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判斷(上)

幾年來,祖澤溥一直是堅定不移的剿派,這不但爲他贏取了不錯的聲望,也讓衆多同樣持強硬立場的人對他很有好感。.現在突然倒戈,不但不能讓持撫議的東南溫和派視他爲自己人,反倒會讓那些原來的同盟軍對他心生厭惡,把祖澤溥看成朝三暮四的小人叛徒。

明明祖澤溥無法從倒戈中獲得任何好處,但他依舊義無返顧地力持撫議了,那索尼就很清楚他肯定是遇到了極大的麻煩,以致他真誠地盼望着撫議成功。

“祖澤溥怕是認爲濟南要守不住了吧?”索尼老謀深算地推測起來,現在祖澤溥極力鼓吹招安鄧名,顯然是擔心如果合約不能達成的話,他就會遭遇到極大的危險,比如丟失領地被朝廷治罪。除了這個原因以外,索尼想不出還有什麼危險能讓祖澤溥不在乎突然轉換陣營。

本來鰲拜也認爲祖澤溥單純是在爭功,而且在心裡還是鄙夷了他一番,再親的乾兒子也沒法和親兒子比,再說康親王可是姓愛新覺羅的,就算輔政大臣和他關係不是很好,在傑書面前也要老老實實喊一聲:“奴才叩見主子”的。這就好比兩條狗爭奪一根骨頭,人可以在邊上看着笑哈哈,但狗和少爺搶起骨頭來,僕人們可不敢看少爺的笑話,肯定要把狗嘴裡的骨頭奪出來,然後畢恭畢敬地獻到少爺的嘴裡,哪怕是表少爺也一樣能有這待遇。

不過現在鰲拜也認爲索尼的分析沒錯,鄧名多半是在山東登陸了,而祖澤溥在膠水河一戰多半是慘敗,沒準已經把他的督標和山東提標都丟光了,不然也不至於對保衛濟南如此絕望,以致不顧一切地哀求朝廷議和。

“現在登州府還有兩萬大軍,包圍着於七等亂賊的十幾萬黨羽。眼下鄧名已經佔領了灰埠驛,正在向青州府進發。”祖澤溥並沒有報告青州府的府城遇險,在奏章裡除了吹噓他連戰連捷外,還說他已經在青州府城留下了精兵強將,把府城守得是固若金湯。不過這封奏章是祖澤溥回濟南以後發出的,所以鰲拜就順理成章地推測鄧名正在向青州進軍。

不久前祖澤溥去了一趟青州。如果青州沒有危險,或是真的固若金湯,那祖澤溥肯定要在那裡坐鎮,以向朝廷表示他不畏懼鄧名這樣的強敵,也算是爲膠水河一戰的失利承擔責任、戴罪立功了——祖澤溥不可能相信朝廷真的相信他打贏了,自古就沒有打贏了仗反倒戰線會向後退縮的。他的奏章只是給朝廷一個臺階下,給朝廷一個不立刻處罰他的理由。但祖澤溥卻是從青州跑回濟南上奏,說明他覺得青州沒法守了,必須要搶在鄧名進攻前返回濟南,否則會多一個臨陣脫逃的罪名,或是乾脆死在青州城。

“祖澤溥覺得如果鄧名攻擊濟南的話,他肯定要殉城,”蘇克薩哈接着鰲拜的話說道,這些老遼軍的小伎倆他們都再熟悉不過了,當初關寧鐵騎就是這麼和他們的崇禎爺玩的,沒想到現在風水輪流轉,改成和滿洲太君玩了:“他肯定把山東的督標和提標都丟光了,沒法給登州的大軍解圍,也沒法堅守濟南哪怕很短的一段時間。情急之下才嚷嚷要不立刻給他派援兵,要不就乾脆議和,議和了就能緩一緩鄧名的攻勢。”

“那就讓祖澤溥和鄧名議和吧。”索尼做出了決定。不是鄧名反覆地中緩兵之計麼?鄧名在這方面的表現已經不能用弱智來形容了,而是連螻蟻的反應都不如了。這種離奇的現象讓索尼和鰲拜都有些不解,當初他們破口入寇的時候,也遇到過山西兵馬來議和,送給清軍錢糧買一個平安。

可是索尼等人都認爲鄧名應該和後金強盜不同,那時的後金只是圖財,而鄧名都被大清的太皇太后下聖旨宣佈爲童叟無欺的大明宗室了,他總得有比後金官兵更高一些的追求吧?再說如果鄧名的實力這麼強,那他爲什麼不乾脆奪取地盤自己收稅,就好像滿清擁有了統治關內地區的能力後,也改掠奪爲征服。換言之,就是鄧名確實實力不足,而且和後金一樣,目標是發財而不是復國,纔會有這樣的局面。但如果鄧名實力不足,他又是怎麼連續擊敗滿清大軍的?而且現在明軍都能和清廷的中央軍對峙了,這還能算實力不足麼?

