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年關準備

原始生活中,溫暖和足夠的食物是冬天的保證,石路制定的新的法律,爲的也是生產的進行。

在把法律的細節問題交給長老們去完善以後,石路就進入了爲過年準備物資的忙碌中。華氏三年即將過完,過年時又要分配一些物資,並且他還希望每年的過年都拿出一些新的東西,改善部落的生活。

衣食住行是石路一直的着眼點,所有的新的創造都是圍繞着這四件事進行的。今年也不例外,石路首先選擇的是衣服。苧麻這種多年生的植物,今年爲部落提供了更多的紡織材料,桑早就組織人把秋天收穫的麻製成了布料。

不過苧麻布不大適合冬天使用,暫時也沒有把布和獸皮結合起來,紡織出來的布料除了做了一些旗以外,都存放着。現在石路就打算設計出新的衣服來。

桑和葉由於忙着處理族內的事物,石路就找到雲和夢作爲助手,在家裡一邊陪着孩子一邊開始製作衣服。手頭已經有了剪子和針線,再配上尺子,工具就夠了。

他首先做的是內衣褲。男人的就用布弄成的一個褲衩子,比較空蕩,褲腰上裝有一根獸筋,彈性雖不好不過設計了一個腰帶一樣的扣子,就完成了。在這裡多年,他已經煩透了獸皮裡掛空擋的狀態,這樣老是會讓小石路晃來晃去不好受。

製作完成以後,在兩個女人的幫助下他不停的穿上然後脫下,把不合適的地方進行改正。獸皮的扣子被取消,改成用布條打結,這樣就方便好多,不然緊急時刻釦子卡住了,那就大條了。

完成了男人的褲衩後,他按照女人的身材,縫製出比較緊的女性內褲,由於有兩個女人的幫忙,這個設計就很快的完成。內衣就難設計些,肚兜他覺着不大節省布,最主要是襯托不出身材。在這個娛樂單調的時代,生活的穩定也讓石路宅男心給流露了出來。

最終他還是選了一些竹片,削薄以後彎成圈,作爲內襯,製成了胸罩。當一切完成以後,讓兩個女人試試,樣式還是不大好看。不過女人的天性讓他不用再爲此發愁,兩個女人就把不合適的改正些,布料也選的更加合適,穿上以後身材顯得更加曼妙。

兩個女人很有裁縫的天賦,只要石路把最基本的構造說給她們,就能夠做出成品,而且比石路做的更精細。石路一開始縫製的褲衩子,縫合的地方下針也不整齊,極爲難看,兩女拆了以後重新給他做了一條。

而她們爲自己做的更是讓石路血脈大漲,誘惑的不得了。雲和夢的個子比桑還高一些,都是成熟的身材。來到華部落以後隨着生活的改善,也變得更加豐滿。雲和桑同歲,夢雖然比葉還小一歲不過已經生過孩子,身材是最好的。

兩人在自己的內衣上,用一些線縫出了花紋,麻布的縫隙並不是太緊密,穿起來就若隱若現的,襯托着豐滿的雙峰,石路一激動就大白天撲上兩人折騰了一番••••••

晚上一家人聚集以後,桑和葉也穿上了自己的內衣,她們的尺碼稍微比雲和夢的小一些,不過比以前穿着獸皮的時候美多了,惹得石路也折騰了兩人一夜。桑是石路的第一個女人,逐漸的在家裡也成了其他女人的領導者。

石路在她身上折騰完以後,她抱着男人的腰,任憑男人的手伸進自己衣服裡,一邊卻考慮孩子的問題:“大人的內衣褲已經完成,兩個孩子的要怎麼做呢?興已經會跑了,還好些,羚還太小,容易尿溼獸皮,這布除了容易曬乾,吸水不是太好。”

“明天讓雲和夢想辦法吧!”石路說着,翻身就把葉從孩子邊上抱了過來,摟着倆女人就睡着了。

對於孩子要用到的尿布,甚至是女人每月都會用到的東西,石路心裡早就想好。第二天把相應的構造內容告訴雲和夢讓她們自己琢磨以後,他就不再管這事兒,而是思考睡衣和平時穿的衣褲該如何做。

樣式倒是好解決,不過在腰帶和釦子上要如何設計就難住了他。用銅的話太浪費,族裡的金屬還不能這麼做。釦子是難題之一,骨頭的話要磨製成一樣大小,加上鑽孔,費時費力,不利於大規模的生產。

最終石路還是用了最傳統的用布捲上一塊小竹片的樣子,做成兩釐米的長條狀,釦眼兒是豎着的,扣上釦子以後扭成橫的,就不會脫落了。由於釦子是布做的,很容易就縫在衣服上,不用打孔就搞定,方便了製作。

腰帶倒是容易做一些,直接用加工好的獸皮切成合適的條,上面打孔,釦子中間配上根竹籤兒或者小木棍,系起來時扣在孔裡就成,腰圍不同就扣在不同的眼兒裡。

完成腰帶和釦子以後,衣服的樣式也就定了下來,男人的都是按照現代的樣式縫製。女人的石路把裙子、短褲以及連衣裙之類的全部畫出來讓雲和夢去完善。幸好兩人有天賦,能看懂他畫的亂七八糟一點也不像的圖,她們把獸皮和布縫製在一起,小皮裙,皮褲之類都做了出來。

衣服的事兒交給倆女人去完善和傳授給製衣服的小組後,石路就開始改進鞋子。一直以來鞋子都十分簡單,夏天就草鞋,冬天就是怪模怪樣的皮鞋,不大好看也不好穿。其他部落甚至都沒鞋子呢,他這幾年也就只好先將就的穿。

