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

在回營地後,石路又交給熊族兩百斤鹽和五百張獸皮,還有三十個陶器。這是作爲定金,等秋天快結束的時候,熊族需要交給石路相應的人。

如果熊族能換到更多,他也將帶來肉乾和魚乾同其交換。自此,長老會議上決定的人口緊急補充計劃已經實施完畢,剩下的時間就是給新來的人準備好住處,等待交換的最後結束。

牛箭已經做好了二十個木排,都是用較粗的樹木捆起來的。木排邊緣還圍了一圈欄杆,以防止頭一次航行的未來族員暈船時掉進水裡。他們是被交換的人,不是俘虜。

大荒原的規則中,被交換的人就成爲接受他們的部落的人,要服從新的部落的規則,否則他們絕不下水。

熊族人就拒絕登上華部落的船,因爲大荒原中有許多人喪生在水中。其實並不是他們不會游泳,而是大荒原中能游泳的猛獸不少,夏天湖裡還有鱷魚,人進入水中的時候就會被攻擊。

幾千年的傳統教育着人們,在地面上遇到猛獸你可以跑,在水中你跑不掉。

熊族則認爲現在石路他們已經得到水神的保佑,他們一定找到了祭祀水神的方法,所以能在水上活動。

其他的沒有找到祭祀方法的部族如果學着去做就會很危險。新族員們倒是很淡然,他們已經是華部落的成員,自然的也就同時受到水神的保護,族長也要求他們下水,於是就沒有牴觸的,都在努力適應。

石路回到臨時營地的第二天,他就帶着隊伍出發,先沿着湖的南岸查看一番情況,然後就順着河往南迴歸。

湖水的水面已經有所下降,他必須在水位還高的時候回去,不然兩個渡口就可能讓木船擱淺。隊伍一邊航行一邊還做另一件事就是捕魚。湖裡的魚除了岸邊幾乎沒有人抓,收穫很豐富,讓隊伍不再擔心糧食問題。

當隊伍到達河口時,返回的隊伍到湖的最東邊停留了一天,目的是修理船和木排,準備進入水流很急的大河。石路很擔心峽谷中那個大拐彎會讓船翻掉。

牛箭帶着人修理,他則向東南邊的山行進,開始搜索動物們遷徙時翻越的高山,這條路也是熊族翻越過的。

就在湖邊五里以外,有一片巨大的荒草區域,幾乎沒有什麼灌木。延伸到山脈邊緣時,草也逐漸消失,一條長着矮草的土路就展現在眼前。說是路也不確切,那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地帶,延伸到山脈中的幾個峽谷,開始分叉。

很明顯這通道是長年累月動物集中遷徙形成的。至少散佈在荒原南邊的動物都是通過這條通道前往南方,根據這幾年觀察到的規模,每一次遷徙的羚羊至少幾十萬頭,其他的動物也不計其數。

正是因爲這種遷徙,大荒原才養活了這麼多的部族。或許遷徙的道路不僅僅是在羚羊谷和跨過梅河,不過這條路上的猛獸和鱷魚每年都能享受兩次大餐,現在加上了華部落。

在回湖東營地的路上,隊伍遇上了一羣拿着木弓和長矛的獵手,足足四百多人!他們一看到石路的人就圍了上來,試圖把十幾個人的隊伍全部包圍。

石路趕緊讓民兵準備,隨時要射出有毒的箭。同時,隊伍逐漸的往南靠,通過草叢和灌木掩護自己。當這羣人靠近弓箭的射程的時候,石路瞄準最前面的一個人,射出一支箭在他腳下,以示警告。

箭嗖的一聲往前飛,插在泥土上,對方也紛紛射出箭但射程只有十米,根本夠不着民兵所在的草叢。

突然聽到那個最前面的人轉身對後面的人大吼一聲,所有人就把武器下垂着。那人把身上的武器交給旁邊的人,攤着雙手走上前來。石路也讓民兵們把弓弦放鬆,走出草叢。

“我是狐部落的族長楓紅,對面是不是今年大荒原上傳說的華部落?”那個走向前的人說道。

他長的也很高,接近一米七,比起石路還是矮了些,披着髒兮兮的長髮,眼睛邊緣塗着黑色的眼圈,臉上塗滿褐色的顏料。身上除了腰部圍着一片都差點蓋不住屁股的獸皮以外就沒其他東西,全身毛髮比石路還旺盛。說話的口音帶着大荒原的味道,只是和華部落的有所不同,好在能聽懂,畢竟說的和自己部落裡來自猶族的人一樣的話。

“我是華部落的族長石,楓紅族長有什麼事?幸好你及時停止了攻擊,不然就會被我的箭射中,然後毒死。你應該聽說過角部落的遭遇。”石路說道。

楓紅捋了捋用繩子綁在頭髮上,一直垂在背後的紅色狐狸尾巴——那是族長的象徵,然後說道:“石族長,去年幸好你們攻擊了角部落,讓他們受損以及恐懼,暫時放棄了追逐我們狐部,不然我們沒有時間把氏族聚集起來,度過那個離開星星湖的冬天。這個夏天我們一直在尋找華部落,只是連和你們最密切的熊族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纔會見到。”

