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

漢長安。

張飛看了看光幕,隨後選擇將手上的紙條默默捻碎。

方纔那宋皇趙大求領軍之法,張飛一琢磨:

二哥守荊州,子龍臨江東,兄長忙內政,軍師搞工學。

就連馬孟起這半年來亦是閒居長安週轉於各處。

那,若論領兵之法,若說開邊心得,此時廳中,舍俺其誰?

結果張飛自己還在考慮如何總結從益州到長安這一路北伐之要領呢,便看到光幕上飄過去的文字:

〖李世民:汝可知盛唐神威炮?〗

此言之後,光幕上閃動着的唐臣名字便多了起來,幾乎皆乃此前後世說初唐史曾涉及過的名字。

冠名李靖者,從容敘述唐炮如何令吐谷渾騎兵戰力全無,最終畢其功於一役,擒其可汗得青海之土,中間還有名爲裴行儉的補充。

冠名閻立德者,則是簡述了唐炮的簡單原理,並稱其中最秘者當屬火藥配比,毫釐之差便能致使聲威相差數倍。

於是張飛只能默默將方纔興致勃勃所寫的領兵之法悄悄揉碎。

唐之諸臣說的簡略,但也足夠讓張飛神往了,於是順理成章將目光看向了孔明:

“軍師可有天威……”

或是嫌其名頭不足,張飛略微琢磨了一下道:

“可有大漢天威將軍炮?”

孔明一時啼笑皆非,一邊看着光幕上那李靖和閻立德所言,一邊執筆寫字,一邊還有餘裕勸說張飛:

“翼德長那唐皇數百歲,何必爭此虛名也?”

簡單一句話便讓張飛心中的好勝心暫時熄滅,但還是難免對那火炮相當嚮往,故而還是追問道:

“何時能見軍師所造之炮?”

畢竟按那李靖所說,此物於戰場上的聲威着實駭人也,張飛很想親自領這麼一門對那曹賊試試其威。

龐統不知曉張飛心中所想,出聲解釋道:

“等火炮堪用,自可召軍卒訓練,並於軍中開闢神炮營。”

張飛聞言頓時喜上眉梢:

“以軍師之智必指日可待,俺願學炮也!”

旁邊的馬超咧咧嘴,心裡打算等散場後須私下問問玄德公。

安撫好張飛之後,龐統心中倒是一嘆。

事實上從開始試製炮之後,便可稱困難重重。

鐵炮難鑄易炸,銅炮質軟價貴,皆非鑄炮良材,孔明稱恐怕須試那“合金”之法,目前還未試出來合適的炮身配方。

這些問題那唐朝也都有遇到,比如龐統看的清楚,方纔這李靖軍神述說火炮在吐谷渾交戰時,有近兩成炮還未燃射便已廢,隨後交戰中射的愈久廢的便愈多。

從火炮入場到吐谷渾賊酋落馬被擒,不過射了五輪,拉至青海的火炮便已碎了十之七八,難堪再戰。

因而龐統覺得,若欲速成這火炮之研究,或需……

還不待他想完,便見孔明已經將紙條寫就,隨後學着此前主公那般將紙條團起,直接屈指彈入光幕中:

〖諸葛亮:閻將作既已作鐵箍木炮,何不試以鐵箍銅炮身,層迭兩層以求威力更勝也?

李世民:武侯之識通貫今古,豈虛言哉?!

閻立德:以鐵箍銅,復包銅皮,再行箍鐵,以他物填充其隙?

諸葛亮:閻將作無愧後世之讚歎,果乃工學賢才也,至於那火藥難攜之法,吾亦有猜測之法。

……〗

甘露殿中。

眼看着光幕上諸葛武侯稱等三個月之後自己的好消息,閻立德也是真心實意讚道:

“諸葛武侯無愧千古奇才之名,果有令人醍醐灌頂之見!”

聽聞閻立德如此說,站在一旁的李世民臉上頓時浮現一絲與有榮焉的驕傲之色:

“然也!”

閻立德贊同的猛點頭,隨後解釋道:

“青海之役,除開炮身不堅外,士卒多稱填藥難也。”

“火炮中藥粉填者寡則炮聲無力,填者益又反倒難燃也。”

“五雷署皆以爲,當根據炮身大小計算藥粉用量,列入炮營典法。”

“武侯則稱,火藥難燃非因填藥豐益,乃是因火藥粉之間無間隙也。”

閻立德愈說愈興奮,他原以爲火藥粉研磨愈細則愈佳,武侯用竈中生活須通風的簡單道理告訴他,火藥之燃亦需氣也。

此刻閻立德恨不能光幕趕緊散場,他要趕忙回去嘗試一番。

因爲他有預感,武侯所說很可能是真的。

李世民聽的不是很懂,但眼看閻立德如此激動也知定是緊要之事,於是也堆出笑容點頭稱讚:

“善。”

隨後想起一事追問道:

“既得武侯提點,可有報之?”

