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內庫餘錢

況且,這幾個月戶部、兵部已經算是盡力了,給虞允文、辛棄疾送去了不少糧草軍需,趙昚也沒有理由怪罪他們。

但兵部、戶部把主意打到趙昚頭上,還是讓趙昚心裡很不舒服。

什麼這個月百官俸祿發不下去,過冬補貼也沒着落,東西作坊沒有物料,製造不了軍械軍需等,很明顯他們盯着的是趙昚的皇家內庫。

通過回易處,內庫這些年確實積攢了一些財富,引得各部眼饞不已,北伐之戰一起,便有人拐彎抹角要打內庫的主意。

現在河東、關中、陝北急需糧草、軍需,戶部、兵部當衆哭窮訴苦,宰相史浩也不出聲言語,顯然在這件事上,他也站在戶部、兵部那頭。

趙昚心中暗歎一聲,他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錢,這次不得不拿些出來了。

“劉溪,內庫還有多少錢,能不能劃撥一些給戶部徵購糧草,讓兵部採買物料?”沉默片刻之後,趙昚發問。

入內內侍省都都知劉溪急忙出列,擡手回道:“回稟聖上,內庫這些年每年都劃撥好幾筆錢財給戶部,宮裡每年開銷也很大,這些年各部各司開銷很多都是從內庫撥付,如今內庫也沒存下多少錢。好好拾掇拾掇,應該能有八百萬貫。”

此話一出,殿內衆臣明顯不太相信,瞧向劉溪的眼神都充滿了懷疑。

“八百萬貫,應該能渡過今年這個難關。這樣吧,撥四百萬貫給戶部,讓他徵購糧草,運往河東、關中,京城官員俸祿、補貼也從這四百萬裡支取。另外再撥兩百萬貫給兵部,用來採買物料製造軍械軍備和招募新兵、訓練軍隊。”這麼大筆錢撥出去,趙昚心裡很是不捨,眉頭不由自主的跳動。

誰知他話音剛落,沒等戶部、兵部說話,便聽工部侍郎出列道:“皇上,黃河今秋差點潰堤,一旦潰堤後果不堪設想,急需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不然等到黃河結冰,便難以破冰動工,待明年春天解凍,春汛來臨,黃河沿岸幾十個州府危矣!臣請皇上撥款,工部纔好組織人手防治黃河水患。”

工部侍郎說完,禮部侍郎馬上出列道:“皇上,如今關中、河東俱已收復,上百州縣都需要官吏,而今汴京雖開了科舉,但文教不興,人才凋敝,每科所取尚不足填補現有空缺,更難說外遣河東、關中。臣再請馬上重建太學,培養人才!”

兩人稟完,趙昚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一個個都在等着他內庫的錢呢!

“史相,依你看重建太學和黃河水患該怎麼處理?”趙昚沒有回覆禮部、工部所請,轉而將問題拋給宰相史浩。

史浩緩步出列,等在殿中站定,心中已有定計。

只聽他道:“皇上,此時正值宋金交戰,大宋剛剛佔據一些優勢,我們急需集中精力對付金人,不宜分心,更不能將有限的財力分散在其他事項中。重建太學是一件舉國大事,牽涉面極廣,不宜操之過急,待天下平定,再重建不遲。至於北方人才短缺,不妨再下一次招賢令,江南人才衆多,可以想辦法招募一些過來,暫且充用。”

說完禮部重建太學的問題,史浩稍稍停頓了一下,而後又道:“工部所說黃河水患防治,拖延不得,年內必須動工。但現在朝廷拿不出錢來,就只能想其他辦法。據臣所知,民間這些年出現了不少富商大戶,可以想想辦法,讓他們捐獻一些錢財出來,用以防治黃河水患。”

聽了史浩的建議,趙昚不由得點頭道:“不錯,江南多人才,禮部可重開招賢館,廣招天下人才爲汴京所用。”

