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

沈浪撓頭道:“嘿嘿,所以學生纔來請教請教三位先生嘛,經義倒是沒問題,策論這方面學生還是有點欠缺的。”

所謂策論,就是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

策論答的好不好,不光看文采,還得看時勢,沈浪腦子裡前世古代的文章多不勝數,但不能隨便亂挑着抄。

得挑那種合閱卷官和皇帝心意的,所以他來請教大儒。

三位大儒雖然不參朝政,但對朝政的瞭解不熟朝堂上那些老硬幣。

聽沈浪用“有點欠缺”來形容自己,三位大儒不由搖頭失笑。

口氣還挺大的嘛。

“春闈是盛世,匯聚天下頂尖學子,可沒那麼簡單,你既然決定要參加,就不能輕視。”王宗羲提醒道,沈浪的才學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統共纔讀了幾本書啊,要應付會試,還是有些困難的。

“嘿嘿,試試看嘛,如果考不上,來年再考嘛。”沈浪道。

三位大儒點點頭,他們其實也不希望沈浪過早進入朝堂,身負聖人石碑,目前的任務應該是讀書治學,充實自己。進入朝堂以後,整天都是些勾心鬥角的事情,讀書的時間便大大減少。

不過即便如此,三位大儒還是將朝堂政事於沈浪詳細說了一番。

沈浪自己的選擇,他們不會過多幹預,他的路,終究要靠自己走下去。

…………

東宮。

正統帝到東宮的時候,特意沒有讓侍衛通傳,在一衆戰戰兢兢的東宮侍衛注視下,獨自來到大堂,遠遠的,他便聽到裡面傳來陣陣斥責之聲。

那是何崇,孟肇等太子輔臣,正在對姬乾進行口誅筆伐。

正統帝聽着,心裡略有點不是滋味,如果不是他已知道太子計劃,此時心裡的怒火應該不比何崇孟肇等人小。

“咳咳,”他輕輕咳嗽一聲。

裡面幾人頓時側目看過來,見是陛下,當即大驚,紛紛下拜。

“臣等恭迎陛下。”

何崇孟肇等人低着頭,心裡卻均是升起不好的想法。

太子直接回了東宮,沒有前去覆命,陛下這會跟過來,還不讓侍衛通傳,這是要聽聽太子在東宮幹什麼?

還好,自己等人一直守在東宮,就等着太子回來發泄怒火。若是真讓陛下碰到太子不去覆命,而是在東宮尋歡作樂,那今日便大發了。

“新仇舊恨”一起發作,今日太子還不得徹底失勢。

正統帝巡視一圈,根據衆人的站位腦補了一場剛纔的場景。

何崇,孟肇,于志寧等五個輔臣圍坐一圈,目露兇光,站在大義之上,輪流對太子進行訓斥,而一臉菜色的太子坐在最中間,瑟瑟發抖。

這不是訓誡,這是在審判啊。

正統帝心裡沉了沉,第一次意識到,這些輔臣對太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存在問題。

再一想,根本原因,可還不是安排這一切的自己這個父親嘛……

“咳咳,”正統帝再次輕咳一聲,“衆愛卿平身吧。”

但是,五位輔臣不僅不平身,反而紛紛跪下來,姬乾有些懵,不知道幾位先生爲何下跪,但老師都跪了,他也只能跟着跪下。

何崇悲聲道:“臣等有罪,請陛下降罪。”

正統帝詫道:“衆卿何罪?”

何崇面上是滿滿的愧疚之色,道:“太子殿下離京前夕,就賑災之事向臣等問策,臣等糊塗,竟教給太子下下之策,所以太子在康谷縣的所作所爲,皆因臣等而起。臣等奉陛下之命輔佐太子,卻犯下此等大錯,請陛下降罪。”

這是五位老臣在薛獻將太子的作爲捅上朝堂之後,苦思久矣替太子想出來的法子。

如今正統帝對太子越來越不滿意,這幾位老臣自然心知肚明,說不得,正統帝在盛怒之下,會以此事問罪太子,一旦公開問罪,太子的地位就更加搖搖欲墜了。

所以,他們打算把所有事情都攬在他們身上,不管正統帝信不信,看在這些老臣的面子上,也許會不再以此事問罪太子。

姬乾和正統帝一時之間都有些尷尬,現在朝堂之上,此事涉及的整個計劃,除了姬乾和正統帝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並且也不能知道,哪怕是這幾位忠心耿耿的輔臣,一旦出現變故,則萬事匱矣。

同時,姬乾心裡也感動不已,沈浪說的沒錯,不管這些老臣對他如何苛責,皆是因爲對他的期望過高,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爲姬乾這個太子着想的。

姬乾呆了呆,立刻道:“父皇,賑災之事皆是兒臣私自所爲,與衆位先生無關,請父皇責罰兒臣。”

正統帝心裡苦笑,這趟來的可真不巧。

他頓了頓,只好做出面無表情的樣子,道:“太子,諸位先生對你用心良苦,莫要辜負。”

說罷,也不待衆人說話,甩袖又走了。

“……”衆人一時有點懵,陛下這是怎麼回事?

