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

是夜,呂璟在太陽宮前設宴款待了遠道而來的各大世家和將門子弟,烤全羊、羊肉泡饃、牛骨湯,各種在內地很少得見的吃食紛紛呈上。

儘管程頤全程沒有給好臉色,不過看在蘇轍等人的臉面上,至少也沒再冷言相對,其餘各家族倒是沒客氣,若非都護府戰勝後繳獲了不少牛羊,還真供不起這羣大肚漢。

包括老狗在內,無論是想要前來兌換金圓券的百姓,還是有意在都護府做事的遊俠和士子,政事會也都組織着進行了妥善安排。

百姓們可以選擇在接下來的時間前往國稅府覈對金圓券真僞,隨後就可以在司禾府兌換土地,具體章程韓維早已經親自擬定完畢。

......

臨近秋季,西北的夜晚變的很是漫長,程頤等人被安排在了一棟原來吐蕃貴族的宅子居住,條件上自然和東京城無法比擬。

所以等到清晨陽光降臨青唐城,呂璟帶着麾下人手出現的時候,衆衙內們竟是哈欠連天,一副毫無精神頭的樣子。

“實在對不住,青唐條件簡陋,苦了各位衙內,若是有心,不妨在城中自己買處宅子裝點。“

呂璟拱了拱手,他倒不是故意如此,吐蕃人居住的風格,對宋人來說還是粗獷了一點。

“呂都護,今日不是要帶我們去看太學選址嗎,不如儘早出發。”昨日尹焞被夫子狠狠批評一通,他也算學聰明瞭。

“不急,各位請先跟呂某前去用過朝食。”手掌一揮,身側的韓宗武立刻向前引路。

程頤微微點頭,衆衙內一晚上沒睡好,這會還真覺得腹中飢餓,當下一行人簇擁着行去。

朝食的地點選在了一處被戰爭摧毀的宅院,幾張蒸餅,再加上呂璟最近讓火夫搗鼓出來的茶葉蛋,最後一晚熱騰騰的稀粥下肚,就連程頤臉上都不禁流露出幾分笑意。

“各位衙內,這茶葉蛋可是西域特產,若是有心在東京城開店,可以直接和國稅府聯繫。”

“此等低廉物事只符合販夫走卒來做而已。”王靖擺出了一副世家大族的氣魄,其餘人也都煞有其事的點頭。

呂景山有心聲援兩句,最後也只能無奈的搖頭苦笑,沒看程老夫子餘光正看過來嗎?

“都護府考量過後給新太學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希望程老大人滿意。“呂璟並未發怒,笑着將衆人引到宅院後方。

在這裡,一排嶄新的自行車已經備好,韓宗武上前給衆人示範了使用方法,倒是引來不少人驚呼。

兩隻輪子竟然就能如奔馬般縱橫?折彥質和高勇幾個小衙內最先按捺不住,紛紛選了一輛自行車摸索起來。

練武之人肢體協調性本就遠勝常人,沒過一會,他們就能踩着自行車奔馳如飛了。

呂璟和一衆親兵騎車在前,隨後就是各大將門子弟,程頤年邁,只得讓弟子去取了車架,和衆世家子弟跟在最後。

一路向西,出了青唐城後,天地變的陡然開闊起來,柔和的微風盪漾起遠處的牧草,讓人看起來心曠神怡。

“夫子,總感覺這青唐比中原還要開闊呢。”小朱鬆在馬車內有些興奮。

”地方是個好地方,就是亂了天理。“程頤慈祥的笑了笑,隨後又叮囑起張繹和尹焞二人,他總覺得呂璟今日的行爲另有所圖。

......

青海的說法最早起於北魏,作爲河湟土地上的一顆明珠,這片水域在吐蕃人的口口相傳中有太多典故依存。

呂璟一行人從青唐城出發,沿路皆是平坦草原,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向西奔走了五十多裡地。

折彥質等將門子弟還沉浸在對周圍山水的新奇之中,王靖等人卻已經叫苦連天,呂景山無奈之下只好上前詢問。

恰巧此時,遠處視線盡頭忽然蕩起了大片煙塵,是戰馬的奔騰聲!

“大郎......這......”呂景山目光一凝。

“大伯放心,這裡如今並非我大宋領土,吐谷渾的新王要來了。”

呂璟話音剛落,一支三千餘的騎軍已經出現在衆人面前,簡陋的衣衫帶着股野蠻氣息,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嗷嗷叫着奔了過來。

這可嚇壞了後面的世家子弟,富紹隆表現好一些還知道向程頤的馬車靠近,王靖乾脆直接催促僕役駕車跑了,也不想想自己那幾匹駑馬跑得過騎軍?

“呂都護,這是何意?”程頤一邊讓弟子前去喚回王靖,一邊邁步走了過來。

“程老大人,是吐谷渾部族,他們仰慕您的學問,前來尋求教化呢。”

“太學選址最終可是要老夫......”程頤冷笑一聲,正要開口,遠處三千多騎軍忽然齊聲大吼,把他也嚇了一跳!

