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三 弔詭的安排

如此安排極爲弔詭,不受諸路限制。

不管是制置使,制置大使,安撫使,都沒有權利調動火炮營。至於都統制,沒有明說,或許就是看誰能量大,也可能是給下一任都統制保留權利。

無論如何,誰都能看出來,趙構對火炮營的重視。但原因就難以明瞭,不知道是勝利號感動他,還是李寶戰報中,火炮和火藥彈的效果。

而且,升官也太快了些,直接從選人迪功郎,到了正八品京官。

若非樑範積累功勳甚多,只獎勵過一次,如此飛速擢升,早被噴成篩子。

經此旨意,一下少了不知多少年磨堪,對於歸來人來說,已經是異數中的異數。但對有爵位之人來說,還是有些低,不過大宋的官金貴,輕易不許人,慢慢混就是。

趙構卻不甚滿意的一擺手,幾人一驚,難道官家不滿意他們最後擬定的職位?可是這好歹是爵位在身,一次拔的太少,未免過於寒磣,讓有功之人再冷了心。

趙構沒讓他們憂心太久,笑着說道,“數件奇功,不過升到通直郎打發,未免太小家子氣!遷一個七品,又能怎樣?此戰歸來,必定要選一個合適之處,發揮樑卿之用,到時,你們可不要捂着官銜不撒手,若是慢待功臣,可是不成!”

原來是嫌棄給的少,幾人鬆了一口氣。

那還好,至少方向一致,但是,也不能升遷太快,至少還沒有功名,過快進入高位,並非好事情。主要太年輕,還需打熬資歷,不然盡是紅眼病下絆子,非是好事情。

悶聲發大財纔是好手段,攢着功勳,厚積薄發,讓朝堂都覺得欠着他樑範,意圖爲進,纔是王道。

該來的東西,畢竟還是要來。

金國兵分數路,其中西線戰場是川陝一代,細分做西蜀道、漢南道兩塊,分別投入五萬、兩萬兵力,徒單合喜領軍。

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吳璘派遣部將彭青帶兵至寶雞渭河,趁夜色劫金人橋頭砦,破之。

成閔遣統制趙撙部兵五千駐紮德安,與金兵遙遙相對。

金人南下,有想法的將帥自然也是趁着機會開始反擊。受到魏勝拿下海州的刺激,不少人膽子大起來。

其中,盱眙軍監軍夏俊渡過淮河兵發泗州。一接觸之下,發現金兵戰力退化的厲害,不能發揮騎兵優勢之後,簡直是盤菜,被他成功奪取泗州城。

金人進犯通化軍,守將張超大敗來犯之敵,成功擊退。

一件件戰功傳來,人心蠢蠢欲動,吳璘更是心動不如行動。遣將劉海出擊,復秦州,守將蕭濟不敵,最終投降。

金人也有不甘平凡的,兵進信陽軍,大勝宋軍。

吳璘部將曹休,也是曹珍這一輩的傑出之人,帶兵光復洮州。

蘭州漢軍千戶王宏殺其刺史溫敦烏乜來降。彭青破金兵來犯之後,趁機收復隴州。

徒單合喜遇上吳璘,可以說是半分便宜未曾佔得。

吳璘與金人交戰多年,結合乃兄吳玠經驗,制定出極爲先進的以步制騎陣形。

前排長槍手距坐形成矛牆,二三排強弓,四排神臂弓。相距不遠是同樣陣地。四周拒馬爲障,鐵鉤相連,騎兵隱藏在兩側。

如此一來,即便是在戰場野戰,金人也佔不得便宜,一年多時間,吳璘沒少從酒馬貿易中留下存貨,原本只有五千騎兵的他,此刻手下足足兩萬餘騎兵!

徒單合喜如同踢中鐵板,丟了秦州以後,相繼丟掉陝虢兩州。

看着宋兵多點開花,多路滲透的金兵效果有限,完顏亮盛怒之下,改變方略,以尚書右丞李通爲大都督,在淮水之上造出數道浮橋,親自帶着大部隊南下,實則十七八萬,號稱百萬。

東西雙線失利,壓力不能說不小。

其實按照完顏亮的本意,兩支偏師原本就是爲吸引宋軍注意,他的目標,依舊還是在中線戰場!

