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

收起了唯一的一個南瓜以及姜、烏頭和蒜以後,第二場霜開始出現。白菜移栽後,長勢很好,也沒有受霜的影響。

華村現在不用爲食物擔心,也不用太擔心野獸的威脅。族人也得到了短暫的休息,人們的生活除了偶爾划着竹排去遠處捕獲一些鮮魚改善口味以外,就是在村裡製作工具,整理屋子。

手頭的活兒除了制磚做陶和處理毛皮以外,就沒有什麼太重要的事兒。長老們天天都集中學習簡單文字,民兵們在和的帶領下進行隊列訓練。

趁着這個機會,石路決定帶上一隊民兵,在四周探索巡邏,以防止一些威脅突然出現在華谷。穿上厚厚的皮裝、皮鞋,帶着陸果以及他指揮的民兵隊,石路就出發了,這次的目的是華谷外。

衆人從華坪穿過去,翻越了谷口南邊的將近五里的山麓,就到了大沼澤西岸。華坪邊上的山麓全部是高大的森林,可以看到衆多的野獸的痕跡,一部分猛獸就是從這進入山谷的。

“怪不得去年華坪上常常集中了好多狼,趕跑一些又出現一些。族長要不要在這挖些陷阱?”陸果問道。

“暫時不用,這裡先保持原狀,等今後有需要了再開發。這裡可以掩護我們華谷不被發現。現在我們人太少,安全是首要的。”石路邊說邊在獸皮上刻着這裡的地圖。

沿着沼澤西岸的山腳繼續往前走,附近看不到鱷魚。這種兇猛的冷血動物,無法在低溫的時候活動,估計躲在洞裡冬眠了。

一直朝着西南走了三十多裡,石路發現山往西邊拐了進去。沼澤岸邊則是繼續向西南延伸,露出一片平原地帶。

這時平原上的荒草已經枯萎,間或也有些樹,很像大荒原的景色。不過仔細看看地面,可以看出被雨水沖刷的痕跡,可能是夏天沼澤的積水漫到這裡。

就在一塊大石邊上,陸果突然發現一個火塘。石路仔細辨認,可能是十多天前有人在此生火烤肉,因爲邊上又發現了被啃過的骨頭。

看看腳印的走向,可以辨認出在這生火的人沿着沼澤邊緣往南走了。華谷外發現人是大事,石路等人立馬追逐着腳印往前查看。

追着腳印翻過了一個土丘以後,就看到一條平緩的河。河流從西北方向的平原中流出來,深入大沼澤。

沿河往上一里多以後,河水已經不深了,這時能夠淌過去。到了河的南岸以後,才發現圍繞着平原的沼澤邊緣是一些水塘。

河在入沼澤的時候,分爲兩條支流。一個支流向沼澤深處,另一個支流則繞着平原邊緣向南流走。沿着平原邊緣的支流比較平緩,水量也大,竹排通行沒多大困難。

由於步行速度太慢,石路決定先返回村裡,然後動用竹排尋找這條河和梅河的交匯處。坐着竹排探索能提高速度,爭取在下雪之前完成這次行動。

回到村裡往北邊的高山看,能看到猙獸山的一些山頂隱約開始積雪了。石路沒有耽誤,第二天準備好竹排以及物資就出發,爭取在河封凍之前返回。

經過一天航行以後,在連續找了三個水道都沒成功。一直到第二天,順着第四個水道纔到了平原上的河流的入沼澤河口。沿着西南航行了兩天,植被越往南就越綠。不過蘆葦和各種水草基本枯萎。

第三天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濃煙滾滾,再靠近時,發現遠處平原上有些蘆棚已經被點着,有兩夥人正在拿着竹矛石器打鬥。

打鬥的兩夥人和大荒原的部族完全不一樣,一夥臉上有些白色的花紋,一夥則顯得黃瘦,兩夥人都沒有上衣,只在腰間圍着獸皮。

石路把竹排停一處充滿蘆葦的岸邊,帶着人靠近,躲在草叢中查看。只見花面的人羣大概一百多人,全部是壯年男子,而黃瘦一邊則有三百多男子,以及一堆女人和孩子。

看起來是黃瘦一夥的駐地被花面人攻擊了,而且燒掉了居住的蘆葦棚。戰鬥力來看,花面人更強一些。

雙方打得不可開交,都是沒有什麼章法的敲來捅過去。不一會,雙方都出現了傷亡,花面人倒下了四個,黃瘦一邊則倒了差不多十個,而且受傷的不少。

這時候一個受傷的黃瘦的人朝着石路他們躲藏的地方跑過來,到了民兵跟前的草地上。背後飛來一隻竹標槍,插在他身上。他倒下的時候壓倒了草叢,讓石路等人獨特的樣子暴露了出來。

後面追逐的花面人一看,就回頭喊同夥追了上來。石路趕緊帶着民兵隊退後,民兵隊都不到三十人,難以抵擋這些人的攻擊。不過他們追的太快,還來不及解開竹排,已經有標槍飛了過來。

石路趕緊命令找躲避的地方,躲好以後讓陸果安排準備用有毒的弓箭攻擊。看着快到跟前的時候,石路指着貌似頭領的對着牛箭下命令射他。

一箭過去,嗖~的一聲。那頭領腦門中箭,其他人也紛紛的射出了箭支。花面人淬不及防,由於靠着太近,一連有十多個被射倒,迅速斃命。

突然只聽到花面人抱起一具屍體開始大哭,接着所有的花面人就帶着那頭領屍體 扔下別的屍體跑了。

黃瘦的人看到花面人離開後,統統拿着武器圍了上來用武器對着民兵隊,但是沒有攻擊石路他們。只見對面出來一個領頭的,比劃着說了半天,可是石路聽不懂,只好比劃着告訴他沒有惡意,並且放下弓箭,拿出一條肉乾吃了一口,遞給對方。

對方吃了一口,然後命令族人放下武器,把石路他們請進沒有被燒燬的棚子。牛箭看着這簡陋的都燻黑了的棚子,對陸果說:“這還這麼透風,怎麼住啊!”

