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

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

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備連那宋朝都是羨慕的。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是《尚書》當中的感嘆。

就比如光武皇帝復漢,能作爲治國參考者,唯有前漢以及僅存一十四年的秦。

到了這李世民治國,能遍攬四百年大漢之功錯,能詳觀二百年門閥之禍亂,還能看那前隋舊事以自省。

宋朝就更是如此,以千年史冊作考,上能革除前朝之弊,下能延展先賢之智。

雖然吧,這宋朝不知爲何,似乎完全沒學到漢唐的武功。

但宋朝大興科技之法,光幕也說絕大多數都是傳承並改進先輩之草創。

最近孔明之勞累,劉備也是看的見的。

《墨經》《論衡》等少有人看的典籍被孔明勘誤校正,並嘗試將其中所載之理梳理條目。

《九章》《周髀》也被孔明重新抄錄研習,並以通俗之言釋之,擇其中簡易之算法,請劉巴授於小太學。

若孔明能如宋朝一般有千年青史爲參鑑,何至於如此辛苦?

如今光幕給了他們這羣先行者參考後來者的機會,劉備是完全不打算錯過的。

再簡單再無聊的事蹟,對此時的他們來說也是一筆財富。

【唐滅東突厥之後,周邊國家一時間噤若寒蟬,連忙給二鳳上了一頂“天可汗”的高帽子戴。

但吐谷渾的可汗伏允站出來表示:李世民算個毛!勞資想搶就搶,你能奈我何?

吐谷渾是隋朝時就在蹦躂的老牌勢力了,興盛時候控制了半個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大片地圖,時常縱兵掠邊。

但終隋一朝,對吐谷渾基本是處於無可奈何的狀態。

畢竟吐谷渾的老巢海拔三千米算得上高原,而且熟悉地利,打不過就先藏起來,等你糧草耗盡再出來噁心你就是了。

楊廣在位時就起大軍征伐過吐谷渾,雖然勝了,但一分錢好處都沒撈着,反而在大軍糧草耗盡後被吐谷渾騎臉打到了河套,楊廣還沒啥好辦法。

也因此伏允對於中原皇帝並不在意,而且早期二鳳爲了攢錢報渭水之仇多有忍氣吞聲,這讓伏允更加膨脹了:

天可汗,就這?

東突厥滅亡後,伏允一邊派使者去長安送點陳芝麻爛穀子表示天可汗真厲害,一邊騷擾掠邊不斷。

而在外交上,吐谷渾更是將天可汗的面子當擦腳布。

面對二鳳派來問責的使者鴻臚丞趙德楷,伏允大手一揮直接扣留,送去西域種西瓜了。

接着面對唐朝接連派來的十幾波使者,伏允一邊敷衍,一邊手腳不停的接連打下了鄯州、蘭州、廓州等地,隨後纔不情不願的放回趙德凱。

634年,李世民終於忍無可忍,成立西海道,命段志玄爲行軍總管討伐吐谷渾,並命契苾党項等部落配合唐朝的軍事行動。

這次討伐取得的效果與楊廣如出一轍,伏允在失敗後迅速領軍後撤。

段志玄領着大軍在青海折騰了一個月淨吃飯看風景了,敵軍一個都沒找到,最終糧草吃的差不多了,被迫撤回。

結果段志玄還沒返回京師呢,吐谷渾再度冒頭襲擊武威的軍情就已經送到了長安。

面子徹底掛不住的李二鳳咬牙切齒:

本想以天可汗的身份與伱們相處,可換來的卻是蹬鼻子上臉。

我攤牌了,我有滅國上將李靖,乖乖洗好脖子等死吧!】

滅國上將?李靖品味了一下,心中大樂,雖然比之陛下的天策上將更加直白,但威風啊。

而在另一邊,李𪟝已經在義憤填膺的請戰了:

“真乃不知死活之輩。”

“如今頡利剛擒,不宜妄起刀兵,臣請將五千騎,必擒伏允於殿前,討不臣揚國威全聖顏。”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瞧了眼這位戰意盎然的將軍,擺了擺手。

對於李𪟝的心態他可太明白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李靖的自信,五十歲方開始揚名。

如今纔不過三十六歲的李𪟝正處於黃金期,此前滅輔公祏時,李𪟝就在給李靖當副手,滅東突厥時,李𪟝還在給李靖當副手。

此前李𪟝或許不會說什麼,但如今被光幕蓋章認定唐初三大名將之一,李𪟝的心思自然就活泛起來了。

而看着旁邊一臉沉思的蘇烈,李世民忽然起了心思:

“定方,若遣你爲行軍總管,需多少兵馬?”

蘇烈被點名,看了看李𪟝,然後認真道:

“臣有光幕提點,僅需三千精騎足矣!”

事實上三千當然不夠,李𪟝所說的五千騎也差得遠,吐谷渾又不是什麼阿貓阿狗。

但可以的話先奪了這個行軍總管的名頭,然後大不了私下給陛下認錯再多要點兵。

而且……蘇烈記得很清楚,義父高雅賢就是被李𪟝所斬。

雖然如今此事已經翻篇,但要是有嗆一下李𪟝的機會,蘇烈也絕不放過。

李世民對這些自然都門清,於是輕巧帶過話題:

“宵小之輩何勞興師動衆,且觀藥師如何破敵。”

同時在心裡,李世民也給這伏允畫了個叉。 如果說頡利是擁十萬騎志得意滿,那這伏允就是妥妥的拎不清。

真以爲坐擁高原,通熟地理就立於不敗?

