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暗流

湖廣鄉試舞弊案一經傳出,就惹得舉朝側目譁然。

本來,作爲國家掄才大事的科舉弊案就足夠吸引眼球了,何況還是如此惡劣的內外勾結之舉。而發生地是在湖廣就更讓人玩味了,作爲張居正的家鄉,想不被人特別關注那也是不成的。

不過張居正在此事上卻顯得格外低調,無論朝臣如何議論此事,他都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似乎是在避嫌。其後不久,在幾次朝議後,朝廷終於決定派遣都察院左副僉都御史鍾裕前往湖廣查明一切。

對此,朝中上下倒也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而因爲張居正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倒也贏得了不少人的讚譽,說他確是個公正之人。不過卻也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至少此時在某個廳堂中坐着喝茶的幾人就有不一樣的看法。

“張太嶽確實了得,在這事上拿捏分寸也是極準。在不把自己牽扯進來之餘,卻又找到了鍾裕這個對他最有利的人選去湖廣查案。現在還贏得了一片讚譽,實在是高明得緊哪!”說話之人四十多歲年紀,長臉微須,身量也不高,雖然只着燕居常服,但氣度卻是不凡。

“怎麼這鐘裕難道也是他選的?就我所知,這位鍾御史可不是他的人哪。”一個身量不高卻很敦實男子忍不住問道。

“左副僉都御史鍾裕,嘉靖四十年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講、吏科給事中、都察院御史等官職,爲人剛正。當年還彈劾過徐階、高拱等首輔,今日首輔張居正當日也被他劾過,此人當不是張太嶽一黨。”第三個人身體瘦削,臉也很窄,再加上一對三角眼給人種不好接近的陰冷之意。

“我可從來沒有說過鍾裕是張黨之人。”第一人笑道:“刑兄對我朝官員的履歷倒是記得清楚,倒叫我好生佩服。”

那刑兄臉上只抽動了下,就當是笑過了。而另一人又忍不住道:“既然如此,爲何張兄會這麼說呢?”

張兄喝了口茶,這才緩緩地道:“這正是張太嶽高明的地方了。此事大家都盯得這麼緊,若他派了自己人去查,朝臣會如何議論?就算最終查明案情,只怕大家都要說其中有問題了。

“既然如此,張太嶽就只能找一個與自己無牽涉的官員跑這一趟了。而鄭方的奏疏兩位也都看了,他分明是要將此次舞弊案往大了鬧,這又是張太嶽不希望看到的。既要把案情儘快查明不使其擴散影響自己,又要讓朝臣信服,張太嶽能用的人可不多哪,這個鍾裕確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他也明白,如今朝廷看似被他全盤掌控,可如你我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他也不能不謹慎哪。不然,爲了不讓舞弊案的火燒到身上,張太嶽大可獨斷專行,派員處置的。”

經他這麼一說,其他二人才明白了問題所在,連連點頭:“張太嶽確實了得,竟在短短時日裡就把事情辦得如此滴水不漏。”

“短短時

日?你們也太小瞧他了。以張太嶽的才智,只怕這事他才知道就已有了這樣的決定了。不然他怎能在先帝衆多師傅裡脫穎而出,又怎能輕易就把高新鄭鬥倒呢?我們既要與他爲敵,還是要儘量的小心纔是哪。”張兄一臉鄭重地說道。

其餘二人聽他這麼一說,臉上更顯嚴肅,頻頻點頭。隨後,刑兄才又道:“如此看來,在此事上我們是抓不到他任何把柄了?我們也做不了任何事了?”

“在這事上,我們確實插不上手了。鍾裕去了,一定會秉公而斷,不會偏幫任何一人。但卻也不代表我們做不了任何事情。”

“此話怎講?”

“你們還記得上個月你們來找我提到之事嗎?當時我覺得時機未到,叫你們的人不要妄動。現在,我覺得時機卻到了。只是一個科場舞弊案或許還不能定胡霖等人的罪,但再加上那些,把握卻大了。只要把這些人從湖廣趕出去,我就能安排些可靠之人進入張太嶽的家鄉,從他的身後盯着他!”張兄說到這裡又是一聲長嘆:“如今局面如此,在朝堂上我們是鬥不過他的,只有另闢蹊徑了。”

其餘二人也是一陣沉默,但很快的,他們又露出了堅定之色。

當張居正看似已掌握朝廷大局,無有敵手的情況下,暗流已在平靜的水面下涌動起來,卻不知這暗流的力量和破壞力有多大。

與京城的暗流不同,湖廣當地是真正鬥開了。

鄭方藉着舞弊案很是收回了一些權力,但他想之前胡霖排擠自己般排擠胡霖卻是不能夠的。不說對方身份本就比他高,就是其他與此事無涉的官員,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倒戈站到他這邊。

而如此一來的結果,就是鄭方現在唯一能出招的地方還是舞弊案,在朝廷派人到來之前,他還是掌握着此案的主動。爲了把此事攀扯到胡霖身上,他連日對那些被拿下的考生進行了審訊。但最終依然沒有問出太有價值的東西。

當此之時,鄭方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然不多,爲了獲得更多,他決定不等朝廷來人,就先對那些被抓考生的家庭下手了,而這也正是楊震最希望看到的。

這時候的楊震,已經成爲了湖廣荊州府江陵縣縣衙之中一名光榮的差人。

他本以爲要進縣衙做事還需要考覈一番,也做足了準備。可沒想到他們三人只去了縣衙和王海的表兄趙喬一說,後者向上一報,他們的身份就確認了下來。

這實在太出乎楊震預料了,但同時他也感覺出這縣衙差役同自己以爲的有着不小的差距。其實又何止不小差距呢,那是判若雲泥纔是。

後世的公務員那是人人嚮往的職業,保障好福利高,有的還很清閒。可這縣衙差役卻正好相反,事情多不說,許多時候更是吃力不討好,功是上面的,過卻要你背,而收入卻更少得可憐。

來若是別的縣衙,倒還能靠着身份撈點油水,這也是官老爺默認的。但這江陵縣卻偏偏是個附郭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大明官場有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說的雖然是縣令,可何嘗不是縣衙裡的其他人呢?

