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

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

蔣琬看得清楚,江陵城外的江東軍發生了肉眼可見的騷動。

平心而論這段時間蔣琬也沒有多不順心。

畢竟在關羽築江陵城的時候,八牛弩就已經是江陵的守城標配。

在決定暫時放棄公安縣撤往江陵的時候,虎渡河沿岸與水力坊相連的八牛弩也都被拆了下來運走。

這些八牛弩被送往江陵和襄樊兩地,分別化作了江陵城頭的城防以及荊州水師船上的利器。

黃月英順便還爲這些“水力坊特供版八牛弩”做了腳踏的升級,使之上弦更加簡易。

呂蒙對此是渾然不知的,在公安縣整師完畢揮師攻城的時候,方纔明白何謂火力壓制。

江陵雙城三面環水,呂蒙讓一部分戰船沿着臨河的三面鼓譟吸引注意力,然後親自率領大股士卒繞行到了西面登陸嘗試進行攻城。

此城難攻,呂蒙對此早有預料。

但是難攻至此,呂蒙着實沒想到。

一個江東士卒聽着長官的號令茫然下了船。

身上簡陋的衣甲和手中那雖然鋒利但是易斷的長刀並不能給人提供安全感。

呂蒙對他定劃江而治的宏圖有相當美好的想象。

士卒深惡痛絕於自己只能隨軍出征背刺關將軍。

如果可以這個士卒更想念一個月前手中握着的那把鋤頭。

但可惜耕作的良田非己之田,己身爲奴更是身不由己。

東家一聲令下,他便要赴湯蹈火,爲東家的東家征戰,爲東家和大東家們的江東效死。

對他來說,此戰最大的奢求也不過是“倘若能活下來……”

但隨軍來到江陵城下的時候,這個“倘若”便被擊的粉碎。

而此時下船直面這座堅城之後,僥倖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恐懼和一抹隱隱的不甘。

如果一年前和同鄉們鼓起勇氣潛逃到荊州就好了,他想。

那樣自己或許此刻就能站在城牆上安然的看着這羣“江東宵小”。

軍正的叱罵打斷了這段奢侈的幻想,眼看着軍正手中的寶刀,江東士卒們不得已前進。

用胸膛正面迎接呼嘯而來的八牛弩。

一臺八牛弩更多的意義是對於步卒的威懾。

但若是數十臺八牛弩列於城頭不間斷的連射,殄滅的就不僅僅是步卒的士氣,還包括士卒的身體。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那些沿河鼓譟的水軍戰船也遭到了八牛弩一視同仁的照顧。

特製的弩箭穿船而過,留下的是人力根本無法堵上的漏洞,被幾輪齊射之後江東的水師也都紛紛避遠。

保持着最遠的距離,鼓譟出最大的聲響,這便是他們能夠做出的對呂將軍命令最好的執行。

於是這般幾輪之後,再下船的士卒寧願面對軍正的寶刀,也不想用瘦弱的胸膛去迎接弩箭。

至此呂蒙對江陵的種種想法都只能化作泡影,唯一的解決手段就只剩下了困死這一個選項。

留本部於公安江陵對峙,剩餘的兵力開始以此爲中心向着南北西三個方向攻掠。

在城頭將一切都看得真切的蔣琬倒是不擔心。

畢竟荊南人口本就不多,江陵公安兩地日益興盛後,老百姓基本上都選擇來這兩處謀個吃飯差事。

餘下的不多的人口也都被他簽了文書調往襄樊。

關將軍北進的戰役結束後,隨着兵卒的離開,樊城和襄陽也都變成了空城。

但歸根結底來說,劉景升當初選擇襄陽作爲荊州的治所自是有其道理的,此地有良田有天險且依山傍水確實是個好地方。

令當陽宜城等地的百姓北遷至襄樊,既能避免江東的兵鋒,也能作爲復興襄樊的第一批居民,也算是一舉多得了。

因此蔣琬的守城幾乎可以算是無驚無險,除了不能開官市貿易讓商賈們有點憋悶之外,其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反而因此蔣琬所需要處理的公務少了很多,每日還有空與周羣一起在城牆上散散步,遠觀一番公安縣的江東大營。

“無所事事”之下,呂蒙大營的變動很快就被蔣琬看在了眼裡。

“敵軍欲返……要麼是山越往西攻了雲夢澤。”

每日閒散步,周羣也與蔣琬與發親近,此時還有空與蔣琬開玩笑。

聽聞這山越西攻之說蔣琬笑着搖了搖頭。

周羣也是滿臉笑意,拱了拱手道:

“那便應該是我軍水師南下猛攻江夏,如此一來江陵之圍解矣,賀喜公琰了。”

蔣琬眺望了一番,若有所思,按着城頭思考了一番,一個個身影在腦海中劃過,最終甘瑰這員小將的身影出現在腦海中。

因此他的眉頭鬆了開來,堆上了些許笑意,搖頭道:

“看呂蒙這態勢,應是水師直入江東腹地去也。”

周羣在一旁也不過問,雖然蔣琬平易近人,但周羣時刻謹記對方的位高權重,定然知曉不少他不夠格看的機密情報。

但直入江東腹地……周羣旋即便明白過來。

荊州水師的戰船更好,若是棄戰船之利,欲據江夏以禦敵,殊爲不智。

不過能不管江陵而直取江東,周羣也要讚歎一聲此人的好膽色!