百騎司已經從胡商口中誘出數種克服高反之法,千牛衛也已經帶着蔗糖喬裝前去驗證,並收集資料。

而且若論地理,如今光幕所展示地圖定然比伏允汗帳中掛的更爲清晰。

李世民已經打定主意,若是捉到這伏允便讓他和頡利做個鄰居,好好相處。

【實際上從明哲保身的角度來說,李靖是不適合當征伐吐谷渾的主帥的。

五十歲滅蕭銑,五十二歲平輔公祏,五十八歲徵頡利可汗。

八年時間連滅三國,雖然頭上有李世民壓着很難功高震主,但確實很容易引起非議。

李靖自己也很懂,所以在滅東突厥官至宰相後,李靖基本不發表意見,儘量降低自己存在感。

並且在當了四年宰相後就以“腿疾”爲名,請罷宰相,李世民也准許了這位六十歲老將的請辭。

就此來說,李靖的一生已經足夠圓滿了。

此時真正爲難的是李二鳳,畢竟段志玄被吐谷渾溜着玩兒之後,不論是爲了大唐顏面還是節省國力考慮,新的將領必須要能夠確保一戰而勝。

而若論李二鳳覺得最靠譜的,還得是李靖。

但當時李二鳳已經准許了李靖的請辭,要是再強行徵召,他自己都覺得臉紅,於是便耍了個小心思。

不過兩天,長安城便傳出來一條流言:

哎,你聽說了沒?咱們陛下昨天看着吐谷渾的戰報都哭了!

啊?爲啥啊?

還能爲啥,段將軍戰敗了唄,聽說陛下還哭着說要是代國公在,怎會受如此折辱?

這個消息的指向太過明顯,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李靖並不是非去不可。

畢竟本就有傷病在身,此時還是嚴冬,並且還要爬高原,一個六十三歲的老人那真是一個不注意就沒了。

而且李靖已經大圓滿了,此戰勝了也就多一些根本不缺的名譽,敗了就要萬劫不復晚節不保。

但不愧是李靖,消息傳入他耳,當即就上門去找房玄齡,主動請戰。

李世民大喜,任命李靖西海道行軍大總管。

而李靖也不負衆望,耗時四個月,吐谷渾滅國。】

甘露殿衆臣子第一時間用眼角餘光打量他們的陛下。

李世民臉色發紅,感覺這事兒自己好像還真能幹出來,於是第一時間讚歎道:

“藥師爲國不惜身,真乃大義!”

“四月殄滅,韓白衛霍實不能及!”

於是衆人只能暫時不糾結陛下的一哭一嘆,一起誇起李靖大義來。

李靖謙虛一笑,一一回禮稱此乃爲將者應有之義,算不得什麼。

同時還不忘爲同僚找補道:

“段志玄亦乃良將,只恨吐谷渾獠輩狡詐。”

旁邊的李𪟝面色哀怨:陛下考慮一下我啊,我也可以的!

蘇烈則是實實在在的的羨慕了。

眼前這位老將軍的身影在他眼裡變得無比高大:

此等滅國之術,誰不想學?

也不知道老將軍喜歡什麼?有空定要多走動一下。

不過自己那匡道府的俸祿屬實不多,不然去求一求陛下?

坐在小馬紮的王玄策只感覺自己在聽天書。

吐谷渾他也聽過,畢竟其從隋朝就爲禍河西,而河西與關中毗鄰。

因此長安的商賈對這吐谷渾也是恨得咬牙切齒,但按光幕所說,被這位老將軍四個月就打滅。

對於陛下的讚歎王玄策也是深以爲然:如此戰功,古之名將弗有也。

這個才二十三歲的縣丞,對所處的大唐,悄然間有了新的認知。

……

成都府衙中,張飛已經在嘟囔了:

“這老將軍也忒猛,六十三歲還能四月滅一國。”

“二哥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也是就用了倆月。”

“與其相比,俺跟大哥都成了不會打仗的了。”

劉備斜視一眼,有心想爭辯一下,不過想起來自己六十二歲與那陸遜夷陵相持半年最後慘敗。

於是決定還是不說什麼,免得這三弟口無遮攔。

而另一邊孔明則是一揮羽扇,看着趙雲若有所思:

“欲圖北方,定要有一支無匹騎兵!”

趙雲沒說話,只是滿眼的戰意盎然:

未來,果真還是騎兵的天下!

(本章完)

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296.第296章 金開元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363.第362章 荊南變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44章 湘水之盟第411章 何故騙我?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62章 武聖歸途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654章 洪武大典138.第138章 何爲強軍第513章 驢車天子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64章 送人頭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650章 最好的事第96章 水軍陸戰第66章 兼職武聖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84章 環環相扣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120.第120章 曹劉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502章 新長安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566章 制詔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80章 無愧丞相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407章 亂世呵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42章 殺人誅心第559章 天日昭昭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42章 殺人誅心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66章 兼職武聖第4章 大舅哥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609章 開禧亂局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229.第229章 顏真卿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432章 奇觀稱帝第74章 朽木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
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296.第296章 金開元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363.第362章 荊南變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44章 湘水之盟第411章 何故騙我?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62章 武聖歸途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654章 洪武大典138.第138章 何爲強軍第513章 驢車天子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64章 送人頭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650章 最好的事第96章 水軍陸戰第66章 兼職武聖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84章 環環相扣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120.第120章 曹劉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502章 新長安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566章 制詔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80章 無愧丞相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第407章 亂世呵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42章 殺人誅心第559章 天日昭昭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42章 殺人誅心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274.第274章 投唐一念起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343.第343章 戰利品就要舉起來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620章 超高情商式震撼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427章 勉爲其難武則天(感謝焱炎耀世大佬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66章 兼職武聖第4章 大舅哥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第609章 開禧亂局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229.第229章 顏真卿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432章 奇觀稱帝第74章 朽木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