去了對全國的統一領導和絕對的控制權。

當然這個絕對控制權那是相對而言,就算是國民政府最強盛的時候也沒有對全國所有的武裝有過絕對的領導權,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哪一個不是對中央政府的命令陽奉陰違,只不過由於老蔣本人的政治手腕確實過人一籌,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同他扳手腕而已。

現在換了何應欽可就不一樣了,何應欽那是十足的親日派,這一點就算是何應欽不想承認也不行。

雖然親日派和漢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已經在內心深處已經給他打上了漢奸的標籤,因此何應欽的政令根本實施不下去,就算是有第一夫人的支持也不行。

隨着戰局的糜爛,整個國民黨即將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就算是何應欽現在想把位置讓出來也沒有人敢接。之前李宗仁倒是有這個想法,現在卻不敢碰這個燙手的山芋了,最終還是由何應欽支撐着。

老實說,何應欽雖然是一個十足的親日派,但是卻並不是一個投降派,對於日本人在華所做的一切他也是極爲痛恨的。

況且全民抗戰已經成了一種風氣,這是歷史的潮流,任何人都不能違背,一旦違背就會被全國人民所拋棄,因此何應欽在抗日方面還是很有決心的。

面對國內外的壓力,何應欽一點辦法也沒有,隨着重慶和成都的淪陷,雲貴地區也被日軍在戰略上包圍了,國民黨在民衆當中的威望下降到了極點,因此何應欽答應同延安方面進行談判,共同解決眼下的危局。

何應欽這邊鬆口,讓很多人都大大鬆了一口氣,只要國共雙方達成了協議,中國的未來還是很有希望的。

隨後黨中央致電山東前線的馬崢,希望他們能從前線回來參加此次談判,畢竟馬崢在全民中的威望大家還是很認可的,此外他的戰略眼光也是主席等人所極爲需要的。

不過卻被馬崢婉言拒絕了,一來馬崢知道自己並不擅長這種政治扯皮,同時馬崢更清楚現在的中國最需要的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仗來挽救軍心和民心,而縱觀此時的整個中國戰場,唯一有可能創造這個奇蹟的只有他的塞北兵團。

因此馬崢決定留在山東前線,好好打一仗,爲接下來的國共談判營造一個很好的氛圍,爲此馬崢特意將自己的指揮部也遷移到了棗莊。

徐州前線,中日兩軍已經在這裡鏖戰了真正一個多月了,雙方都打出了火氣,同時也都拼了血本。

此時,日軍在徐州地區已經聚集了大約30萬精銳,此外還有十餘萬僞軍配合作戰,試圖在徐州附近同馬崢所部進行一次戰略決戰。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認爲,此時中國國內的政治局勢已經糜爛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是國民政府還是其他地方部隊的戰鬥意志不可避免的將會受到打擊,而這一點已經在南方的戰鬥中得到了驗證,因此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認爲反擊的時候到了。

更何況現在大日本皇軍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已經沒有了對手,接下來反攻華北和東北就成了唯一要做的事情了,而作爲華北地區最大的戰略集團,華北方面軍必須搶的先機。

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370章 杉山元的目的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587章 達成協議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961章 老蔣的分析第431章 王濟堂第729章 不做王八蛋第928章 下正定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218章 無能的松浦第71章 賭贏了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112章 李瀾清第812章 猖獗的日本盜墓賊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549章 粉墨登場的108師團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730章 反攻倒計時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652章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576章 108師團徹底滅亡第713章 轉機第44章 無名山道伏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1180章 岡村的重點清除計劃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304章 撈到大魚了第666章 麻煩第1044章 撤兵第925章 列隊送死的“日軍”第360章 黃旗鎮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687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387章 聯隊級衝鋒第1116章 計劃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95章 劍指張家口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429章 疫病爆發第563章 《孫子兵法》與裹腳布第450章 馬錚的後手第464章 新任務第320章 提上日程的藥物研究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402章 大戰再起第975章 國運的賭博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978章 壓寨相公馬德勝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410章 會議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286章 比鬥進行時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830章 日本政府的佈局第648章 摘桃子第14章 以打代練第864章 鬧事兒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44章 無名山道伏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134章 察哈爾部驚變第377章 借鑑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937章 繼續擴兵備戰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115章 山田乙三第1149章 跌落神壇的關東軍第139章 審問鷹森孝一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193章 齷蹉的阪本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1139章 機羣來襲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1040章 奸商第48章 收編俘虜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910章 化家嶺阻擊戰(上)第681章 陰霾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1083章 血債血償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610章 慶功宴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1045章 一次妥協第1037章 大戰再起
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370章 杉山元的目的第272章 突發事故第848章 大青山特訓第587章 達成協議第455章 渾河攻防戰第507章 山東獨立師第961章 老蔣的分析第431章 王濟堂第729章 不做王八蛋第928章 下正定第152章 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第218章 無能的松浦第71章 賭贏了第1140章 防空作戰第275章 山田枝子第112章 李瀾清第812章 猖獗的日本盜墓賊第209章 土狗逞威第976章 帝國必勝第860章 擴軍備戰第549章 粉墨登場的108師團第427章 解決方案第730章 反攻倒計時第364章 南下承德第652章 土豪的世界你不懂第505章 尾高龜藏的注意第576章 108師團徹底滅亡第713章 轉機第44章 無名山道伏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81章 閱兵進行時(下)第1180章 岡村的重點清除計劃第1095章 濰縣集中營第1041章 相互利用第304章 撈到大魚了第666章 麻煩第1044章 撤兵第925章 列隊送死的“日軍”第360章 黃旗鎮第706章 不留俘虜第687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387章 聯隊級衝鋒第1116章 計劃第257章 一箇中國將軍的預言第231章 第一道防線失守第95章 劍指張家口第868章 戰績彪炳第335章 達成協議第805章 《基本國策綱要》第429章 疫病爆發第563章 《孫子兵法》與裹腳布第450章 馬錚的後手第464章 新任務第320章 提上日程的藥物研究第200章 目標—歸綏第245章 論持久戰第402章 大戰再起第975章 國運的賭博第815章 長沙會戰第978章 壓寨相公馬德勝第293章 大戰再起第410章 會議第556章 戰前部署第444章 露出獠牙第286章 比鬥進行時第414章 棘手的問題第830章 日本政府的佈局第648章 摘桃子第14章 以打代練第864章 鬧事兒第38章 總部首長的第44章 無名山道伏第711章 平原榮一的判斷第134章 察哈爾部驚變第377章 借鑑第651章 朝野震動第937章 繼續擴兵備戰第743章 冀東方面的新進展第1115章 山田乙三第1149章 跌落神壇的關東軍第139章 審問鷹森孝一第210章 蘇聯人的傑作第193章 齷蹉的阪本第442章 日軍高層的分歧第1139章 機羣來襲第656章 馬錚的條件第1040章 奸商第48章 收編俘虜第909章 淡定的植田到一第1189章 會談結果第910章 化家嶺阻擊戰(上)第681章 陰霾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1083章 血債血償第330章 戰起五原第610章 慶功宴第318章 寺內壽一離任第1045章 一次妥協第1037章 大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