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諸葛亮巧言試探,張子喬狂態畢露

張鬆久聞諸葛亮臥龍之名,但卻不服,其一張松本人才學不凡,加上因爲相貌醜陋反倒是養成倨傲的個性,因而對於諸葛亮的臥龍之名面上雖是不以爲然,但心中卻是羨慕的很,加上諸葛亮年紀輕輕就被任命爲荊州別駕,這也算了,更爲重要的是如今他已經成了天下最有權勢的諸侯呂布的心腹,他日封蔭子孫也未必不可,然張鬆跟着劉璋,只怕是一輩子都沒有什麼出頭之日,雖然同爲一州別駕,但其中的差別卻是如天如地。。。

不過諸葛亮是不知道這些的,他所知道的是張鬆這次來,只怕與呂布大有關係,因而熱情招待,奈何那張鬆只是淡然應對。

“足下,千里迢迢而來,這是要去哪裡啊?”諸葛亮敬酒問道。

張鬆滿飲一杯,笑道:“只不過是我家主公遣我前去鄴城,爲溫侯祝賀,向朝廷進貢罷了,有什麼好奇怪的。”

諸葛亮道:“千里迢迢,劉州牧唯獨派遣張兄前往,足可見對你的信任。”

張鬆笑道:“不及孔明啊,只是這般年紀便已經做到一州別駕,實在是讓人羨慕啊。。。”

諸葛亮聽得張鬆語中酸意,不免心中一笑,面上卻是故意裝出一副驚異的樣子,言道:“子喬兄不也是益州別駕,才名在外,世人皆知。”

張鬆喝過一杯,言道:“我主仁厚,待我不薄,而川中多是才俊之士,猶如昊天繁星,張鬆不才可爲別駕,實乃僥倖。”

諸葛亮笑道:“子喬兄過謙了,誰人不知西川張鬆善雄辯,戰國蘇秦也遜色,過目不忘十行書,天下奇才爲翹首啊。。。”

張鬆得了諸葛亮的恭維,十分受用,面上也多了不少笑意。

相傳蘇秦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一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也花完了,結果回家,妻子都不理他,向嫂子要口吃的,嫂子也看不起他。於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麼來的。後來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時候,他的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都不敢擡頭看他。蘇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東六國合縱,使強秦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又配六國相印,叱吒風雲。

而從此,蘇秦與仗義也就成爲所有才智之士所向往的“雄辯”代表,如今諸葛亮用其稱譽張鬆,可是給足了他的面子,張鬆豈能不喜上眉頭。

其後諸葛亮與張鬆之間多了幾分好感,漸漸的話也是多了起來,再過三杯,便就言及西川之事。

張鬆雖然有了幾分醉意,然聽到諸葛亮試探性的詢問後,便就言道:“此去冀州,倒是有大大的好處給予溫侯,不過也得看看溫侯他是否值得我張鬆效力。。。”

諸葛亮笑道:“以兄之才,定然能夠尋得真主,亮在此便就先行敬兄長一杯,希望子喬能夠一路順風。”

張鬆甚爲開心,又是痛飲幾杯,不久便就昏昏然的醉倒。。。

諸葛亮卻是清醒的很,先是派人將張鬆送回館驛休息,等回去府邸後便就書信一封,叫人快馬送往鄴城交與呂布,將其心中所想一一賦予字間,希望呂布能夠抓住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此數日之後,張鬆告別諸葛亮,繼續前往鄴城。

卻說不久張鬆到了鄴城館驛中住定,每日去相府伺候,求見呂布,但卻總是被人通報說是自家主公公務繁忙,不得爲見。

原來呂布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溫侯府商議。

其下雖然有不少智謀之士也是看出呂布這般驕傲下去有些不妥,但是如今天下七分已經入得呂布之手,便是主公驕縱一些又能如何,故而也就不管。

張鬆在驛館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侍先要賄賂,卻纔引入,因而先就記恨呂布怠慢。

入得溫侯府邸,呂布坐於堂上,見張鬆以禮拜畢,便就問說道:“汝主劉璋連年不進貢,何也?”

張鬆說道:“爲路途艱難,賊寇竊發,不能通進。”

呂布叱說道:“吾掃清中原,有何盜賊?”