海州城頭,已經變換旗幟,如今,高懸的是宋旗,城門仍舊是關着的,但是比起來戰後,已經好上很多,最起碼沒了令人壓抑的死亡氣息。

義軍還沒有正式任命,城門上,幾個義軍穿着簇新的軍裝,站地筆直,卻在小聲嘀咕什麼。

城外有一處大營,孤零零的和城牆保持一段距離。王權派來換防人馬並不露面,只是閉營不出,營中總是敲打的聲音,想必在修繕裝備,也不知是爲作戰還是爲撤退所裝備。

城牆四周,稍有些距離之外,同樣佈滿帳篷之類,不過,那不屬於任何一方,而是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山東河北兩路爲主,不少漢人揭竿而起,黎民也受不了金人壓迫,紛紛踏上南歸之路。

但是,畢竟不能一股腦放過江去,只好先在海州觀察些時日,時機成熟再渡江。

日頭接近中天,正是午飯時刻,四下都是炊煙徐徐。

南向的官道上,一道煙塵沖天而起,城門上觀察幾眼之後,便不再理會,數日以來,南來北往的快馬飛騎可是不少。

那道煙柱瞬間跨越田野,到了近前,看旗號,想必是中樞下來的大人物,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之輩。

從海州到宋境,如此往來不休,大家都已經習慣。

數騎一直到海州城牆之下,騎手才勒住繮繩,馬匹前蹄高高躍起,凌空踏兩下才算停住。

好騎手!

衆人在心裡給他喝了個彩,來人並沒注意到他們臉色變化,驗過信物才能到城門前。

城頭幾個義軍見他馬術了得,也是有些佩服,這可是真戰士,不過,也不能隨意開城門。

幾個騎手昂頭,大聲道,“樞府有令傳於魏將軍,速速讓俺們進城!”

他們自然是不敢隨意開門,誰知道來的是否是金人探子,專程詐開城門?

其中領隊之人回答,“俺們在金國境內,還是要小心爲妙。萬一被人利用身份,可非好事情,魏頭的命令便是嚴防死守,諸位勿要介意,雖有朝廷手令,但只能允許一人進城!多了,可不行。”

