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兩全其美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

按林廣宇的吩咐,慈禧大殮後的第三天下午該是去袁世凱府上吊唁的日子,軍機處的大臣和章京們經過一番商量:乾脆,咱也別一個個陸陸續續地去了,軍機處一班人馬跟着幾位王爺一起走吧。岑春煊雖然復任爲軍機,但正式詔命尚未下達,再加上大家都知道他和袁世凱有段過節,也就知趣地沒叫上他。

一起去是可以,但臨行前衆人卻爲該誰先走起了糾紛。

慶親王奕劻說,萬歲爺雖然吩咐了奴才主祭,可又吩咐攝政王代天子弔唁,用全副天子儀仗去,哪有臣走在君前的道理,自然是醇王爺爲首,我和肅王爺隨後。

醇親王載灃說,皇上雖然吩咐我用全套天子儀仗,可本王畢竟只是替天子去弔唁,主祭的還是慶王爺,論輩分,慶王爺是咱們長輩;論身份,慶王爺是首席軍機;論資歷,慶王爺那是多年的老臣;論關係,慶王爺和袁家是老早的交情,怎麼排都得是慶王爺在前頭。

肅親王善耆想着和稀泥,要不讓慶王爺和攝政王一起走?

但這答覆兩人都不滿意。奕劻想着皇上沒吩咐我用天子儀仗,我要是和攝政王一併走,難保有人蔘我一個僭越之罪。載灃也不滿意,這次就是去袁府祭奠來着,不是別的事,皇阿哥親自指定慶叔主祭,我連個副祭都不是,怎麼好意思和慶王爺一起走?

吵吵嚷嚷,軍機處其他人可都傻了眼了,怎麼辦?別的事還能相互勸勸,可這是三位王爺間的大事。他們都擺不平,你亂出什麼主意,顯得比他們高明還是怎麼的?這問題不處理好,回宮後要是落在皇上耳朵裡肯定得糟,可又不能跑去請示萬歲爺,不然怪罪下來誰擔待得起——軍機處連排個位置都擺不平,還籌劃軍機呢,怎麼讓朕相信你們?別自討沒趣!

於是衆人只好大眼瞪小眼,在軍機處乾着急。三個王爺問來問去都沒人敢出主意,實在是沒法子了,拉下臉來求着張之洞:“張師傅,您老見多識廣,又是太后欽點的探花,博古通今,乾脆您給出個主意吧。”

張南皮起先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我怎麼敢亂出主意?”

那桐急了:“香帥,袁府的人還都等着吶,咱們要是遲遲不去,萬一落到皇上的耳朵裡,咱們軍機處全得挨訓。”

得,既然你這麼說,咱就出個主意!張南皮捻着白鬚娓娓道來:“不妨讓慶王爺先走,但又和攝政王拉開一段距離。從道理上說呢是主祭之人在前頭,其餘人走在後頭;可從架勢上說呢,慶王爺像是給萬歲爺打前站的,慶王爺先到,皇上隨後再到那是正常不過了,怎麼着都交代過去。”

衆人一聽,姜果然是老的辣,這主意方方面面都照顧好了,不偏不倚,齊聲說好。奕劻、載灃和善耆一碰頭,想着這主意倒也可行,乾脆就這樣辦吧。只有張之洞心裡直犯嘀咕,心想這三人怎麼連這點事情都要鬧騰半天?加起來都頂不上一個袁慰亭。

軍機處商議位次不行,但時間火候卻是拿捏的精準,前頭奕劻剛剛到袁府給袁世凱上香完畢,後頭就傳來了小蘇拉們震天的喊聲——“代天祭奠,攝政王駕到!”

“哐啷哐啷”鑼鼓響,開道的侍衛已經行至了袁府門口,衆人擡眼瞥去,稍遠處黃羅傘蓋飄逸而來,不是天子儀仗又是什麼?等載灃一腳跨進袁府大門的門檻,裡頭已經呼啦啦跪倒了一地,口裡直喊:“奴才(臣)恭請聖安!”

