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攻城

回營途中

從旁的鄧艾思索良久,實在是忍不住,不由拱手問着:“少將軍,林內伏兵是周倉將軍麼?”

聞言,關平扭過頭,瞟了一眼,笑道:“傻小子,哪有啥伏兵啊!”

“那不過是十餘名軍士動靜罷了!”

話音未落,百餘衆皆驚,只有十餘人,那豈不是說,他們才逃過了一劫?

本來,諸衆以爲,關平先前在城下信誓旦旦的挑釁,是胸有成竹,原因就在於早就安排了伏兵。

只是,現在事實卻是……真的出乎意料!

這一刻,鄧艾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少將軍膽色真的過人,有乃父風範!

要知道,如若城中曹軍真的殺出,那他們百餘衆可絲毫沒有抵抗的餘地。

只不過,關平此次卻霸氣側漏,以自身的鎮定、膽識,在以疑兵之勢,令呂常不敢輕舉妄動!

不說其他,就這膽識氣魄、謀略,鄧艾覺得自己也自愧不如。

聽聞關平的話語,另一邊的龐德此刻酒也徹底清醒,身體陡然一顫,心驚道:“此子有勇有謀,不僅膽色過人,還不驕不躁,恐怕日後比關羽還難相與!”

這一刻,龐德忽然覺得,關羽對於魏國的威脅遠遠低於關平。

雖說關羽各方面能力都不俗,可他卻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自傲。

反觀關平此時的作爲,不僅沒有直接攻城,反而以寥寥數語便動搖彼之軍心,這樣的人物,無疑纔是最可怕的!

旋即,關平可不管龐德怎麼想的,大喝一聲,道:“收兵回營,集結兵馬,準備攻城!”

號令傳下,百餘衆皆懷着崇敬的目光,興高采烈地回返營中。

………

漢水軍營,主帳

“于禁將軍,你初投我軍,寸功未立,本將酌情考慮,特命你爲此次攻城先鋒,拔取襄陽。”

“只要拿下襄陽,平必定上表父帥,爲你請功!”

此刻,諸將聚精會神的聽着關平下令,本以爲攻城的重任都會落在他們的頭上,可話音落下,諸衆卻直接懵逼。

“這……少將軍究竟在做什麼,竟然用降將攻城?”

這一刻,諸將皆不理解關平用意,暗自議論埋怨着。

畢竟,于禁雖也投誠,可那只是迫不得已的,要真想讓于禁真心爲己方對付曹軍,這根本不可能!

須知,于禁追隨曹操三十餘年,單憑這份情義,他也不會在攻擊曹軍上出力,除非攻伐東吳還差不多。

聞言,周倉毅然站出,昂然道:“少將軍,倉請戰,務必拿下……”

不過,關平卻是揮揮手,制止了他請戰,轉而望向另一旁還在震撼的于禁,笑着:“於將軍,你以爲如何?”

“禁才疏學淺,恐怕難當大任!”

“哈哈!”關平大笑一番,緩緩道:“於文則,你早年跟隨曹賊,徐州破呂布、南陽降張繡,官渡鎮袁紹,威風凜凜,戰功赫赫。”

“如若你這樣的大將都能說才疏,那恐天下間,便再無大將了。”

聞言,于禁好似裝作沒聽到誇讚,自顧自道:“敗軍之將,何敢言勇?”

“于禁,少將軍看得起你,才讓你領軍攻襄陽,你推辭什麼,難道你是詐降?”

此刻,鄧艾早已心領神會,陡然站出大喝着,與關平一唱一和。

見狀,關平凝神,徐徐道:“士載,稍安勿躁,吾相信於將軍的人品,他不是那種朝三暮四的小人。”

頓了頓,目光緊盯着于禁,鄭重道:“於將軍,你的能力不可小覷,堪爲大將之才,吾父本就是天下聞名的名將,你敗在他手裡,並不恥辱。”

“這天下間,能勝過吾父之人,屈指可數!”

這一刻,關平雙目有神,緊緊道。

旋即,關平再次說着:“於將軍,此次攻取襄陽,便由你爲先鋒,屆時由你率你的舊部進行攻城。”

“吾相信,由你統帥舊部,他們定能發揮強悍的戰力,拔取襄陽。”

話音落下,于禁身軀不自覺間陡然一震,心神一顫,隨後卻瞬息驚懼而起!

“好,諸位將軍,回營整裝待發,明日攻城!”

轉眼間,諸將離去,周倉亦帶着于禁離開主帳。

片刻後,鄧艾重新返回主帳,關平凝思,問着:“士載,你以爲于禁明日會不會好好配合?”

聞言,鄧艾沉思,並未立即回答,隨後道:“少…將軍,於…禁…心不願也,可他也不敢違逆!”

“怕死…成爲了如今他的軟肋,他絕不敢違背。”

得到鄧艾首肯,關平也越發對這則計劃自信起來,目光放鬆,喃喃道:“做了如此多的戰前準備。”

“襄陽,吾勢在必得!”

次日,四更造飯,微亮的漢水岸邊已是濃濃煙霧,五更在軍卒依次用過早飯以後,便轟然列陣,徑直向襄陽城行去。

襄陽城下,北門

此刻,衆軍卒全部列陣完畢,關平渾身穿戴着甲冑,身胯戰馬,高聲下令道:“弓弩手上前,持弓而立!”

號令傳下,千餘弓弩手不敢怠慢,立即持弓上前,瞄準着城門方向。

“鄧艾,給戰俘發放武器。”

“諾!”

接令以後,鄧艾也不拖延,立即持刀指揮軍卒開始依次發放。

良久,關平才望向從旁的于禁,說着:“於將軍,領軍攻城吧!”

話音落下,猶如順風一般,一閃而逝,于禁根本不理睬。

見狀,關平陡然面色一變,冷聲道:“於將軍,你要想清楚,我大漢不養閒人,如若寸功未立,那便說明他沒有絲毫作用。”

“日後,也不可能在安穩的活着。”

“當然,於將軍也可以繼續堅持,可攻城這事,並不只是你能完成,就算你不願意,可依然有人接替你呢。”

在說此話時,關平目光還在朝着其他方向飛轉着,像是在引導着什麼。

見狀,于禁順着關平目光望去,陡然間不由感到內心一沉。

“龐德竟然身穿漢軍戰甲,難道?”

這一刻,于禁心裡已經有所猜測,暗自沉吟着:“怪不得關平如此自信,原來龐德竟然已經投降。”

“那就是說,如今就算少了吾,他也可以讓龐德領戰俘攻城,達成他的目的?”

接下來,于禁面露緊繃之色,不發一言,好似正在思索着。

此刻,關平依舊面色不變,靜靜等待着,片刻後,正當其準備勃然大怒時。

“少將軍,于禁願領軍攻城,還望成全!”

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
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六十一章 陸渾羣盜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四百零三章 關平的大局觀第五十六章 生擒之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十八章 夏侯楙,迷之自信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八十九章 赤壁古寨開個單章說兩句吧。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零一章 糧道如何解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十二章 反目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零八章 難民思歸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四百零六章 石陽反擊戰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力斬王雙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欽證道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羌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軍動向第七章 關平,有何企圖?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一百十三章 臨機一策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八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二百零三章 吳普來也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