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安京(三)

狗兒喜歡的東瀛女子叫紀子,姓丹治比氏,她的家庭屬於關白大臣藤原忠通的家臣。店鋪被燒燬之後,大部分人拿着大宋賠付的一大筆款項,回東瀛去了。只有一名忠僕——丹治比良房留了下來。在本州島大片的土地,爲了取得不向官府輸租的權利,紀子的父親將土地的一部分所有權送給藤原氏,而後爲了不讓國衙檢田使進入莊園,再運作“不入”,雖然失去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終於取得了對自己名下土地的絕對控制權。紀子的父親沒有子嗣,紀子作爲女子沒有繼承權,那片土地的命運如何沒有人知道。

狗兒根本就不關心這些東西,找丹治比良房過來,就是爲了大家瞭解一下平安京。

“說說平安京吧!”

“是!大人!”丹治比良房跪坐在艙室中間,雙手放在膝蓋上,態度非常恭謹,“三百五十年前,桓武天皇時代,將都城從山背國的長岡遷到葛野,也就是現在的平安京。平安京坐落於葛野川與鴨川交匯部的河谷地區,周圍羣山環繞,是本州島最好的地方。歷經多年的建設,平安京已經成爲常住人口十五萬的我國最大的城市。京城南北長約十一里,東西寬九里,以朱雀大路爲中心,分左京右京兩區。南北的街道稱爲‘條’,東西的街道稱爲‘路’,京城北部爲皇居和官衙所在地,天皇、貴族、高級官員、武士等都生活在那裡,周邊地區是政府官員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天堂一般的官邸街。鳥羽上皇住的地方稱爲鳥羽殿,崇德上皇住的地方稱爲崇德殿。法成寺是京城最恢宏的建築,平等院鳳凰堂是最幽玄的淨土。

京城氣勢宏偉,朱雀路寬約二十六丈,最窄的街路也有四丈寬,道路兩邊柳樹與櫻花交錯種植,如錦似緞;大殿們的生活似乎比大宋的官員還要奢華。”

這樣的平安京實在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王巖道:“平安京似乎與大唐長安有些相像啊!如果沒有記錯,長安城的朱雀門大街寬五十丈,平安京可不就是縮小了的長安城嗎?”

丹治比良房連連點頭:“是的,我也聽說過平安京就是模仿長安城建造的,想不到長安城的街道是如此寬闊啊!”

李顥自豪地說:“長安城豈是你們所能臆測的?不僅有寬敞的街路,還有高高架起的‘閣道’。閣道大多是封閉式的,在兩旁開有小窗,行駛在路上可以看見外面的景色,而外面的人卻看不見裡面的情況。從坐落在城東北的大明宮到皇城東南的興慶宮,再從興慶宮到最南端的曲江池,都建有閣道。這條閣道最起碼有二十里長,相像不到吧?”

丹治比良房道:“貴國東京汴梁城似乎……”

似乎沒有長安城宏偉啊!

李顥道:“我國皇帝陛下不願勞民傷財,不願做這些表面文章,即便如此,汴梁城是將北方的豪放與江南的陰柔結合最好的城市,她有自己獨特的優點,與長安城相比,也是春蘭秋菊個擅勝場!”

瞧着丹治比良房說到平安京自豪的樣子,大家都是非常不爽,少不得要來教訓幾句。

經九日航程,大宋船隊抵達東瀛難波津,在此地靠岸,東北方一百里就是東瀛人引以爲傲的平安京。

碼頭上站着百餘人,從旗幟上來看應該是中納言武田仁豐前來迎接了。見慣了鮮花、笑臉,聽慣了掌聲的羅亞多,臉色不善:“小日本忒不講禮數,連海盜上的人都不如,自以爲學透了中國的精髓,豈不知連最基本的禮儀都沒有學會,什麼東西!”

霍易書傻傻地問:“東瀛人自稱日本,我們大宋卻稱呼他們爲東瀛,卻是爲何?”

“東瀛嗎,顧名思義就是瀛洲之東,應該是我中華名分下的土地。我們暫時不去理會,讓他們苟延殘喘,並不是說這塊土地就是他們的了。日本,含義太貧乏了,中國人不喜歡。”狗兒笑着答道。

正使王巖面沉似水,道:“登岸!”

五百虎賁,打着依仗,雄赳赳氣昂昂地踏上東瀛的土地。王巖在前,李顥居中,羅亞多在後,都是簇新的官服,緩步登岸。

“東瀛國中納言武田仁豐前來迎接大宋使節!”

賓主互致問候,武田仁豐上前說道:“可曾騎馬?我們已經爲貴使備下了。”

王巖不鹹不淡地說:“多承主人美意,不敢有勞,稍候片刻,馬匹就可以上岸了!”