不應該看清楚衆臣包庇太子的本意,然後怒火朝天,重重斥責一番,最後此事若能就此打住,衆臣就已經感天謝地了。

可這會……怎麼走了?

就這麼不痛不癢的丟下一句話走了?

衆臣不明就裡,一時有點出拳打到棉花上的感覺。

姬乾自是知道緣由,同時心裡也竊喜,正統帝能不含怒火的來東宮,他便已經高興不已。

“諸位先生……諸位先生?”姬乾喚道。

五位老臣如夢初醒,雖不明就裡,不過看來陛下的怒火併沒有那麼大,這樣便好。

話說,剛纔太子還知道自己擔責了,爲他們辯白,也不枉自己等人的良苦用心啊。

在他們看來,爲帝着能力固然重要,但心性也很重要,太子雖然能力不咋地,但有一顆善良的心,現在對待自己等人的苛責也默默接受,還時不時的反省自己,已經是很好了。

不過,任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到,姬乾現在乖乖的模樣,其實全是沈浪教導的……

經過這番波折,五位老臣的怒火也減去了大半,對着太子又溫言勸慰幾句,便自離開了。

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五十五章 案情第一百零三章 原主魂魄?第一百零二章 監正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四十三章 蛋糕店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二十七章 憤青的知己第二十三章 對聯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四十三章 蛋糕店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九十章 要不要春闈?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送那啥第二十章 測試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七十章 什麼是對?第四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武德拉攏第十一章 我出一題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五十章 打不死啊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零二章 監正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八十二章 沈浪出計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九十六章 勞苦的徐客仙第八章 論兵法第十二章 收徒第二十七章 憤青的知己第十四章 徵糧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五章 丫鬟靈兒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九十七章 陳圓圓來京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三十五章 芭蕉扇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八十九章 立碑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三十二章 偷雞不成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四十五章 浮屍第五十章 打不死啊第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一百一十章 方千柔是藥引第四十一章 面聖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四十章 白糖第八十一章 武德拉攏第八十七章 武德攔路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三章 京城一日遊第九十三章 攻心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一百零七章 紀驤召見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六十二章 傳信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九十一章 太子不留後路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三十一章 大儒一怒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子報仇,十天都晚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十一章 我出一題第九十一章 太子不留後路第六十章 放花魁鴿子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七十四章 牛郎織女第十六章 寇兄,我教你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
第八十五章 太子不對勁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五十五章 案情第一百零三章 原主魂魄?第一百零二章 監正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四十三章 蛋糕店第九十二章 火鍋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四十四章 出發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二十七章 憤青的知己第二十三章 對聯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四十三章 蛋糕店第七十九章 太子姬乾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九十章 要不要春闈?第一百零一章 千里送那啥第二十章 測試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七十章 什麼是對?第四章 鬥法第八十一章 武德拉攏第十一章 我出一題第八十章 師父乃高人第五十章 打不死啊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八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零二章 監正第七十二章 兩女相爭第三十章 吹牛大法第八十二章 沈浪出計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九十六章 勞苦的徐客仙第八章 論兵法第十二章 收徒第二十七章 憤青的知己第十四章 徵糧第一百零九章 相王第五章 丫鬟靈兒第六十八章 青銅巨柱第九十七章 陳圓圓來京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三十五章 芭蕉扇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一百零六章 小聰明,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五十四章 只是好奇第四十九章 青州城第八十九章 立碑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三十二章 偷雞不成第六十五章 方千柔第四十五章 浮屍第五十章 打不死啊第二十四章 故事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一百一十章 方千柔是藥引第四十一章 面聖第九十五章 來的不是時候啊第四十章 白糖第八十一章 武德拉攏第八十七章 武德攔路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三章 京城一日遊第九十三章 攻心第二章 大周王朝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一百零七章 紀驤召見第六十三章 穆峰也感染了?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六十二章 傳信第六十四章 活捉女喪屍第二十九章 文宮第七十三章 回到學院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九十一章 太子不留後路第一章 沈家少爺第三十一章 大儒一怒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子報仇,十天都晚第二十一章 寢舍第二十六章 開竅境第十一章 我出一題第九十一章 太子不留後路第六十章 放花魁鴿子第七十五章 藍皮書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第十八章 收容院第三十八章 女大不中留第七十四章 牛郎織女第十六章 寇兄,我教你第一百零四章 朝堂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