鬆說道:“南有孫策,北有張魯,,至少者亦帶甲十餘萬,豈得爲太平耶?”

呂布先見張鬆人物猥瑣,面上已經五分不喜,又聞語言衝撞,遂拂袖而起,轉入後堂。

左右責張鬆說道:“汝爲使命,何不知禮,一味衝撞?幸得主公看汝遠來之面,不見罪責。汝可急急回去!”

張鬆笑說道:“吾川中無謅佞之人也。”

忽然階下一人大喝說道:“汝川中不會諂佞,吾中原豈有諂佞者乎?”

鬆觀其人,單眉細眼,貌白神清,便就問道:“足下如何稱呼?”

“在下楊修。。。”楊修,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爲呂布門下掌庫主簿。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也是個名人。

張鬆知修是個舌辯之士,心中本就因爲呂布怠慢而有些不滿,見其到來,便就有心難之。

而楊修亦自恃其才,小覷天下之士,當時見張鬆言語譏諷,遂邀出外面書院中,分賓主而坐,謂鬆說道:“蜀道崎嶇,遠來勞苦。”

張鬆說道:“奉主之命,雖赴湯蹈火,弗敢辭也。”

楊修道:“蜀中風土何如?”

張鬆道:“蜀爲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餘里。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絃之樂。所產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

楊修又問道:“蜀中人物如何?”

張鬆答道:“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醫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能盡數!”

楊修又問道:“方今劉季玉手下,如公者還有幾人?”

鬆說道:“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如鬆不才之輩,車載斗量,不可勝記。”

“公近居何職?”

張鬆道:“濫充別駕之任,甚不稱職。敢問公爲朝廷何官?”

楊修答道:“現爲主公府主簿。”

“久聞公世代簪纓,何不立於廟堂,輔佐天子”,張鬆笑道:“乃區區作相府門下一吏乎?”

楊修聞言,滿面羞慚,強顏而答說道:“某雖居下寮,主公委以軍政錢糧之重,早晚多蒙主公教誨,極有開發,故就此職耳。”

鬆笑道:“鬆聞呂布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專務強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誨,以開發明公耶?”

楊修道:“公居邊隅,安知主公大才乎?吾試令公觀之。”呼左右於篋中取書一卷,以示張鬆。

張鬆觀其題說道“呂氏新書”,從頭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看畢,張鬆問道:“這是何人所注?”

楊修看了一眼,展顏道:“此是溫侯酌古準今,仿《孫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主公無才,此堪以傳後世否?”

張鬆大笑說道:“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闇誦,何爲‘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你主盜竊以爲己能,止好瞞足下耳!”

楊修怒道:“主公秘藏之書,雖已成帙,未傳於世。公言蜀中小兒闇誦如流,何相欺乎?”

張鬆道:“公如不信,吾試誦之。”遂將《呂氏新書》,從頭至尾,朗誦一遍,並無一字差錯。

楊修早就驚異,待其言畢,言道:“公過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後人有詩讚說道:“古怪形容異,清高體貌疏。語傾三峽水,目視十行書。膽量魁西蜀,文章貫太虛。百家並諸子,一覽更無餘。”

當下張鬆又是說笑幾句,便就欲要辭回。

楊修此時極爲佩服張鬆,不忍其爲主公輕慢,故而說道:“公且暫居館舍,容某再稟主公,令公面君。”

張鬆也是不願就此絕了呂布這方面的關係,畢竟他纔是大統所在,既然有了楊修主動示好,自然也就歡喜,於是將謝而退。

送走張鬆之後,楊修便就入內見呂布,言道:“主公剛纔何故怠慢張鬆?”

呂布說道:“言語不遜,吾故慢之。”

楊修道:“主公尚容一禰衡,何不納張鬆?”

呂布笑道:“禰衡文章,播於當今,況且與我還是故交,故而其雖狂,我無意介懷,然張鬆有何能?”