在江陵縣,不但有縣衙,更有府衙,還有遼王府和張家,這哪一個都比縣衙要有權勢得多,哪一個都不是個小小的七品官得罪得起的,更別提他們這些衙役們了。正因如此,江陵縣的衙役那是換得飛快,總不滿員,這才讓楊震三個名聲不好的前混混給混了進來。

不過,也正因知道招幾個人不容易,縣令伍遠給他們的薪俸卻比他處要多上一些,足有五錢銀子一個月呢。但在知道只有這麼點錢後,楊震卻很是無語,總算是知道在這個時代當個小人物是多麼辛苦,而當日自己去武昌拿到的五兩銀子又是多麼大的一筆鉅款了,那可是他第一份工作差不多一年的總和哪。

既然選了這份工作,楊震就不打算隨便放棄,俸祿少些就少些吧,他相信以自己的本事,總能在這個位置上做出成績的。

而在縣衙的好處也是不少的,至少消息比在家裡要靈通得多。他才正式入衙三天,就得知了兄長可以參加重辦的鄉試的好消息。當然,這一切還得要等舞弊案了結之後再說了。在得知消息後,他立刻回家,好說歹說,終於勸服了楊晨即刻啓程前往武昌。

楊晨見兄弟比以前成熟許多,終於也就放心離開。其實他何嘗願意錯過機會,要知道這次後,就要再等三年了。

在楊晨走後幾日,另一個叫楊震感到欣喜的消息也從衙門裡傳了出來——鄭方已派了人來拿作弊的姚伯廣、姚叔廣兄弟的父親姚長鬆問話,並命荊州府和江陵縣派人守住姚家,不使一人逃脫。

這事情既無油水可撈,又得罪人,荊州府的人自然不想沾惹,就索性下令讓江陵縣全權處理。這也正是附郭縣的悲哀了,什麼難辦的事兒,上司都會推到你的頭上。伍知縣沒有辦法,只得叫班頭趙喬安排人手。

縣衙裡的差役本就不多,不少還是老油條見困難就讓,不是你頭疼就是我肚子疼,都不肯接這燙手的山芋。無奈之下,趙喬只得找來了楊震三人,給他們安排這個任務。

“表弟哪,不是表兄我不肯照顧你,實在是……哎,那些人一個個比泥鰍還滑,實在支使不動哪。你們又是新來的,這趟就讓你們辛苦一下吧。”安排下任務後,趙喬滿是歉意地道。

不想他們三人卻全無半點不快,楊震的一雙眼更是閃着光芒:“嘿,這次來縣衙當差還真是做對了。這活別人想做,我還要把它搶過來呢!”

“嗯?”趙喬先是一怔,隨即就記起了之前表弟找自己查人的事情,頓時就瞭然了。但他心中的不安反而又重了幾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內(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大同(上)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十六章 功與器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節至第四百十八章 轉機與算計(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審案(中)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四十六章 運河遇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北去第一百零四章 再救佳人(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詔獄風雲(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網打盡(下)第五百十一章 各逞心機第八章 鄭方伯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謀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九章 季孫之憂(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生意上門(下)第六章 夜探第八百零八章 剿賊白家村(中)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九百十七章 驚悉陰謀(上)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六百六十五章 再生毒計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弄巧成拙(下)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襲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破敵(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路難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六百十八章 知府駕臨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六百十七章 山雨將至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上架感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平定(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雷雨不眠夜(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七百十六章 師生(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敵(二)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
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內(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重回大同(上)第八百三十章 大兵壓境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張居正第五十六章 功與器第五百五十五章 芳蹤杳杳(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四百章 不安的劉巡撫第八百六十三章 回京(下)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猿回頭(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七百九十章 五日後(下)第五十一章 漕幫(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贓並獲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八百五十九章 歸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節至第四百十八章 轉機與算計(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審案(中)第二百十七章 名利雙收第八百零三章 高手對決(下)第三百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懇談(上)第四十六章 運河遇道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北去第一百零四章 再救佳人(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詔獄風雲(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網打盡(下)第五百十一章 各逞心機第八章 鄭方伯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發難(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夜謀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五十九章 季孫之憂(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蹤杳杳(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生意上門(下)第六章 夜探第八百零八章 剿賊白家村(中)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五百三十章 抄家馮府(上)第九百十二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九百十七章 驚悉陰謀(上)第一百十八章 再拿嫌犯第六百六十五章 再生毒計第六十七章 底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弄巧成拙(下)第十一章 考場鬥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軍內亂(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襲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破敵(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火焚街第八百二十一章 自告奮勇(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棘手的案子(五)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路難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七十三章 威脅與妥協(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抄檢鎮撫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趕盡殺絕(中)第六百十八章 知府駕臨第九百六十九章 猝然發難(下)第六百十七章 山雨將至第六十一章 三道題(上)上架感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平定(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雷雨不眠夜(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面君交旨(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正面相抗(一)第七百十六章 師生(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六百六十四章 困惑的天子第四十一章 棄卒保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遊說(上)第二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八百零一章 高手對決(上)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君臣對話(下)第九百六十三章 破敵(二)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