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印象(上)

從東南各省來的移民開始分批到達敘州。鄧名這兩天很認真地準備了演說,決心給這些移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次移民規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估計僅是男性壯丁就有二、三十萬,而川西明軍控制區內已經有了五十萬男性壯丁。

“演講臺準備得怎麼樣?”

“萬事俱備。”袁象高興地答道。他只有二十幾歲,又生長於將門,從來就不會隱藏城府,爲了能夠多替敘州留下一些人口,簡直是想盡了各種辦法。鄧名要他安排佈置演講臺,袁象也盡心盡力地去準備,他打算緊跟着鄧名,也在那個演講臺上好好表現一下,讓全敘州的同秀才都看看自己的才能。

“那就好。”鄧名知道袁象對此事很上心。現在鄧名並不擔心移民的配合,他們故鄉殘破,已經無家可歸,無論川西明軍爲他們安排的前途是什麼樣,他們都會盡力去適應。而且中國的百姓從來就沒有遇到過和善的官府,只要官吏盤剝得稍微輕一些,往往就能得到青天大老爺的稱號。所以鄧名琢磨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表現得更加和善,讓移民獲得一個嶄新的印象,改變他們心中官員高高在上的姿態。

等到移民們看到川西最高統帥出現在面前,估計大家也是誠惶誠恐,爲此鄧名還特意準備了幾個笑話,準備穿插進演講中去。只是鄧名現在也算是一方諸侯,不可能給大家說相聲,到時候這幾個小笑話能不能讓大家放鬆心情,鄧名也沒有把握,要是起不到效果,萬衆仍然沉默不語,那就太失敗了。

“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鄧名在心裡安慰了自己一句,就讓袁象先去會場繼續工作了。袁象今天特意穿上了大紅的官袍,帽子上的一對翼翅也清潔得一塵不染。看着驕傲得如同孔雀一般的袁象昂首挺胸地離去,鄧名也決心好好準備一下:“袁象他好大的官威啊,希望他別把那些同秀才嚇倒纔好。”

……

會場裡除了敘州的官員、議員和老闆外,還有大批聞訊趕來的成都人。他們早就知道敘州這邊要截留一部分移民,但看敘州這個架勢,竟然大有吞下移民團主力的架勢。是可忍孰不可忍,成都人心急火燎,這幾天已經和敘州方面劍拔弩張,今天這場有鄧名出面的歡迎大會他們當然不能缺席。

會場周圍佈置了大批的標語牌,寫着無數五顏六色的招工宣傳,讓黃飛剛等人都感到異常的新鮮。很快成都和敘州的競爭就從自吹自擂進化到互相詆譭,並在袁象抵達前出現了口角、推搡,還一步步發展爲謾罵和鬥毆。

當看到大規模衝突似乎近在眼前的時候,黃飛剛等新移民都非常緊張,他們對川西的情況不瞭解,對自己的前途也充滿了擔憂。而耿雲林一直和移民們在一起,盡職盡責地安撫着這些他陪伴了一路的東南百姓:“沒事,沒事,他們打不起來的。”

離開家鄉以後,黃飛剛他們都對耿雲林非常信任,畢竟這個人跟他們相處了好幾個月,而且還有問必答地幫助他們瞭解所有想知道的四川情況。不過在抵達重慶之前,耿雲林把重慶的清軍形容爲青面獠牙的吃人禽獸一般,黃飛剛還清楚地記得耿嚮導用過的那個形容詞“川西最兇惡的敵人”。不過他們在重慶見到的是一羣笑容可掬的綠營官兵,熱情地向他們出售各種商品——放在東南故鄉,何曾見過對老百姓和和氣氣說話的官兵?更不用說和百姓公平交易了。

在重慶對岸紮營的時候,黃飛剛除了買了一些生活必需品,還曾經在一個瘦瘦的清兵擺的攤子上吃了一大碗刀削麪,湯、料還算有味道,裡面的麪條也不少,官兵能夠這樣和老百姓做生意實在是太少見了。最開始見到那個賣麪條的清兵時,對方臉頰上的兩道橫肉還讓黃飛剛感到有些心驚肉跳,乍一看上去,似乎比家鄉的縣丁還要兇惡得多,擠在臉上的笑容也顯得十分猙獰。但就是這個清兵,在黃飛剛吃完之後,還主動地給他盛了一大碗煮麪條的麪湯解渴,說了好幾句客氣話,感謝照顧他的生意。其他的顧客也都得到了一碗免費的的麪湯。在他們吃飯的時候,那個清兵還殷勤地給他們講幾句山西的趣聞——等離開那個飯攤的時候,黃飛剛已經把老闆歸爲“面孔兇心腸熱”的好人之列了,並暗暗爲自己一開始以貌取人而感到愧疚。