“楓紅族長想找我們,是不是想得到我們的陶器和鹽,還有弓箭?目前我們的東西就這幾樣在大荒原受歡迎,熊族因此站穩了腳跟。”石路說。

楓紅說道:“我們就是想找到機會和華部落交換。這些年大荒原的部族都不容易,獲取的獵物和皮毛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來換取西北的鹽。每到冬天食物往往就缺乏。熊族現在因爲得到了很多鹽,受到荒原中的許多部族攻擊,想要站穩還是很難的。”

“這點我知道,攻擊熊族的人中就有狐部落。不過華部落也在大荒原生存,知道部族之間打打殺殺爭奪過冬地盤和獵場是常有的事情,我們遭遇的也不少。至於交換的話,只要是我們有彼此互相需要的東西,就可以進行。當然在一兩次交換以後,萬一發生衝突,我們並不會因爲曾經和你們交換過東西就讓開,楓紅族長應該明白這點。”石路回答道。

“現在我們基本不在大荒原打獵,不會爭奪你們的過冬地和獵場。只要不是搶奪我們的貨物,華部落也不會攻擊。”石路頓了頓,接着說道。

楓紅說道:“我聽說華部落用鹽從熊族那裡換取的是人,狐部落現在也有足夠的人,可以和你們交換。並且去年我們的猶族的人被你們抓了不少,荒原中許多部族都知道這個事情。這些就當是我們給你們的第一批交換的人,石族長你認爲怎樣?”

“現在猶氏族也不存在了,其他的成員分配在部落裡的氏族中,如果你們有足夠的東西,我願意把他們也給你。”

“楓紅族長,我想你有些搞錯了。那些人是因爲攻擊我們,被我們打敗以後抓住的。按照大荒原的規矩,戰鬥中被抓的人都會被殺掉。這就是說,他們到我們手中,對於狐部落來說,那已經是死人了。但是華部落的交換中,不要死人。”

商討了半天,依然沒有結果。不過楓紅並不願意放棄,一直要和石路談談。石路一看楓紅的確是和熊族說的一樣,少有的傑出的族長,懂的進退和妥協,也相信並不會爲短期利益而攻擊石路。於是就邀請狐部落的這些人到湖邊一起宿營,討論合作方式。

楓紅帶着的是狐族,狐部落的核心氏族。這次他們先來尋找過冬的領地,以便搶在角部落的前面。不過狐族的大部分人還在遠方,他是提前出來幾天探查有沒有角部落。

正好在石路攻擊角部落的那個河邊氏族時,他就在附近,第二天就看到了空無一人的營地,所有東西被燒焦。遇到熊族時才知道發生什麼事。他並不知道石路從哪條路來到大荒原的,就以爲是沿着動物遷徙的路而來,這纔出現了見面時的一幕。

到了湖邊以後,狐族人也被船和木排驚呆了,不過他也搞不懂爲何華族人都要光着腦袋,也不知道是什麼工具能把頭髮給弄光。

石路倒是願意讓他光頭,這位族長卻不幹,那樣象徵族長的狐狸尾巴就不知要掛在哪。和熊族一樣,這些人也不願意上木排或者船上感受一下,特別是他們部落的巫跺極力反對,狐神不會保佑在水裡的狐人。

宿營的當晚,石路用陶鍋做了些魚湯請楓紅和他的巫師垛一起用晚餐。吃飯時兩族達成了協議。華部落同意和狐部落交換,交換的規則和熊族的一樣。狐部落爲此要承擔一定的義務。

首先不能攻擊荒原中加入了華部落的部族,其次就是在見到華部落的交易隊伍時要給予保護。當華部落決定攻擊荒原中的部族時,狐部落必須派出人隨從,聽從華部落的指揮。

最後的一點一開始楓紅不同意,只是石路說如果楓紅不同意的話,交易就只限於這次,他才作罷。

兩族建立準同盟的關係讓石路對大荒原的局勢放心多了。這幾年角部落佔據上風,據熊罷說這是因爲角部落和遙遠的西北中,控制鹽湖的部落關係緊密。

狐部落卻沒有什麼依靠,只有用過多的獵物和獸皮從中間部落中換取鹽。在這個鹽是通行貨幣的時代,很不利於狐這麼大的部落發展。

西北的部落石路沒有見過,族裡的老人卻都有印象,他們遠比大荒原南邊的強大得多。現在他們已經盯上熊族,遲早會因爲鹽和華部落產生衝突,這樣就需要未雨綢繆,把一些力量整合起來,共同對抗他們。

在華部落人口不到一萬之前,石路並不打算介入大荒原的戰爭中,代理人就有必要出現。熊族的若即若離以及目光的短淺註定他們只能充當貿易站的作用,軍事力量還需找別人。狐是最合適的。

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九章 深山難行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五十七章 虎族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八十四章:萬人聚落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場第三十二章 婚慶過年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六十五章 年關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四十一章 冶煉初步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原戰端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
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九章 深山難行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五十七章 虎族危機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八十四章:萬人聚落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五十章 華桃聯盟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八章 重組氏族第七十四章 蓮族來訪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場第三十二章 婚慶過年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六十五章 年關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四十一章 冶煉初步第一百二十三章 冬日悠閒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平原戰端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四章 彎弓射毒箭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五十五章 湖西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