章二七三 魔頭丁雲天章三三二 真臘的算盤章二零四 謹慎的蕭信章二五五 汴梁復章二一七 狹路相逢勇者勝章二五一 葛衣老者章二三二 科技的力量章一七六 中線首敗章一六零 到底哪個是真的章一三八 風雲起章一八六 決戰一觸即發章六六 庫中有銀好辦事章十五 摘桃子章五七 談笑不過半日閒章三零四 任性的紈絝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二二二 再現東瀛人章一八一 改戰局、扭國運章二六五 偶像的力量章三十 灑家二百五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三五 盡數升官章二四二 望江閣上有老卒章七九 都是套路章一零七 出攤之效章一二零 謊言要說的自己信服章一四四 柳亭聞鶯章一八三 曹珍發威震八方章一九四 再戰瓜洲渡章五八 借勢壓人公堂上章九六 各懷心思互挖坑章二二二 再現東瀛人章九二 張敵萬賣身葬妻章二一五 郾城二十年章六一 鉛字素紙墨飄香章一零三 齊射之威章二一六 偷雞的金人章三 逍遙派首席大弟子章五零 饕餮盛宴(求收藏,求推薦)章二一四 老樑自有妙計章三零六 倭人的甲冑問題章二七零 意外淪陷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二七七 樑範做賊心虛章一三五 帶路黨本色章一四八 精忠報國章六 意外之災章二六三 金風樓夜話章三二 談生意的藝術章二零五 現磨鐵血章一六九 全面戰爭開幕章二七 公私兩不誤章二零三 氣吞萬里如虎章四三 將門之後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三二二 歸來兮章四十 錢塘幫章二四七 李顯忠之念章三零四 任性的紈絝章二三七 老秦危險章一五九 南望王師終北還章二三 夜探章五二 高遠吉心思章三八 教育平民化章三三三 出兵與否章一五七 守城之戰章七二 悲從心來單身汪章二五七 停戰是最佳選擇章二九四 炮轟水蘆寨章一八七 宋軍的反擊章一一零 千古名對怕不怕章二九二 二房篡位章二四九 慘烈徐州章三九 捐資助學章三三六 誓師出征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一五五 拿下漣水軍章二六八 奸細猖狂章九九 杜青城首捷章一一八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章一四五 嘴皮子便宜不算章三六 星宿下凡章一八五 計劃趕不上變化章一二九 誤闖暗香迎面處章一九八 攻守反轉章二七九 新一年的計劃章二八二 要悶聲發財章十九 直把杭州作汴州章三一八 勒石記功章一零二 忽悠來的弓馬教頭章一五七 守城之戰章一八四 決戰前夜章四六 金華樓章四一 連珠箭逞威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二二一 北進軍令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七 古人套路深章三三一 一夫三妻
章二七三 魔頭丁雲天章三三二 真臘的算盤章二零四 謹慎的蕭信章二五五 汴梁復章二一七 狹路相逢勇者勝章二五一 葛衣老者章二三二 科技的力量章一七六 中線首敗章一六零 到底哪個是真的章一三八 風雲起章一八六 決戰一觸即發章六六 庫中有銀好辦事章十五 摘桃子章五七 談笑不過半日閒章三零四 任性的紈絝章二九一 沈家變故章二二二 再現東瀛人章一八一 改戰局、扭國運章二六五 偶像的力量章三十 灑家二百五章一九零 激進的老虞章三五 盡數升官章二四二 望江閣上有老卒章七九 都是套路章一零七 出攤之效章一二零 謊言要說的自己信服章一四四 柳亭聞鶯章一八三 曹珍發威震八方章一九四 再戰瓜洲渡章五八 借勢壓人公堂上章九六 各懷心思互挖坑章二二二 再現東瀛人章九二 張敵萬賣身葬妻章二一五 郾城二十年章六一 鉛字素紙墨飄香章一零三 齊射之威章二一六 偷雞的金人章三 逍遙派首席大弟子章五零 饕餮盛宴(求收藏,求推薦)章二一四 老樑自有妙計章三零六 倭人的甲冑問題章二七零 意外淪陷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二七七 樑範做賊心虛章一三五 帶路黨本色章一四八 精忠報國章六 意外之災章二六三 金風樓夜話章三二 談生意的藝術章二零五 現磨鐵血章一六九 全面戰爭開幕章二七 公私兩不誤章二零三 氣吞萬里如虎章四三 將門之後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三二二 歸來兮章四十 錢塘幫章二四七 李顯忠之念章三零四 任性的紈絝章二三七 老秦危險章一五九 南望王師終北還章二三 夜探章五二 高遠吉心思章三八 教育平民化章三三三 出兵與否章一五七 守城之戰章七二 悲從心來單身汪章二五七 停戰是最佳選擇章二九四 炮轟水蘆寨章一八七 宋軍的反擊章一一零 千古名對怕不怕章二九二 二房篡位章二四九 慘烈徐州章三九 捐資助學章三三六 誓師出征章一九九 趙構的心思章一五五 拿下漣水軍章二六八 奸細猖狂章九九 杜青城首捷章一一八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章一四五 嘴皮子便宜不算章三六 星宿下凡章一八五 計劃趕不上變化章一二九 誤闖暗香迎面處章一九八 攻守反轉章二七九 新一年的計劃章二八二 要悶聲發財章十九 直把杭州作汴州章三一八 勒石記功章一零二 忽悠來的弓馬教頭章一五七 守城之戰章一八四 決戰前夜章四六 金華樓章四一 連珠箭逞威章二四 山雨欲來章二二一 北進軍令章一六四 戰場如戲臺章三三 古人的八卦章七 古人套路深章三三一 一夫三妻