“聖躬安!”載灃一臉鄭重,連中氣都不覺足了幾分。

其實這趟差事載灃辦的真是幾分猶豫、幾分忐忑,那心情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這樣複雜。接受代帝弔唁、用全套天子儀仗的任務後,載灃曾經洋洋得意地在家裡宣佈了一番。結果話還沒說完,老福晉就嚇得昏過去了,瓜爾佳氏也哭哭啼啼求着他千萬不能答應,說這是取禍之道,“速死!”。載灃本來就懦弱,耳根子又軟,被家裡兩個女人來這麼一下,半夜裡都睡不着,想着第二天一定要找皇帝把差事辭了。

結果第二天還沒入宮,六弟載濤、七弟載洵已經前來打聽了,一聽載灃的顧慮,連連搖頭。說怕什麼?庚子年後醇王爺不也奉了老佛爺的命令去德國替天子弔唁那克林德?那會兒都辦了,怎的這次就慌了?更何況皇上又不是別人,是咱們親大哥,他說準你用天子儀仗你就用,哪那麼多廢話?要是推三阻四地不肯去說不定皇上反倒起了疑心,以爲你端攝政王的架子,這才真叫壞事!兩兄弟極力建議,去,非去不可!

偏載灃是個沒主意的,一聽這兩句話又覺得很有道理,心思又活絡起來。載灃對權力沒什麼野心,但對排場卻是熱衷。庚子後赴德謝罪表面上看是慘了點,替人受過,但實際上對方根本就沒有讓人難堪的舉動。德皇威廉二世不但親自接見,賜了載灃一個老大的勳章,說了一番中德親善的客套話,還安排了好幾次場面盛大的晚會讓載灃露面,出席的全都是德國最重要、最顯赫的貴族世家。一看這架勢載灃就笑得合不攏嘴了,回來跟慈禧彙報的時候臉上都帶着笑意。可上次的威風是在外國,這次的風光卻是在國內了。想着心裡又癢癢,便說什麼也不想辭去這個差事了。

自然回來還免不了被兩個女人一頓數落,但載灃這次卻當沒聽見。

主意定是定了,但來的時候他心裡還有些惴惴,特別是軍機處爲了位次爭執不下的時候,他又有些後悔不該接了這差事,那纔是騎虎難下呢!但走過來時那種前呼後擁、山呼海嘯的感覺,眼前衆人那般說不出的恭敬,連慶親王、肅親王都規規矩矩跪倒在地的模樣,使得載灃連最後一點心理障礙都去除了。這感覺好哇!原來做皇上居然是這樣的,真是……想到這裡便不敢想下去,嘖嘖,皇上還在宮裡呢,咱可不能生了僭越之心。

“衆卿平身!”又進行了幾輪儀式後,載灃趕緊喚人起來,想着自己畢竟不是皇帝,還得注意分寸。

“天子祭奠!”禮儀官唱一聲,載灃就按照模樣做一番,這可是在家裡練習好幾次了,生怕出什麼紕漏給皇上丟了面子。

“祭奠畢!孝子還禮!”靈堂裡,頭纏白布,哭哭啼啼的孝子袁克定跪在地上致謝還禮,載灃又是慰勉一番。別小看這幾句話,可都是讓幾個翰林斟酌之後再斟酌過的,載灃勤學苦練了半天,自然得體萬分,瞧着衆人頻頻點頭的模樣,他自己也覺得很滿意。

“天子賜匾額!”說着,旁邊的小蘇拉已經揭開了那個銅質燙金的匾額,衆人擡眼望去,分明是“勞苦功高”四個大字,看落款顯然是皇帝御書,雖然算不得蒼虯有力、龍飛鳳舞,卻也端莊大氣!衆人紛紛指指點點,認爲這塊匾額已經將所有的褒溢之詞涵蓋其中。

“非此匾無以旌袁卿之功!”看着下人們麻利地將匾額安置在靈堂正廳上,載灃擠出了最後一句話。到這裡,代帝祭奠的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載灃就是重複一遍,剛纔那些動作是替了皇帝的,他自己還要按醇親王的禮數進行祭奠,這次路子熟了,動作也快了。

由於皇帝重視,除了慶、醇、肅三親王外,其餘各大親王也紛紛前往祭奠,就連和袁世凱最不對付的小恭王溥偉也去了——白虹劍沒砍下袁世凱的腦袋,居然讓火給燒死了,真是遺憾!

時人評述:“諸王親往祭奠……袁家哀榮已極!”