朝廷沒錢,禮部侍郎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宰相和皇帝建議。

“讓商賈捐錢防治黃河水患,此事也可考慮,不失爲一個權宜之計。”趙昚心有顧慮,並沒有完全同意。

“皇上,此事不妥。”趙昚話音剛落,便有官吏迅速出列反駁。

趙昚定睛一看,見對方是御史臺言官。

御史臺言官站定之後,當即說道:“黃河水患動輒牽連黃河兩岸幾十個州府,牽扯麪極廣,防治黃河水患是朝廷大事,理當朝廷出錢,由工部統一規劃實施。若讓各地商賈捐錢,哪些商賈要捐,哪些不捐?是強制還是自願?若朝廷將捐獻款項攤派到每一個州府,各州各府爲完成任務,難免會強制捐獻,到最後真正捐獻的恐怕不是大商賈,而是平民百姓!這種事太多了,遠的不說,就說徽宗年間的花石綱,那可都是各地自願捐獻,結果如何?百姓苦不堪言,民亂四起,流毒上百州縣,持續二十餘年,幾乎毀掉大宋根基。北方剛剛平定不久,百姓還需要休養生息,不宜大動干戈。臣以爲,捐獻防治黃河水患不可取,也萬不可推行!”

這番話說完,大慶殿上空氣都爲之一滯。

黃河水患必須要防治,不然一旦潰堤,影響的就是上百個州縣百姓,朝廷國力空虛,到時候根本無力賑濟,最終會發生何等大亂,沒人敢想。

工部需要錢,而戶部無錢撥款,皇帝的內庫積蓄給戶部、兵部一分,支援河東、關中、陝北之後,也所剩無幾,皇宮要花錢,還要留下一些以備不時之需,都盯着皇帝的內庫怎麼能行?

史浩很快輕輕乾咳一聲,而後說道:“捐修黃河堤壩的錢,自然不能分派到地方,得朝廷牽頭統籌。工部先覈算出此次修整黃河堤壩、疏通河道大約需要多少民力,多少物料錢財,之後再由朝廷統一下文,號召官紳、商賈捐獻錢財物資,由戶部接受捐獻,賬目由工部監督編制,戶部統一管理,專款專用,如此便可不擾普通百姓。”

衆臣不言,御史臺言官也不再反駁,大慶殿內很是安靜。

“如果沒有異議,便照此辦理。工部務必在明年春汛之前將黃河堤壩加固完畢。”趙昚拍板定音,最近朝中事太多,他可沒閒心跟他們進行無休止的議論、扯皮。

“皇上,禮部重設招賢館,廣招天下英才,要耗費不少人力財力。如今河東、關中急需人才,禮部手頭拮据,匆忙之間恐怕很難辦好。”趙昚話音方落,衆臣退後朝班之中,他正想宣佈散朝,不想禮部侍郎再次站了出來。

毫無疑問,禮部還是盯着他的錢呢。

趙昚無奈,既然開了口子,內庫的錢就只能散出去。

“劉溪,再想想辦法,從內庫撥五十萬貫給禮部作重設招賢館之用。”

入內內侍省劉溪出列領命,轉眼間內庫好不容易積攢的錢就被各部給分了,心雖不甘,也不能不從。

“今日還有何事要議?”

殿內無人回話。

今日早朝,皇帝吃了大虧,誰也不想再站出來觸黴頭,不是今日必奏之事,便不想多事。

見無人說話,趙昚當即起身。

“今日早朝結束,諸位散了吧!”內侍見皇上要走,隨即高聲向文武百官宣佈散朝。

散朝之後,入內內侍省劉溪被叫進勤政殿。

散朝多時,趙昚猶然心中不平。

滿朝公卿,誰沒有萬貫家財,一年、兩年、三五年沒有俸祿,他們也能活的好好的,正值北伐關鍵之時,一個月發不了俸祿還要當朝議論,這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是他們不支持北伐的問題,這如何不讓趙昚生氣。