在離開重慶後,大傢俬下里偷偷議論,覺得耿嚮導說話實在誇張得太厲害;比較厚道的同伴還站出來爲耿嚮導辯解,稱這很可能是大家誤解了耿雲林的意思——四川話不光發音和東南很不同,就是詞句可能也有不一樣的含義,或許“兇惡的敵人”在四川方言里根本不是和東南方言一個意思。

耿雲林還不知道自己遭遇到了信任危機,依舊耐心地給大家介紹成都、敘州的情況:“本來敘州這裡沒有什麼人,都是一年前才從都府搬遷過來的,都是自家兄弟,那裡會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這時傳來一聲鑼響,還有兵丁高呼:“敘州知府到!”

“袁知府來了。”聽到這喊聲後,不少人都翹首向那高高的演講臺上眺望,人羣也一下子安靜了不少。

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突然又傳來一聲鑼響,再次有兵丁高呼:“成都知府到!”

“這個,真的沒事嗎?”剛纔敘州和成都人吵架的時候,不少移民就聽到雙方互相威脅要讓他們的知府出來打人——真的沒有聽錯,是互相威脅要讓知府老爺親自下場來打人。現在敘州知府到了,而成都知府也不請自來,顯然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怎麼可能有事。”耿雲林呵呵笑起來,面衝着大批的移民,高聲說道:“咱們敘州的袁知府和都府的劉知府那可是刎頸之交!你們知道什麼是刎頸之交嗎?”

有些人搖頭,但也有人馬上答道:“知道,就是通家之好。”

“通家之好只是妻女不避罷了,而這兩位知府,那是刎頸之交啊!就是可以爲了對方不惜抹自己的脖子!”在成都的掃盲班上,教大家這個成語的時候,教授們就用劉晉戈和袁象舉例以幫助學生理解;而自從學會這個詞後,耿雲林就一再地重複使用,以表示自己是個有文化的人了:“聽好了,可不是抹對方的脖子!當初這兩位知府,那可是過命的交情啊……”

耿雲林繪聲繪色地描述起這兩個人在東川府的冒險經歷,他們互相扶持,一路上與毒蛇、猛獸搏鬥,還要提防隱藏着的敵兵——周圍方圓上百里,找不到其他的戰友,只有身邊這唯一一個同伴,最後兩個人都成功地返回了建昌。

耿雲林故事還沒有講完,突然面前的移民發出大片的喧譁聲。

“打起來了?”有人驚愕地發出疑問聲。

“不是,演猴戲,演猴戲!”不少移民目不轉睛地看着演講臺上熱鬧的場面,還興奮地糾正身邊同伴的錯誤看法:“原來這是個戲臺子啊,要演猴戲給我們看。”

耿雲林回過頭去,看到兩個身着大紅官袍的人在高高的演講臺上廝打成一團,拳腳橫飛,轉眼間兩個人頭上的烏紗帽都飛了出去。這兩個人也顧不上去拾,扭抱在一起,其中一個人被官服絆了一跤,把另外一個也拖倒了。

“真的是猴戲啊。”大部分移民都贊同地喊起來,這兩個人雖然身着官服,但顯然是唱戲的。不要說高高在上的知府老爺,就是縣裡稍微有點體面的縉紳,也不會在衆人面前打得帽子都飛了,而這兩個人打得興起,居然連衣服都扯破了,露出胳膊上精壯的肌肉來——這大冷天的,還真不嫌冷。

移民們越看越是興奮,發覺這兩個人演得極爲逼真,簡直就像是真的在性命相搏,以往看過的社戲和這一比,簡直就是小孩把戲。

“保國公到!”混亂中,又是一陣鑼響。

剛纔聽說兩位知府來了,移民們都屏息肅然,唯恐會發出什麼噪聲被治以不敬之罪。現在聽到又是一個官員出場,不少人高聲叫好,還在爲高臺上賣力演戲的兩個人拼命鼓勁。都開猴戲了,可見官府是想讓大家高興,保國公來了大概也是要與民同樂吧。

“又上去一個?”看到又是一道人影竄上了高臺,黃飛剛他們更興奮了,加倍用力的叫好,雖然短短几分鐘,不少移民把嗓子都喊啞了,人人臉上都是快樂的笑容。

第三個衝上去的人拼命地擠到兩個人中間,竭力把他們分開。

“這是誰?砸場子的嗎?”眼看前兩個人還沒演完就被中止了,有人發出了不滿的抱怨聲。

“這就是保國公。”耿雲林喃喃地答道。

“啥?”

