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

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

【在信中,丞相要求孫權主動北伐吸引曹魏注意力,孫權爽快答應了。

實際上這個舉措並沒有什麼用。

首先,曹魏自己的“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是因爲誰?

反正肯定不是因爲孫權。

其次,孫權這次還是去了合肥……

雖然過程略有不同,但結果總是驚人的相似。

孫權攻合肥,不克;曹叡領軍來援,孫權驚懼而走。

然後東線就沒啥事兒了,孫權愉快打卡下班,回家看戲去了。】

“狗入的……”

張飛只有這三個字想說。

劉備也懶得去計較自己三弟,只是不停搖頭。

……

長安甘露殿。

李世民通曉兵法,光幕所言之戰俱都看過,但配着後世的地圖與講解來看,亦是津津有味。

“承幹已經十歲了……”

光幕上的內容也影響到了他,如今想來這個兒子似乎關懷也頗少。

不然今晚便跟兒子一起吃飯,順便考校一下功課好了。

李世民打定了主意,另外是不是還得提前把那個“帝範”寫出來?

而且之前按光幕時間算,自己去世時候承幹剛好三十歲。

想來這百年盛世也有其一分功勞在其中?

心裡愈發柔和,李世民轉而問起另外一件事:

“那孫權攻合肥多少次?”

五次。”長孫無忌趕忙應道。

“俱不克?”

“三次不克,一次主動撤軍,一次大敗。”

李世民搖頭不語。

感覺多說一個字都是那孫權賺到了。

【公元234年二月,丞相率十萬軍,兵出褒斜道。

此前爲了這次北伐做準備時,趙雲燒燬的棧道被重新修復。

並且爲了後勤考慮,還特別製作了適合漕運的流馬。

此前二伐出陳倉時候咱們說過,當時丞相必不可能是真打,因爲陳倉道出來會直面關中平原,無險可守。

但那是建立在二伐是一支偏師的情況下,如今傾力而出,戰略自然不一樣。

兵少則固險緩圖,兵多則一戰而定。

正是因爲丞相發現攻堅太難,所以轉變了思路,平原誘敵殲滅主力,隴右自平。

三國志有記載這次北伐在祁山還有一支預備隊,應該就是計劃中用來掃尾的。

四月,魏延率先鋒軍出斜谷,率漢軍主力駐郿縣五丈原。

五丈原的選擇非常簡單且明白:

地勢高意味着易守難攻,即使在二戰,仰攻的難度也非常大。

北鄰渭水意味着水源充足不怕絕汲,而且渭水也能擋住北面的敵人。

此時在司馬懿這邊兒呢,恐諸葛現象已經開始人傳人,再也沒人說要和丞相掰腕子了。

而對於魏軍如何應對,司馬懿考慮的很清楚。

首先不能駐紮在渭河以北,因爲諸葛村夫籠絡人心有一手,五丈原東邊的郿縣百姓要是跟着諸葛村夫跑了,麻煩就大了。

其次司馬懿用兵也求穩,如果駐在渭河以北,雖然概率很小,但諸葛村夫明攻郿縣,暗偷長安樂子就大了。

因此最終司馬懿決定,五丈原東邊就是武功水,咱們就在武功水旁邊紮營。

魏將們說:總座高見。

只有郭淮提了一句意見被採納:郭淮怕丞相取絕隴道,因此認爲先要去佔北原,被司馬懿採納。

五丈原向北渡過渭水和河谷,有一片小高地,這就是北原,又是一個制高點。

丞相選擇反其道而行之,東擊郿縣掩人耳目,魏延帶兵強度渭水,擊郭淮。

可惜郭淮跟丞相也打交道打了太久,並沒有被迷惑,死守北原,魏延不克。

漢魏隔武功水對峙,司馬懿很好奇隔了三年不見,這個大敵是個什麼樣子。

斥候帶回了他的第一印象:

乘素輿,持羽扇,指揮三軍進退有度。】

最後一戰!諸將們屏氣凝神。

“假若司馬懿守北原,直攻長安如何?”

也許是因爲此前聽了歷史上自己的子午谷之謀,魏延對這個長安頗有興趣。

“難!”關羽否定。

“長安無險可守,獲長安還有潼關天險,置司馬懿於不顧反而是自斷糧道。”

“如此即成孤軍,對戰局無所益。”

黃忠也提出疑問:

“那出褒斜道後爲何不趁着司馬懿未到,直攻郿縣?”

“不妥。”張飛臉上嬉笑之色已經完全消失:

“從光幕看,斜谷至郿縣,無險可守,司馬懿可肆意侵擾糧道,反是將自己陷入險境。”

“而且。”張飛補充道:

“祁山的應僅是新兵偏師,上邽堅城難攻,因此出斜谷絕隴道亦不可。”

劉備不喜歡這種氣氛,或者說這個局勢讓他情不自禁就想起來夷陵之戰來。

大軍相持時,大部分時候就是這樣,死命的熬,比拼雙方的後勤,並尋機去斷對方的糧道。

再次打量了一眼地圖,漢軍的糧道從斜谷出就直接送到五丈原,有山谷和河水庇護,很好守。

而司馬懿的呢?劉備情不自禁嘆了口氣,更穩。 司馬懿在五丈原以東,糧道在屁股後面呢。

劉備有點煩躁了,這種相持往往就是比拼耐心,拼運氣。

而劉備自己感覺,季漢得臥龍鳳雛,好像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

夷陵如此,數次北伐也皆是如此。

龐統看着孔明緊緊抿着嘴脣,調笑道:

“孔明你的四輪車呢?”

