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2

2於浩大心界,感瑰麗人生

我在20世紀生活了80多年了,再有7年,這一世紀就要結束了。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紀。我心裡這一面鏡子當然也是富於變化的、多姿多彩的。它既照見了陽光大道,也照見了獨木小橋:它既照見了山重水複,也照見了柳暗花明。我不敢保證我這一面心境絕對通明,但它確實絕對可靠的。

一個人經歷怎樣的事,作出怎樣的成績纔算擁有高質量的生活和非凡的生命價值呢?金錢可以獲得物質上的豐盈,榮譽帶來是精神上的充實與飽滿,但這些仍然無法與一樣東西相提並論,那便是時間。在時間面前,渺小可以變得偉大,脆弱能夠變得堅強。讓這些發生的唯一原因是:你在經歷時間,時間也在經歷你。你會在綿延不盡的歲月裡經歷不同的人,經受不同的事,遇到挫折和坎坷,原本狹隘自私的心境也會在時光的磨礪中,漸漸豁達、從容、開闊,生命也就會在這一過程中收穫福祉,體現價值。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心胸逐漸開闊,人生纔會更加充實和厚重。很多時候,大師就是這樣修煉成的,季老就是如此。

季老在一篇名爲《我的心是一面鏡子》的文章中說,他的生命經歷了兩個世紀;20世紀和21世紀。他生於辛亥革命爆發的那年,那時的季老,家境極其貧窮,與當時山東農村裡的任何一個貧苦孩子沒有差別。如果他一直待在農村,以後的日子或許也是種地、結婚、生娃,心境和世界永遠會被束縛在貧瘠的農村裡。但季老的嬸母在之後的不久將他帶到濟南,讓他接受教育,滋養身心,他的眼界隨之開闊,見識逐漸增長,人生之路也慢慢拓展。年紀尚幼的季老,也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之後,他遠赴北大、清華求學,完成國內的學業後,季老繼續到國外延續自己的求學之路。在那裡,他與最具才華和高尚道德的大師接觸,談人生,談理想。他學到的不僅僅是書面的知識,更多的是關於人生,關於未來的構建。

回顧季老的過往,從最初的貧窮、狹隘到後來的豁達、仁義,表面的改變反映的是內心和世界觀的延展。一個人只有走出狹小、閉塞的空間,走入大境界,人生才能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才能看到更美麗的風景,創造更高的價值,生命也纔會更加精彩。

生活在繁華都市中的人,每天都爲了生計而奔忙,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物慾迷住了眼睛。在他們的眼裡只有來往的車流、上司和周圍人羣的嘴臉、各式各樣的樓層,有點時間休息時,也只是對着電視或者電腦。他們的心中根本沒有周圍的綠色植物、天空中不斷遊走的流雲、夜晚燦爛的星光和月色,他們的心僅僅侷限於都市中的那一個個小小的片段。在這種狹窄的心靈空間生活久了,怎能獲得成功和幸福的感受呢?怎能不心生疾病呢?所以,要想使自己達到一個大境界,必須把自己的心域拉到無限遠,無限浩大。

《莊子》中《秋水》一章曾有這樣的描述:“井裡的青蛙,不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爲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爲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曲之土,不能跟它們談論大道,是因爲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方纔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將可以參與談論大道了。

“天下的水,沒有什麼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川流歸入大海,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停歇,而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底的尾閭泄漏海水,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停止,而海水卻從不曾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乾旱都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可是我從不曾因此而自滿,自認爲從天地那裡承受到形體,並且從陰和陽那裡秉承到元氣。我存在於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小塊石子、一小塊木屑存在於大山之中。我正以爲自身的存在實在渺小,又哪裡會自以爲滿足而自負呢?想一想,四海存在於天地之間,不就像小小的石間孔隙存在於大澤之中嗎?

“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於四海之內,不就像細碎和米粒存在於大糧倉中嗎?號稱事物的數字叫做萬,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人們聚集於九州,糧食在這裡生長,舟車在這裡通行,而每個人只是衆多人羣中的一員;一個人他比起萬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於整個馬體嗎?五帝所續連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憂患的,賢才所操勞的,全在於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辭讓它而博取名聲,孔丘談論它而顯示淵博,這大概就是他們的自滿與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漲時的揚揚自得嗎?”

這是何等高遠絕倫的境界,這是何等的氣概。這就是莊子,一個人若達到這樣高遠的生命境界,人生自會通達豁然。所以,人生天地之間,若想不被凡塵瑣事幹擾,達到幸福圓滿的人生境界,就要不斷擴充自己的人生。如果眼裡只有柴米油鹽、只有蠅頭小利,你又怎能獲得內心的幸福呢?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謂冠絕天下,後世尊他爲“書聖”。王羲之的字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苔驚蛇”,他的行書字帖《蘭亭集序》被宋代米芾稱爲“天下行書第一”。他的字爲什麼寫得那麼好?除卻他平日的勤學苦練,他的字與他的人生境界是一脈相承的。

在《蘭亭集序》中王羲之這樣寫:“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意思是說,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大家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爲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裡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裡來,讓酒杯漂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但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這是何等舒暢的情懷,又是何等開闊的生命境界!王羲之秉持這樣的生命觀,把周圍的草木和天、氣、惠風、宇宙及品類全部都融合到自己的那400個字中去,沾染了神性的書法,怎能不成就神品呢?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與衆不同,就要不斷擴展自己的心界,讓飽滿、充實、擁有無限願景的內心指引自己前進。這樣的人生之路,即使遭遇波折,也會一往無前。內心的強大,纔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

季老語錄典藏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3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8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1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6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3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1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9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7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5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7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9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5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7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3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5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8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9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3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4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3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7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8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7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6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6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5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1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6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3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1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6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8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4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2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8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2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2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4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2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7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1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3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6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8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2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1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2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7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2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6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6附錄1 季老年譜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5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5
季老語錄典藏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3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8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1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6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3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1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9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7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5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7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9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5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7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3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5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8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9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3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4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3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7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8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7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6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6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5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1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6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3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1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6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8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4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1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2第二章 至真秉性:黃金再貴,丟不得氣節1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8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2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9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2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2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5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2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4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2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7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1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3第一章 風雨賢行:養曠世品德以潤澤心智6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8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2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1第七章 情感述懷:天地無愛不圓滿2第八章 擇善而從:知己難求,良友可期3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7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2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1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4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2第六章 牛棚沉思:困境中的人生博弈4第五章 “度”量人生:浮生百年,不懼不喜6第四章 閱世良言:灑脫、糊塗爲正道6附錄1 季老年譜第十一章 坐而論道:品佛說禪悟人生2第十章 季老心語:書香滿溢大智慧7第三章 志慮心物:人世無常,玄妙機緣需通達5第九章 耄耋箴言:衰老於我如浮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