不過現在有了條件,可以用木頭做鞋底,內部再配上暖和的獸皮鞋墊,會更舒服些。找來幾個人幫忙後,幾雙靴子就做了出來。靴子上有鞋帶,皮上更光滑,穿起來比硬的獸皮舒服多了。再加上幫子長,腳踝也不會被凍着。

鞋底的寬大也方便了在雪地裡活動。製作鞋子的小組被長期保留了下來,他們比族長還更拿手做這個。

新的樣式的衣服做出來以後,石路就讓族裡開始趕製,要在過年前給部分族人配上新裝。由於布料還不多,因此暫時只給長老以及各隊長配發。這套灰白色的制服看起來土裡土氣的,不過比獸皮的更舒服。

爲了顯示身份,給長老和隊長們的衣服,釦子用的是骨頭磨製的骨片,鑽出孔使用。皮帶也選用銅釦子,金色閃亮的。大部分族人雖然還不能擁有布料衣服,不過獸皮的樣式也改成新的,一些皮大衣、披風都被縫製出來。

女人們比男人更幸運些就是內衣褲她們這次有份,未斷奶的孩子也獲得了新的尿布。

石路調集了更多的人去幫忙製作鞋子,經過估量以後,就開始給族人制作大小適中的皮靴。遊民也會獲得和族人一樣的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子,俘虜們只能配發一雙新的草鞋。

忙了幾天以後,人手還是不夠,陸果只好讓勞動組的白天干活兒,晚上在油脂做的火把下趕製。

陸果現在忙活的主要還是房子的問題。過年就要分配部分房屋,他也只好冒着嚴寒和風雪趕工。磚頭早就用完,大部分的還只能用土磚來搞定。

石路觀察了一下進度,發現現在陸果用的模式是一棟一棟的完成,並不是和最初那樣同時趕工。一問原因原來是族人在短時間內的暴增,別的組的調用,讓能夠用標準化指揮的人分散了。

現在忙活的建築者,只有幾個是最初參加建房的,他不得不把這幾個人集中起來用。翻閱了建築工序的資料後,石路把新房屋的樣式確定下來,又從別的組以及水鹿那裡調集了幾個能看懂說明的人組成驗收組,幫助陸果加快進度。就這樣纔在年前完成了工程。

通過建房發現的問題,石路決定改變一下當前的組織模式。標準化的推行從過去的一個組內向全族推廣,這避免了由於手藝不熟而造成建築加工時材料對不上號的問題。

同時也趁着這個機會,把內務組改革成處理政務、檢查工程質量,調動資源的管理組,凌駕於其他組上,還有了個新名稱叫做政務組。

勞動組被撤銷,下屬的種植業、養殖業合併成生產組;採伐材料,進行工程建築的改爲工程組;冶煉組和製作工具的幾個小組合併成匠作組,其下屬的小隊不再稱原來的名字,而是合併成幾個作坊,分別是磚瓦作坊、冶煉作坊、和工具作坊。

原來的內務組中拆分出統計、管理、分配物資的財務組。這樣除了巫和桑所管的以及軍事以外的事兒都劃歸到政務組以下,陸果任組長。

葉擔任副組長,同時兼任內務組的組長。新的內務組還是管理族內的衛生、安全以及俘虜營。遊民則由新成立培訓組負責管理,教育組配合。

政務組日常小事由陸果安排決定,大事召開各個組長討論。桑則作爲石路副手主管審判以及人事,獨立於政務組以外。巫負責神廟以及醫療,也直接對石路負責。

軍事就的事兒就歸石路直接管理,警衛隊雖然在政務組下,不過日常相對獨立,這次變動之後,還得負責起內部治安。

長老們暫時還沒有太多的爭權現象,由於部落一直在忙碌,沒人去琢磨這些。不過在建房過程中各組的配合稍微出現的問題,也證明未來一些內部高層糾紛避免不了。這時候就必須有一個更有效的模式進行管理。好多時候,石路也只能根據隨時出現的狀況進行調整。

有一些活兒還是需要不分組來完成,比如未來的開荒、耕作、建築等,劃定的小組更多是用來在忙碌季節之後照料用。

一些製衣服之類的活兒不用隨時都做,就沒有成立常設的小組。燃料採集則是全族大事,也就沒有專門的小組管理。不過在改進管理模式以後,燃料也開始讓陸果頭疼。

木炭主要爲了冶煉,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柴火在年後由於分配了更多的族人,會需要更多。他把這一問題報告以後,石路決定組織人集中的採集幾天,以後個人所需的柴禾可以自由採集,春季以後族裡提供的統一燃料就得用工分換取。

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
第九十三章 錫村路通第一百零一章 軍事擴充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六章 遷徙之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華城落成第十二章 建設之始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六十章 新的野望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口短板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七章 湖邊受襲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零七章 野驢迷蹤第一百一十二章 梅河盆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六十四章 部落律法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九十七章 養殖難題第五十三章 人口戰略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醫藥改革第八十七章:熊族危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北會盟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一十章 玉山戰役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八十一章:四族會盟第八十章 :北歸華島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一百一十七章 北華總督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五十六章 接觸狐部第一百一十三章 巡視馬場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一百零五章 文明輸出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二十四章 豐收季節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方紛擾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二十八章 文化初始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老分歧第十四章 兩女婚約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六十三章 釀造製糖第八十五章 狐尾插曲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剿戰役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八十三章:桃部入華第九十一章 織造新篇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五十九章 部落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