蔣琬不言語,依靠事先充足的情報,他覺得自己差不多已經把握住瞭如今戰局的大概走向。

如既甘瑰明顯是打着攻敵必救的主意,那他必然是要配合甘瑰努力將此處的江東大軍留下或拖延一二的。

既如此……隨着心裡的一番天人交戰,蔣琬也逐漸下定了決心。

隨着一聲響亮的大笑,蔣琬一臉狂喜的樣子拉着周羣道:

“如今賊兵既退,必是天佑玄德公!仲直當與我宴飲一番!”

周羣心內茫然,但他本就心思細密,此時自然也處置的滴水不漏: “此事宜慶,當大擺宴席告知城內百姓以爲賀。”

蔣琬滿臉喜色:“還是仲直懂我!煩請振威將軍移駕府衙爲慶賀。”

周羣自然相當配合:“善。”

在蔣琬的有心推動下,很快江陵城的掾吏都知曉了江東將退的消息,再經有心之人的傳播,很快滿城便都陷入了隱隱的躁動之中。

而對江陵的官員來說,府衙的宴飲也不是什麼秘密,滴酒不沾的蔣太守少見的連連宴飲,很快便醉了。

“賊軍之退,城南守軍居首功!”

於是與宴者都輕笑,太守看來果真醉的不輕,連連滅敵的乃是城西的弩軍,怎麼就成了城南的首功?

但蔣琬還不止於此,只見他面色酡紅打了個酒嗝:

“來呀,傳本太守命令,城南守軍賜酒爲賀!”

有人嘗試勸阻,但差點被的醉酒的蔣琬踹倒,還是劉璋過來打和,打着酒嗝一起大着舌頭勸說,稱不過如今賊軍已是要退,哪有閒心攻城?大可不必驚慌。

在蔣琬親信的默許下,在劉璋順水推舟的勸說下,這條不太合時宜的命令很快便被執行了下去。

隨後蔣琬便伏在桌上呼呼大睡,劉璋也是如此。

主人不勝酒力,那宴飲自然到此止步,隨着心憂的賓客散去,酒桌上的事情也小範圍傳了開來。

絕大多數人表示理解,畢竟擺在明面上的事實是孫曹聯手,關將軍無力援助自身難保,這種情況下太守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如今知曉解圍後驟然狂喜,實屬意料之中。

但對根植荊南的有心人來說,今日已是最後出手的機會了。

飲酒後的城南守卒變得困頓不少,城牆上的防線也出現了破綻,隨着有心人的配合,很快一個吊籃從牆頭悄悄墜下,一個善泅渡之人身揣密信看準了河對岸的公安方向,一個猛子紮了下去,河面重歸平靜,只餘下一個木籃慢慢沉入江水中。

但還不待這羣有心人彈冠相賀,一隊守軍便相當蠻橫的一腳踢開了府門。

“奉太守之命,潘主簿和諸位,一起走一趟吧。”

潘濬的臉色頓時變得雪白,這個時機太過巧妙,很難不讓人懷疑順利送出城的那個家僕是被故意放出去的。

而隨着一行人見到了端坐高堂之上的蔣琬之後,潘濬的這個猜測就變得愈發肯定。

只見蔣琬面色平靜眼神危險,哪有半分不勝酒力的樣子?

在江陵城中向來深居簡出的振威將軍劉璋也端坐一旁,臉色平靜的仰頭,好似在仔細觀察房樑一般。

不需要蔣琬說話,潘濬已經搶先顫聲道:

“這一個月來某親眼所見的荊南公文……”

“半數均爲僞作。”蔣琬淡淡道。

至此已經不需要再說什麼了,潘濬怪異的笑了兩下,往前一步逼視着自己這個遠方兄長:

“蔣琬,汝非要自絕於鄉土乎?”

端坐於上的蔣琬一句話都不說,凝視着潘濬的眼神似有萬語千言,但最終只是失望的嘆了一口氣揮揮手。

親信不再給潘濬大放厥詞的機會,連拖帶拽就將這幾人帶了下去。

努力摒棄掉表弟對自己的影響,蔣琬同樣擡頭,乾巴巴道:

“呂蒙收到密信後,應當會行分兵之計,既要援江東,也要封江陵,還要攻漢壽。”

“如此一來,江陵之圍自解,還得一反攻之機。”

府衙的高堂上回蕩着蔣琬乾巴巴的聲音,只是劉璋一言不發。

蔣琬也不氣餒,語氣緩和了下來道:

“近日玻璃坊中又燒製出不少琉璃飾物,振威將軍……”

彷彿失言的劉璋第一時間大笑:

“太守厚賜,何敢言拒?”