爲首之人長鬚花白,正是木徵。

“山野蠻夫趙思忠,沒想到有朝一日得見夫子大架,聞聽朝廷欲在西北設立太學,我們吐谷渾舉族上下莫不感恩戴德,早已備好了一切。”

木徵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直接跪在了程頤腳下,那副樣子要多虔誠就有多虔誠。

“趙思忠?”程頤有些被觸動,語氣放緩不少。

“夫子,此乃神宗皇帝親自賜名,蠻夫在西北等待許久,終於有機會成爲一個堂堂正正的宋人!”

呂璟暗自豎了豎大拇指,這老傢伙,演戲還真不是蓋的,不過像程頤這種奉行傳統儒教之人,還真吃這一套。

“既然如此,就有勞首領帶老夫看看太學選址所在吧,不過有言在先,這裡地處荒僻,可有些不適合。”

程頤沒把話說死,木徵立刻又是一頓感動不已的稱讚,愣是帶着三千吐谷渾騎兵護佑着程頤離去了。

“大郎,你不會......”呂景山感覺有些頭大,夫子若是出了問題,他們誰也擔待不起。

“大伯放心,夫子只是去看看太學選址,保證讓他滿意,咱們也該談談正事了。”

“正事?”呂景山愣了一下,環顧四周,程頤走了以後,場中的局勢似乎有些微妙變化?

“宗武,你在前方引路,質哥兒和榮哥兒、勇哥兒各率一百親兵護佑四周,可能做到?”

“小事!大郎你就看我們的吧!”折彥質等小衙內有了領兵機會,立刻興奮的離去了。

呂璟身邊一時間除了折可通、潘明周和高世則三個將門後裔,剩下的就是富紹隆、韓嘉彥、王靖以及呂景山了。

“諸位,自行車的功效想必大家都已經知曉,呂某要說的第一件事,就和這自行車有關。”

手中嶽峙劍出鞘,呂璟隨手在鬆軟的土地上一劃,一副青唐到青海湖的堪輿就躍然而出。“都護府準備在青唐城到青海之間新建一條水泥路,大約是二百多裡的距離,採取建設-經營-轉讓的模式對外承包,諸位可有興趣?”

呂景山首先眼前一亮,他對郴州的發展模式最爲清楚,若是藍田呂氏能夠盤下這工程,可就是個能生蛋的金窩窩。

“經營期多長?”潘明周開口了,他顯然也不陌生。

“二十年,承包者可在這條道路設立關卡,但只允許對過路客商收稅。”

潘明周緩緩點頭,這裡嚴格說來都不是大宋地界,朝廷管不上,自然就是呂璟說了算。

“呂都護,聽聞都護府還要在京兆府和西域間修路,不知可對外承包?”韓嘉彥少見的開口了。

他們韓氏不缺錢,但沒有誰嫌錢多不是,相比較於在這蠻荒之地修路,顯然在西北境內更讓他安心。

“京兆府到青唐城之間,經營期只有十年,而且只能分段承包,呂某並不確定朝中會允許。”

“若是我們自行獲得朝廷批文呢?”韓嘉彥還真有幾分興趣。

“二十年,朝廷和地方政府都由你們打通關卡。”

“如此,容某和家族商討一番。”韓嘉彥點了點頭。

“折將軍,某準備在都護府開設鹽場,可有興趣?”呂璟話題一轉,又換了個方向。

折家的根據地在府州和麟州,因爲青鹽的問題沒少受奸商剝削,而且往往還是大宋和西夏商人一切剝削,苦不堪言。

“大郎可有把握?“折可通雙拳有些不自覺握緊,這要是能成,折家自己吃自己的鹽,一年省出來的可是個不小數目,關鍵是不受制於人!

“朝中交給某來疏通,至於西北地帶......”

“折家還有幾分薄面,都護放心。”折可通動心了。

呂璟點了點頭,又簡單和折可通商討了一下出資和份額劃分的事情,倒是惹得其他衙內眼中熱切起來。

“呂都護,我們先定下一段道路可好?”韓嘉彥盤算了一番,二十年經營權,以西北商貿來往的規模,用不了幾年就把本錢賺回來了。

“可以,京兆府到秦州一段,都護府會提供成本價水泥,兩年以內完工。”

”好,某這就向族中修書一封。“韓嘉彥一口答應下來。

接連成了兩樁生意,其他人有些坐不住了,他們不遠萬里跑來西域就是爲了發財,面上答應程頤是一回事,背地後有發財機會,誰也不肯放過。

“大郎......”呂景山有些尷尬。

“大伯放心,除了這些道路修建,還有城牆、百姓住宅、坊市等各大工程,自行車作坊、毛皮作坊還有馬場,西域不缺機會,就看諸位怎麼把握了。”

呂璟滿臉微笑,若是程頤在此,恐怕會冷哼一聲,小狐狸!說了半天,怎麼都是別人出錢出力?

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一百八十九章 癩子的淚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四十章 鬥毆 (新年快樂!)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九章 東江湖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
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亭峽谷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三百零三章 報紙引發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一百八十九章 癩子的淚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種建中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三十三章 嶺南食府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四十章 鬥毆 (新年快樂!)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坡居士(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鬧事的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擊第一彈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九章 東江湖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中大比 (一)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