孔明搖了搖頭,只是道:

“只憾五丈原無士元襄助。”

龐統不說話了,但心裡明白:

孔明真的缺人啊,太缺了。

只要多幾個靠譜的人,街亭沒丟的話可能都不至於到這個地步。

簡雍也是嘆道:

“郭淮此人,累壞北伐之計。”

何止郭淮?

劉備忽然想到第一次北伐時候那個隴西太守遊楚。

邊境一太守竟有如此見識,北方多才人啊。

【這次持久戰丞相是有備而來。

選擇再次發揮村夫的天賦,在五丈原直接就開始種地了。

而且話說回來,五丈原本身就是河谷地形,北有渭水,東有武功水,確實乃是良田。

而司馬懿躺在大營不動彈,你諸葛村夫再會種地,能種得過關中千里平原?

而且熬了幾個月之後司馬懿接到了孫權退兵的消息,更不慌了。

軍營外漢軍在挑釁叫陣,軍營內的司馬懿老神自在。

然後很快手下送來了一件豔麗的女裝,諸葛亮送的。

這一舉動讓司馬懿暴跳如雷,上表給曹叡請戰,曹叡不許。

不僅不許,曹叡還派了衛尉辛毗持節做軍師,以保證自己的意志確實能貫徹下去。

於是這次激怒沒有效果,兩方還要繼續僵持下去。

但是司馬懿頗爲胸有成竹,他在給弟弟寫的信中稱:墮吾彀中,破之必矣。】

“總覺得……有問題。”張飛總覺得不太對。

“當然有問題。”龐統冷靜道:

“司馬懿定未怒,只是爲了維護自己威嚴,故而上表。”

“若真怒,定然興兵,曹叡遣派他都督關中軍事,何須事事請示?”

“而且……”龐統頓了頓,咬牙切齒道:

“那孫權是被曹叡帶兵驚走,那曹叡多半是與司馬懿一起發兵!”

“這才幾月?曹叡就已經返回並能給司馬懿下令派臣,那孫權真就一點作用也無?”

劉備嘆氣:

“反覆傾危,惟利是視,後世評價孫侯還真無錯矣。”

關羽同樣嘆氣,不過是因爲光幕中的這個手段:

“如此激烈計策求戰,反而露怯。”

關羽再明白不過了,兵法的核心就是爲了爭奪後世所說的主動權。

司馬懿此前可能不明白,但收到這件婦人衣服定然也明白漢軍求戰心切。

但打不打反而是司馬懿說了算,誰主動誰被動一目瞭然。

【司馬懿從丞相使者那裡打聽出來了基本情況:

罰二十以上,皆親覽;啖食不過數升。

司馬懿一聽就懂了,由此發出了那句感嘆:食少而事繁,豈能久?

軍營裡只要超過二十軍杖的罪責就要親覽,這個覽肯定也不是批個“閱”就了事兒。

要先看自述,再看他人講述,再看律例,再做判罰,實際上相當累人。

丞相治蜀以來,夙興夜寐勞心勞力,事必躬親親力親爲。

他要爲百姓賺錢操心,要百姓吃的鹽操心,爲蜀中水利操心,爲工具鐵器以及軍械操心。

他理解劉禪,寫給劉禪的信比寫回家的信要多得多。

他對劉禪有所期盼,親手給劉禪抄寫需要學習的《六韜》等書籍,出師表更成治國之表。

他理解姜維,姜維降後給蔣琬寫信,認爲是涼州上士,尤勝馬良,需要重用。

他深知季漢人才短缺,只要有才名的人都禮賢下士,所有能做出來點事情的人都記在心裡。

整個蜀中的人都被丞相裝在心裡,唯獨沒有他自己。

如此雙方一直熬到了八月,丞相的病情進一步惡化,臥牀不起,這在古代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劉禪派李福火速去往五丈原探望他的相父。

面對李福,丞相很是豁達的談起來自己的生死問題,並表示:

我活不長了,等我去了之後就靠蔣琬啦。

李福追問:蔣琬之後呢?丞相說費禕。

李福猶不滿意,追問道費禕之後呢?丞相沒有說話,只是朝着成都的方向看了一眼。

陛下啊,這十一年來,老臣已經盡力了,此後需要您來治理季漢啦!

李福走後不久,是夜:

長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

斜谷事不濟,將星殞營中。

炎漢之火,星落五丈原。】

終於寫到了這裡,而今天也是忙碌的最後一天,慨然一嘆,明天之後努力加更!

(本章完)

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69章 良才論金第44章 湘水之盟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72章 昭烈廟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29章 科技樹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107章 立學之約319.第319章 蘋果天尊第569章 天地當爭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74章 朽木第8章 曹氏傳統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105章 玄德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480章 小年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89章 其才非凡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25章 暮虎老狼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86章 樂進239.第239章 密信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39章 幸災樂禍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73.第273章 釘馬掌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229.第229章 顏真卿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572章 戰事爲重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499章 煤炭抗寒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477章 載歲祭年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84章 士元第632章 搖搖擺擺第419章 升級咯第108章 一年始動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137.第137章 涿州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509章 版本迭代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
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69章 良才論金第44章 湘水之盟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72章 昭烈廟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29章 科技樹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107章 立學之約319.第319章 蘋果天尊第569章 天地當爭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74章 朽木第8章 曹氏傳統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105章 玄德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294.第294章 弩機與物理學第636章 後胡復來第480章 小年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89章 其才非凡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25章 暮虎老狼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86章 樂進239.第239章 密信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39章 幸災樂禍142.第142章 星墜五丈原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262.第262章 糖葫蘆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495章 從太一到上元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73.第273章 釘馬掌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229.第229章 顏真卿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第572章 戰事爲重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499章 煤炭抗寒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477章 載歲祭年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84章 士元第632章 搖搖擺擺第419章 升級咯第108章 一年始動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137.第137章 涿州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509章 版本迭代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