楊修道:“且無論其口似懸河,辯才無礙。適修以主公所撰《呂氏新書》示之,彼觀一遍,即能闇誦,如此博聞強記,世所罕有。鬆言此書乃戰國時無名氏所作,蜀中小兒,皆能熟記。”

呂布聞言大笑道:“此人果然不凡,可與來日在西教場點軍,汝可先引他來,使見我軍容之盛,再觀其色。”

楊修聽得呂布語中意思,似乎並不是那麼的不待見,一邊疑慮,一邊卻是領命而去。

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115章 起霸業呂布征伐,塑名將子龍領軍第113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九)第71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五)第36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二十七)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327章 情同姐妹入徐州,感同身受隨軍行第98章 英雄輩出在此時第32章 送母入城離君臣,臨別之際隱藏言六說三道四論烏桓以夷制夷震劉虞第354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四)第35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七)第77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十一)第6章 呂布點破淳于瓊,袁紹借古評時人第38章 宴間發動戰飛熊,不顧公私逐心願第84章 酒肆巧遇華神醫,原是牛馬害人間第67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一)第226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第24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六)第339章 遙江隔岸陳列兵,計上心頭收葫蘆第170章 招楊閔入幕爲下,起甄逸爲矛成啓第98章 英雄輩出在此時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162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二)第57章 故地重遊總是憶第114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十)第124章 戰不如降說王匡,文武不及比呂布第99章 漢末梟雄終敗亡第29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五)第65章 諸葛亮巧言試探,張子喬狂態畢露第303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七)第60章 策馬揚鞭別柔情第35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三)第2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六)第143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四)第7章 蒜香誘着引衆人,大蟲突現悚少年第220章 得奇才劉備霸氣,聞鬼才呂布凜然(二)第47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十二)第95章 喜得嬌女呂綺玲,在世終有身牽掛第29章 劉宏顯寵共用膳第172章 知己知彼百戰勝,小棋仍然有大用第332章 心論何道治天下,王道霸道任縱橫第86章 平三輔呂布進爵,遇仙人左慈戲弄第43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八)第18章 選帝師賈詡三薦,護天子孫堅孤軍第170章 不想漏肆欲奇人第317章 一舉兩得解疑慮,善意之爲惹暗疾第85章 好生照應看金城,百戰之兵破北地第205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四)第23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七)第28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十五)第116章 貌合神離別董卓第164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四)第43章 初戰敗水土不服,思對策鐵索連舟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93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七)第322章 退而求次皆歡喜,離家長久思親人第187章 爲謀大事親範險,偷入洛陽說劉虞(十三)第146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七)第3章 憶起當年威風事,不若仕途在京都第129章 爲安幷州不可留,卻道雅叔回上黨第36章 忍辱負重回陳留,暗自連接謀巨惡十九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一第169章 直言相告聞者驚,任用名士敵者懼第35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三)第19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六)第15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一)第147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八)第28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二)第29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五)第13章 只求一戰決強者,中秋佳節邀奉先第153章 謙恭細語請鄭公,童言無忌動人心三赤兔爲禮說張遼人頭晉進窺董卓第21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二十)第61章 呂布反間謀韓遂,西涼亂戰自相死第314章 探好友呂布深問,安百姓華佗挺身第236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三)第16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二)第125章 新說醋意惹人憐第2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六)第139章 百官退去議論紛,鄴城迎來豔陽天第203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二)第84章 少年逢亂卻不慌,老將細心察危機第14章 惱羞成怒殺名士,怒火攻心轟雄關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35章 內憂外患傾大漢第30章 董仲穎入宮辱聖,小義子跪地表忠第170章 未雨綢繆思南方,不敢小視劉景升第14章 中秋論詩鑑人才,本初一首震高臺第59章 夢梅居士婁子伯,古之惡來黑典韋第58章 取冀州顏良爲先,獻鉅鹿李歷在後第24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二十一)第23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四)第34章 世間才俊荊襄最,當屬臥龍諸葛亮第19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六)第141章 拜乾孃體驗親情,去田間感受民心第164章 入薊縣嚴綱拜見,來房前羣英聚集第174章 舊識全然變臉色第79章 大戰在即風雲起第147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八)