越是看不明白,索尼就越懷疑這裡面有陰謀。只是幾個輔政大臣都不太清楚,鄧名對農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爲難辛辛苦苦的農民,和縉紳無休無止的扯皮,才收那麼一點兒稅金,鄧名覺得比起壟斷商業來,這種收益實在太可憐。如果想認真地壓榨農民收農稅,四川雖然人少,但鄧名絕對能榨出比湖廣還要多的賦稅來。不過要想在東南抽取高比例的賦稅,不改革就會民不聊生,改革就會遭到從縉紳到胥吏到宗族、村長的一致抵制,鄧名覺得自己暫時沒有這份餘力。在東南督撫那裡賣賣債券雖然比不上自己收稅,但省事省力,不需要自己承擔行政開銷和民心成本。

只是現在山東總督叫喚得可憐,清廷又不可能變出一支援軍給他派去,也就只好學習一下全天下人都在對鄧名用的緩兵之計,至少先保住了濟南再說——現在確認鄧名已經在山東登陸,無論是濟南的祖澤溥,還是燕京的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都認爲鄧名肯定帶來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也會是此次東征明軍中最精銳的那部分。

在給祖澤溥便宜行事的權力後,索尼等人就討論到底該怎麼應付山東的危機局面。從直隸繼續派軍隊去是不可能的,傑書和遏必隆已經帶走了直隸的很多兵馬。要是再把軍隊往山東派,那直隸就該唱空城計了。而且鄧名這次都跑到渤海灣內側來了,誰敢說他不會突然又在天津附近登陸?

看起來只能把傑書的軍隊調回來。現在索尼他們對遏必隆、李國英已經很不滿了,鄧名都消失不見了,你們還在那裡發愣。對面只剩下夔東、崇明這些鄧名的同盟軍還不敢打,這膽子未免也太小了,虧你們之前還有臉催促東南督撫增派援兵給你們。傑書也就算了,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孩,最大的本事就是拿着“康熙”案嚇唬輔政大臣。但遏必隆和李國英你們兩個人一把年紀了,居然連對方的主力消失不見了都沒有絲毫的察覺。

少爺和狗之爭現在看起來也是真相大白,事實證明這骨頭確實是屬於祖澤溥的。

“或許可以先把夔東軍打一打,剪除鄧名的一些羽翼總是沒壞處的。”既然鄧名這個強敵不在江南,本來對江南戰局的重視就一下子都跑去山東了,蘇克薩哈認爲這倒不失爲一個打擊明軍旁系的好機會:“鄧名用夔東和崇明賊當做誘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現在若是匆忙回師山東,那就是我們白白往復奔波,鄧名見勢不妙坐船走了,我們還是抓不到他。”

“不錯,應該先把這些誘餌消滅掉,”鰲拜對此深表贊同。這些年夔東軍和崇明軍在鄧名的庇護下也越來越強,雖然燕京還不知道夔東的披甲比李定國都要多了,但也估計到他們的實力要超過五年前好多倍:“而且說不定這就是鄧名的用意,他想利用我們剪除異己,以方便他統一四川。我聽說萬縣還在夔東賊袁宗第的手裡,對於這麼靠近他領地的一塊肥肉,鄧名肯定是虎視眈眈吧?”

聽鰲拜這麼一說,蘇克薩哈反倒愣住了:“那我們沉重打擊夔東賊和崇明賊好麼?”

“當然好,而且這是送上門來的機會。”索尼一錘定音:“不過聽說袁宗第沒來?那就讓遏必隆以崇明賊爲第一目標,儘可能優先消滅馬逢知的兵馬,這樣樑化鳳也有機會收復崇明;而夔東賊自然也是能滅多少是多少,但是要適當地放跑一些人,告訴他們是鄧名在山東走漏口風,說他在江南的友軍兵力薄弱,才被我們看出破綻的。”

“就是要讓夔東賊覺得鄧名是想借刀殺人?”