載灃在祭奠時雖然目不斜視,一心只盯着靈堂裡的袁世凱遺像和靈位,但退下來等候其餘軍機大臣祭奠的時候,他的目光卻在人羣中緩緩地掃過,想看看今天什麼人一起參與接待,不看不要緊,一看卻嚇一跳,後面的人羣堆裡分明整整齊齊站着幾個戎裝着素的軍人,一臉的肅殺。

怎麼回事?……

;

第36章 自求多福第33章 現成題目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章 滿頭大汗第19章 考題買賣第20章 出人意料第99章 最終清算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8章 始於海關第81章 密謀方案第41章 廣而告之第37章 頭頭是道第13章 英魂不滅第72章 校場展示第60章 五權制衡第28章 直言不諱第51章 積極穩妥第61章 明察暗訪卷首語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圖窮匕見第55章 首日議程第14章 否極泰來第45章 若有所思第100章 新的起點第53章 不可收拾第74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章 決不退讓第20章 恩威並施第4章 智困梟雄第77章 羣情洶洶第59章 錦囊妙計第18章 精兵強將第4章 陰謀詭計第18章 職官考試第96章 皇位繼承第17章 鞠躬盡瘁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4章 排除干擾第86章 猝然發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87章 神兵天將第97章 深入調整第39章 曉之以理第94章 趁勢改革第77章 羣情洶洶第29章 高深莫測第65章 財政預算第3章 勾心鬥角第30章 聖意難懂第25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控制局面第18章 防禦殲敵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勾心鬥角第80章 深度介入第39章 生死一線第18章 精兵強將第55章 左右爲難第92章 善後處理第11章 憲政精髓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8章 各有所謀第29章 深不可測第54章 驚弓之鳥第26 將計就計第93章 真相大白第59章 憲法草案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百感交集第7章 真才實學第21章 偉大母愛第7章 身陷雷區第8章 滿頭大汗第三十三章第78章 步步爲營第11章 憲政精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13章 僞託神蹟第48章 始於海關第26 將計就計第43章 鹽政改革第93章 真相大白第76章 校閱大典第35章 以華制華第47章 過於輕敵第21章 另闢蹊徑第7章 真才實學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8章 心亂如麻第10章 進攻方向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2章 如履薄冰第18章 防禦殲敵第25章 山窮水盡第36章 當頭一棒第9章 短兵相接第12章 大張旗鼓
第36章 自求多福第33章 現成題目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章 滿頭大汗第19章 考題買賣第20章 出人意料第99章 最終清算第78章 步步爲營第48章 始於海關第81章 密謀方案第41章 廣而告之第37章 頭頭是道第13章 英魂不滅第72章 校場展示第60章 五權制衡第28章 直言不諱第51章 積極穩妥第61章 明察暗訪卷首語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7章 圖窮匕見第55章 首日議程第14章 否極泰來第45章 若有所思第100章 新的起點第53章 不可收拾第74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咬牙堅持第3章 決不退讓第20章 恩威並施第4章 智困梟雄第77章 羣情洶洶第59章 錦囊妙計第18章 精兵強將第4章 陰謀詭計第18章 職官考試第96章 皇位繼承第17章 鞠躬盡瘁第12章 快速炮擊第34章 排除干擾第86章 猝然發動第26章 冠冕堂皇第87章 神兵天將第97章 深入調整第39章 曉之以理第94章 趁勢改革第77章 羣情洶洶第29章 高深莫測第65章 財政預算第3章 勾心鬥角第30章 聖意難懂第25章 因勢利導第88章 控制局面第18章 防禦殲敵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勾心鬥角第80章 深度介入第39章 生死一線第18章 精兵強將第55章 左右爲難第92章 善後處理第11章 憲政精髓第23章 人才薈萃第88章 各有所謀第29章 深不可測第54章 驚弓之鳥第26 將計就計第93章 真相大白第59章 憲法草案第41章 革命前途第30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百感交集第7章 真才實學第21章 偉大母愛第7章 身陷雷區第8章 滿頭大汗第三十三章第78章 步步爲營第11章 憲政精髓第58章 帝國憲法第13章 僞託神蹟第48章 始於海關第26 將計就計第43章 鹽政改革第93章 真相大白第76章 校閱大典第35章 以華制華第47章 過於輕敵第21章 另闢蹊徑第7章 真才實學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8章 心亂如麻第10章 進攻方向第79章 面授機宜第82章 如履薄冰第18章 防禦殲敵第25章 山窮水盡第36章 當頭一棒第9章 短兵相接第12章 大張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