“去年我們的帳篷比這還糟糕,以前大荒原凍死人不是最常見麼?”“幸虧我們有個神蹟的族長,不然我們就和這裡一樣慘了。”民兵們七嘴八舌的說道。

坐好以後,石路邊比劃邊和這裡的頭人溝通。慢慢的他聽出來,這裡的口音和大荒原不是一個系列的。只要仔細聽,也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語言能夠聽懂。

連比帶劃的交流了半天,石路只簡單的搞清楚一些內容。說話的頭人是族長,看起來像三十五六歲,其實按照他比劃,不到三十。

族長叫做樹木還是蘇慕,石路搞不清楚。他們是一個部落,叫做雲或者魚。石路就先記錄成雲部落的蘇慕族長。

他們是夏天的時候跑到北方的,不久就要往南邊去過冬,如果不是被攻擊早就走了。攻擊他們的是一個叫做狻的大的部落,來搶奪過冬的食物。

現在他們的食物損壞了不少,回南方途中一段路沒有辦法捕獵,食物不夠就回不去。別的內容則沒有猜出來是什麼意思。

石路則告訴蘇慕,他是華部落的族長,部落一直生活在水上,就是竹排。想來這裡換取些東西過冬。食物不缺,只是缺少別的東西。

蘇慕拿出一塊粗鹽比劃着說,族裡的鹽只有這點,兩個多月都沒有吃過了。石路就拿出些肉乾和白色的鹽塊,讓蘇慕把能換的東西都找來。

挑了半天,沒有看到合適的,都是一些獸皮和草根。找了一會兒,就在一堆亂糟糟的東西中找到了一些黑色的種子,圓圓的很大個,仔細一看原來是茶樹的種子!這些種子雲部落則不在意,直接送給了石路,算是感謝石路幫忙趕走了狻人。

石路心想這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知道是啥,也不算什麼好東西,雲部落還是有些摳門。不過在邊上又發現了一些他渴望已久的東西:苧麻,捆成一捆捆的 也不多。

仔細看他們用的繩子,一部分是用苧麻做的。石路沒有問出是在哪找到的,因爲聽不懂。不過上面還有些種子,就把那些種子收集起來,和茶樹種子各包了一包。

石路和民兵隊員在這住了一夜。陸果告訴石路說,他們人挺多的,而且也好像沒有太多的對部落的認同感,如果能夠做到的話,不如換些人口。

現在部落裡缺人,每次幹活都是所有人一起上。石路一開始是擔心語言不通,以及他們跑了透露華谷的所在。

不過想想周圍都沒發現別的人,大沼澤裡只有水路,人少的話基本跑不出來。他決定試一試,看看雲部落換不換。

經過一晚上的比劃和討價還價,最終蘇慕同意了用三十個男子,二十五個女子和二十個孩子換取六百斤的肉乾,三百斤的魚乾和六十斤鹽,並且願意在這等石路把東西運來。

第二天起來後石路就先帶走民兵隊返回,而牛箭則自願留下等來交換的時候一起回去。經過六天的趕路,回到華村以後,民兵隊又停歇的裝好物資,並且加多了一個竹排連夜就出發。

這次順水而且認識道路,又是一路的猛進,四天就到了雲部落。交割了貨物以後,石路讓牛箭去選擇一些不能辨認父母的或者父母已經不在了的成年男女。兒童儘量挑選那些將要被換到華部落的成人的子女。

挑好以後,石路送給蘇慕一個黑曜石做的長矛,不過沒有答應交換竹排和弓箭。在雲的營地狂歡了一通以後,第二天石路就帶着人返回了,同時蘇慕也帶着族人開始往南方進發。

回到華村時,新來的人同樣被這裡驚歎了。陸果對牛箭說,現在就算趕走他們估計也不會願意。

讓和先帶着這些人清洗了一遍以後,葉發給他們鞋子和獸皮,並且召集全族的和他們見面。

石路開了個長老會議。會議的結果是先讓族人教會新來的人這裡的規矩以及生活習慣,儘量的教給他們語言,只安排一些簡單的活兒,等過完冬天再分配到各個組裡。

巫也要負責問問這些人知道的情況,特別是大沼澤外面的部族以及南方的消息。特別是那個神秘的狻族,未來可能會成爲敵人。

等安排好了這些人後不久,十月也過完。梅河逐漸冰凍,第一場雪到來,華村建成以後的第一個冬天正式來了。

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一百零二章 創建宗教(1)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政繁忙(1)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四十一章 冶煉初步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六十一章 擴村建鎮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
第一百三十章 大勝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二十五章 刀耕火種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七十八章 桃山風雲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一百零二章 創建宗教(1)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政繁忙(1)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十六章 播種備材預建房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十章 抵達盆地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四十一章 冶煉初步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七十九章:遷徙戰役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六十一章 擴村建鎮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六十八章 水利建設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