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115章 起霸業呂布征伐,塑名將子龍領軍第113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九)第71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五)第36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二十七)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327章 情同姐妹入徐州,感同身受隨軍行第98章 英雄輩出在此時第32章 送母入城離君臣,臨別之際隱藏言六說三道四論烏桓以夷制夷震劉虞第354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四)第357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七)第77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十一)第6章 呂布點破淳于瓊,袁紹借古評時人第38章 宴間發動戰飛熊,不顧公私逐心願第84章 酒肆巧遇華神醫,原是牛馬害人間第67章 三虎相爭我得利,一人獻計禍西川(一)第226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三)第24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六)第339章 遙江隔岸陳列兵,計上心頭收葫蘆第170章 招楊閔入幕爲下,起甄逸爲矛成啓第98章 英雄輩出在此時第72章 奪遼西公孫爲先,襲北平呂忠坐鎮第162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二)第57章 故地重遊總是憶第114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十)第124章 戰不如降說王匡,文武不及比呂布第99章 漢末梟雄終敗亡第29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五)第65章 諸葛亮巧言試探,張子喬狂態畢露第303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三十七)第60章 策馬揚鞭別柔情第35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三)第2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六)第143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四)第7章 蒜香誘着引衆人,大蟲突現悚少年第220章 得奇才劉備霸氣,聞鬼才呂布凜然(二)第47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十二)第95章 喜得嬌女呂綺玲,在世終有身牽掛第29章 劉宏顯寵共用膳第172章 知己知彼百戰勝,小棋仍然有大用第332章 心論何道治天下,王道霸道任縱橫第86章 平三輔呂布進爵,遇仙人左慈戲弄第43章 三戰西涼揚威名(八)第18章 選帝師賈詡三薦,護天子孫堅孤軍第170章 不想漏肆欲奇人第317章 一舉兩得解疑慮,善意之爲惹暗疾第85章 好生照應看金城,百戰之兵破北地第205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四)第230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七)第28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十五)第116章 貌合神離別董卓第164章 困獸之鬥不知死(四)第43章 初戰敗水土不服,思對策鐵索連舟第42章 巧使計放虎歸山,入酒席羣狼謀虎第93章 四方猛士集漢中,八方纔俊對毒士(七)第322章 退而求次皆歡喜,離家長久思親人第187章 爲謀大事親範險,偷入洛陽說劉虞(十三)第146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七)第3章 憶起當年威風事,不若仕途在京都第129章 爲安幷州不可留,卻道雅叔回上黨第36章 忍辱負重回陳留,暗自連接謀巨惡十九章 暗入洛陽謀異想鼎力相助見真情一第169章 直言相告聞者驚,任用名士敵者懼第353章 一石三鳥謀三地,四通八達立霸業(十三)第19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六)第15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一)第147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八)第288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二)第29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下二十五)第13章 只求一戰決強者,中秋佳節邀奉先第153章 謙恭細語請鄭公,童言無忌動人心三赤兔爲禮說張遼人頭晉進窺董卓第211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二十)第61章 呂布反間謀韓遂,西涼亂戰自相死第314章 探好友呂布深問,安百姓華佗挺身第236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三)第160章 進逼宛城破曼成(二)第125章 新說醋意惹人憐第20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六)第139章 百官退去議論紛,鄴城迎來豔陽天第203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十二)第84章 少年逢亂卻不慌,老將細心察危機第14章 惱羞成怒殺名士,怒火攻心轟雄關第13章 呂奉先挑槍送酒,張文遠中箭敗退第35章 內憂外患傾大漢第30章 董仲穎入宮辱聖,小義子跪地表忠第170章 未雨綢繆思南方,不敢小視劉景升第14章 中秋論詩鑑人才,本初一首震高臺第59章 夢梅居士婁子伯,古之惡來黑典韋第58章 取冀州顏良爲先,獻鉅鹿李歷在後第244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二十一)第23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中十四)第34章 世間才俊荊襄最,當屬臥龍諸葛亮第197章 天縱之才護劉備,方天畫戟戰人雄(上六)第141章 拜乾孃體驗親情,去田間感受民心第164章 入薊縣嚴綱拜見,來房前羣英聚集第174章 舊識全然變臉色第79章 大戰在即風雲起第147章 平叛剿匪“飛將”名(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