隨着艦隊跨海而來的不僅是人,還有一千匹駿馬,都是產自河曲的優等戰馬,從第一匹戰馬上岸,武田仁豐的眼睛就沒從馬身上移開,反覆唸叨着:“好馬,好馬啊!”

一小隊東瀛士兵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五百虎賁護在兩翼,腰上挎着鋼刀,背後揹着火槍,火紅的戰袍呼啦啦捲起,完全將東瀛人的勢頭蓋住,有那麼一點喧賓奪主的意思。

武田仁豐與王巖並轡而行,問道:“一路東來還順利嗎?”

“賴祖宗洪福保佑,風平Lang靜!”

“似乎還有五艘軍艦,難道是鋼鐵製造的?”

王巖道:“正是!那是我大宋最新型的鐵甲戰艦,靠蒸汽輪機推動,航行萬里如履平地,方便的很啊!”

“貴使前來,我國熱烈歡迎,不過……”

小日本的意思王巖清楚,斬釘截鐵地說:“聽聞這一帶海域頗不太平,我國商船多次遭到暴徒搶劫,所以不得不有所準備。哼,在我大宋軍威之下,毛賊望風而逃,可惜啊可惜。”

搶劫大宋商船的事情不是沒有,但是搶劫犯是不是毛賊就值得商榷了。根據“風花雪月”的情報,多半是東瀛的地方武士團所爲。東瀛的軍隊從郡司子弟和富戶中招募,這就是所謂的“健兒制”;五十年來,武士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隸屬於上皇以保衛院政爲目的的武士團,還有爲保護一家一戶而成立的小型武士團。

一般來說,武士團是按照宗族結合、主從結合這兩種關係組織起來的。在鄉領主往往都有一門龐大的宗族。在某一門中,在鄉領主本身是“本家”,此外都是“分家”。“本家”就是族長,稱爲“惣領”,“分家”稱爲“庶子”。“分家”奉“本家”爲首領,聽從其命令。一旦有事,一門便團結起來戰鬥,“惣領”任指揮官。主人從其宗族子弟和非宗族子弟中挑選出有能力的人作“從者”,給與從者土地並予以庇護。出自—門的宗族子弟——“從者”,稱爲“家子”,出身非宗族子弟的“從者”稱爲“郎黨”或“郎從”。“從者”在戰時和平時須盡軍事和其他義務,絕對效忠主人。

實力最強大的兩個武士團是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武士團,到底他們有多少成員,有多強的實力,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

目前,朝廷還保持着最後僅存的那麼一點權威,只需要哪個人站出來,伸出手指頭,輕輕那麼一戳,就會天下大亂了。東瀛亂不亂不關大宋的事情,官家說,我們只要做生意,打仗呢,武器可以多賣一些;不打仗呢,絲綢、茶葉、瓷器可以多賣一些,沒什麼分別的。

猜疑的融洽中,平安京已在眼前了。從東西寺之間的丹鳳門進城,街道兩邊站着淨街的武士,東瀛百姓們木然地望着遠方來的客人,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是什麼人來了,讓日子過得好一點纔是他們在意的事情。蒼翠的柳樹,素潔的櫻花,比汴梁還要復古的建築,醜陋的男人,漂亮的女人,這就是平安京。

威武的虎賁,從內而外散發着自豪感,他們比東瀛男人高大,比他們更男人,比他們更應該擁有人世間美好的東西,怎麼能不驕傲呢!

花枝招展的女人們,散落在朱雀路兩邊,指着大宋男人時而竊竊私語,時而笑逐顏開,人在笑,髮髻上的櫻花也在笑呢!

近衛天皇在東朝堂接見了大宋使團。

東瀛人真落後,還坐在地上議事,進門還要脫鞋,真是麻煩啊!

王巖代表大宋天子宣讀給東瀛天皇的國書,重申希望兩國世代友好,互通有無,做千秋萬載的好兄弟。

而後賜座上茶,天皇問道:“聽聞金國興兵南下,飲馬黃河,貴國準備遷都已避敵鋒,而今戰事進行的如何了?”

王巖與李顥面面相覷:這是從何說起啊?靖康十五年燕京會戰,金國退出山前七州,大宋據長城而守,固若金湯,東京汴梁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安全過:興兵南下,還飲馬黃河?

王巖道:“靖康元年,吾皇初登大寶,女真人悍然南下,被我大宋軍民奮力擊退。靖康十五年,我國燕京大都督岳飛一戰而取燕京,女真倉皇北顧;天武軍團耀馬大同府,金國閉門不戰。至於遷都一事,純屬子虛烏有,一笑可也!”

天皇望向關白大臣藤原忠通,藤原忠通面色如常,道:“燕京不是金國的領土嗎?”