閻立德趕忙點頭:

“銘武侯火炮火藥提點之恩,臣以五雷署火藥配方謝之。”

李世民這才點點頭道:

“那便好。”

孔明伸了個懶腰,看着面前本子上記載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臉上露出一個笑容:

與這閻立德之交流,果受益匪淺也。

同時也暗暗咋舌這唐之富裕。

如今玄德公雖一路連勝,但還未進中原得膏腴之地,故而麾下糧草、鹽糖、紙鐵錦煤等皆需精打細算。

銅連用作鑄錢都不太夠,鐵需鑄刀兵農具工學器件,自無餘裕如那唐動輒消耗數百斤鑄炮,拉到青海試其成色。

去歲雖知火炮之利,但受限於物資的捉襟見肘,孔明也只能用有限的銅鐵鑄造小炮嘗試,反覆驗證猜想。

在孔明看來,方纔與這閻立德交流可謂是久旱逢甘霖。

唐朝在青海之戰當中簡單粗暴試出來的最好用的炮型,閻立德皆毫不藏私統統告知。

孔明自己此前鑄炮時的一些天馬行空的猜想,閻立德皆要去驗證。

末了這閻立德還贈送了幾份新的火藥配比,據說乃是轉研火藥之有司的成果。

“唐之君臣,皆良善也。”

孔明嘆息道,隨後覺得自己好似忘了點什麼:

一開始因何談到這火炮的來着? …

汴梁當中,趙匡胤頭一次慶幸安排了多個小黃門抄錄記要,否則方纔這諸葛武侯與閻立德那又快又密的交流,定然會有所遺闕。

但隨即便又有點煩惱:

唐太宗說好的要教他那“盛唐神威炮”呢?

結果後來淨忙着與那武侯交流了,他根本插不上話!

再一回頭便是與趙普的大眼瞪小眼:

“則平可知,朝堂中可有懂這興宋神威炮之人?”

趙普在心裡讚歎了一下官家的改名,隨即便肅容建議:

“陛下或需重振工部,或需祛將作監之寄俸官。”

作爲趙匡胤的得力助手,趙普對如今朝廷的有司結構自是清楚得很,簡單來說就是大處承唐,細處按需修改。

比如雖設工部,但職權實際上被三司瓜分。

比如雖同樣有設將作監、都水監、司天監,但基本上都有名無實。

而這幾個地方如今穩坐不動的皆爲寄俸官,真正做事的職事官反倒又調動比較頻繁,因此基本皆形同廢也。

就趙普所知,如今工部、將作監、都水監、司天監等能負責的最重要的事大概也就只有祭祀了。

讓其試製火炮?趙普心裡搖了搖頭。

趙匡胤對此自也是心知肚明,一時間便多有躊躇,說實話單看那李衛公說的火炮威力,讓他將其交予工部或將作監,他也不放心。

眼見官家爲難之模樣,趙普相當善解人意,乾脆建議道:

“不若二事並舉,立工院以試這火炮,由皇嗣擔……”

話還沒說完,趙匡胤便已下定決心,搖頭道:

“如此恐有濫官之嫌,當肅正工部,以爲興宋神威炮之作。”

趙普應承了下來,心中倒是回想後世評官家“勤儉不喜奢華”,這倒是說的一點錯都沒。

多半是因爲那武侯與閻立德所議的火炮之議讓官家略有憂心了,以銅鑄炮用費可絲毫不便宜。

而若重新肅整工部也必惹得朝堂非議。

不過,官家召自己回來不就是爲了做這些的嗎?

想想後世對他的評價,趙普感覺頭腦也愈發的清楚。

這光幕既是官家之契機,亦是他的。

與其去爲趙光義善後“三度拜相”。

不如跟隨眼前的官家盡事於一朝也。

君臣之間簡單的交流便已經確定涉及朝堂的決策。

隨着那些文字淡去,光幕又重新從漆黑一片變得有色彩。

趙匡胤眼看着那方纔在自己手上墨跡未乾的畫作此刻出現在光幕中,依然還是倍感神奇。

【嗨嗨嗨!

咱們的老規矩開箱環節又來liao!

依然還是老規矩,咱們一件件東西來看。

那排在最前面的當然是異常契合本次主題的一幅畫作!

共賞商(上)周時期出的新文物《昌陵幸熙陵圖》】

畫作難稱十分精緻,但落筆極爲規整,人物也算是傳神。

畫上趙光義倒在地上在努力逃開,後面趙匡胤扶着腰帶頗有不屑之意,回首與身後一文士笑談。

最末則有簡單落款:“開寶年,晉王謀逆事發,帝有雅量,僅略懲”。

〖晉王謀逆?我不信,你說趙二跟趙大飆車我信,他要有趙大活着時候謀逆的膽子,就不至於高粱河一戰被嚇破了膽子。

都不說膽子,就趙二那渣渣武力,那不是不夠趙大一隻手打的。〗

此時仰頭同觀的趙光義一時有想要痛哭流涕之感:這後輩是個懂他的!