“這就是保國公。”耿雲林也不知道如何給移民們解釋眼前的一切。他到這時才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接着報出了前兩個人的身份:“靴子少了一隻的那個人,就是咱們敘州的袁知府;袍子爛了的那個人,就是都府的劉知府。”

第12節 專家第19節 跋扈(上)第7節 北上第59節 助剿第5節 放棄(下)第7節 北上第49節 副手(下)第8節 升級(上)第36節 分攤(上)第48節 專利(上)第28節 城前(下)第49節 訓練第56節 推銷(上)第26節 佈防第31節 大敵(上)第15節 相識(下)第9節 海權第64節 平息(下)第54節 險境第18節 恐怖(下)第25節 矇蔽第50節 挫折第21節 煙霧(下)第44節 條約(上)第40節 泥潭(上)第25節 棄軍第25節 捷報第48節 潛逃第16節 衝擊(上)第15節 出降(下)第51節 救援第47節 證據(中)第28節 人心第42節 升級(上)第41節 難民第18節 登陸(下)第9節 授權(上)第4節 棟樑第37節 干涉(上)第22節 尖兵第65節 援助(下)第50節 挫折第31節 佯攻(上)第33節 唐王第34節 問候(下)第15節 攻防第46節 戰備(下)第49節 副手(上)第33節 試探第36節 宿命(下)第14節 亂戰(下)第10節 爆破第31節 戰備第30節 變化(上)第18節 登陸(下)第60節 算盤(下)第53節 齊射(下)第58節 斷後(下)第60節 算盤(下)第41節 失控(上)第4節 國民(上)第45節 鍊金(下)第42節 中立(上)第19節 忠心(上)第31節 血戰(下)第14節 亂戰(下)第5節 退兵第4節 推薦(下)第24節 宣傳第47節 贖買(上)第31節 大敵(上)第50節 債券(下)第23節 援助第45節 隊友(上)第1節 誤會(下)第38節 隔江第10節 負責(下)第12節 軍旗第26節 判斷(下)第45節 顏面第45節 南下第60節 爭奪(下)第22節 退讓(下)第18節 激戰第59節 議款(上)第8節 戰備(下)第26節 佈防第5節 放棄(下)第2節 軟硬(上)第29節 機密第35節 請客(上)第58節 戰書第4節 推薦(上)第48節 提案第26節 反覆第58節 戰書第31節 呆仗(下)第40節 登陸第17節 政策(上)第69節 忠臣(上)
第12節 專家第19節 跋扈(上)第7節 北上第59節 助剿第5節 放棄(下)第7節 北上第49節 副手(下)第8節 升級(上)第36節 分攤(上)第48節 專利(上)第28節 城前(下)第49節 訓練第56節 推銷(上)第26節 佈防第31節 大敵(上)第15節 相識(下)第9節 海權第64節 平息(下)第54節 險境第18節 恐怖(下)第25節 矇蔽第50節 挫折第21節 煙霧(下)第44節 條約(上)第40節 泥潭(上)第25節 棄軍第25節 捷報第48節 潛逃第16節 衝擊(上)第15節 出降(下)第51節 救援第47節 證據(中)第28節 人心第42節 升級(上)第41節 難民第18節 登陸(下)第9節 授權(上)第4節 棟樑第37節 干涉(上)第22節 尖兵第65節 援助(下)第50節 挫折第31節 佯攻(上)第33節 唐王第34節 問候(下)第15節 攻防第46節 戰備(下)第49節 副手(上)第33節 試探第36節 宿命(下)第14節 亂戰(下)第10節 爆破第31節 戰備第30節 變化(上)第18節 登陸(下)第60節 算盤(下)第53節 齊射(下)第58節 斷後(下)第60節 算盤(下)第41節 失控(上)第4節 國民(上)第45節 鍊金(下)第42節 中立(上)第19節 忠心(上)第31節 血戰(下)第14節 亂戰(下)第5節 退兵第4節 推薦(下)第24節 宣傳第47節 贖買(上)第31節 大敵(上)第50節 債券(下)第23節 援助第45節 隊友(上)第1節 誤會(下)第38節 隔江第10節 負責(下)第12節 軍旗第26節 判斷(下)第45節 顏面第45節 南下第60節 爭奪(下)第22節 退讓(下)第18節 激戰第59節 議款(上)第8節 戰備(下)第26節 佈防第5節 放棄(下)第2節 軟硬(上)第29節 機密第35節 請客(上)第58節 戰書第4節 推薦(上)第48節 提案第26節 反覆第58節 戰書第31節 呆仗(下)第40節 登陸第17節 政策(上)第69節 忠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