李顥道:“燕京從來都是我華夏的領土,證據確鑿,毋庸置疑,請關白大臣慎言!”

“巴嘎!”藤原忠通身後一名武士怒喝一聲,衝到李顥身前五尺之地,“你侮辱了大殿,我要向你挑戰!”

來人拔出腰間的長刀,東瀛人稱之爲太刀,他的右側還掛着一把短刀,應該叫腰刀。每名武士又是配帶雙刀的,這是他們的規矩;其實能殺人的刀只要一把就夠了,難道敵人會讓你每把刀都劈上一下?

“砰”地一聲,羅亞多拔出短槍,一槍擊中武士的束髮的帶子,一蓬髮絲在空中飄蕩,擋在李顥身前,悠然道:“這就是你們東瀛國的待客之道?瞎了你的狗眼,看不出李郎中只是文官不懂武藝嗎?看在關白大臣的情面上,饒你不死,還不退下?”

總共四人進入大殿,還有一個王世雄沒有動。

“巴嘎!”人影晃動,七名武士將羅亞多圍在覈心,雙手緊握太刀兜圈圈,瞧架勢是在等候命令。羅亞多不屑地一笑,他不在乎在這裡殺幾個人,即使殺了他也不會有事:還從來沒有聽過大宋的使節在其他國家受傷的事情,如果他羅亞多流年不利有個三長四短的,東瀛國也就完了。

王世雄甫一進入大殿,立即被天皇御座之後兩名女使手裡的東西吸引住了。左面那人抱着一面銅鏡,右面那人捧着一把寶劍,如果沒有猜錯,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八咫鏡、草剃劍。

相傳天照大神創造了東瀛的天和地,而天照大神的孫子瓊瓊杵尊成爲東瀛的天皇之後,繼承了天照大神賜下的五件神器:八咫鏡、阪瓊曲玉、草剃劍、天皇印、玉輅祥雲車。八咫鏡可以映出所有東西的形狀,代表正直;草剃劍代表勇氣;阪瓊曲玉代表慈悲;天皇印是皇權天授的象徵;玉輅祥雲車則是後世子孫再入仙界的工具。

草剃劍不止有一個名字,也可以稱之爲天叢雲劍或者都牟刈之大刀。相傳,東瀛武尊也就是天照大神的弟弟建速須佐之男,惡戰斬殺八岐大蛇之後,剖開屍身至蛇尾處,所配御天十握劍的劍刃忽然生出瑕疵。建速須佐之男非常奇怪,以爲其中必有蹊蹺。於是用劍鋒,剖割蛇尾,發現了都牟刈之大刀。建速須佐之男取此大刀,仔細端詳,以爲異寶。所以把斬蛇的經過告訴了他的姐姐天照大神,並將寶刀獻上。

東瀛人的無禮舉動,惹惱了重陽子王世雄,心神一動,八咫鏡陡降白光,草剃劍發出一陣清鳴,電光火石間飛到王世雄面前。

長嘯一聲,握住寶劍,輕輕一斬,七把鋼刀應聲而斷。

“鼠輩大膽!”王世雄的全身籠罩在八咫鏡發出的白光之中,把指輕彈,清鳴聲越發悅耳了。

失去了兵刃的東瀛武士,同時也被神器奪走了靈魂,“噗通”跪倒在地,連連叩頭;殿內大臣相顧失色,拜伏在地,最後就連天皇都跪下了。

“恭迎武尊,請武尊訓示!”不僅是天皇,幾乎所有人都將王世雄當作了下凡的建速須佐之男,要知道,建速須佐之男的子孫都是東瀛人敬奉的神靈,更不用說他本人了。千百年來,令草剃劍離鞘而出的只有王世雄一個人,而八咫鏡似乎也在預示着什麼,事情之玄妙遠非人力所能揣測,在神的面前,天皇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分別,只不過是多了一層親戚關係,時間太長了,親戚也遠了,天知道武尊會說什麼做什麼。

通譯官已經嚇得昏了過去,沒有人翻譯,王世雄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以爲是在賠禮道歉,正色道:“今天是你們的不是,知道錯了就好!”

天皇仗着膽子說道:“請武尊多留些時日,也好讓後輩好好孝敬您老人家。”

王世雄說:“天皇還是不錯的,知錯能改!不用跪了,都起來吧!”

“您老人家不生氣了?”

“起來!起來!”

老祖宗的話雖然聽不明白,說的應該是神話吧!不過,看得出老祖宗已經不生氣了,天皇滿心歡喜,想套套近乎:“櫛名田姬大神安好?”

“起來!”

“八島士奴美神安好?”

“混賬東西,莫怪本人說粗話,都給我起來!”

“宇迦之御魂神安好?”

“哇呀呀,氣死我了!”