〖話說這是不是歷朝歷代最拉的太宗了?高粱河之戰和雍熙北伐打沒了統一的可能,白藤江之戰還讓越南成功獨立,帶宋真的是在趙二手上“蒸蒸日上”。

太宗當中還有一個南朝宋太宗劉彧,他跟趙二誰更拉還真不好說,但這倆人應該基本確定太宗當中倒數前二了。

其實太宗這個廟號還好,主要還是二鳳加分太多,judy雖然一開始也是太宗,但後來嘉靖老兒給改了成祖,算不算太宗一掛的還真不好說。

話說趙大真這麼猛的話,趙二怎麼能殺了親哥的,總不能真是下毒吧?

實際上UP主這期也是標題黨了,金匱之盟目前學界偏向於證僞,燭影斧聲自始至終UP主也只是說有嫌疑,不過我個人覺得趙大可能是高血壓突發腦溢血掛的,我記得北宋皇室的基因也不行。

拉倒吧,趙大有高血壓只是猜測,石錘基因不行的是趙二,實打實的有高血壓中風記錄,此外宋真宗是腦血管突發疾病死的,仁宗英宗神宗的記錄都很相似,犯病時會失去語言能力而且嘴角流涎,基本跟腦血管疾病症狀吻合,基本石錘遺傳,哲宗比較倒黴,看記錄是肺結核,徽宗就不說了,死在金國不曉得具體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菜,高粱河要是真的贏了一戰下了幽州城,歷史可能就會改寫;雍熙北伐那就是純粹輸不起了,不給曹彬指揮權導致曹彬彈壓不住驕兵悍將,結果雍熙北伐也徹底爛掉。

菜,就多練,輸不起,就別玩。〗

趙光義不是沒度過史書,曾經讀到南朝宋史,彼時還多有感慨呢:劉寄奴英雄如此,怎麼孫兒竟是如此奢靡殘暴昏庸無度之輩?

誰能想這被自己百般不屑的宋明帝,竟能跟自己相提並論了,一時間趙光義差點眼前一黑。

趙匡胤沒空理會自己這個便宜弟弟,眼睛緊緊盯着光幕上那談及“基因““遺傳”“高血壓”等語的記錄宗覺得異常熟悉。

旋即便想起來,這不就是唐太宗的頭風之疾?

也是由此趙匡胤才忽然想起來那被自己忘掉的事兒:壞了,原本還打算尋那漢唐御醫隔空問診呢,竟被那興宋神威炮迷了心竅給忘了。

不過……三個月後再詢唐太宗應當也來得及?

回頭召汴梁的太醫,先讓御醫按着頭風疾給抓兩副藥吃着總不是什麼壞事。

另一邊趙普則是盯着頭頂的三言兩語嘆息:

“這丁朝,恐怕是那廢長立幼之禍終事發也。”

這一聲嘆息將趙匡胤注意力拉了過來,仰頭思考了一下才回想起來:

“這丁部領仗方寸之地號大瞿越,雖通華夏禮制,然其人驕縱自滿,果生禍也。”

趙匡胤不知曉這交趾爲何後世稱越南,但他知曉這丁國。

其開國國主丁部領與宋通好且有遣使朝貢,是爲藩屬。

只不過此前這丁部領就讓趙匡胤憂心:對與其一起創基業的丁璉頗爲不喜,反倒在幼子出生後立爲太子。

廢長立幼,取禍之道,如今看來,這丁國只沿襲了華夏文化皮毛。

還是須令其歸華夏好好學學文化纔是。

或許將來這白藤江之戰還是個機會?

趙匡胤陷入沉思。

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84章 環環相扣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32章 工巧部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399章 先察使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68章 蒼梧之謀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513章 驢車天子第484章 豆粕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6章 三國混學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93章 燕然未勒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36章 驅儺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96.第395章 宋之弱誰之禍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53章 小民尊嚴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527章 兄妹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415章 風雲起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88章 關羽勸學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第13章 後輩會飛了?!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164.第164章 消渴症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52章 江陵之謀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509章 版本迭代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547章 南下北上第502章 新長安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517章 但無能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45章 八百敢從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91章 漢失鳳雛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98章 全軍覆沒
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84章 環環相扣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32章 工巧部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第100章 湯姆曹丕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399章 先察使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68章 蒼梧之謀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513章 驢車天子第484章 豆粕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6章 三國混學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93章 燕然未勒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36章 驅儺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96.第395章 宋之弱誰之禍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53章 小民尊嚴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第527章 兄妹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411章 何故騙我?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415章 風雲起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88章 關羽勸學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第13章 後輩會飛了?!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458章 權限關閉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164.第164章 消渴症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52章 江陵之謀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576章 大志若病第509章 版本迭代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547章 南下北上第502章 新長安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517章 但無能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17章 娶媳婦二十三事第45章 八百敢從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第596章 你也算豪傑第91章 漢失鳳雛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1章 祠堂何處尋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98章 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