目送着劉璋離開,蔣琬揉了揉腦袋,將剛纔說的話重新在腦海裡過了一下,隨時準備查漏補缺。

至於這個表弟……不如還是交予關將軍處置吧。

明明才華不錯,爲何眼中只有家鄉的那一畝三分地呢?蔣琬想不明白。

順江而下的甘瑰自不知曉身後發生的複雜瑣碎事情。

突破江夏已使得水師當中的小船消耗一空,這反倒使得水師的速度更加快了一分。

走舸這種船隻是小而狹長的無帆舟,戰時靠着水卒的拼命划槳方能獲得如離弦箭矢一般的速度。

但非交戰時,走舸自然沒有這麼快的速度,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系在大船後面拖行,需要的時候再上去。

如今這些小船盡沒,順江而下的荊州水師順風順水速度絕倫。

爲了儘可能的擴大影響,甘瑰命麾下將能打的旗幟全都掛了上去,比如漢字旗,比如劉字旗,比如關將軍的關字旗。

沒辦法,事先甘瑰從沒想過自己還能獨領一師,因此並沒有自己的號旗,但也不要緊。

巨舟本就醒目,如今在前端墜了一個碩大的銀鈴,並且前方的一個小帆也換成了相當扎眼的錦帆,這些就已經足夠說明身份了。

這兩樣簡單的佈置反倒引得甘寧的八百舊部激動不已,彷彿又回到了在巴蜀水道上縱橫的無憂無慮的歲月,連身體都輕了幾分。

不過也有穩重的舊部異議:若是那江東看到這兩物,孫權一怒之下砍了老甘將軍怎麼辦?

但更多人嗤之以鼻:就憑老甘將軍的敏銳機警程度,怎麼可能會陷入如此境地?

少數派的意見被壓下,於是一行人繼續歡歡喜喜的朝着建業直接進發,更是排着隊去搖那銀鈴,引得甘瑰更加神氣,只恨老爹沒有親眼見到這一幕。

甘瑰等人快活異常,但被這支水師所帶起的騷亂,也在這支水師身後蔓延開來。

從柴桑到彭澤,從南陵到蕪湖,江水沿岸的城池看的清清楚楚,有一支水師打着關將軍的旗號朝着下游直撲了過去!

江東雖然不會將自己的背盟之舉大肆宣揚,但江陵圍城半個月以來,無數的小道消息已經在江東瘋傳。

如今眼看着荊州水師明晃晃打出旗號,毫不客氣的往建業殺去,所有人都覺得此前的小道消息都被或多或少的驗證了。

荊州水師所過之處,百種流言合併成了一股聲音:

關將軍擊破江夏,去找孫侯算賬了!

俺此前的江東水師呢?自然是敗了唄!

關將軍真乃神威也!

甘瑰並沒有空隙去打聽自己造成的影響,不過三日後,建業便已經遙遙在望。

大呼小叫的指揮着艦隊靠了過去,甘瑰就這樣臉帶笑容看着岸上的販夫走卒驚慌奔逃。

等到百姓都散得差不多了,城牆上敵軍攢動,甘瑰這才猛的咧出一個笑容:

“全軍上弩,目標建業,好好跟跟孫侯打個招呼!”

(本章完)

第16章 俺很看好你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9章 版本迭代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210.第210章 終相見296.第296章 金開元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46章 虎卒禁衛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75章 三丟二請第648章 夏民燦燦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77.第177章 舊人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94章 財貨政策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第584章 環環相扣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432章 奇觀稱帝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35章 正旦(續)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66章 生死抉擇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568章 御批敕牒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502章 新長安第571章 流水怒濤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第35章 正旦(續)第105章 玄德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120.第120章 曹劉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626章 唐風圖冊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581章 徐州故人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56.第355章 擊砲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5章 孫權曹豹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6章 兼職武聖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432章 奇觀稱帝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5章 後漢亡矣第101章 發狂而終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632章 搖搖擺擺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
第16章 俺很看好你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9章 版本迭代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210.第210章 終相見296.第296章 金開元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46章 虎卒禁衛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75章 三丟二請第648章 夏民燦燦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77.第177章 舊人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94章 財貨政策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第584章 環環相扣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432章 奇觀稱帝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第35章 正旦(續)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第87章 縣內二十三事第466章 生死抉擇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568章 御批敕牒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502章 新長安第571章 流水怒濤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第35章 正旦(續)第105章 玄德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120.第120章 曹劉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626章 唐風圖冊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581章 徐州故人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356.第355章 擊砲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5章 孫權曹豹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6章 兼職武聖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432章 奇觀稱帝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5章 後漢亡矣第101章 發狂而終271.第271章 新的時代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64章 武聖身後事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632章 搖搖擺擺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