“布波能母遲久奴須奴神安好?”

天皇說的這些大神,不是建速須佐之男的妻子就是他的兒孫,都是東瀛有名的大神;不過今天是驢脣不對人嘴,沒有說到一塊去!

王世雄是得道高人,被這些人氣得“嗷嗷”直叫,拎起近衛天皇,幾乎貼到天皇的眼珠上吼道:“巴嘎!老子讓你起來!”

天皇一臉無辜,失魂落魄,體弱篩糠,狼狽到家!

大殿之內,幸好還有能聽懂他的話的人,李顥道:“世雄,冷靜點!人家好歹也是天皇,一國之尊,被你像小雞一樣拎着,成何體統?我們來自偉大的禮儀之邦,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失了禮數。還不把人放下!”

還是羅亞多機靈,衝過去將通譯官拎過來,幾巴掌扇醒,道:“快點幫着翻譯!”

天皇被扔在地上,王世雄還在叫:“起來,都給老子起來!”

天皇等人全都起身,垂手而立。

這下王世雄氣順了:“雖有小錯,也無大礙,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是不是啊?好了,劍還給你,好劍啊!”

天皇能聽懂了,又跪下:“請武尊訓示!”

得,繞了一圈又繞回來了。

四名大宋的高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剛纔還明白,馬上就糊塗了。

王世雄走到通譯官面前:“他叫我什麼?”

“武尊!”

“武尊是誰?”

通譯官“哏嘍”又昏過去了,羅亞多再扇,不好使;連說帶比劃,叫女使取來一些水,將差點去見武尊的通譯官招回來,惡狠狠地說:“你他孃的再昏過去我殺你全家!”

第九章 太歲(二)月底了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五章 縱橫(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九章 天照神(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六章 私奔第六章 家國(三)扯脖子喊啊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升龍(五)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一章 北客第四章 廟算(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九章 生根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九章 倉惶(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七章 戰火(三)第二章 視疾(二)第三章 武威(二)第一章 盟好(二)第六章 交趾(一)第二章 天威(一)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魂傷(三)第一章 心路(三)第三章 入局又是一年啊月底了第六章 會戰(一)第一章 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二章 南郊(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九章 聖使第六章 震動(二)第十章 神仙(二)第六章 交趾(四)第四章 平安京(四)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一章 心路(四)第二章 國色(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太歲(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七章 和談(二)請假第四章 折衝(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九章 太歲(二)第十章 決斷(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九章 生根第六章 破陣(一)第九章 驕傲(二)第五章 火藥(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八章 常日(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七章 弄月(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四章 都賽第四章 升龍(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一章 夜花(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章 神仙(三)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
第九章 太歲(二)月底了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六章 交趾(三)第十章 驚心(一)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五章 縱橫(四)第六章 會戰(一)第三章 巨匠(二)第九章 天照神(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六章 私奔第六章 家國(三)扯脖子喊啊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七章 日高見(三)第八章 兒山城(一)第二章 護花(三)第四章 升龍(五)第八章 虎鬥(二)第十一章 北客第四章 廟算(二)第二章 春雨(四)第九章 生根第十章 小町王(二)第九章 倉惶(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七章 勇氣(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七章 戰火(三)第二章 視疾(二)第三章 武威(二)第一章 盟好(二)第六章 交趾(一)第二章 天威(一)第九章 驕傲(三)第一章 魂傷(三)第一章 心路(三)第三章 入局又是一年啊月底了第六章 會戰(一)第一章 盟好(二)外篇 望燕雲(七)第四章 平安京(二)第八章 無主(二)第十三章 天火(三)八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十二章 柱國(一)第十三章 天火(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二章 南郊(二)第三章 涼州(三)第九章 倉惶(二)第九章 聖使第六章 震動(二)第十章 神仙(二)第六章 交趾(四)第四章 平安京(四)外篇 望燕雲(一)外篇 高麗公(三)第一章 心路(四)第二章 國色(二)第十一章 大同(一)第九章 太歲(二)第五章 天意(一)第十三章 征服(二)第七章 和談(二)請假第四章 折衝(二)第七章 血光(三)第九章 太歲(二)第十章 決斷(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十三章 奔馳(一)第十三章 苦戰(一)第九章 生根第六章 破陣(一)第九章 驕傲(二)第五章 火藥(一)第六章 交趾(一)第十章 決斷(一)第十一章 祥瑞(一)第九章 逐鹿(一)第一章 心路(四)第八章 常日(一)外篇 照夜白(二)第七章 弄月(二)第二章 國色(一)第十一章 救駕(一)第四章 都賽第四章 升龍(五)第七章 和談(一)第四章 莫須有第一章 夜花(二)第十三章 征服(一)第十章 神仙(三)第一章 夢想(二)第十二章 春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