還有,他們每天山珍海味,歡宴不休,朝廷這麼困難,也不說捐獻一些物資和錢,就只知道盯着內庫這點錢,等內庫錢花完了,看他們還有何打算。

“劉溪,內庫到底還有多少錢?”見劉溪進殿,趙昚迫不及待的發問。

趙昚雖然節儉,皇宮後院也很節儉,每月花錢不是太多,但手裡沒錢,讓他心裡沒底,特別是現在朝廷真的有太多地方需要用錢,每每想來就讓他感覺心裡發慌。

“內庫每個月都有近一百萬貫收入,刨去每月各宮各殿開銷,也能攢下五十萬貫左右,再加上回易處上繳的錢財,內庫現在積錢三千萬貫左右。除了現錢,還有一批暫時用不上的珠寶玉石,需要的話也能拿出去換錢,也能換四五百萬貫。”劉溪恭聲稟報。

趙昚聽到劉溪的答覆,心下稍安。

三千萬貫錢,雖然不是很多,必要的時候也還能派上用場。

看來北伐靠國庫是真不行了,最終北伐所需還是得靠內庫供給,如今看來當初楊叢義的判斷是對的。

只有內庫足夠大,大宋纔有可能北伐,要是沒有內庫積蓄,剛剛收復的河東、關中有沒有底氣守住,還真是難說,就更不用說收復燕雲,統一關外、河西。

“船隊應該快回來了吧。”內庫的錢還遠遠不夠支撐趙昚的抱負,楊叢義給他畫的藍圖很大,他需要錢,需要人,需要糧食,而現在最缺的就是錢,能最快最容易得到的也是錢,對於錢,他更關心。

“回易處從去年開始嘗試每年冬天都派出船隊下南洋、西洋,去年南下的船隊,如果沒有意外,明年六七月份就能回來。”劉溪回道。

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446章 江口村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765章 趕人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786章 出路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127章 謊言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341章 報到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653章 奪城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71章 潰逃第713章 州試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58章 青石崖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64章 道別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572章 中間人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102章 武學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21章 閒人第620章 經歷(一)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14章 冤屈得雪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80章 絕路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86章 夜半鬼叫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23章 送別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127章 謊言第49章 囑託第786章 出路第29章 初見知軍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92章 紅沙谷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64章 道別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6章 偷雞道長第29章 初見知軍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217章 手到擒來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312章 進軍涼山
第453章 給你差事第220章 安南使者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446章 江口村第482章 選將重啓第7章 獄中傳道(上)第765章 趕人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272章 親人來了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786章 出路第349章 覈查目標第489章 討回書信第197章 我們成親第762章 趙昚的圖謀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127章 謊言第373章 記性不好第569章 驚人的消息第704章 太行山寨第341章 報到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743章 禦寒之難第466章 敗軍中伏第770章 自投羅網第653章 奪城第381章 全部拿下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671章 潰逃第713章 州試第764章 劉汜辯解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78章 追查逃兵第58章 青石崖第149章 故人相見第152章 換個活法第64章 道別第499章 紛紛離營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572章 中間人第172章 人之將死第717章 山中故人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195章 人員協調第529章 重返巴格達第140章 紙上談兵第354章 空餉救命第102章 武學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237章 消滅路霸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462章 山中實戰第570章 共謀大事第21章 閒人第620章 經歷(一)第659章 攻取城池第14章 冤屈得雪第699章 驚天消息第106章 初入齋舍第141章 泉州詢事第137章 論定回易第758章 石彈攻城第785章 大陣吃人第724章 故人西進第80章 絕路第694章 老帥凋落第182章 旗語檢驗第628章 重布江防第105章 單獨補試第86章 夜半鬼叫第347章 香爐峰故人第567章 生意火爆第384章 雙方妥協第123章 送別第515章 故人相會第154章 回黃梅縣第127章 謊言第49章 囑託第786章 出路第29章 初見知軍第632章 必勝信念第214章 殺進城內第186章 準備離營第388章 分歧仍在第92章 紅沙谷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64章 道別第544章 籌備退路第357章 銀子買錯第187章 港口繁忙第6章 偷雞道長第29章 初見知軍第331章 邕州來人第217章 手到擒來第555章 陌生海域第312章 進軍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