“不錯,但我們不能公然這麼說,不能說鄧名大肆宣揚,不然他們反倒會起疑,要是我們說是鄧名不小心走漏的風聲,他們反倒會這麼想。”索尼也認爲鄧名可能確實存了借刀殺人的心思,不過清廷當然沒有替他保密的義務,要是能讓袁宗第等人與鄧名離心離德,至少是互相提防的話,那對清廷當然是再好不過。

最後還是如何安撫傑書的問題,還是那個原則,既然少爺要啃狗嘴裡裡骨頭,那狗的委屈當然完全不在考慮範圍內。輔政大臣打算宣佈鄧名是懾于傑書的威名,丟下友軍流竄山東。不曰康親王就會率領大軍征討山東,務求把流寇鄧名一舉蕩平。

在寫好昭告天下的檄文拿去找太皇太后蓋章的時候,輔政大臣又向山東派出了一個使者團,再次試探鄧名是否可能接受議和。

第21節 東進(下)第11節 實驗第26節 佈防第18節 拒絕第4節 棟樑第4節 推薦(下)第57節 觀感(上)第26節 佈防第38節 整訓(下)第18節 詔書(下)第10節 麻將第56節 待遇(下)第19節 忠心(下)第56節 離去第51節 詐敗第55節 壓力(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5節 壓力(下)第60節 約法第10節 麻將第58節 同盟(上)第48節 融洽(下)第21節 煙霧(上)第54節 權變(下)第20節 合夥第9節 問話(上)第27節 合作(上)第13節 困獸第50節 動向(下)第56節 推測第13節 攻守第6節 魯王第33節 孤注(下)第22節 尖兵第39節 衝突(下)第31節 戰備第60節 約法第60節 管轄第68節 混亂(下)第44節 中介第3節 君臣第16節 攀談(上)第52節 往事(下)第10節 鎖喉(下)第15節 出降(下)第8節 矛盾第43節 輕取第2節 競爭第18節 恐怖(下)第38節 買賣(上)第8節 震怒(下)第11節 兩全(上)第12節 調整(下)第56節 待遇(下)第46節 接觸第36節 方向(上)第7節 交易第47節 自救第64節 平息(上)第32節 意外第41節 失控(下)第38節 整頓(上)第43節 鷹派第24節 洞悉第2節 軟硬(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9節 衝突(下)第41節 失控(上)第2節 抵x制第44節 夾擊(上)第15節 出降(上)第48節 融洽(上)第29節 解圍(上)第13節 天明(下)第52節 私心第46節 證券(上)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32節 意外第15節 戰象(上)第40節 擁立第55節 壓力(上)第11節 攻勢(下)第12節 圍困(下)第21節 受降第60節 管轄第51節 求戰(上)第14節 強攻(下)第18節 對手第60節 爭奪(上)第42節 升級(下)第52節 縱火第17節 調查第5節 潤滑第58節 接觸(上)第51節 夢想(上)第17節 隱姓第51節 救援第47節 自救第65節 援助(上)第9節 失言
第21節 東進(下)第11節 實驗第26節 佈防第18節 拒絕第4節 棟樑第4節 推薦(下)第57節 觀感(上)第26節 佈防第38節 整訓(下)第18節 詔書(下)第10節 麻將第56節 待遇(下)第19節 忠心(下)第56節 離去第51節 詐敗第55節 壓力(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5節 壓力(下)第60節 約法第10節 麻將第58節 同盟(上)第48節 融洽(下)第21節 煙霧(上)第54節 權變(下)第20節 合夥第9節 問話(上)第27節 合作(上)第13節 困獸第50節 動向(下)第56節 推測第13節 攻守第6節 魯王第33節 孤注(下)第22節 尖兵第39節 衝突(下)第31節 戰備第60節 約法第60節 管轄第68節 混亂(下)第44節 中介第3節 君臣第16節 攀談(上)第52節 往事(下)第10節 鎖喉(下)第15節 出降(下)第8節 矛盾第43節 輕取第2節 競爭第18節 恐怖(下)第38節 買賣(上)第8節 震怒(下)第11節 兩全(上)第12節 調整(下)第56節 待遇(下)第46節 接觸第36節 方向(上)第7節 交易第47節 自救第64節 平息(上)第32節 意外第41節 失控(下)第38節 整頓(上)第43節 鷹派第24節 洞悉第2節 軟硬(上)第16節 攀談(下)第39節 衝突(下)第41節 失控(上)第2節 抵x制第44節 夾擊(上)第15節 出降(上)第48節 融洽(上)第29節 解圍(上)第13節 天明(下)第52節 私心第46節 證券(上)地十七節 虛招下第32節 意外第15節 戰象(上)第40節 擁立第55節 壓力(上)第11節 攻勢(下)第12節 圍困(下)第21節 受降第60節 管轄第51節 求戰(上)第14節 強攻(下)第18節 對手第60節 爭奪(上)第42節 升級(下)第52節 縱火第17節 調查第5節 潤滑第58節 接觸(上)第51節 夢想(上)第17節 隱姓第51節 救援第47節 自救第65節 援助(上)第9節 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